近日,濱醫煙臺附院心內科以逆嚮導絲技術成功完成一例高危複雜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CTO)手術。
患者為中年男性,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急性冠脈症候群入院。入院後完善冠脈造影術示:三支血管病變,左前降支近端90-95%瀰漫;迴旋支近端70-80%節段性狹窄;右冠近至近段閉塞。患者病變嚴重,右冠為CTO。劉現亮主任詳細閱片並查看患者後,決定為患者行血運重建治療。
手術穿刺了右側橈動脈及右側股動脈,均置入指引導管,微導管支持下送入前嚮導絲擬開通CTO病變,但閉塞病變處嚴重鈣化,應用平行導絲技術經嘗試不能通過閉塞段到達遠端真腔。
鑑於前降支向右冠發出良好的側支循環,此時果斷地轉為逆嚮導絲技術,順利完成支架置入。術後患者未再發作胸憋、胸痛,已順利出院。
濱醫煙臺附院心內科冠脈介入治療技術發展迅速,冠狀動脈複雜病變(左主幹、迂曲鈣化、CTO等)和高危患者(合併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腎功能不全、高齡等)的介入治療比例較過去明顯上升;許多之前行冠脈造影被一些醫院認定無法介入幹預的患者在濱醫煙臺附院重新接受了介入治療,改善了預後,提高了生活質量。
相關科普
什麼是CTO病變?
CTO病變是指冠狀動脈閉塞在3個月以上的病變,約佔所有介入治療的15-20%。由於閉塞時間長,且經常合併鈣化、迂曲,所以難度大,成功率低,一直是介入醫師的最具挑戰的病變,被稱為冠脈介入需要攻克的「最後堡壘」。
關於逆嚮導絲技術
傳統的介入技術是前嚮導絲技術,但成功率較低,而逆嚮導絲技術的應用提高了CTO的成功率。逆向技術簡單地說就是在一支冠狀動脈閉塞後,從另一支向它發出側枝循環的冠狀動脈送入導絲,沿側枝循環送入閉塞血管,從閉塞病變的遠端逆向開通CTO病變,適用於前嚮導絲技術失敗或閉塞處無明顯殘端的患者。但逆嚮導絲技術操作較為複雜、難度大,易發生冠狀動脈側枝穿孔及冠脈血栓,對術者要求極高。
來源:濱醫煙臺附院
註:本文為本平臺所承接的廣告文案符合廣告法相關規定。廣告內容具體事宜可諮詢廣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