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一次來到百家號,也是第一次寫文章,本身我也是從事金融行業的,所以今天先寫一篇關於銀行工作的文章吧,這篇文章的素材主要來源於身邊的銀行人和自己的一些從業經驗,不能代表全銀行業的現狀,所以如有不同意見,也歡迎各位批評指正,互相交流學習,以求進步。廢話少說,步入正題,我主要從銀行的基本構成分類、銀行現狀及工作壓力、銀行待遇及未來發展三方面做一個簡單的論述。
一、銀行業情況及基本構成
目前,我國的銀行業發展的還不錯,尤其這幾年各類銀行都在擴張自己的地盤,分設支行及網點。我國有幾千家銀行業機構,主要有政策性銀行,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信用社)、村鎮銀行、財務公司等構成,按家數排名的話,農商行&信用社最多,因為各縣市的農商行都是一級法人機構,全國有這麼多縣市,信用社也就非常多了。
政策性銀行主要包括的是農發行,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三家,主要職能跟它的名字很像,例如農發行就是支持農業發展的,國開行就是支持開發的等等。對於國有銀行我們應該很清楚,就是中農工建交加上郵儲,共六家;股份制銀行包括中信銀行、光大銀行、浦發銀行、招商銀行等等;城商行主要包括北京銀行、天津銀行等以地方名稱命名的銀行;農商行、信用社大家很了解了,村鎮銀行的話也是這幾年新興的銀行。對了,目前還有民營銀行,像微眾、網商銀行等,還有外資銀行。
可以說,我國的銀行體系還是非常健全的,也有相應的監管機構進行合規監管,包括宏觀政策和微觀行為的監管。
二、銀行經營現狀及工作壓力
銀行以前堪稱金飯碗,深受大家的追捧,各類待遇薪酬以及社會地位都是高於其他行業的。但是,不知從何時起,銀行工作壓力大,考核任務完不成,一人在銀行全家跟著忙等各種說法,成為了銀行人的談資與抱怨。
銀行經營壓力加大,經營利潤下滑,進而把壓力傳導至工作人員,尤其基層銀行員工,可以說很慘。隨著銀行業的百家齊放,一家獨大的情況已經一去不復返,競爭大成為常態。第一點原因,幾個馬總的網際網路巨頭影響,加快了金融科技發展步伐,包括微信支付寶新興的支付方式和餘額寶微信財付通京東金融等理財方式,給銀行傳統業務予以一定的打擊,分走了銀行的一杯羹。第二個原因,銀行業本身的轉型,尤其科技的轉型和經營模式的轉型,像無人自助網點轉型的方向也是逐步攤開。科技代替人工,基層員工自然從以前的純操作崗向機動性的業務崗轉型,業務崗首先的任務就是拉存款攬儲,再加上各種產品的代銷,理財,基金,貴金屬等任務。
從銀行的發展情況,就引到了另一個話題,銀行經營業績下滑,進而帶動薪酬待遇的調整。以前躺著掙錢的日子已經沒有了,靠能力和資源成為了員工必備技能,對於普通的員工來說,無法完成的壓力越來越大,據我所知股份制銀行業績考核壓力巨大。但是銀行人只是和自己以前對比,卻很少與其他類型的企業對比,其實銀行的待遇還是不錯的。
三、銀行待遇及未來發展
以我所在的三線城市為例吧!銀行的待遇會根據每個銀行類型而不同,一般喊慘的主要以股份制銀行為主,國有行銀行設立時間早,在一個地方的基礎比較牢固,經營壓力相對較小。股份制銀行大多都是新設機構,經營壓力巨大。不過,也有一些股份制銀行經營不錯,所以待遇就相對更好。
我這裡只說基層員工待遇,國有銀行待遇一般在5000左右,一年年薪在七八萬的樣子。股份制銀行或城商行,經營比較好的,待遇一般在七八千左右,年薪在十萬以上,經營一般的或者較差的,待遇一般在3000左右,年薪五六萬的樣子。當然,崗位越高,待遇越高,業績越好,待遇越高。另外,農商行,信用社等銀行機構,地理位置稍微差一些,一般在縣域或者鄉鎮,但是待遇的性價比確是很高的,驚訝嗎?
我覺得待遇下滑或者說增幅變小,與當前經濟環境也關係,目前銀行業也在大力轉型,再加上銀行業資產規模大實力強,資金實力和科技優勢明顯,我相信慢慢肯定會變好的,比別的行業轉型更加容易。
如果你沒有更好的選擇,還是在銀行再堅持一下,光明會來的,其他行業也不好過,都是這山望著那山高啊!
好多內容沒有展開論述,如有不到位的地方,請大家指正,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