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軍讀《<民報>發刊詞》有感

2021-03-01 平權人

點擊上面藍色字平權人或長按文後二維碼識別關注

平權文化長期開辦微信群學研班,進行玄學(含宗教),哲學(如中醫養生、方法論等),藝術(含文學),科學(如教育、軍事、體育、歷史、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等)四個方面的學研;致力於中華民族整體綜合素質的提高。只有中華民族的整體綜合素質提高了,才能從根本上保證美好制度的順利建設和鞏固;只有建設和鞏固了美好制度,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廣泛、嚴重存在的社會問題。想參加平權微信群學研班的朋友,請加私人微信號:

蕭乾明    x15973116633

林淨寰    ljh13875979186

劉俊君        liufengxuan01

       當近代中國面對西方列強的入侵和掠奪的時候,無數的民族精英以各種方式救亡圖存、尋求變革,努力挽救國家和民族命運,而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在當時之所以有那麼大的影響,民報做為其「三民主義」思想的宣傳主陣地所獲得的大名氣和大影響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從民報的發刊詞能看出來,孫中山先生對於西方的近代化歷史發展的考察和總結是下了很大功夫的,他從其中總結出來的「三民主義」思想是有著很了不起的認知水平的。更加難能可貴的是他不僅善於總結和學習西方,而且能夠從更加長久的發展眼光看到西方當時存在的問題,並結合國情提出了超越西方的路徑選擇。

       民報發刊詞我以前沒有看過。學過之後,再一次被民國時期先輩們的責任意識、探索精神和認知水平所感動。我認為民國時期湧現的多種思想和主張都是非常值得今人學習和借鑑的。中國的民主憲政之路經過百年的艱難求索,今天依然可謂迷霧籠罩、任重道遠。雖然說時移世易、今非昔比,但是在大的路徑方面,今天我們依然面臨著和以前大致相同的難題和抉擇。

       細細反思今天的改革思潮和主張,我們會發現,在認識問題和研究問題以及路徑思考方面,今人其實有很多還不如先輩的地方。我們把前輩們的經驗教訓和思想智慧給遺忘了、忽視了。我認為認真學習先輩們的思想和認知,把他們寶貴的認知撿起來,認真挑選、甄別、使用,結合今天的國情現實,總結他們的經驗教訓,在今天仍然是很有價值、很有必要的。也因此,我認為蕭老師選民報發刊詞做為學研內容是很正確、很重要的。

推薦閱讀:

1、我的老師蕭乾明大師

2、我的良師益友「蕭乾明老師」

3、略談蕭乾明老師

4、蕭乾明老師的系列故事(一)

5、從「蕭兄」到「師父」——我對我師父蕭乾明的認識過程

6、我心目中的師父蕭乾明

歡迎關注以下系列平權公眾號

編輯:秋點兵



相關焦點

  • 劉俊君就《民報發刊詞》的發言
    蕭乾明「通學」言論選輯之一2、林淨寰就《原道醒世訓》的發言3、從「蕭兄」到「師父」——我對我師父蕭乾明的認識過程4、盲人摸象——《蕭編百科大辭典》蕭乾明自撰漢語成語類辭條選讀5、夜景——蕭乾明對聯選第二首6、辭條——《蕭編漢語詳解大詞典》蕭乾明自撰詞條選7、蕭乾明就《<民報
  • 孫中山文選之一——《民報》發刊詞(*譯註)
    點擊上面藍色字平權學研或長按下面二維碼識別關注《民報》發刊詞*譯註
  • 《民報》創刊時間考
    然而,由於《民報》第1號和第2號所標註時間存在不一致,致使有些出版物在論及其創刊時間時不能確定甚至出現錯誤,使研究者面臨兩報論戰初期的文章在時間、內容和邏輯上「對不上號」的問題。  關於《民報》的創刊時間,據1957年科學出版社影印的《民報》合訂本介紹,最初存在兩種說法:「《民報》是中國同盟會的機關報,創刊於一九〇五年十月(據《民報》第一號再版本所記為十月二十日印刷,據鄒魯《中國國民黨史稿》所記為十一月二十六日),在日本東京印刷。」筆者查閱資料後發現,其原因或可歸於《民報》第1號和第2號所標註時間有異常。
  • 同盟會及《民報》的淵源
    二、《民報》以前的《民報》 人所共知,1905年中國同盟會在東京成立以後,隨即出版革命喉舌《民報》,但是卻較少有人知道,在這個《民報》之前,早已有日本人創辦過同名報刊。 日本著名政治活動家犬養毅於1890年年底脫離《朝野新聞》,隨即於1891年1月11日創辦《民報》。
  • 最高發行量曾達到1.7萬份的《民報》終刊始末
    中國同盟會於是決定另外創辦一份機關報,這就是《民報》。 ▼ 《民報》1905年11月26日創刊於東京,為大型政論型刊物,初為月刊,後為不定期出版。主要欄目有:圖畫、論說、時評、談叢、譯叢、選錄等,其所載文章,以政論文為主,間亦附記時事述評,登載少數譯著小說。
  • 「水寒薦讀經典短篇公眾號」發刊詞
    今天算是一個正式的亮相,為這個亮相寫一個發刊詞。發刊詞也要與眾不同一些,將採用問答形式來呈現。 Q1:為什麼「水寒說語文」做得好好的,偏偏要新開一個公眾號? 所以,思來想去,覺得新開一個公眾號,在定位上專門做「薦讀」,這個辦法會比較好。每次我會在薦讀文章後面寫一個「水寒說」,談一點兒我個人在閱讀這篇文章時的感受,作為大家交流的一個引子。之所以放在薦讀文章後面,就是不想讓大家在閱讀文章時,因為受到我的推薦語的影響,產生先入為主之見。 Q2:為什麼要特別強調「經典」這兩個字?
  • 民報與新民叢報的大論戰
    《民報》前身為留日學生的革命刊物《二十世紀之支那》。《二十世紀之支那》是華興會的機關報,1905年6月創刊,由宋教仁等主持。1905年8月20日同盟會成立後,華興會領袖黃興、宋教仁決定將《二十世紀之支那》改組為同盟會的機關報。但在移交之前,遭到日本政府的查禁,不能再使用原刊物名稱。同盟會決定改名《民報》出版。於是,1905年11月26日,同盟會的第一份機關報《民報》在東京創刊。
  • 【好書大家讀】讀《人間值得》有感
    【好書大家讀】讀《人間值得》有感 2020-06-14 04: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好書大家讀】讀《沒有任何藉口》有感
    【好書大家讀】讀《沒有任何藉口》有感 2020-06-09 02: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好書大家讀】讀《卜算子•詠梅》有感
    【好書大家讀】讀《卜算子•詠梅》有感 2020-06-10 03: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暑假讀後感:讀《小房子》有感
    讀後感:讀《海底兩萬裡》有感暑假讀後感:讀《花婆婆》有感讀後感:讀《失落的一角》有感
  • 書香法院|一起讀好書(十五)——讀《瓦爾登湖》有感
    書香法院|一起讀好書(十五)——讀《瓦爾登湖》有感 2020-12-11 1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國《民報》,解答鄭州黃河復堤的石頭源自鳳凰山
    近日,一位網友發來一張民國時期《民報》的報紙,這份報紙內的一篇文章,主要記述的是鄭州黃河復堤開採石料的新聞報導。通過這篇文章,可以看出鳳泉區域內在解放前就開始機械化的開採石料,以及戰鬥的相關線索。據了解:《民報》是中國同盟會的機關報。1905年11月26日創刊於東京,前身為宋教仁在東京創辦的《二十世紀之支那》。
  • 讀《梅花魂》有感
    「為什麼你們當初不逼我」:有遠見的父母,都會讓孩子吃苦讀《梅花魂》有感 張佳怡 這學期,我們學習了一篇很感人的課文,名字叫《梅花魂》,這篇課文使我受益匪淺。 學完這篇課文,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故事大概是這樣的:作者出生在東南亞的星島,外祖父從小就教她讀唐詩宋詞,每當讀到思念家鄉詩句的時候外祖父便會落淚,有一次作者不小心把外祖父珍藏的墨梅圖給弄髒了,外祖父很生氣,說梅花圖是不可以隨便糟蹋的,因為梅花是我們祖國的名花,愈是寒冷,它卻愈精神、愈秀氣,也是最有品格、最有靈魂,最有骨氣的花。
  • 讀後感: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受益匪淺,內心震撼,心潮洶湧,激蕩。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鋼是在烈火與驟冷中鑄造而成的,只有這樣它才堅硬,什麼都不懼怕,我們這一代人也是在這樣的鬥爭中,在艱苦的考驗中鍛鍊出來的,並且學會了在生活面前不頹廢。
  • 【一本好書】讀《活著》有感
    【一本好書】讀《活著》有感 2020-11-21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讀《臨滄局黨委感謝信》有感
    讀《臨滄局黨委感謝信》有感 發布時間: 2021-01-07 09:09:16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魏成武   在跨入新的一年之際就收到臨滄供電局黨委的關心和關懷,小灣供電所全體員工向臨滄供電局黨委說聲:
  • 一天讀一篇毛文集:165延安《解放日報》發刊詞
    延安《解放日報》發刊詞 (一九四一年五月十六日) 本報之使命為何?團結全國人民戰勝日本帝國主義一語足以盡之。 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總路線,也就是本報的使命。在目前的國際國內形勢下,這一使命是更加嚴重了。
  • 【書香法苑 】讀《追風箏的人》有感
    【書香法苑 】讀《追風箏的人》有感 2020-12-18 11: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