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也是尤為重要的一任老師,已為人父母的家長們總是有這樣的困惑:管教嚴厲了怕孩子變得膽小怕事,管教鬆懈了又擔心孩子調皮的無法無天;陷入兩難的家長們真是一個頭兩個大。
到底應該如何教育孩子?怎樣才能教出好孩子?家長要區分好尊重孩子和溺愛孩子的界限在哪裡。
尊重與溺愛的重點,要看孩子言行的性質,只支持合理,正確的部分,對孩子不合理,不正確的言行斷然說「不」,這是讓孩子享有「尊重範」;反之,對孩子的需求和行為部分對錯,一概滿足,這是推孩子掉進了「溺愛坑」。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父母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孩子,把孩子所有的要求都滿足,時間長了,孩子就會覺得父母做的什麼事都是應該的,而且也不懂得感恩。家長要懂得和孩子的相處,要始於尊重,止於溺愛,尊重和溺愛的距離究竟有多遠,就要看父母的素質與修養!
01.如何尊重孩子?
我們常說:「子不教父之過」,但是孩子也有自尊心,教育要有度,不要總認為孩子就是孩子,就可以不尊重他們,很多家長會有這樣的錯誤想法。尊重是父母與孩子之間雙向的情感互動。父母不要過分溺愛孩子,要尊重孩子正確評價孩子, 為孩子創造良好的精神環境,使孩子從小就能體會人與人之間細膩的情感。
家長都是愛孩子的,但並不是所有的家長懂得如何尊重孩子,事實上尊重孩子往往比給孩子物質上的各種滿足更加重要。對孩子的溺愛並不等於對孩子的尊重,孩子不理解怎麼辦?那就創造機會讓他理解。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來讓他們理解,這即是對孩子的尊重,更是一個成年人應有耐心與智慧的彰顯。
02.如何避免對孩子的溺愛?
所謂溺愛就是孩子在家中地位高人一等,處處特殊照顧,好吃的好喝的全堆在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再有就是家人給他的關注太多太多,什麼事情都包辦代替,什麼活都不讓孩子幹,出門就抱,進門就哄,讓孩子成了大人的尾巴。
避免過分溺愛家長們就要明白尊重不等於放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給他尊重的同時,也要有相應的約束,讓他知道什麼東西能動 什麼東西不能動。比如說在家裡,要讓孩子知道各種用品、玩具都有固定的位置,使用後應物歸原處;要按時睡覺,按時起床等等。
什麼樣的家庭成就什麼樣的孩子,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優化孩子心靈的催化劑,教出好孩子要始於尊重,止於溺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