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原來這麼多國家的政壇都有英國女王的代表
7月10日至14日,加拿大總督約翰斯頓訪華。在7月13日,加拿大媒體報導,加拿大前太空人朱莉·帕耶特將接替約翰斯頓成為第二十九任加拿大總督。
約翰斯頓在中國
有讀者被這兩條新聞搞混了,一邊在中國訪問,一邊就不是總督了,這怎麼回事兒?其實,約翰斯頓的任期到9月結束,朱莉的出現並不是馬上接任總督,而是候任,是正常的總督輪替。
不過,更多人的疑問是「總督」是個什麼職位?不是有因長相出眾而紅極一時的總理特魯多了嗎,這裡怎麼還出現個總督?總督到底是怎樣一種存在,和總理的區別是什麼?
殖民時代產物 任期5年可以延期
疑問很多,我們一條一條回答。
首先,總督是殖民時代的產物,加拿大是大英國協國家成員國之一。20世紀初,英屬殖民地紛紛謀求自治或獨立,1931年,英國創立大英國協,成員國大部分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或者附屬國,到現在大英國協共有50多個成員國。
在成員國中,有16個把英國女王作為國家元首,其中就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對於這16個國家,英國就要委任總督,作為女王的代表,這就是總督的由來。
加拿大就是如此,從1867年建立聯邦以來,加拿大保留了英國女王作為國家元首,從那時起到現在,已經是第28任總督在位。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注意到,加拿大總督人選由總理提名,女王任命,任期為5年,特殊情況下可以延期。例如現任加拿大總督約翰斯頓,他2010年就接任總督,2015年本該卸任,但考慮到2017年加拿大成立150周年慶典活動、以及大選等需要,2015年加拿大總理辦公室發布聲明稱,約翰斯頓任期延長到2017年9月。
不過,由加拿大人擔任加拿大的總督也不是從一開始就有的。由於是殖民時代的產物,總督曾經全部由英國人擔任,1929年,澳大利亞總理斯卡林堅持總督必須由所在國總理提名,這一主張最終獲得成功,在這之後,多數大英國協國家都擁有了提名並選擇本國人擔任總督的權利。例如,1952年,時任加拿大總理任命了第一位加拿大本土出生的總督。
擁有象徵性權利 關鍵時刻發揮重大作用
那麼,總督都有什麼權利呢?
舉個例子,這次訪問中國的加拿大總督是約翰斯頓,他10日到14日在中國,先後前往重慶、貴州和北京。這已經是他作為總督第二次出訪中國,上一次是在2013年,通過這種出訪和接待的規格可以看出,總督首先是可以代表國家進行國事訪問的。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注意到,加拿大總督只擁有象徵性權利,例如代表「加拿大君主」擔任三軍總司令,此外,他可以代表加拿大進行國事訪問、出席國內外重要活動、儀式剪彩、頒發獎章;也可以主持議會、籤署各項法律、條款等,而在總督籤署之後,這些法律、條款才能生效。
總體來說,都是些禮儀性的權利,雖然擔任三軍總司令,但不能控制三軍,主要是在軍事活動中列席等。而且,一般來說,總督的所有決定,要聽從總理的「建議」,同時,雖然英國君主與「加拿大君主」是同一人擔任,但這兩個官職分屬於兩個獨立國家,互相併無隸屬關係,因此,英國政府也無權向加拿大總督做出任何「提議」。
但有一點必須說明,雖然總督並無實權,但並不代表總督無用,在關鍵時刻,總督發揮著穩定國家政局的作用。
在加拿大,總督最重要的責任是確保加拿大始終擁有總理和獲得議會信任的政府,這方面的重大作用在2008年曾格外突顯。當時,因為經濟危機等波及,加拿大爆發了政治危機,時任總理哈珀面臨下臺,他前往拜見總督莊美楷,請求她讓國會暫時休會。
莊美楷
莊美楷同意了哈珀提前關閉國會的請求,讓他避免在當時下周一信任案投票中被反對黨拉下臺的狀況,2009年1月,哈珀政府指定的刺激經濟計劃獲得國會支持,得以穩定局面。雖然,一般總督不會違反總理建議,但是在國家穩定或者民主統一受到威脅時,總督可以選擇支持或者拒絕總理,也就是說,當時莊美楷完全可以拒絕哈珀而支持反對黨,但她做出了判斷和選擇。
華人、難民都曾擔任總督
什麼人能擔任總督?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注意到,早期大英國協總督都是軍人或者退伍軍人,但現在總督的來源則比較廣泛,基本上是各領域精英,有退休政客、法官、學者,也可以是神職人員、編輯記者等,不需要有高貴血統或者出身,但在自己領域有卓越建樹,有影響力、知名度,適合作為國家的代表。
例如我們前面一直提到的加拿大現任總督約翰斯頓。他出身學術界,早年在哈佛大學和劍橋大學學習法律,1980年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之後在多所大學擔任教師並擔任加麥吉爾大學校長。
約翰斯頓是第28任總督,在此之前,第26任總督是一位華人女性伍冰枝,也是歷任總督中唯一一位華人。
伍冰枝
1999年,在伍冰枝擔任總督的消息傳出後,《渥太華公民報》以「從難民到總督」為題目報導了此事,足可以看出伍冰枝的出身:難民。
伍冰枝1939年出生在香港,祖籍廣東臺山,3歲時,因為香港被日軍佔領,伍冰枝一家以難民身份撤離香港前往加拿大,成為早期的華人移民。她成績優異,在多倫多大學完成本科學業後,在法國巴黎蘇邦大學進行碩士學習,後來加入加拿大廣播電視公司成為節目主持人。
之後她聲名鵲起,還創辦了以自己英文名命名的節目,成為電視臺拳頭節目,她自己也變成加拿大家喻戶曉的著名節目主持人。此後,她寫小說、拍電影並逐步跨入政界,擔任加拿大駐外大使。最終於1999年擔任加拿大總督,成為加拿大歷史上第一位華人總督,第二位女總督。
伍冰枝之後的總督莊美楷也是一位女性總督,她還是加拿大歷史上第一位黑人女總督。她出生在海地,巧合的是,莊美楷也是難民出身的電視新聞工作者。
而即將接任總督的朱莉·帕耶特是前太空人,也是一位女性,今年53歲。早期她電子工程專業畢業後擔任過加拿大IBM公司系統工程師和多倫多大學研究助理,後來她加入加拿大民航局,在2000年到2007年間成為加拿大首席航天員,並執行過兩次航天任務,在太空停留時間超過25天。在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的開幕式上,她還是奧林匹克會旗的護旗手。
朱莉·帕耶特
看過這些例子,估計大家已經感受到了目前加拿大總督來源的廣泛性,而他們也將用自己的力量在加拿大發揮不可忽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