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校研究生學術交流代表團圓滿完成赴臺灣高校訪學活動
為進一步拓展研究生學術視野,提升研究生學術研究能力和學術交流能力,在摩託羅拉系統基金會資助的「中國可再生能源推進行動(二期)」項目資助和臺灣高校的支持下,我校選拔了10名博士研究生和
-
日本德島大學師生來我校學術交流
9月2日,我校與日本德島大學首次聯合主辦的第一屆智能系統與信息處理研討會在我校召開。德島大學國際交流中心副主任Fuji Ren教授和Ri-ichi Murakami教授等6位教師率25位德島大學研究生來我校,與我校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所和理學院的80多位師生進行一系列學術交流活動,共同分享有關智能信息處理、納米技術和材料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
-
雙碩士學位培養項目即將開展!新南威爾斯大學校長一行來我校進行學術交流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執行校長Michael Frater,攜新南威爾斯大學國際學院副院長David Lovell及中澳海岸帶管理聯合研究中心主任王小華教授、Liz Ritchie副教授、Isabel Jalon Rojas博士,物理、環境和數學科學學院Jason Sharples副教授,工程與技術學院Xiuping Jia博士、Jianfeng Xue博士,化學工程學院/全球水研究所 Qiyuan Li博士一行9人來我校進行訪問
-
國際化教育提升清華研究生創新能力
通過研究生的中外合作培養,資助博士生出國參加國際會議,設立海外學者短期講學計劃,舉辦博士生國際學術論壇等措施,為拓寬清華研究生國際視野,提升創新能力創造了條件。 中外合作攜手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研究生 互派研究生到國外學校開展學習和研究工作,是國際知名大學互通有無、拓展學生視野的一種重要的方式。
-
我校代表團赴臺灣部分高校訪問交流
新聞網訊 3月13日至17日,我校代表團一行4人,赴臺灣與臺灣部分高校進行了訪問交流。在友好熱烈的氣氛中,雙方表達了在原有基礎上深入進行實質性交流合作的迫切願望,就本科生、研究生互訪交流,活躍教師之間的交流互訪、聯合培養研究生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並達成共識,希望兩校儘快商籤合作交流協議。會談結束後,代表團一行參觀了大同大學校園、教室、教師工作室以及Maker Space(創客空間)。
-
我校代表團赴波蘭執行伊拉斯謨項目任務
「伊拉斯謨+項目」是歐盟組織的一項高等教育交流項目,該項目旨在通過歐盟所屬國家與第三國的高等教育合作,提高歐盟以及其他國家相關高校的高等教育質量,同時加強歐盟所屬國家和第三國的教育資源流動,以推動相關高校的交流與合作,此次我校共有5位教師和3位管理幹部赴波蘭執行了該項任務。
-
美國康奈爾大學奶牛人才計劃項目師生第三次來我校交流訪問
本網訊 1月5日-15日,康奈爾大學43名師生來我校訪問交流,這是繼2016年、2018年以來,康奈爾大學奶牛人才計劃項目的師生第三次來到我校。在10天的交流過程中,雙方開展了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交流。
-
廈門大學研究生教育國際化邁出堅實步伐
這一組組數據是我校近十年研究生教育國際化取得長足進步的生動寫照。拓寬國際交流渠道學校深入開展與世界知名大學的交流與合作,已與境外240多所高校籤署了校際合作協議,相繼與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美國辛辛那提大學、德拉瓦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麥考瑞大學等籤署合作培養博士研究生協議,為廈門大學研究生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提供多樣化選擇。
-
我校國際化排名再創佳績!
我校國際化排名再創佳績! 在學校黨政領導高度重視和在全校師生努力下,學校通過加強校院聯動、跨部門協同合作,不斷激勵、促進學校各項國際化辦學指標大力提升,在中外合作辦學、境外辦學、學生國際化、師資隊伍國際化、課程與教學國際化、國際科研合作、留學生教育等領域均取得突破性進展,國際「朋友圈」不斷擴大,國際合作領域不斷擴大深化,國際化辦學格局不斷完善,奠定了我校國際化水平在全省高校的領先地位。
-
以色列希伯來大學副校長來我校訪問(圖文)
雙方就研究生聯合培養事宜舉行了會談。 王濤代表學校對Aharon Friedman表示歡迎。他說,近年來我校與希伯來大學在學術交流、科研合作與技術開發、人才培養等方面交流頻繁,到目前為止,希伯來大學共派出專家60餘人次到中國參加我校中以中心舉辦的中以雙邊或多邊學術研討會、培訓班和推廣班。
-
外國語學院師生與日本早稻田大學師生開展交流活動
9月13日至9月20日,日本早稻田大學教育學部師生10人訪問西安交通大學,與外國語學院日語系師生開展了多方面的交流。 本次交流活動基於西安交通大學與日本早稻田大學於1997年籤訂的校際學術交流協議,依託中國國際青少年活動中心(西安)平臺,在學校國際合作與交流處的支持和日本學生支援機構(JASSO)的資助下,由西安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與早稻田大學教育學部及教育學研究科互派本科生和研究生進行短期互訪,旨在從比較的視點探究中日兩國的語言和文化,促進雙方學生的交流互動,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開闊學生的國際化視野
-
我校赴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開展國際合作會談
、發展規劃處處長劉竹青於10月21日訪問了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Davis),就「北京食品營養與人類健康高精尖創新中心」建設、校際人才合作培養、師生雙向交流等方面進行了洽談。應邀參加學術交流的食品學院院長胡小松、動物醫學院副院長楊漢春、食品學院教授馬長偉參加了會談。 UCDavis安排了學校國際事務部、院系負責人和教授等10組專題會談。
-
臺灣桃園市陽明高級中學師生赴我校參觀交流
7月21日上午,臺灣桃園市陽明高級中學校長遊文聰及部分師生代表一行,來到石家莊市第二十四中學,開展了為期半天的參觀訪問和學術交流活動。
-
香港航海學校赴我校開展文化交流活動
,致力做好相關的工作,緊密聯繫粵港澳大灣區戰略部署,做好自身發展定位,11月4日至5日,香港航海學校赴我校開展為期兩天的文化交流活動,將有效搭建清港兩地的友誼橋梁。11月4日下午,香港航海學校趙副校長帶領師生一行40人進入學校,我校高一(12)班、高二藝術班作為學校班級代表迎接來訪的姊妹學校同學。
-
【走進清華研究生教改】構建研究生「學科交叉國際化人才培養」新平臺 ——清華大學-義大利米蘭理工大學雙碩士學位項目
2018年在義大利米蘭成立「清華大學米蘭藝術設計學院」該項目積極鼓勵美術學院各專業研究生參與該項目,實現了藝術學碩士、全日制藝術碩士、科普碩士、交叉學科碩士等都可申報雙學位項目。【加強英文課程建設】為增進中外師生的交流能力,推動人才培養、課程建設、國際合作等各項工作,加強項目的國際化程度,推動英文課程建設,美術學院對擬開設英文課程的教師進行國際培訓,如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派出兩名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赴牛津大學進行英文課程培訓,目前兩名教師已經針對留學生開設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生態觀》等全英文授課課程。
-
暫離書齋,遊目騁懷 ——記我校師生赴港學習交流活動
,推動教育學術繁榮,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兩地教育資源的互補和共享。3月24日,天朗氣清,我校七、八年級師生33人前往香港中華基督教會譚李麗芬紀念中學參加「英語周」交流活動。此行開拓了同學們的視野、加深了兩校之間的友誼。譚李麗芬學校有容乃大的人文精神令我校學生難以忘懷,高峰學子上進好學的品質也給對方師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堅持開放式辦學 培養國際化人才
vekamp一行到校訪問,就師生交流、項目合作拓展等與佛科院進行了懇談。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佛科院便開啟了國際化辦學進程。1992年,佛山市與英國斯託克市結為姊妹城市,佛科院與斯泰福廈大學結為姊妹學校,開展研究生聯合培養項目,每年設立10名全額獎學金,供滿足條件的教師或佛山市人才前往斯泰福廈大學進修。「學校的國際合作辦學起步非常早,這在當時是個比較先進的理念。」
-
衡水學院教師赴韓國國立群山大學進行學術交流活動
【衡水教育網】為了拓寬辦學思路,提升教學水平,開闊教師眼界,加強對外的交流與學習,2019年8月19日至23日由衡水學院美術學院院長劉曉嶺教授帶隊,國際交流中心辦公室主任馬雲燕,美術學院專業教研室主任李震、蘇會傑、王曉強,骨幹教師邢路生等一行6人因公赴韓國進行學術交流活動。
-
唐工院優質高職院校建設成果(一)開展多元國際交流合作,培養國際化技術技能人才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和教育廳《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實施方案》,推動學院國際交流與合作創新發展,提升學院國際影響力,學院成立了國際化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國際交流相關任務執行方案,並將其列入《學院國際交流十三五規劃》,推動開展實質性國際交流與合作。
-
上海理工大學開拓「國際化」發展新格局
時間到了2020年,學校通過國際認證的本科專業從彼時的6個增加到18個,踐行了當年許下的「承諾」,走出了一條「以評促建,以國際認證促專業發展」的鮮明專業培養特色。3、擦亮國際交流項目品牌 打開人才培養「大世界」「我們走訪了經濟迅速發展的西哈努克,調研了洞里薩湖的農業,還與當地大學和中國投資的企業進行交流,視野和知識面在一個個腳印中不斷『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