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職級、薪酬、績效全認知

2020-12-12 騰訊網

「網際網路」職級、薪酬、績效全認知 第2期

1、全球員工總數

截至2018年底,華為全球員工總數18.8萬人;其中,在海外聘用的員工總數超過2.8萬人。

2、崗位職級

華為員工級別分為13-22級,23級及以上為高級別boss,華為內網並不顯示他們的級別。每一級分A/B/C三小級(技術崗不分小級)。

新入職的應屆本科一般是13C,一般每一年2小級。此任職資格和你的技術等級掛鈎(但是內部有時又不掛鈎),技術等級共為7級,7級只有一個,其餘的為6A>6B>6c>5a>5b>5c>4a>4b>4c>.....1c),形象的說,技術等級是職稱,任職資格是享受的待遇等級。

華為任職資格和技術等級是掛鈎的,規定為技術等級+13=任職資格,如技術等級3A,任職資格為3A+13=16A。規定是這樣,也有不匹配。

大部分華為員工在18級以內,通常華為工作十年的普通員工大概在16-17級左右,薪酬約為60萬-70萬。

18級是重要分水嶺,往上升需要重新考評、答辯,越過去後就是領導/專家。正常來講,華為員工每年可以升一小級,工資每年一漲,不過15級以上工資漲得較慢。當然,業績特別突出的員工,也可以一年漲一大級甚至連跳二三級。19級以上屬於領導崗和專家崗,公司內網可查到員工22級以內,23級以上的則屬於非常高級別的boss。

3、崗位薪酬

據華為財報,華為公司2018年總收入7212.02億元人民幣,淨利潤593.45億元,薪酬總成本1465.84億元。

據此估算,2018年華為平均每位員工為公司帶來383.62萬收入及31.56萬淨利潤,人均薪酬77.97萬元。當然,與BAT一樣,華為貧富差距很大,高管及老員工股票分紅多,拉高了平均薪酬,普通員工拿不到這麼多錢。

華為的標準薪資結構是:基本工資+年終獎+分紅,若工作地點在海外不發達國家,會有額外補助。

在華為供職年限越久,獎金越多,分紅規模越大。

華為每年的分紅收益並不固定,2013 年度每股分紅 1.47 元,2014 年度每股分紅 1.90 元,2015 年度每股分紅 1.95 元,2016 年度每股分紅 1.53 元,2017 年度每股分紅 1.02 元。雖然每年的收益並不穩定,但這對於華為員工來說卻已經是讓外人眼紅的福利了。

按華為《2015年虛擬受限股分紅預通知》,每股分紅 1.95 元,升值 0.91 元,合計 2.86 元,工作五年基本可達十五級,飽和配股(包括 TUP)9 萬股,分紅 + 升值達 2.86*9 萬 =25.74 萬元,即使不飽和配股,基本分紅也可以達到稅前 20 萬。工作 10 年,17 級配股普遍超過 20 萬,稅前分紅 + 升值超過 50 萬,而 23 級虛擬股票超過 200 萬股,稅前分紅 + 升值超 500 萬。(數據僅供參考)

每個人的年終獎也會因考評不同而有差別。一般,15級以上的華為員工年終獎是6-12個月工資。年度獎金計算也更簡單化:A即4個月工資,B+ 即3個月工資,B即2個月工資。

4、績效考核與晉升

晉升也跟別的企業一樣,都是通過考核,考核分為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年度考核作為晉升、淘汰、評聘及計算年終獎金、培訓的依據。

1、季度考核:中層和一般員工都要通過季度考核,根據不同的對象,考核維度與權重也不同。

中層管理人員考核

一般人員考核

2、個人年度考核和第四季度年度考核一起進行,年度考核增加了能力考核指標。年度考核的具體得分為:

高層管理:

(1)、高層管理人員年度考核得分=(任務績效考核得分×35%+績效考核評分×14%+周邊績效考核得分×21%)+(素質能力考核得分×20%+專業知識和技能考核得分×30%)

(2)、高層管理人員以外的個人年度考核得分=個人4個季度考核得分的平均值×70%+(能力素質考核得分×20%+專業知識和技能考核得分×10%)

中層、一般員工:

對中層人員的考核,是四個季度績效評分加權平均,其中,績效維度包括任務績效、管理績效和周邊績效,能力維度包含能力素質、專業知識和技能。

個人年度考核和第四季度年度考核一起進行,年度考核增加了能力考核指標。年度考核的具體得分為:

在綜合評定等級時,對於不同類型人員有等級比例限制,對於「優秀」等級比例限制在15%以下,「優秀」等級的綜合評定時根據得分從高到底排序後根據比例限制確定的。

華為每年按考評(分A\B+\B\C)計算年終獎,考評越高,年終獎越多,得C的很可能被淘汰。

個人考核結果主要作為職務升降、工資等級升降、年終獎金發放等工作的依據。除了個人考核之外,還有部門考核。部門考核不單獨設立獨立指標進行,每個部門的經歷四個季度的任務績效和周邊績效的平均得分作為部門的年度考核得分,然後由考核管理委員會按照中層管理人員評定時類似的比例限制確定每個部門的綜合評定等級。

相關焦點

  • 揭密華為、阿里、字節、騰訊的職級薪酬體系
    2、崗位職級  華為員工級別分為13-22級,23級及以上為高級別boss,華為內網並不顯示他們的級別。每一級分A/B/C三小級(技術崗不分小級)。    華為任職資格和技術等級是掛鈎的,規定為技術等級+13=任職資格,如技術等級3A,任職資格為3A+13=16A。規定是這樣,也有不匹配。  大部分華為員工在18級以內,通常華為工作十年的普通員工大概在16-17級左右,薪酬約為60萬-70萬。  18級是重要分水嶺,往上升需要重新考評、答辯,越過去後就是領導/專家。
  • 解密華為、阿里、字節、騰訊的職級薪酬體系
    對於企業來說,大廠的職級規則也是整個行業的標杆,從中小微企業到大型企業,大家都希望能在其中找到可以參考和學習的地方。今天分享一份薪資、職級、考核、晉升條件資料,包含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字節跳動、華為、京東、美團、滴滴、小米 9 家網際網路大廠。
  • 華為公司的崗位職級你了解多少?
    外界經常會認為華為薪資高,尤其是分紅獎金方面。那麼你想了解一下華為公司的崗位職級嗎?以及各個級別對應的薪酬範圍?華為職業發展規劃設置了六個發展序列:管理、通用、營銷、技術、生產和研發序列, 分別對應管理類、通用類、營銷類、技術類、生產類和研發類崗位。每個發展序列都有相應的職級分布。
  • 騰訊職級體系與薪酬調整:中高幹群體績效考核加嚴格
    騰訊職級體系與薪酬調整:中高幹群體績效考核加嚴格 2019年6月11日 HuangJiang來源:網際網路
  • 華為薪酬體系的整體框架
    做完了這兩步,就建立了一個職位和職級的對應關係。2、以級定薪,界定工資範圍以級定薪實際上就是一個職級工資表。華為的薪酬使用的是寬帶薪酬體系:對於每一級別,從最低到最高都有長長的帶寬,每一個部門的管理者,可以對自己的員工,根據績效在這個帶寬裡面進行工資調整。
  • 大廠職級、薪資一覽表,你處在哪一級?(BAT/TMD/華為)
    華為任職資格和技術等級是掛鈎的,規定為技術等級+13=任職資格,如技術等級3A,任職資格為3A+13=16A。規定是這樣,也有不匹配。大部分華為員工在18級以內,通常華為工作十年的普通員工大概在16-17級左右,薪酬約為60萬-70萬。18級是重要分水嶺,往上升需要重新考評、答辯,越過去後就是領導/專家。
  • 很多人都說華為的工資很高,當你看了華為的薪酬體系就知道原因了
    2020年對華為來說是最堅難而且也是最不平凡的一年,華為的薪酬體系調整,肯定少不了。 華為薪酬結構佔比 華為一般是按照級別來制定薪酬結構,從大的層面來看,公司共分為4個級別:操作人員、專業技術人員、中層管理人員、高級管理人員。
  • 揭秘華為薪酬設置:員工到底能拿多少錢?
    從2015年的整體業績來看,華為可以說是少數能在全球市場中逆市飄紅的企業,與此同時,外界對華為議論最多的除了其高效的公司管理之外,還有一項便是員工薪酬。本期華為崛起之道中,「華騰研究院」為你全面揭秘華為員工薪酬設置。
  • 華為科學分錢:薪酬動態管理機制| 連載第28篇
    (一)總的薪酬包的確定首先看一下,華為總的薪酬包是如何來確定的。部門則會根據這個加薪包的大小,並結合員工的績效,決定給哪些人加薪以及加薪的額度等。固定底薪的確定和調整華為每個月的固定底薪是如何確定和調整的呢?華為確定底薪的總體原則是定崗定級以級定薪,人崗匹配、易崗易薪。其中,固定底薪部分是根據員工的能力和責任,基於崗位價值的薪酬檔級表來確定的。
  • 常見網際網路公司職級和薪資一覽!
    對於企業和HR來說,大廠的職級規則也是整個行業的標杆,從中小微企業到大型企業,大家都希望能在其中找到可以參考和學習的地方。這裡幫大家整理了一份薪資、職級、考核、晉升條件資料,包含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字節跳動、華為、京東、美團、滴滴、小米 9 家網際網路大廠。
  • 2020網際網路大廠職級對應薪資一覽表.
    小編幫大家整理了一份薪資、職級、考核、晉升條件資料,包含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字節跳動、華為、京東、美團、滴滴、小米 9 家網際網路大廠。華為任職資格和技術等級是掛鈎的,規定為技術等級+13=任職資格,如技術等級3A,任職資格為3A+13=16A。規定是這樣,也有不匹配。大部分華為員工在18級以內,通常華為工作十年的普通員工大概在16-17級左右,薪酬約為60萬-70萬。18級是重要分水嶺,往上升需要重新考評、答辯,越過去後就是領導/專家。
  • 美團升級現有職級體系:扁平職級 寬帶薪酬
    【TechWeb】10月10日消息,近日,美團通過內網宣布,在保證員工薪酬競爭力及加薪力度的前提下,將實行以「扁平職級,寬帶薪酬」為原則的新職級與激勵體系。據了解,此番美團升級現有職級與激勵體系,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下一個十年,聚焦於「以客戶為中心」,建設面向未來的人才發展體系。
  • 華為的薪酬管理思想
    、績效管理和勞動關係管理。薪酬管理中包含了員工的培訓費用。績效管理與薪酬管理的關係最緊密,績效管理是管理者和員工為了達到組織目標,共同參與績效計劃制訂、績效輔導溝通、績效考核評價、績效結果應用、績效目標提升的持續循環過程。在日常管理中,績效結果常常應用於薪酬管理,作為激勵員工的重要手段。
  • 雙通道 強激勵——交控集團全面啟動職業發展績效薪酬體系改革
    集團員工職業發展通道重點從崗位序列、崗位職級、任職資格上進行認定管控。將崗位劃分為「雙通道、五序列」,其中管理通道包括管理序列,專業通道包括職能序列、技術序列、營銷序列、操作序列。集團在序列(職類)劃分的基礎上,進行縱向分級。其中,管理序列分為七個職級,專業通道序列分為四至八個職級。
  • 薪酬職級體系了解下(文末附資料)
    阿里的發展離不開員工的努力奮鬥,而員工努力的背後與其卓有成效的薪酬職級體系有關,那麼,阿里巴巴的薪酬職級體系究竟是如何設計的?善世服務外包帶您走進阿里薪酬職級體系。總的來說,阿里巴巴薪酬體系和崗位職級、績效掛鈎。首先,每個阿里員工,進公司是哪個職業發展體系,哪個級別?
  • 由阿里看企業如何做高效薪酬績效管理?
    某職場類互動平臺上,職場人對阿里討論較多的就是它的職級體系和薪酬水平。那麼,阿里職級和薪酬體系是如何設計的?在此基礎上按照崗位重要性程度進行劃分,同一個崗位職級內劃分出十個等級,即所謂的「一崗十酬」。 阿里的薪酬組成=基本工資+崗位工資+工齡工資+津貼+獎金+其他。不同崗位的比例分配不同,程式設計師的薪酬中,基本工資、崗位工資、工齡工資等佔比更高,而銷售崗位獎金和其他收入佔比更高。 除了上述薪酬部分外,中高層崗位還會配備一定的阿里股票。
  • 原華為全球高端招聘總監:高管薪酬談判怎麼做?
    這種情況在近年技術崗校園招聘中尤其明顯:各大企業的校招薪酬都提上去了,假如我們不跟上,可能真的招不到人;但是如果校招起薪提上去了,可能一位在職2年的員工薪酬就被應屆生倒掛了。這種情況該怎麼解決?基於人才盤點結果區別對待,對於績效好、潛力強的員工,儘快加薪到比校招起薪更高的薪酬。呂老師就提到他們曾經給一位在崗員工一次加薪50%。
  • 阿里P10、騰訊T4、華為18,網際網路公司職級、薪資、股權大揭秘
    BAT、頭條、華為職級薪資報告 以 BAT 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公司,其職級規則已經成為整個行業的標杆,不管是 BAT 系的創業公司,還是成長中的各型企業,都在參照 BAT 的職級規範給公司員工評定級別、職稱、薪資等。比如阿里的技術序列是 P 系列,騰訊、百度的技術序列是 T 系列,而華為則是數字系列。
  • 嚇死你:華為員工能拿多少錢的工資
    華為的薪酬主要包括三部分:工資、獎金和分紅;當然如若外派國外,還有外派補助+艱苦補助。華為的這種高薪政策及配「股票」的政策讓員工極具「主人翁」意識:在公司大發展時,一起享受公司發展帶來的紅利;在公司困難時,能迎難而上與公司同舟共濟。華為不僅「捨得花錢」,更重要是「懂得分錢」,設計了一套「定崗定薪,易崗易薪」,意思就是工資薪酬是根據崗位來設定。
  • 人性如何靠目標管理,創業公司如何設計薪酬?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說,「錢分好了,管理的一大半問題就解決了。」但錢到底怎麼分,其實是一門技術活。 創業公司在高速成長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引入人才。這也就意味著,原有的薪酬結構會失效。創始人在做薪酬設計時,往往會遇到很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