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薪酬管理思想

2020-10-20 全優績效系統

薪酬管理與人力資源其他模塊的關係

人力資源的六大模塊包括人力資源規劃、招聘與配置、培訓與開發、薪酬管理、績效管理和勞動關係管理。

人力資源規劃是其他模塊的起點和依據。人力資源規劃包括組織架構的設置、組織架構的調整、人員供給需求分析、人力資源制度的制定、人力資源管理費用預算的編制與執行。其中,人力資源管理費用預算的編制與執行就涉及薪酬管理。HR需要在進行公司整體人力資源規劃時做出薪酬預算。

招聘與配置包括需求分析、工作分析和勝任力分析、招聘流程和策略、招聘渠道分析與選擇、招聘實施等。在招聘時需要與崗位候選人進行薪酬談判,確定薪酬。另外,招聘還涉及招聘費用。

培訓與開發包括需求調研與評估、培訓設計與實施、項目開發與管理等。薪酬管理中包含了員工的培訓費用。

績效管理與薪酬管理的關係最緊密,績效管理是管理者和員工為了達到組織目標,共同參與績效計劃制訂、績效輔導溝通、績效考核評價、績效結果應用、績效目標提升的持續循環過程。在日常管理中,績效結果常常應用於薪酬管理,作為激勵員工的重要手段。

勞動關係管理包括勞動合同管理、員工檔案管理、考勤與休假管理、勞資關係處理與協調等。在日常工資核算中,涉及出勤情況、獎懲情況等。

薪酬管理的重要性

薪酬管理的重要性可以從以下4個方面來分析。

(1)吸引人才。企業要想發展得好,吸引優秀人才非常重要。保證企業的關鍵核心崗位薪酬在外部市場上有競爭力,是吸引優秀人才的基本條件。

(2)保留人才。薪酬的本質是對員工的勞動和貢獻給予回報,企業通過合理的薪酬來激勵和保留員工。薪酬設計不合理,可能會造成員工的離職率高,給企業的正常運營帶來問題。

(3)控制成本。人工成本是很多企業的主要成本之一,如果人工成本過重,可能會影響企業的經營。合理把控人工成本,有助於保證企業產品/服務的競爭力。

(4)戰略支撐。合理的薪酬機制能夠將企業和員工結成利益、事業的共同體,激發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長期與企業共同發展的願望,幫助企業達成戰略發展目標。

優秀企業如何做薪酬管理

好的薪酬設計和管理能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幫助企業達成戰略目標和發展願景。那麼,優秀的企業如何做薪酬管理呢?我們來看兩個案例。

華為的薪酬管理發展歷程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為)於1987年正式註冊成立,總部位於中國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華為基地,主營業務為信息與通信技術(ICT)解決方案。截至2016年年底,華為已有超過17萬名員工,其產品和解決方案應用於全球170多個國家,為全球運營商50強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提供服務。

2017年,美國《財富》雜誌發布的世界500強名單中,華為以785.108億美元的營業收入、557.94億美元的利潤排名第83位。

30年的時間,華為從一家生產用戶交換機(PBX)的香港公司的銷售代理一躍成為世界500強企業,其發展、管理一直為外界所稱道。另外,華為是國內首批實行員工持股計劃的企業,其薪酬管理思想和員工持股計劃的變遷非常值得學習。

華為的薪酬管理思想

談及對華為的印象,很多人聯想到的是「狼性」「奮鬥」。華為的薪酬管理思想與其企業文化一樣,體現著「奮鬥」的意義。

2011年,華為組織了專門的討論。任正非提出,華為的員工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普通勞動者,第二類是一般奮鬥者,第三類是有成效的奮鬥者。華為要將公司的剩餘價值與有成效的奮鬥者分享,因為他們是華為的中堅力量。「向奮鬥者傾斜」是華為薪酬管理思想的主要基調。其實,華為從創立初期,在薪酬方面就很「大方」,這種大方體現在,對「優秀的奮鬥者」的薪酬激勵從不吝嗇。

華為在初創期採用了適合企業的非現金形式的員工激勵方式。針對優秀的員工,華為不論其年齡大小和資歷深淺,只要對公司有貢獻,就會得到提拔重用。這對員工而言是非常好的激勵方式。同時,華為開始建立全員的股權激勵制度,將員工和企業的命運緊緊地綁在一起,形成了利益共同體。

當華為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後,為了支撐企業的發展願景和戰略目標,華為開始實行市場領先的薪酬策略,其薪酬水平在市場上具有非常高的競爭力(比深圳的一般企業高出20%左右)。高薪酬意味著高壓力,華為的「狼性文化」「加班文化」也逐漸形成。通過「奮鬥」獲得高回報、實現幸福生活,是華為員工的理想,也變成了現實。這一時期華為的長期激勵制度進一步發展,演化為全體員工固定配股分紅。1998年,華為通過了《華為公司基本法》,其中的第六十九條明確了其薪酬管理思想。可以說,華為的這條制度與其價值分配理念非常契合。

《華為公司基本法》第六十九條的內容如下。

第六十九條 我們在報酬與待遇上,堅定不移向優秀員工傾斜。

工資分配實行基於能力主義的職能工資制;獎金的分配與部門和個人的績效改進掛鈎;安全退休金等福利的分配,依據工作態度的考評結果;醫療保險按貢獻大小,對高級管理和資深專業人員與一般員工實行差別待遇,高級管理和資深專業人員除享受醫療保險外,還享受醫療保健等健康待遇。

我們不會犧牲公司的長期利益去滿足員工短期利益分配的最大化,但是公司保證在經濟景氣時期與事業發展良好階段,員工的人均年收入高於區域行業相應的最高水平。2.華為的員工持股計劃

華為的員工持股計劃一直為外界所稱道。很多人認為,正是由於華為從創業開始就「敢為天下先」地嘗試股權激勵制度,才使得華為的命運不同於其他民營企業,能夠一直保持奮鬥者的「精神」和「活力」,最終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知名企業。

華為員工持股計劃的主要目的是將企業的利益和員工的利益緊密結合,形成利益共同體,共同承擔企業風險,成為事業共同體、命運共同體。

華為的員工持股計劃經歷了1990年初期的探索階段、1997年的規範階段(工會代持)、2001年借鑑國外理念形成的虛擬受限股階段。現在的華為員工持股計劃一般指2001年的虛擬受限股,其特點是虛擬的、飽和的(按照崗位評價設置的,且有上限)和受限的(不交易、不轉讓、不繼承)。具體來說,華為給高績效員工分配股票,按照員工的工作水平和對公司的貢獻確定股份數量,並讓員工通過工會持股。除了持股分紅,持股員工有權選舉和被選舉為股東代表。

《華為研發》一書指出,在華為員工持股計劃中,員工(包括任正非本人)分得年終獎後,要將其全部投入以購買分得的股票指標,甚至還需要貸一部分款,才夠買下分得的全部股票指標。如果持股員工不離開華為,那麼其實他們一直在欠華為的錢,或者倒貼給華為工資;如果華為停止成長或關門,那麼這些投入華為的錢會血本無歸。華為就是採取這種利益捆綁方式將人才拴在公司的大船上,將人才導向公司整體利益和發展的。

當然,華為的這種員工持股計劃並非是永遠無法兌現的「空言」或「騙局」。實際上,華為員工如果離職,公司會在離職手續辦完的3個月內,將股票折算的總現值匯入離職員工的帳戶。

《華為公司基本法》第五條、第十七條、第十九條的內容如下。

第五條 華為主張在顧客、員工與合作者之間結成利益共同體。努力探索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內部動力機制。我們決不讓雷鋒吃虧,奉獻者定當得到合理的回報。

第十七條 我們是用轉化為資本這種形式,使勞動、知識,以及企業家的管理和風險的累積貢獻得到體現和報償的;利用股權的安排,形成公司的中堅力量和保持對公司的有效控制,使公司可持續成長。知識資本化與適應技術和社會變化的有活力的產權制度,是我們不斷探索的方向。

我們實行員工持股制度。一方面,普惠認同華為的模範員工,結成公司與員工的利益與命運共同體。另一方面,將不斷地使最有責任心與才能的人進入公司的中堅層。

第十九條 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可持續發展,是我們價值分配的基本原則。

按勞分配的依據是:能力、責任、貢獻和工作態度。按勞分配要充分拉開差距,分配曲線要保持連續和不出現拐點。股權分配的依據是:可持續性貢獻,突出才能、品德和所承擔的風險。股權分配要向核心層和中堅層傾斜,股權結構要保持動態合理性。按勞分配與按資分配的比例要適當,分配數量和分配比例的增減應以公司的可持續發展為原則。

相關焦點

  • 華為是如何設計薪酬體系的?
    就是提供、檢查、考核、再改進,每個季度考核,不斷循環、不斷堅持、不斷提高目標,這就起到管理的作用。那麼,《華為基本法》是怎麼產生的?《華為基本法》不是教授關起門來寫的,而是與華為跟任老闆之間的思想溝通、碰撞、交流所產生的。管理層也進行了大量討論,前前後後改了10稿,用了兩年時間,才提煉出基本法思想。
  • 華為薪酬體系的整體框架
    一、工資:總體來講,可以用16個字來概括華為的薪酬管理:以崗定級、以級定薪、人崗匹配、易崗易薪。 華為的薪酬使用的是寬帶薪酬體系:對於每一級別,從最低到最高都有長長的帶寬,每一個部門的管理者,可以對自己的員工,根據績效在這個帶寬裡面進行工資調整。在同一級別裡面,可以依據員工的績效表現,在每年的公司例行薪酬審視中,或者當員工做得特別優秀時提出調薪申請。
  • 【華為】職級、薪酬、績效全認知
    「網際網路」職級、薪酬、績效全認知 第2期 1、全球員工總數 截至2018年底,華為全球員工總數18.8 華為任職資格和技術等級是掛鈎的,規定為技術等級+13=任職資格,如技術等級3A,任職資格為3A+13=16A。規定是這樣,也有不匹配。 大部分華為員工在18級以內,通常華為工作十年的普通員工大概在16-17級左右,薪酬約為60萬-70萬。
  • 華為科學分錢:薪酬動態管理機制| 連載第28篇
    (一)總的薪酬包的確定首先看一下,華為總的薪酬包是如何來確定的。華為將銷售額的15%設定為公司總薪酬成本的控制基線,它能夠很好地控制人員規模、人均效益以及加薪空間。它不像一些企業會因人而設薪酬,調整也沒有規則。社會上有很多獵頭公司要挖華為員工的時候,都要事先了解他在華為的職級。你是18級還是20級,只要告訴這個級別,基本上就知道,你在華為的工資水平和資歷水平。所以,華為的這個薪酬檔級表,讓全公司在一個標準下面進行薪酬水平的確定,並且可以實現部門之間的橫向、縱向的流動。
  • 化繁為簡,華為的四階段人力資源管理思想剖析
    人對過去的結構都是有依賴性的,老部下和老主管之間的關係如果不能調整,過去形成的做事的舊關係模式、舊思想方式就無法更新,所以打破結構是一個核心,打破結構成了華為人力資源變革的一個核心工作。 體系和職能的建設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華為其實建立的是一個比較簡單的系統,比如它的4P體系,結合自己最迫切的需求,它做了職能評價系統、薪酬管理、績效管理。 在討論《基本法》的過程中,它定義了價值:人力資源的管理目標是創造價值,立足於公平公正地進行價值的評價和利益的分配。
  • 很多人都說華為的工資很高,當你看了華為的薪酬體系就知道原因了
    大家都知道華為是一家不上市的民營企業,華為通過工會實行員工持股計劃,參與人沒有任何政府部門和機構,而且股權100%由員工持有。 華為每一年,都會對大薪酬體系做些許調整,有些年份調整大,有些年份調整的小。
  • 原華為全球高端招聘總監:高管薪酬談判怎麼做?
    本文高管的定義:當科技成為社會進步的原動力,專業人才尤其是高精尖的技術人才對於組織的重要性越來越高,諸多企業也設立了職業發展的專業、管理雙通道。因此,本文的高管不僅限於管理者,更包括高端的專業型人才。文中分享的模型和方法論,同樣適用於與年輕高潛人才的薪酬談判。
  • 華為資深HR:優秀團隊的背後是優秀的薪酬分配 | 總編推薦
    華為這些年組建了很多有戰鬥力的團隊,開拓了很多市場,這跟他們優秀的薪酬分配是分不開的。華為的薪酬分配原則,可以歸結為四個「有利於」。 ① 有利於導向海外 華為每年的銷售收入有65%來自海外,而很多海外地區的工作環境是比較艱苦的,如果薪酬不足,誰會願意背井離鄉,長期駐紮在海外呢?所以在薪酬分配上,華為會向海外艱苦地區大幅地傾斜——不是高一點點,而是高兩三倍。
  • 揭密華為、阿里、字節、騰訊的職級薪酬體系
    華為任職資格和技術等級是掛鈎的,規定為技術等級+13=任職資格,如技術等級3A,任職資格為3A+13=16A。規定是這樣,也有不匹配。  大部分華為員工在18級以內,通常華為工作十年的普通員工大概在16-17級左右,薪酬約為60萬-70萬。  18級是重要分水嶺,往上升需要重新考評、答辯,越過去後就是領導/專家。
  • 解密華為、阿里、字節、騰訊的職級薪酬體系
    3、崗位薪酬百度薪資結構:月薪×15(12+3)T5以上為關鍵崗位,另外有股票、期權等年終獎看部門盈利情況,一般是3個月4、績效考核考核內容:百度的績效考核也分為 2 部分,業務評價和組織管理評價,其中業績考核的權重為 70%,行為考核的權重為 30%。考核頻次:一般一年2次考核(6月、12月),實行末尾淘汰制。
  • 華為天才少年薪酬=普通工薪族xx倍
    近日,華為海思宣布以5+倍的薪酬面向全球招募天才少年,招募對象包括華為更是再推天才少年計劃,5+倍薪酬,「拖著世界往前走」。實際上,華為高薪吸納人才早有先例。2019年7月23日,華為內部曾發文表示對部分2019屆頂尖學生實行年薪制管理。
  • 簡單通過三個案例揭示華為管理思想|華為組織激活
    華為已經從「小作坊」蛻變成了中型企業。然而,這個過程也暴露了華為越來越多的管理問題,公司管理一盤散沙,諸侯割據。公司缺乏管理體系和約束機制。 華為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與勞動法這條規定相衝突,特別是《華為公司基本法》第六十條規定: 「我們不搞終身僱用制,但這不等於不能終身在華為工作。我們主張自由僱用制,但不脫離中國的實際。」 企業必須合規經營,基於這個背景,任正非指示人力資源部研究如何應對。
  • 揭秘華為薪酬設置:員工到底能拿多少錢?
    從2015年的整體業績來看,華為可以說是少數能在全球市場中逆市飄紅的企業,與此同時,外界對華為議論最多的除了其高效的公司管理之外,還有一項便是員工薪酬。本期華為崛起之道中,「華騰研究院」為你全面揭秘華為員工薪酬設置。
  • 何為任職資格管理?---人力資源管理3D模式(能力管理、薪酬管理、績效管理)的核心
    ● 第五,任職資格管理是薪酬管理制度制定的主要依據企業薪酬設計時需要遵從「外部均衡、內部均衡、個體均衡」三原則。外部均衡,即薪酬具有市場競爭性;內部均衡,即薪酬體現崗位價值;個體均衡,即同崗位不同人員由於工作績效不同薪酬也應不同。
  • 薪酬管理與績效管理
    績效管理的結果直接應用於薪酬管理,不僅能明確企業培訓開發的目標,還能影響招聘配置工作的開展,當然,從最直接的結果上看,績效管理也是員工激勵的重要手段。綜合起來看,薪酬管理與績效管理的關係就很明晰了。薪酬管理和績效管理之間是一種互相依託的關係,績效管理是薪酬管理的基礎之一,薪酬中的激勵性薪酬必須以績效管理為前提,必須明確績效管理的結果,薪酬管理才能完整實施。另外,薪酬管理中的戰略制定、體系設計、結構設計均要參照績效管理,績效管理的標準、實施過程自然地融入薪酬管理中,難分彼此,所以薪酬管理也是績效管理的依據。
  • 「華為校招最高年薪35萬」又火了:這才是薪酬體系你那只是發工資
    」而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所言,「錢給多了,不是人才也變成人才」。可能大家會問,華為的薪酬策略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華為的薪酬策略能支撐華為如此快速的發展,以至於世界都在恐慌時,華為還能持續漲工資,頻頻爆出高薪招聘人才的新聞。
  • 華為管理精髓:從「士兵」到「將軍」的培養路徑圖!附案例 收藏
    人力資源管理部和華大要加強對種子的管理,種子到各地去幹幾年以後,不要沉澱下來了,把他忘記了,優秀種子回爐以後,可以往上將上校上走。」有管理潛力的人才通過基層實踐選拔出來後,將進入培訓與實戰相結合的階段,此時公司會提供跨部門跨區域的崗位輪換和相應的賦能培訓。「自古以來,英雄都是班長以下的戰士。
  • 華為顧問成為劍橋大學Visiting Fellow,華為管理要走進殿堂嗎?
    無論是華為全員持股的激勵薪酬體系還是企業組織架構創新,在中國企業中都是最具備創新精神的一家。事實上研究華為的管理,已經成為像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等國際知名學府的常年課題。自2002年開始,哈佛大學基本上每年都會派人去華為考察訪問,早在2004年,哈佛大學的教授就將華為的管理寫成了案例,隨後華為卻拒絕了案例的發布。
  • 薪酬管理與員工關係管理
    薪酬管理不善可能造成員工對組織的滿意度降低、員工流失率的增加、員工工作積極性不高、員工與組織之間勞動爭議的增加等問題。薪酬管理水平直接影響著員工關係管理的質量。完善的薪酬管理能夠促進員工與組織之間關係的良性發展,讓員工感受到來自組織的溫暖,會給員工關係帶來正面效應;不利的薪酬管理有損於員工與組織之間的關係,會給員工關係帶來負面效應。
  • 《華為管理變革》讀後感:管理變革—企業發展的內驅動力
    華為的成功有很多的秘密和長處。作為現在中國通信乃至世界通信的前三名,華為的成長歷史和發展歷史成為了很多企業借鑑的成功經驗。《華為管理變革》一書,分別從1.華為管理變革:概述。2.高管團隊與組織變革:基於制度化變革視角的解讀。3.華為的集成產品開發變革。4.華為供應鏈管理變革。5.華為財經管理變革。6.華為的人力資源體系變革。7.華為研發管理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