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顧問成為劍橋大學Visiting Fellow,華為管理要走進殿堂嗎?

2020-12-12 西域刀客

隨著中國企業逐漸長成和規模擴大,一般而言,都會採用歐美跨國公司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論,但凡事也有例外。

如果從企業管理的角度來衡量中國最具影響力和具有管理創新精神的企業,華為應該算在企業管理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一家。無論是華為全員持股的激勵薪酬體系還是企業組織架構創新,在中國企業中都是最具備創新精神的一家。事實上研究華為的管理,已經成為像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等國際知名學府的常年課題。自2002年開始,哈佛大學基本上每年都會派人去華為考察訪問,早在2004年,哈佛大學的教授就將華為的管理寫成了案例,隨後華為卻拒絕了案例的發布。但這並沒有成為哈佛大學研究華為的障礙,哈佛大學與華為的交流更為頻繁,2015年,任正非不僅受邀與哈佛商學院的的師生交流,而且哈佛大學副校長親自考察華為上海研發中心。

對華為管理深入研究的大學裡,劍橋大學嘉治商學院也是一家。這家創立於1990年,在全球MBA排行榜上排名16的商學院,不僅是劍橋大學管理學領域的教學研究中心,也是全球管理學研究一些重點領域的成果頻出的學府。現任劍橋大學嘉治商學院管理學畢馬威(KPMG)教席教授David De Cremer,目前與華為資源顧問、浙江大學睿華創新管理研究所聯席所長田濤合著的華為研究專著《華為:領導力、文化與聯接》將於2017年發行,成為劍橋大學嘉治商學院研究華為管理的成果。

華為從1998年引入IBM進行自己的流程梳理和系統建設,前後投入了超過20億人民幣,後又經過了近20年的自我化改造,形成了獨特的管理體系和組織體系,而華為的這種管理方式,被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黃衛偉譽為「中國式管理」,形成了自成體系的管理理論。在黃衛偉的理解中,華為的管理具備四個基本特徵,一是大戰略管理,二是分享制,三是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的思想,四是亂中求治,漢中求亂的動態化糾錯機制。

而作為中國本土的另一個常年研究華為的學者田濤,則從人性研究的方向,對華為的管理提出自己的看法。在田濤的理論中,華為的管理是基於人性基礎上的激勵制度的實驗。

在田濤的理論中,他認為儘管自動化流程和機器人的使用越來越普遍,人依然是組織的核心。然而,組織在制定管理流程、制度甚至人力資源政策時,對人類行為和組織設計仍抱持著陳舊觀念,嚴重製約了組織能力,導致組織無法在不斷提高生產力的同時滿足和激勵員工。因此人力資源管理者和組織領導必須基於對人性的深入了解來設計制度。這就要求組織將自己視為組織設計的架構師,考慮員工需求和非理性行為。組織可以充分了解影響個人實現目標的激勵措施和非理性偏見,設計更有效的制度,選拔最優秀的人才,同時長期來看,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擁有架構師思維的組織將為社會、客戶和員工等利益相關人創造更多價值。

事實上,這一管理困境,是所有跨國公司在面臨機構擴大後共同難以解決的問題。大多數公司卻無法採納這一戰略並樹立架構師思維,因為基於人性基礎進行管理實驗、了解人性對組織設計的有利影響短期內會導致一定的成本,即便長遠來看會帶來收益。為滿足股東的需求,很多企業在短期與長遠利益之間難以取捨。因此,很少有公司願意開展這類實驗,但華為例外。

華為作為一家由員工持股的公司,華為無需面對任何來自私人投資者的壓力。在該機制的支撐下,華為可以制定長期戰略,並對未來的商業模式進行深刻思考。保守地說,華為形成了一種學術氛圍,公司上下對各種潛在的商業挑戰都進行了思考與設想。人們常引用任正非的事跡來說明思考的重要性。華為相信,缺乏理論基礎的創新猶如無源之水,無法取得巨大成功。任正非認為,網際網路時代中國的年輕人比較浮躁,因此他擔心當前缺乏嚴肅的科學研究。獲得領先地位的唯一方式就是努力學習,這已成為所有華為員工的使命。

正是基於對華為這種管理方式的深入研究,田濤的理論不僅僅只是適用於中國企業的管理方式,也是可能是許多國際跨國企業解決業務和規模擴大後解決管理難題的一條可行方式。

基於對田濤先生對華為管理的研究,近日,田濤經劍橋大學嘉治商學院院委會評審,受邀成為了該學院的「Visiting Fellow」(訪問院士),與嘉治商學院的學者一起,在嘉治商學院進行「領導力」方向的管理學研究。相對於大家熟悉的訪問學者(Visiting Scholar)身份,Visiting Fellow在國外大學中有較為嚴格限制,不僅要求其在專業領域的研究水平,而且一般只對高級專業研究人員授予,通常是所在學院教授對等層次的客座人員,並實質性參與對方的研究工作。

劍橋大學嘉治商學院官網新聞中顯示,田濤先生近期在劍橋大學MBA做了有關領導力的演講,同時,MBA的學生也對他進行了領導力方向的訪談。嘉治商學院官網認為,田濤作為華為的戰略顧問和國際諮詢委員會成員,對華為在全球戰略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自1999年以來,田濤撰寫了大量暢銷的有關華為管理的專著。

田濤先生受邀成為劍橋大學嘉治商學院的「Visiting Fellow」的消息傳來,恰在華為一個會議的間隙,於是華為的常務董事們悉數到場,舉杯恭喜田濤先生的研究獲得劍橋大學嘉治商學院的讚賞,並祝賀他赴英國劍橋進行學術研究。

相關焦點

  • 華為資深顧問田濤獲劍橋大學Visiting Fellow
    【環球網綜合報導】近日,華為國際諮詢委員會資深顧問田濤先生榮獲劍橋大學嘉治商學院"Visiting Fellow"身份。田濤現為浙江大學睿華創新管理研究所聯席所長,著有華為企業管理經典研究著作《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為》。嘉治商學院所授予Visiting Fellow ,可理解為訪問院士。
  • 英國批准華為在劍橋大學附近建廠
    華為在歐洲的業務是其重要營收來源,之前備受關注的華為英國建廠事件終於有了結論。華為公開表示,華為已獲得英國許可,將在劍橋建立一個研發製造中心,該中心將成為其光電業務的全球總部。據悉,華為打算一期投入12億美金建設全球研發創新中心,非常看好劍橋大學的資源與人才優勢,主要是研究未來的5G創新技術及光相關的技術,因為光通訊是華為ICT技術的關鍵之一。
  • 華為餐廳管理解析,六步帶你走進華為餐廳管理
    在上次的課程中邵總從五個方面來幫助大家構建員工餐廳管理體系,本次,恰逢華為CEO任正非在會議中提到餐飲管理相關問題,邵總這就為大家帶來華為餐廳管理解析,帶大家走進華為餐廳管理。 在員工餐廳管理的過程中,有三個對立面,第一個,員工認為管不好,因為大多數人認為,運營商賺的太多,心太黑;第二個,工廠認為餐廳也管不好,為什麼?
  • 劍橋大學宣布支持華為後,英國偷偷囤貨華為設備,美國「叛徒」
    美國這邊對華為的制裁是越來越嚴重了,動用舉國之力去制裁一個民營企業本來就是不光彩的,現在川普還發現好像自己一個國家對華為的影響並不大,還拉著其他同盟國一起去制裁華為,其他國家其實並不想得罪華為,因為這件事從頭到尾只對美國有好處,對其他國家都沒有任何的好處,甚至這些同盟國因為失去了華為還要損失很多的錢
  • 高通獲準向華為供貨!劍橋大學將繼續與華為進行5G合作
    禁令中表示,臺積電、高通、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製造商停止向華為供貨,如果想要繼續與華為開展業務的公司,必須首先獲得美國政府頒發的許可證。此前,高通與華為方面達成專利許可協議,華為向高通支付18億美元的一次性專利許可費,高通方面則授權華為使用高通的專利技術。
  • 華為企業考察—走進華為大學培訓中心大廳標杆遊學
    華為企業考察——對標考察網萬斌近期,我們公司組織中高層幹部在對標考察網萬老師的組織下前往深圳華為總部坂田基地進行短期參觀考察,本次活動以「華為學習如何構建戰略管理體系」為主題,從華為企業文化、技術研發、市場拓展、客戶定位、售後服務等多方面進行探究。
  • 在關鍵時刻,劍橋大學力挺華為,繼續同華為進行5G合作
    在今年年中,美國商務部加大對華為制裁力度,不少國家和地區都紛紛放棄與華為繼續進行合作。英國政府更是一馬當先,早在6月就官宣,所有運營商禁止採購華為5G設備,並要求通信企業將華為設備在未來七年時間裡,全部進行更替。
  • 從華為的IEEE Fellow們,看華為的技術實力
    王漢陽於1995年獲得英國愛丁堡赫瑞瓦特大學博士學位,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為小型多波段移動終端天線、多頻天線以及可重構天線、5G移動通信天線和陣列等。擁有US/WO/PCT/CN專利50餘項,在這些領域發表論文90餘篇。 用過華為手機的專業人士及普通消費者,可能都有這種體驗,在相同環境下,華為手機無論是通話,還是上網,信號比其他手機強。
  • 華為劍橋園區獲批有望助推英國成為光電子全球研發門戶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當地時間26日,華為英國媒體公關部經理保羅·哈裡森(Paul Harrison)專門就一天前英國批准華為劍橋研發中心建設規劃一事接受了總臺記者專訪。他表示,該研發中心的獲批有望助推英國成為光電子全球研發的門戶。
  • 為了保證網絡穩定,他們邀請華為在劍橋大學架設5G
    作為全球最大的通信設備商,華為的業務遍及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歐洲是華為最重要的海外市場之一,華為在這片土地上深耕了20年,建立了一個龐大的通信網絡,一直以來,華為品質深受歐洲合作夥伴的認可與信賴。直到美國出手,這一良好的合作關係才被打破。
  • 華為公司表示劍橋園區獲批有望助推英國成為光電子全球研發門戶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梁弢):日前,華為官方宣布其位於英國劍橋「矽沼澤」腹地的華為劍橋園區第一期規劃已經獲得當地政府批准,相關設施將主要用於 光電子 的研發與製造。當地時間26號,華為英國媒體公關部經理保羅·哈裡森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該園區項目的獲批有望助推英國成為 光電子 全球研發的門戶。華為英國媒體公關部經理保羅·哈裡森26號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此前一天英國批准華為劍橋研發中心建設規劃對華為公司和英國來說是件「雙贏」的事情。「經過三年的準備,昨天劍橋研發中心獲得批准。
  • 英國真的要放棄華為嗎?華為老兵談中英電信百年合作史
    幾經騰挪後,華為英國總部最終設在了倫敦附近的雷丁(Reading)小鎮。2018年初我在牛津的青年客棧裡遇到了雷丁大學的中國留學生。英國允許留學的本科生未畢業前實習一年,他們的夢想就是希望能去華為實習。雷丁的房價也已經接近劍橋和牛津了。「人類無線電之父」馬可尼偕夫人於1933年在環球旅行中來到上海。
  • 中國海洋大學EMBA總裁班學員走進華為青島基地
    【MBA中國網訊】近日,中國海洋大學EMBA總裁班學員一行20餘人專程前往華為青島基地考察交流,探討華為與企業雲上合作的新模式,並共同為華為合作夥伴-諾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為海大EMBA班IT信息技術教學實踐基地揭牌。
  • 時隔3年,華為又有人入選IEEE Fellow
    而他在華為又做了什麼?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誰是王漢陽?王漢陽,華為技術首席終端天線專家、華為Fellow、IETFellow,IEEE Fellow。1986年至1991年,王漢陽曾在山東大學先後任職講師和副教授。
  • 英國真的要放棄華為嗎?華為老兵談親身感受的中英電信百年合作史
    幾經騰挪後,華為英國總部最終設在了倫敦附近的雷丁(Reading)小鎮。2018年初我在牛津的青年客棧裡遇到了雷丁大學的中國留學生。英國允許留學的本科生未畢業前實習一年,他們的夢想就是希望能去華為實習。雷丁的房價也已經接近劍橋和牛津了。
  • 華為投資劍橋申請通過,詹森左右為難,華為無緣英國已成終局?
    前言英國市場對於華為十分重要,在全面退出美國以後,英國便成了華為的首選。美英之間「特殊的關係」,使得華為可以繼續吸納全球的優秀資源,繼續華為的大業。因此,華為今年打算在英國的劍橋建設一座光電研發中心,而且英南劍橋郡區議會已批准建設,該投資項目將會為當地帶來1000個技術崗位。但是,華為的申請是通過了,英國首相詹森卻左右為難,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華為跟英國是否「緣分已盡」?
  • ...華為劍橋園區位於高科技企業雲集的英國劍橋「矽沼」腹地。一期...
    >2020-06-26 13:51:06來源:FX168 【英國批准華為建立研發製造中心】當地時間6月25日,華為公司正式宣布其位於劍橋園區的第一期規劃已經獲批,主要用於光電子的研發與製造。
  • 華為在英劍橋的重大進展,再一次說明唯有實力,才可擔當
    6月25日,華為在英國取得重大進展,華為將在英國劍橋 「矽沼」腹地成立華為劍橋園區,建立一個研發製造中心,該中心將成為華為光電業務的海外總部。美方和英國,無論是誰,要想在5G獲得技術領先地位,拒絕華為,無疑自斷其臂。同時,也要看到華為在英國已是「耕耘已久」:2017年,華為開始為光電子研發與製造基地選址。2018年,華為在英國劍橋購買了500英畝土地。
  • 時隔3年:去年被清理的華為又有人入選IEEE Fellow
    王漢陽,華為技術首席終端天線專家、華為Fellow、IETFellow,IEEE Fellow。1986年至1991年,王漢陽曾在山東大學先後任職講師和副教授。之後,王漢陽攻讀於英國愛丁堡的赫瑞瓦特大學,於1995年獲得了博士學位。1995年到1999年期間,他還在分別在伯明罕大學和埃塞克斯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1999年開始到2000年,王博士在英國牛津向量場有限公司擔任軟體開發和微波工程顧問工程師職位。而在2001年,他加入了諾基亞,擔任了移動天線專家,一待便是11年。
  • 教育機構走進華為溪村,見證科技賦能教育
    芥末堆訊 8月22日-23日,華為雲攜手芥末堆聯合舉辦的「在線教育行業CXO思享會」走進華為溪村,十多位在線教育機構高管參觀了華為多年來在晶片 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以客戶為中心」一直都是華為堅持的企業文化。此次走進華為的活動中,在線教育高管們有了最直接的體驗,並聆聽了華為內部人士講解華為企業文化。有高管表示,此次走進華為,「以客戶為中心」體現在了方方面面,當你有需求的時候,他們都能快速地滿足,很多需求都不是臨時準備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