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華為在英國取得重大進展,華為將在英國劍橋 「矽沼」腹地成立華為劍橋園區,建立一個研發製造中心,該中心將成為華為光電業務的海外總部。
這個消息令美國始料未及——
美國想讓所有的國家「去華化」,鼓動五眼聯盟國家抵制中國技術,這是其一直奉行的科技霸權主義。
美國一直在打壓華為,限制使用美國晶片,一直要求英國全面拒絕華為參與5G建設。
英國深感來自美方的政治壓力,更感到來自國內就業的經濟壓力和發展新技術的資金貧乏,所以英國一直在觀望,等待時機。
6月16日,美國修改禁令,解除華為所謂的「實體清單」,允許華為合作制定下一代5G網絡標準。英國聞風而動,宣布讓華為在「矽沼」建立研發中心,讓華為有限度地參與5G網絡建設,但禁止華為向網絡提供核心設備,且其非核心設備參與度也被限制在35%之內。
這個折中方案更像是向美國的一個交代,但其接納華為態度是非常堅決而誠懇的。一方面英國四大主流運營商(CEE、沃達豐、THREE、O2)達成與華為5G方面的合作,另一方面英要求各電信運營商提前囤足華為設備庫存,防止美國發動的制裁。
正所謂,沒有永遠的朋友,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這一切,都源於華為在5G技術上取得的36項專利和先進的理念,放棄華為搞5G幾無可能。
美方和英國,無論是誰,要想在5G獲得技術領先地位,拒絕華為,無疑自斷其臂。
同時,也要看到華為在英國已是「耕耘已久」:
2017年,華為開始為光電子研發與製造基地選址。
2018年,華為在英國劍橋購買了500英畝土地。
2019年初,華為啟動規劃申請流程。
2020年6月25日,華為在該土地上規劃的第一期劍橋園區規劃正式獲批,主要用於光電子的研發與製造。
今年是華為進入英國第20年,英國設立了20個辦公室,擁有1600多名員工,超過70%是英國本地員工。
研發方面,華為目前共在倫敦、布裡斯託、劍橋、愛丁堡、Ipswich設有6個研究所,同時科研支出已擴大至一年1.12億英鎊。
眾所周知,華為雖有發展,5G專利也不少,但一直處於「缺芯少魂」的弱勢地位,在美國的封鎖打壓中處於被動狀態,華為劍橋研發園區一期項目將致力於光器件和光模塊的研發、製造,打造5G核心科技,引領未來新技術。
華為為了開拓世界市場,打開歐洲之門,突破美國的技術壟斷和科技霸權,英國就成為了突破口。
英國在脫歐後,增加了創新活力和欲望,主動擁抱新技術;在擁有劍橋和「矽沼」的人才高地和智力厚土的基礎上,發展領先的願望尤為迫切,在光纖技術領域保持領導者地位。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無疑,華為給劍橋送來了大蛋糕:投資10億英鎊,帶來400多個工作崗位,成立5G研發海外總部。
再牢靠的同盟抵擋不住豐厚的利益和無盡的機遇,何況美國的科技霸權壟斷不僅僅針對華為,對自己的小弟照樣出手穩準狠,唐寧街是早已領教過的。
華為與劍橋「矽沼」的雙贏,那麼,華為離「研發+製造」模式也就真的不遠了。
隨後,德國、加拿大也宣布與華為的合作。
美國看著盟友一個一個的離開並且背叛,都紛紛的跟華為開始合作,不知道美國現在是什麼感受。中國人一向都是寬容大度的,華為只是想用實力告訴世界,優質的技術以及好的產品才是王道,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