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疼有多種致病因素

2020-12-20 人民網甘肅頻道

原標題:【尋醫問藥】足跟疼有多種致病因素

生活中,很多人有腳後跟痛的情況,有的人是在長時間走路、跑步之後,有的人是早晨起床,腳後跟疼得站不住。足跟痛,莫不是長了骨刺?其實,有很多疾病可以引發足跟痛,包括跟腱炎、足底筋膜炎、足跟骨刺、骨質疏鬆等。

慢性損傷致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運動引起的慢性損傷,主要誘因是長時間走路、跑步、爬山或站立;長時間穿高跟鞋以及肥胖也會導致足底筋膜炎的發生。足底筋膜炎最主要的症狀是行走時足跟底疼痛、足跟處有明顯壓痛點。嚴重患者站立甚至休息時也會有疼痛感。通常,早晨下床時的第一步疼痛最為明顯。

運動後慎防跟腱炎 超負荷的運動、頻繁在硬性地面如公路上奔跑、爬山等運動造成跟腱過度使用,均容易導致跟腱內的纖維發生慢性損傷,從而引起跟腱炎。出現跟腱炎之後,最直接的治療方法就是休息、冰敷和使用藥物。

跟骨骨刺 跟骨骨刺也可引起足跟痛,多見於老年患者,是人體骨骼老化後的一種表現。其足跟疼痛的程度與局部炎症反應的輕重有關。其實絕大多數腳後跟骨刺都是由韌帶發炎所引起的。鍛鍊的時候最好因人而異,避免劇烈運動、急性扭傷等現象。足跟骨刺的危害是比較大的,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造成一定的影響,一定要及時確診並治療。

足底脂肪墊萎縮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足底脂肪墊萎縮使足跟緩衝震蕩、防止摩擦的作用減弱,局部更容易受到損傷而出現疼痛。休息,減輕負重和行走,多用熱水泡腳,注意穿著軟底鞋,都可以緩解症狀。必要的時候可以使用一些口服或外用的藥物。

更年期女性也可能足跟痛 除了情緒煩躁、易怒、潮熱等特點外,很多更年期女性還可能出現腳後跟疼、膝蓋疼等缺鈣症狀。40歲以上的女性,由於內分泌紊亂等因素,80%骨質疏鬆,骨密度降低,彈性下降,骨骼內孔隙增大,呈現中空疏鬆的現象。一方面導致微細骨折出現,另一方面附著在其周圍的筋膜和各肌群負荷加重,並發勞損性炎症,最終導致足跟痛的產生。

因此,有足跟痛的女性應當及時進行骨密度檢測,如果出現骨質疏鬆,應及時補充鈣質,並制訂有規律的運動計劃。在穿著上,最好穿柔軟舒適的鞋如布鞋、休閒鞋或軟底鞋,並注意足部保暖。

日常防治足跟痛,下面的建議值得借鑑:

1.溫水泡腳後,用食指關節反覆按揉推頂足跟部壓痛點,以自己能夠承受的力度由輕到重進行按摩。推頂方向為先向足趾方向推,再向反方向推。

2.注意足跟的保暖,避免過度行走或站立過久,儘量穿軟底鞋;扁平足者更要避免過度運動,最好穿上矯正鞋。

3.出現足跟痛還可局部使用舒筋活血的中藥燻洗,予以局部按摩,改善血液循環,減輕疼痛。但按摩一定要得法,避免病變部位受到過度刺激而加重病情,尤其是不可使用牛角、木棍等硬物按摩足跟疼痛部位。

(責編:邵蘭、杜昱欣)

相關焦點

  • 走路腳後跟疼,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或與4種因素有關,看看不吃虧
    走路腳後跟疼,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或與4種因素有關,看看不吃虧生活中,有不少人的腳後跟會莫名其妙的疼痛,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常見。走路腳後跟疼,是怎麼回事?一般而言,或與這4種因素有關,看看就知道了。因素1、疾病走路腳後跟疼,有可能和足部的關節、骨質、滑囊、筋膜等處的一些疾病有關。所以,一旦腳後跟疼,別太大意了,可能是在提醒你足部出問題了。建議儘早去醫院檢查,查明原因,別耽誤了。
  • 媽媽別小看幾滴足跟血,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寶貝出生才3天,就被醫生抱走採集「足跟血」去了。媽咪們心裡還挺忐忑:小寶貝疼不疼?足跟血篩查有什麼用呢?媽媽別小看幾滴足跟血,可能影響孩子一生呢。我國新生兒的遺傳代謝病總發病率約為1/3000。也就是說,每3000個新生兒中,就有1個有遺傳代謝缺陷。出生就有缺陷,不僅是孩子的不幸,更是一個家庭的不幸。
  • 為什麼新生兒要化驗「足跟血」?為了孩子的健康,父母要知道!
    現在醫院的產科裡,剛出生的寶寶通常都要被醫生採足跟血。看著弱小的寶寶,小腳被醫生扎一針,哇哇大哭的時候,站在一旁的爸爸媽媽,別提心裡有多疼。於是就有很多家長問:這麼小的孩子就被扎一針,採足跟血有必要嗎?下面就給大家普及一下採足跟血的意義是什麼?
  • 足跟疼的不敢走路怎麼辦?按揉腳踝這個位置可極大的緩解足跟痛
    患者主訴近來常感到足跟兩側疼痛的厲害,特別是在早晨起床時那一會,疼痛的甚至足部不敢著地,只有稍微活動下腳踝痛感才會減輕。患者使用消炎藥物後效果並不明顯,於是採用以下的穴位療法,一周後患者足跟疼痛的症狀得到了極大的緩解。
  • 新生兒採足跟血,寶爸心疼哭,醫生:再疼也得採,可能改變娃一生
    前幾天一位媽媽在群裡說,自家寶寶出生3天,就被抱去採了足跟血,在採血的時候醫生使勁地擠寶寶的腳後跟,結果血不夠,又戳了一針,寶寶疼的大哭。沒想到寶爸也心疼得眼淚汪汪,說差不多別擠了,這不是夠了嘛!看著寶寶哭的那麼慘,我自己也忍不住跟著哭,醫生直接說:這個血寶寶再疼也得採,這個可能改變寶寶的一生的。所以採足跟血真的那麼重要嗎,我們小時候也沒有做這個檢查,不還是好好的嗎?
  • 足跟不紅不腫,一走路就疼!5大「元兇」需警惕!
    有不少人在運動或者長久站立之後甚至早上起床剛下地之後會出現足跟痛的症狀仔細觀察足跟不紅也不腫能夠引起足跟痛的疾病有很多該病起病緩慢,可有幾個月或幾年的病史,一側或兩側發病,可分為跟內痛、跟後痛、跟下痛。跟下痛為跟骨蹠面多種組織慢性損傷所致,臨床最常見。
  • 新生兒為何要化驗「足跟血」?為了孩子的健康,父母一定要知道!
    寶寶出生後,都會被醫生抱去採足跟血。聽著寶貝哇哇大哭,家長在心疼的同時,可能會產生這些疑問:新生兒為什麼要採足跟血?這個檢查有做的必要嗎?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講講「採足跟血」這個話題。新生寶寶為什麼要採足跟血?
  • 足跟骨刺的誘因有哪些?骨科專家詳細說說骨刺的治療
    骨刺即為骨質增生,足跟是骨刺易發的部位之一。足跟骨刺的主要症狀表現為足跟受壓痛,這種痛感會限制人足部的基本活動。中老年人是足跟骨刺的高發群體,這與年齡引起機體功能退化有一定的聯繫。但年齡是否為足跟骨刺的唯一誘因?還有其他因素引發該病嗎?
  • 只需新生兒一滴足跟血 可查出30多種遺傳代謝病
    出生就有缺陷,不僅是孩子的不幸,更是一個家庭的不幸。現在,陝西省婦幼保健院建立了全省新生兒疾病篩查診斷中心,只需要新生兒的一滴足跟血,就能查出30多種遺傳代謝病。據陝西省新生兒疾病篩查診斷中心主任強榮介紹,採集一次新生兒足跟血血樣,就能夠對30餘種遺傳代謝病進行檢測診斷並後續治療,多數疾病可通過早期診治避免患兒死亡和殘疾發生。建議新生兒家長及時為孩子進行篩查。 (記者李琳)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
  • 創傷性股骨頭壞死的主要致病因素是什麼
    創傷性股骨頭壞死的主要致病因素是什麼 時間:2020-11-28 13:25 鄭州痛風風溼病醫院 近年來,股骨頭壞死患者人數逐年增加,是骨關節病變的常見疾病,導致該疾病的常見原因包括髖部外傷、應用皮質類固醇、飲酒或貧血史等。
  • 新生兒為什麼要採足跟血,看完我就明白了!
    寶媽都知道,剛出生3天的寶寶需要踩足跟血。採血的時候寶寶會由於疼痛大哭,腳後跟還會青上好幾天,再加上有些醫院收費不便宜,讓不少家長產生了抗拒心理,拒絕給寶寶採足跟血。到底要不要採足跟血,先看看過來人怎麼說:優優媽:要取的,也就取幾滴。寶寶在洗澡的時候醫生就取了,在門外沒跟進去,還以為寶寶洗澡不適應哭的,後來才知道已經取過了。
  • 腳跟疼是怎麼回事 腳跟疼需要注意什麼
    腳跟疼是怎麼回事?平時的很多女性朋友經常穿高跟鞋走路會導致腳跟疼。腳跟疼怎麼辦,有什麼方法可以緩解疼痛嗎?腳跟疼嚴不嚴重,在平時如何預防足跟疼?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腳跟疼是怎麼回事1. 足跟骨刺可引起足跟痛足跟骨刺一般足跟骨結節處。
  • 新生兒足跟血很有必要嗎?為什麼哭著也要「採」
    昨天,有一位即將分娩的準媽媽發消息問我,寶寶出生之後為什麼要抽足跟血?有什麼用處嗎?可不可以不抽呢?我想有很多媽媽雖然知道寶寶出生後,有抽過足跟血。但是卻不是很明白抽足跟血到底是幹什麼用的。所以今天,幫媽就跟各位準媽媽講一下,新生兒寶寶為什麼要抽足跟血。
  • 緩解足跟痛有這5個辦法
    如果運動不當、鞋子不合腳等均可能致足部受力不均而引發足跟痛出現。足跟痛不單單表現為足部疼痛,腫脹、麻木等不適感均可能因此而發,且足部活動會受到明顯的限制,導致站立、步行等日常活動難以進行。足跟痛怎麼辦?
  • 新生兒為什麼很多都被採足跟血,這兩種解釋讓你明白,心疼也要做
    一般的孩子在出生後,都會有被採足跟血這一項檢查,這對於媽媽來說,是很心疼孩子的,畢竟剛剛出生,還什麼都不知道,就要被扎針,況且孩子在母親的眼裡可是心肝寶貝,看著孩子在被採足跟血時疼的那樣哭著大喊,無論哪位母親心都在跟著疼。但是為什麼新生兒會被採足跟血呢?對此,醫生的解釋如下。
  • 新生兒「足跟血篩查」隱藏灰色利益鏈
    但護士並未告訴她有相關的免費項目,只是說有足跟血檢測,為了篩查孩子的智力是否有問題,同時還能檢測出多達40多種病症。在瀋陽多家醫院,多名做了自費篩查的受訪家長表示,篩查往往與種植疫苗等項目一起被告知,家長並不太了解詳情,都當成是必須要做的項目接受了。——駐院代表「床頭宣教」迷惑家長。
  • 區分過敏性紫癜和普通皮疹,遠離易致病因素!
    由於過敏性紫癜患兒一般會表現為肚子疼、關節腫痛、紫癜皮疹等典型症狀,易與消化道疾病、皮膚病等相混淆,從而造成誤診耽誤治療時機。過敏性紫癜和普通的皮疹不太一樣,因此,家長朋友們要留心孩子身上的皮疹表現。
  • 老年人如何應對足跟痛?
    近年來許多老年人都有足跟痛的症狀,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嚴大媽今年58歲,右腳後跟疼痛已有半年時間,一走路或按壓足跟時就會出現疼痛,而且越來越嚴重,有時痛得連路都不想走。她很納悶,既沒磕著也沒碰到,怎麼會突然出現這種情況?嚴大媽嘗試著按摩足跟,起初效果還不錯,足跟痛有所緩解,可是半個月後,她卻不得不停止按摩,因為此時腳後跟是越按摩疼痛越厲害。
  • 中西結合治療足跟痛立竿見影
    足跟痛就算是種病你也不必害怕,中西結合治療足跟痛立竿見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一、中醫療法:治療原則是活血化瘀,溫通經絡,補益肝腎。1、中藥內服:血氣滯瘀型選用七釐散、跌打丸;寒凝血瘀型以獨活寄生湯加減;肝腎虧虛者服用六味地黃丸。
  • 膝關節炎的致病因素有哪些?四個因素可能是大的「元兇」
    膝關節炎的病因很多,包括退行性疾病、外傷、勞損等,這些致病因素可能與膝關節的某些姿勢和活動有關,因此為避免膝關節炎的發生,應及時避免一些不利於膝關節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