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別小看幾滴足跟血,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2020-12-17 媽咪寶貝傳媒

寶貝出生才3天,就被醫生抱走採集「足跟血」去了。媽咪們心裡還挺忐忑:小寶貝疼不疼?足跟血篩查有什麼用呢?媽媽別小看幾滴足跟血,可能影響孩子一生呢。

我國新生兒的遺傳代謝病總發病率約為1/3000。也就是說,每3000個新生兒中,就有1個有遺傳代謝缺陷。出生就有缺陷,不僅是孩子的不幸,更是一個家庭的不幸。現在,只需要新生兒的兩滴足跟血,就能夠對34種遺傳代謝病進行檢測診斷並後續治療,而多數疾病可通過早期診治避免患兒死亡和殘疾發生。

【什麼是新生兒「足跟血篩查」?】

新生兒足跟血篩查是指在出生後72小時通過採集新生寶貝的足跟血,針對一些發病率較高,早期無明顯症狀,通過實驗室檢查能夠確診,並且可以治療的代謝性疾病而進行的一項檢查。

【為什麼新生寶貝要接受「足跟血篩查」的檢查?】

現有幾十種代謝性疾病可以進行篩查,我們國家目前法定的篩查病種有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症。

新生兒代謝性疾病篩查是早期發現患兒的有效方法。篩查範圍內的疾病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如果儘早發現和治療,患病的寶貝能夠和正常寶貝一樣健康發育。而如果發現較晚,治療不及時,則寶貝可能出現嚴重的生長發育障礙和智力缺陷。因此,媽咪一定要積極配合醫院按照篩查程序進行足跟血篩查。

【「足跟血篩查」能篩出哪些疾病?】

足跟血可以篩查苯丙酮尿症(簡稱PKU)和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症(簡稱CH)。

【「足跟血篩查」能篩查出的這兩種疾病有什麼危害?影響智力!】

●苯丙酮尿症:該病早期無特異臨床表現,經新生兒篩查可獲早期診斷。

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如果父母雙方均為攜帶該致病基因的正常人,則寶貝1/4的可能成為患兒。患有此症的寶貝體內缺乏一種酶,代謝不了正常飲食中的一種胺基酸—苯丙氨酸,其異常代謝產物會引起患兒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傷和一系列的病理改變。

該病早期無特異臨床表現,可有嘔吐、餵養困難、溼疹、易激惹、尿有特殊臭味、漸漸毛髮變黃,3~4個月後逐漸表現出智力、運動發育落後,約1/4患兒有癲癇發作。苯丙酮尿症經新生兒篩查可獲早期診斷,一旦確診應立即治療,如果延誤,寶貝出現的智力損害將是不可逆的。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治療效果的關鍵是治療開始的時間。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俗稱「呆小症」,是一種先天性內分泌代謝病,由於甲狀腺素的分泌減少或完全缺乏而導致。

患有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的寶貝在新生兒期往往無明顯臨床症狀,僅表現為吃奶欠佳、腹脹、便秘,不易引起媽咪注意。即使有臍疝、生理性黃疸延長等較典型的症狀,媽咪也可能只「對症治療」臍疝、黃疸而忽略此病。一旦沒有及時幹預和治療,隨著年齡增長,寶貝就會逐漸出現生長發育遲緩,有舌外伸、目光呆滯、眼距增寬等特殊面容,智力發育、體格發育落後於同齡兒,最終成為矮小畸形的痴呆兒。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治療效果的關鍵是治療開始的時間,3個月內開始治療基本不影響寶貝體格及智力發育,超過3個月才開始治療就會對智力造成影響。

【如何獲得檢查結果? 】

醫院在為寶貝進行足跟血篩查前,會通知父母籤署《知情同意書》。媽咪在填寫時一定要留下真實、準確的聯繫方式,一旦篩查結果顯示寶貝健康可能存在異常,相關機構會依照《知情同意書》上的聯繫方式與寶貝的父母取得聯繫。一旦接到篩查陽性的複查通知,一定要及時帶寶貝進行複查,不能延誤治療。

媽咪還要注意,新生兒足跟血篩查是一種群體過篩檢查,不能排除有個別病例被漏診的可能。因此,即使寶貝通過了篩查,一旦出現上述疾病的異常表現,也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不只是採足跟備,新生兒出生,還要打這3針。這對寶寶的健康成長也很重要,爸媽一定要了解:

【第1針:卡介苗(BCG)】

卡介苗是目前唯一一種含活菌的常規疫苗(鼠疫疫苗和炭疽疫苗也是活菌疫苗,但不是常規疫苗),這一特性使其成為引發人體感染能力最強的疫苗之一。

接種時間:新生兒出生24小時內接種1劑卡介苗。如新生兒因早產、低體重或疾病等原因不能在出生24小時內接種卡介苗,應在體重增加至2500g或疾病康復後及時補種。

【第2針:B肝疫苗(HepB)】

B肝疫苗被認為是目前最安全的疫苗之一。

接種時間:出生24小時內接種第1 劑B肝疫苗,並在滿1個月時接種第2劑、滿6個月時接種第3劑。如新生兒體重低於2000g,應在出生後1個月開始按0、1、6個月程序接種。

【第3針:維生素K1】

維生素K 缺乏,會導致凝血因子合成不足,進而影響凝血過程。一旦嬰幼兒體內缺乏這種物質,容易出現自發性出血或受外傷後出血不止。由於胎盤對維生素K 的通透性很差,孕期母親體內的維生素K很少進入胎兒體內,因此新生兒體內沒有儲存足夠的維生素K,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的體內維生素K水平更低。此外,由於新生兒腸道內細菌少,無法自己合成足夠的維生素K,且母乳中維生素K含量也很少,因此,新生兒常發生維生素K缺乏。

來源:媽咪寶貝傳媒

凡本號註明「來源:媽咪寶貝傳媒」的所有作品,均為我方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我方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我方授權使用的作品的,應在協議授權範圍內使用並署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我方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新生兒採足跟血,寶爸心疼哭,醫生:再疼也得採,可能改變娃一生
    前幾天一位媽媽在群裡說,自家寶寶出生3天,就被抱去採了足跟血,在採血的時候醫生使勁地擠寶寶的腳後跟,結果血不夠,又戳了一針,寶寶疼的大哭。沒想到寶爸也心疼得眼淚汪汪,說差不多別擠了,這不是夠了嘛!看著寶寶哭的那麼慘,我自己也忍不住跟著哭,醫生直接說:這個血寶寶再疼也得採,這個可能改變寶寶的一生的。所以採足跟血真的那麼重要嗎,我們小時候也沒有做這個檢查,不還是好好的嗎?
  • 給新生兒「採足跟血」,能及早診斷治療兩類疾病,多心疼也別抗拒
    有個粉絲朋友說,孩子剛出生三天,孩子奶奶抱著去採的足跟血,採血的地方離她所在的病房不到二十米,聽著孩子的哭聲真是十分揪心。看著採血時寶寶因疼痛大哭,孩子奶奶也心疼不已。採完血後,寶寶的腳後跟還要青上數天。
  • 新生兒採足跟血是為了檢查是否患有這種疾病,媽媽要注意
    小美的兒子出生三天的時候,醫生說讓孩子採個足跟血,小美之前從來沒聽說過孩子出生之後還要採足跟血,但是既然醫生說了,小美只能照做。採血時孩子因為疼痛號啕大哭,採完血後腳上一片淤青,小美看著很心疼。醫生告訴小美檢查結果要過段時間才通知,如果沒問題就不通知了。
  • 新生兒要採「足跟血」?提前預防特殊隱患,媽媽再心疼也別阻止
    執筆:喬蘇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現在生一個孩子不像以前那麼簡單,生完就可以了,為了寶寶的健康,醫院一般都會要求採集寶寶的「足跟血」,但是看到寶寶剛出生腳上就青一塊紫一塊的,家長不免會心疼,所以有時也非常抗拒這種行為
  • 為什麼新生兒要化驗「足跟血」?為了孩子的健康,父母要知道!
    現在醫院的產科裡,剛出生的寶寶通常都要被醫生採足跟血。看著弱小的寶寶,小腳被醫生扎一針,哇哇大哭的時候,站在一旁的爸爸媽媽,別提心裡有多疼。於是就有很多家長問:這麼小的孩子就被扎一針,採足跟血有必要嗎?下面就給大家普及一下採足跟血的意義是什麼?
  • 寶寶出生72小時內為啥要採足跟血,因為它關係到孩子智力
    豆豆出生以後按理說應該是要被護士抱走取足跟血的,但是豆豆媽死活不願意,說孩子出生還沒有怎麼吃東西呢,就要出血,心疼孩子受罪,還說醫院只是為了多掙點錢。後來醫生跟豆豆媽好說歹說,把採足跟血的好處一一跟豆豆媽說清楚以後,豆豆媽才同意讓護士把孩子抱去採集足跟血。
  • 新生兒足跟血很有必要嗎?為什麼哭著也要「採」
    昨天,有一位即將分娩的準媽媽發消息問我,寶寶出生之後為什麼要抽足跟血?有什麼用處嗎?可不可以不抽呢?我想有很多媽媽雖然知道寶寶出生後,有抽過足跟血。但是卻不是很明白抽足跟血到底是幹什麼用的。所以今天,幫媽就跟各位準媽媽講一下,新生兒寶寶為什麼要抽足跟血。
  • 足跟血篩查挽救36名新生兒 幾滴血改變孩子一生
    南京市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以下簡稱新篩中心)蔣濤告訴記者,1985年南京市婦幼保健院正式開展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即在新生兒出生72小時以後,各家醫生護士給孩子進行採血,然後將血樣送到市婦幼新篩中心,經過檢查發現有問題的,醫院就會把他們召回治療。
  • 新生兒為什麼要採足跟血?這4個篩查項目將關乎孩子的一生
    新生兒疾病篩查是一種簡易、快速的血斑試驗,通過篩查可以及早發現寶寶是否患有先天性遺傳病,並及時治療,使其健康成長。所以實驗室檢測結果是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診斷的唯一依據,如果新生兒能在出生後早檢查,早發現,早治療,則可使患兒免受損害,避免出現智力低下。新生兒抽血篩查要採多少血啊?寶寶那麼小,血夠採嗎?
  • 新生寶寶為什麼要採「足跟血」,先別心疼,裡面的好處不止一二
    其中就有「採足跟血」這一項檢查。我記得,當時我生完糖果,醫生為糖果採足跟血,糖果嚎啕大哭,整個房間裡都迴蕩著糖果的哭聲。我雖然難受又心疼但是我一想到這是為了糖果的健康,我還是把這顆心懸著的心「又放了回去」。
  • 新生兒為何要化驗「足跟血」?為了孩子的健康,父母一定要知道!
    寶寶出生後,都會被醫生抱去採足跟血。聽著寶貝哇哇大哭,家長在心疼的同時,可能會產生這些疑問:新生兒為什麼要採足跟血?這個檢查有做的必要嗎?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講講「採足跟血」這個話題。新生寶寶為什麼要採足跟血?
  • 新生兒為何要採足跟血?終於知道原因了
    可是,在寶寶剛出生一周內,往往會有護士來取寶寶的足跟血,這一針,往往惹得孩子哭得撕心裂肺,家長們更心疼得不得了,恨自己不能替孩子挨這一針。可是,不少家長只是聽從醫生的安排,似乎並不知道取這一針有什用。今天,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為什麼新生兒一定要採集足跟血?
  • 新生兒為什麼要採足跟血?終於知道原因了!
    可是,在寶寶剛出生一周內,往往會有護士來取寶寶的足跟血,這一針,往往惹得孩子哭得撕心裂肺,家長們更心疼得不得了,恨自己不能替孩子挨這一針。可是,不少家長只是聽從醫生的安排,似乎並不知道取這一針有什用。如果檢查出來寶寶沒有這些病,醫生一般不會提及這件事,家長們就能放下心,專心照料孩子。相反,如果孩子被檢查出來了這些問題,也能儘早進行治療,以免給孩子以後的生長發育和智力發展造成更大的影響。了解了足跟血篩查的目的,是不是會有家長們好奇為什麼一定要採集足跟的血液呢?我們大人平常抽血不是一般都是在小臂嗎?
  • 新生兒為什麼要化驗足跟血?檢查異常怎麼辦?父母要了解
    說起生娃前,閨蜜小劉三十多才生一胎,還沒生過娃的她,毫無經驗,對什麼事情都覺得很好奇驚訝,就在她寶寶剛出生沒幾天,醫生給寶寶採足跟血,寶寶還哭了,小劉說當時她可心疼了,但是面前的是醫生,也沒好說什麼,覺得孩子委屈,那麼小就要被扎針採血,痛得都哭了。
  • 新生兒可以不採「足跟血」嗎?採「足跟血」有什麼好處嗎
    估計只有父母才知道有採"足跟血"這件事,小傢伙出生3天左右,醫生就會將他帶去採血。這時寶爸寶媽都特別心疼,畢竟才這麼大點,皮膚又這般幼嫩,哪裡能受得了針頭的折騰,有些新手父母甚至詢問醫生能不能不採血。其實採"足跟血"也是有原因的,一起來看看吧。
  • 新生兒為什麼要採足跟血?看完你就明白了
    央廣網合肥12月24日消息(記者王利 通訊員徐軍楊 馬慶慶)新生兒在未出生前就要經過數次檢查來確保健康,剛出生三天後,還要經歷一次「採足跟血」。聽著孩子的哭聲很多家長十分揪心,花錢看寶寶遭罪,真的值嗎?
  • 新生兒為什麼要採足跟血,看完我就明白了!
    寶媽都知道,剛出生3天的寶寶需要踩足跟血。採血的時候寶寶會由於疼痛大哭,腳後跟還會青上好幾天,再加上有些醫院收費不便宜,讓不少家長產生了抗拒心理,拒絕給寶寶採足跟血。到底要不要採足跟血,先看看過來人怎麼說:優優媽:要取的,也就取幾滴。寶寶在洗澡的時候醫生就取了,在門外沒跟進去,還以為寶寶洗澡不適應哭的,後來才知道已經取過了。
  • 新生兒為什麼要採足跟血?
    新生兒抽血篩查一般採用的辦法是在新生兒開始吃奶 72 小時後從足跟取幾滴血,使足跟血在專用試紙上儲存,送專門的婦幼機構進行篩查。所以,各位爸爸媽媽不用過於擔心咯。此外,如果在出生48小時前採取標本,可能會受到新生兒出生後促甲狀腺激素(TSH)脈衝式分泌的影響,產生假陽性結果。
  • 為什麼新生兒要採足跟血?潛在的危險不得不防,別省這個錢
    文|秘籍君昨天一個剛生完孩子的朋友問我:「應不應該給新生兒抽足跟血,是不是在浪費錢?」。她說本來婆婆對她生下女兒就諸多不滿,再加上醫生給寶寶抽了足跟血以及其他檢查花了錢,婆婆更是不樂意了,給她各種臉色看,她心裡很難受。
  • 廊坊婦幼院足跟血檢查圈錢快 孩子「重病」快來複查
    最近老婆生了孩子,在廊坊燕郊燕達醫院。孩子生完以後,根據要求採了足跟血,當時說有220元和890元的兩種,890元的檢查項目更多,出於對孩子健康的關注,我交了890元錢。但是這個錢是直接給護士現金,不是通過醫院繳費窗口,據說是直接給到三河婦幼/廊坊婦幼(記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