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現在的小寶寶,未出生起就要經過數次檢查來確保健康,剛出生三天後,還要經歷一次「採足跟血」。
有個粉絲朋友說,孩子剛出生三天,孩子奶奶抱著去採的足跟血,採血的地方離她所在的病房不到二十米,聽著孩子的哭聲真是十分揪心。
看著採血時寶寶因疼痛大哭,孩子奶奶也心疼不已。
採完血後,寶寶的腳後跟還要青上數天。她問我,醫院收費高,花著大價錢看寶寶遭罪,真的值嗎?
當然值!因為足跟採血這項檢查,關乎著寶寶一生的健康,這可不是白受罪,家長們別抗拒。
01為什麼要採小寶寶的「足跟血」?
其實之所以有這項檢查,是及早診斷治療那些患病早期無明顯症狀,但發病率較高的疾病。
檢查內容是,寶寶出生三天後,從腳後跟抽取兩、三滴血進行檢測。
採足跟血並不會對寶寶的發育產生不良影響,反而會提前檢測出身體問題,在最佳時間治療,為新生兒的健康護航。
當前,我國的足跟血檢測能篩查出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這兩種疾病,也是為寶寶好,否則不儘早治療,會造成嚴重傷害。
苯丙酮尿症屬於染色體遺傳類型的疾病,主要表現為頭髮從黑色轉變成黃色,孩子的膚色是不正常的蒼白,尿液味道非常難聞,偶爾還會有腹瀉、嘔吐等症狀,對智力有影響。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有個「呆小症」的俗名,病因主要與甲狀腺分泌不足有關。
患這種病的孩子通常會出現「遲生」的情況,即出生時間晚於預產期兩周後,新生兒會有超重、黃疸持續時間長、不愛動、不愛哭、反應笨拙、貪睡、肌張力不高的表現,還常常伴有吃奶困難、腹脹、便秘等症狀。
隨著寶寶長大,會出現舌頭寬厚常伸出口外,身材矮小,頭髮枯黃、智力低下等症狀,影響一生。
這麼一看,僅僅是在寶寶的足跟抽取幾滴血,就能提前篩查出這兩類病症,保證孩子日後不受病症影響,豈不是件好事?
02那麼,為什麼要在足跟抽血,而不是身體其它部位呢?
相比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疑問:採血一般不都是在手臂或手指上嗎?豈不是更方便?
的確,新生寶寶身上任何部位抽血都是可以的,但唯有足跟採血,對孩子的傷害最小。
第一點是因為腳部血管較粗,醫護人員採血時能輕易找到血管,不會因第一次採血失敗再進行第二次、三次,甚至造成多次傷害。第二點是足部的痛覺神經,沒有身體其部位那般敏感,相較而言痛苦更少一些。第三點是新生兒的手指多處於蜷縮狀態,小手都緊握著,不會主動張開,若強行掰開可能會影響手部發育,若在手臂上扎針,孩子會因害怕掙扎,使針頭不易對準血管。
可知,孩子的足跟是最理想的採血部位,家長們遵從醫生的囑咐、積極配合就好了。
03足跟採血的注意事項:
最佳採血時間是出生72小時之後,不可提前,因為新生兒未得到充分哺乳前,體內無蛋白負荷,會影響檢查結果,但最遲要在第7天前完成。
若是早產兒、低重兒等不適合太早抽血的,可根據寶寶的休養情況決定時間,但一定要在出生後20天內進行,否則未能及時發現的病症,會影響寶寶的健康。
家長一定要重視足跟血檢查呀!篩查前醫院會讓家長們籤署一份《知情同意書》,需在上面留下真實的聯繫方式。
通常沒問題的情況下,醫院不會聯繫,家長若心急,可以在採血一個月後上網根據產婦信息及篩查編號進行查詢。
如果寶寶篩查結果不妙,醫院會主動聯繫家屬,此時也不必憂慮,儘快到當地的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進一步確認就好了。
如果複診時發現沒問題,那當然皆大歡喜,即使確診了也沒關係,發現得早就能早治療,只要不耽誤時機,康復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04媛媽寄語:
總之,家長們要配合醫生的診療,採足跟血只是讓寶寶稍稍受點罪,,卻是對他一生健康的負責。
不要怕麻煩,也別因篩查不過而擔憂,早發現早治療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