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班的時候,經過一個公園,難得天氣這麼好,很多人都到公園裡散步休閒。一個寶媽也帶著剛出生不久的孩子在小公園裡散步。
突然孩子哭了,寶媽從嬰兒車裡抱起孩子開始哄起來,可寶寶依然哭得不依不饒。
「可能是餓了吧?」旁邊有老人說道。
寶媽說:才在家裡餵了沒兩個小時,應該不是吧。
「餵他看看」,老人提議。
寶媽看起來很為難的樣子,應該沒怎麼在外面給孩子餵過奶,也沒什麼物品準備。可孩子哭得越來越響亮,她只得走到一處長凳坐下,掀起衣服給寶寶哺乳。
寶寶迫不及待的吃著奶,果然是餓了。寶媽憐愛的看著孩子,給他擦拭嘴角流下的奶。
可這時,一個年輕女子卻對那位母親叫起來:你怎麼在公眾場合奶孩子,袒胸露乳的,好不好意思?
寶媽急忙解釋:孩子哭得不得了,我馬上餵完就走。
那個年輕女子仿佛是得理不饒人,說這位媽媽沒有素質,舉止傷風敗俗…..終於有人聽不下去了,懟了她一句:我看沒素質的是你!
確實媽媽公眾場合哺乳這個問題,一直存有爭論。
一部分人表示理解並支持:哺乳是人最自然的動作,是最神聖的行為,餵養小生命,怎麼能夠帶有色眼鏡去看待。
另一部分表示反對的人則認為:公眾場合坦胸露乳就是有傷風化,會妨礙別人,也讓別人感到尷尬。
身為媽媽有太多無奈。
只要孩子是母乳餵養,就意味著媽媽是不能離開孩子的,就意味著只要孩子餓了,不管什麼時候,什麼地點媽媽都得給孩子餵奶。
有哪一個媽媽忍心看著自己的孩子挨餓呢?
在澳大利亞,一名國會議員(同時也是一名新手媽媽)帶著孩子參加了國會,並在發言的時候給孩子哺乳。
在場眾多人中,沒有一個打斷她,制止她哺乳,也沒有人側目,向她投去異樣的眼光。
如果放在國內,怕是這位媽媽已經被有些人罵得體無完膚了吧。
一個女人,首先她是一個母親,然後才是其他身份,給他們哺乳媽媽一些尊重和體貼,真的那麼難嗎?
當然,作為母親,帶娃外出,可以做好這幾點準備,以防半路給娃餵奶帶來的尷尬:
1
寶媽們在帶著寶寶一起出門的時候,除了寶寶的必需用品之外,還要給自己帶一件深色不走光的長衣服。或者可以買一條專門的哺乳巾,在不得不給寶寶哺乳的時候為自己和寶寶遮擋一下,儘量減少讓自己尷尬情況的發生,畢竟在外面我們都不知道自己會遇到什麼人,這也是為了更好的保護自己和孩子。
2
如果條件允許,很多地方都設有母嬰室。寶媽們要留意這些地方所在的具體位置,以備不時之需。畢竟在專門的母嬰室裡,個人的隱私能得到最大的保護,而且寶媽哺乳時候也會得到最大的便利。
3
儘可能不要自己一個人帶著寶寶出門。如果有家人或者朋友陪伴,就會有人在寶寶迫切需要哺乳的時候幫上一個忙。這樣,你和孩子的隱私都會得到最大的保護。比如你在使用衣服或者哺乳巾遮擋的時候,就會有人幫你拿好東西輔助你。
最後,我們更希望大家能明白,哺乳期的小孩子不會了解大人的想法,他們也不會像大人那樣規律的一日三餐定時進食,他們餓的時候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只能迫切的需要媽媽給他哺乳。
如果我們在公共場合遇到這樣的情況,儘可能的為寶媽和寶寶提供便利,不要去關注,不要去指責,更不要作出侵犯別人隱私、拍照上傳到網絡的事情。媽媽在公共場合哺乳不違法,但是如果你拍了她的照片上傳到網絡,那你就違法了。
媽媽和寶寶關係到這個社會的未來,誰也不想在公共場合讓自己尷尬,所以希望大家能多多理解、多多包容。尊重寶媽和寶寶,就是在尊重這個社會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