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都滅亡100多年了,為什麼現在還有守陵人?誰給他們發工資

2020-12-23 騰訊網

其實守陵人的傳統由來已久,早在秦始皇時期,就已經設立了守陵人的職務。據說後世守衛秦始皇陵的是蒙恬的後人,之後由於戰亂,漸漸的也消失了蹤影。那麼清朝的皇陵怎麼回事?

滿清統治者入關後,積極學習中原文化,所以很多皇帝一上臺就開始給自己選陵墓。清朝入關後的第一個皇帝是順治,順治皇帝的孝陵始建於順治十八年,也是清東陵中的第一座皇陵。後來清東陵又陸續安葬了康熙的孝誠仁皇后、康熙的祖母孝莊皇太后、康熙、乾隆、道光等皇帝。

在清朝的時候,清政府在盛京三陵、清東陵、清西陵設下了專門的部門,來管理這些陵寢,還配置有專門的維護人員和祭祀人員。1912年,清政府宣布撤退的時候,南京臨時政府承諾派人守衛清朝陵寢。但當時局勢混亂,而且溥儀勾結外國人並企圖復闢,和民國政府關係緊張,於是撤走了原本守衛清東陵和清西陵的部隊,清朝皇室只能自己守衛陵寢。

俗語道:這計劃趕不上變化,順治帝萬萬沒有想到,清東陵包括他才剛剛入住兩位(順治,康熙)就開始另選陵址了,因為在雍正皇帝當年給自己選卜陵址的時候,在清東陵竟然找不到合適他心意的,要麼風水不行,要麼看中的地界土質不行,容易地宮進水,所以他一狠心,便開始在其他的地界兒找到了直隸易州,並在哪裡大規模營建了自己的陵寢,這便是清西陵。

其中,最明顯的便是在明朝滅亡後,滿人入關,雖然兩個朝代打打殺殺數十年,但當清朝得到江山後,多爾袞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幫助崇禎重修陵墓,並派出專門的人來保護十三陵。這樣下來,才讓如今的明朝陵墓得到了完好的保存。

很多守陵人的後人,其實並不知道自己祖上是守陵人。即使有所了解,也不會了解的很多,在一些重要的祭祖節日中,這些守陵人的後裔,也不會像他們祖輩那樣,進行大規模的祭祀活動,而頂多是按照祭祖的儀式,做一些簡單的祭祀。

還有一些守陵人的後裔,也成為新的守陵人,當然,這些主要是一些已經規劃為皇家陵園,或者是文物保護單位,這些人的後裔,會作為其中的維護管理中的一員,來進行自己祖輩的工作。

清朝滅亡後,守陵人就散落陵寢附近的村子,比如永陵、下營子、嘉禾。這些地方也成了愛新覺羅氏最後的聚居村落。他們表面上過著和當地人一樣的生活,但祖祖輩輩一直流傳守陵人的故事。其中一部分,成了新的守陵人——在文物保護單位,作為其中的維護管理中的一員,繼續完成自己祖輩的工作。

相關焦點

  • 清朝都滅亡一百多年了,為何清皇陵還有守陵人?誰給他們發工資?
    文/清朝都滅亡一百多年了,為何清皇陵還有守陵人?誰給他們發工資? 歷代王朝都會安排有專門的人去守皇陵,哪怕是中國最後的封建王朝,清朝,在清朝滅亡之後,都還有人給他們守皇陵。那既然清朝都已經不在了,什麼人去給他們繼續守陵呢?他們是有工資領的嗎?
  • 清朝已滅亡百餘年,清東陵為何還有守陵人,他們的工資誰來發?
    清朝已滅亡百餘年,清東陵為何還有守陵人,他們的工資誰來發?守陵人清朝歷代的封建王朝都會設置自己皇陵的守陵人,因為大家知道皇帝陵墓中陪葬品眾多,並且價值連城。會將自己的陵墓修在特別偏僻的地方,並且他們的陵墓上都有太廟等一些建築,這些建築既有保護祖先的作用,告慰祖先的作用。清朝的皇室也延續了歷朝歷代的傳統,設了守陵人這個職業。而所謂守陵人,並不是一些平民百姓,而是一些和皇室有著一些關係的人,他們成為守陵人,是有著一定的權利和待遇的。皇室給予他們住宿,還會給予他一些工資。
  • 清朝亡了百多年,為什麼現在還有人守皇陵,誰給他們發工資?
    若是皇帝駕崩、嬪妃老死、皇子去世,都會被安葬在皇陵內,為了防止有人盜墓,墓室裡面還會設置重重機關;而且環境必須乾淨整潔,景色宜人,畢竟這也是積陰福,所以,皇帝會派建築工匠在皇陵修好亭臺樓閣,並安排專人把守皇陵,避免遭人破壞,世人稱之為——守陵人。清朝亡了百多年,為什麼現在還有人守皇陵,誰給他們發工資?
  • 清朝滅亡了108年,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是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但是在清朝滅亡後,為何如今依舊有人在看守皇陵?守陵人:自古以來便有的職位在1912年,清政府正式滅亡,這個曾經統治中國268年的封建王朝終於吟唱完它最後的絕唱。如今,人民不禁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為何大清滅亡後,依舊有人為他們看守皇陵?事實上,看守皇陵這份工作並非是從清朝才開始的,早在先秦時期,守陵人就已經作為一種不可或缺的職業存在於中國。
  • 大清都亡了,為什麼還有人守皇陵,又是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文/大清都亡了,為什麼還有人守皇陵,又是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大家好,我是小編,每天為大家更新精彩的歷史故事,歡迎各位看官。 皇陵是皇帝或皇室成員的陵墓,包括了陵墓及其附屬建築,合稱為陵寢。皇陵作為皇帝的墳墓,在陪葬品的貴重方面遠超普通人家。
  • 清朝都滅亡108年了,為何還有人「守護皇陵」?誰給他們發工資呢?
    清朝都滅亡108年了, 為何還有人「守護皇陵」? 誰給他們發工資呢? 古代皇帝的陵墓中有相當多的陪葬品,他們也會害怕自己去世後陵墓會被一些盜墓賊光顧,所以會安排一些人倆看管皇陵,當然也會給他們發放俸祿。下面就來說一下清朝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守護皇陵?誰給這些人發工資呢?
  • 清朝已亡100多年,為何清東陵還有守陵人?誰給他們支付工資
    但是在貴州的一個小村莊中,有一位老人每天都居住在洞穴中,老人之所以會居住在洞穴中,就是為了去將祖先長輩們的棺材給看守著,這位老人覺得看守祖先的棺材是作為一名子孫後代的義務,並不看成中其工資的多少,但即便是如此村子依舊,每個月都會給他發放300元的工資,來作為給他老人的補貼。在山村中有著守陵人的存在,那麼在繁華的都市中有沒有呢?
  • 清朝滅亡107年,為何還有守陵人存在?工資又是誰發的?
    清朝滅亡107年,為何還有守陵人存在?工資又是誰發的? 守墓人對我們來說是個很神秘的職業,在墳墓旁蹲守,本身就是一件常人難以接受的事情,但守墓人卻風雨無阻。而守墓人對墳墓的敬重,體現在中國人的傳統倫理思想中,可以說是空前的。
  • 清朝已遠去百餘年,清皇陵為什麼還有守陵人,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一) 清朝的守陵人。 清朝陵園大致沿襲明朝,但布局卻比明朝更加成熟。清朝的皇陵大體分為清東陵和清西陵兩個,清入關之後的九位皇帝都埋葬在這兩座陵墓內。除了這兩個最主要的皇陵之外,還有一個關外三陵,主要包括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著名的努爾哈赤就埋葬在清福陵陵墓之中。清東陵、清西陵這兩座陵墓規模宏大且保存完整,還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清朝早已滅亡,皇陵依然有守陵人守衛,守陵人是靠什麼生活的?
    清朝滅亡已經100多年了,但直到今天還有人在守皇陵,那這些守皇陵的人是誰給他們發工資?他們是如何生活的?我們今天就來探討一下這些守皇陵人的生活現狀。其實守皇陵的人從古至今一直都有,清朝的時候,政府專門設立了守皇陵衛隊,最高峰時達到了3000多人,只要有人靠近皇陵,圖謀不軌,就會被這些守陵人射殺,保護皇陵的一草一木不被侵犯。他們的職責主要是守護皇陵裡的寶物,不讓盜墓賊盜挖。他們的工資也是有當時的清政府專項撥款,收入水平並不低,工作還很輕鬆。
  • 清朝亡了108年,為啥至今還有人守皇陵,那誰來發工資?他們是誰
    那麼問題來了,清朝都滅亡108年了,為啥清皇陵還有守墓人?誰來給他們發工資呢?他們又是誰選定的呢?咱接著看。 守陵人是中國眾多職業中的一種,但相比於其他職業,守陵人充滿了神秘色彩,要知道,清朝時期的守陵人可不是一般人能幹的。 按照清朝的規定,起初只有滿足八旗子弟中的「正黃、鑲黃、正藍」3旗有資格成為守陵衛士,都是精心挑選而出的,後來朝廷也會派一些大臣來守陵,他們的官職最大能到正3品,俸祿由朝廷直接發放。
  • 清朝滅亡108年仍有專人看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你可能不信
    導語:在清王朝走向衰敗後,「皇室守陵人」存在的意義也逐漸產生了變化。一開始主要是會派一些朝廷不和諧的大臣去守陵,斷送他們在朝政上的威信。後來,守陵人變成了一種對皇親國戚的懲罰,當你在宮中犯錯時,就會將你送到皇陵去面壁思過。
  • 大清已亡了108年,清東陵為啥還有守陵人,是誰給他們支付薪酬?
    守陵人,這個職業似乎已經離我們很遠了,但其實在先進的、快節奏的21世紀,依舊有人從事著這份職業,比如貴州平壩的桃花村,至今還有一位老人每晚住在洞穴中,只為看守祖先長輩們的棺材,雖然他覺得看守棺材只是身為子孫後代的義務,並不重視工資,但村子裡還是每月給他300元。遙遠的山村都有守陵人,那麼大都市有沒有呢?
  • 大清已滅亡108年,清東陵為啥還有守陵人,是誰給他們支付薪酬?
    而在今天,既然清王朝已經滅亡百年之久,那為何還會有守陵人的存在,那他們的報酬是誰來支付的呢?除此之外,便是陵墓之中陪葬的巨額財富,古代盛行厚葬,尤其是帝王陵寢之中,往往會伴隨著他們生前使用或者喜愛的器物,這些隨便拿出來一件都可能是稀世珍寶,因而守陵人的存在則十分必要。而且清代帝王陵墓往往還會有守陵的軍隊,且世代相傳,清朝的守陵總管大多出於上三旗,也就是正黃、鑲黃、正藍三旗。掌管陵寢、園寢的巡防守護事務。武秩正三品。
  • 清亡了108年,清東陵為啥還有守陵人,他們到底是何人?有工資嗎
    所以他們當時不僅沒有破壞明朝諸位帝王的陵墓,反而是加以修繕並且派重兵把守。甚至還將自盡於煤山的崇禎皇帝安葬進了十三陵的思陵。給了這位悲情帝王一個安身之所。清朝建立後,他們也開始建立自己的陵寢。建立自己的陵寢後,清廷還發展了守陵人這一職業。一一部分是一些與皇室有著宗親關係的人擔當,並且還會有著一定的俸祿。
  • 大清亡了108年,為啥清東陵還有守陵人,誰給他們工資?他們是誰
    公元1912年,繼位不到4年,年僅6歲的溥儀,在時代的洪流中不能避免地成為了過去,和他一起變成落日黃昏的還有延續幾千年的封建制度,以及那個腐朽難堪的泱泱清朝,隨後即便他如何在復闢的夢想中掙扎都無濟於事,1967年的溥儀被以平民的身份葬在了華龍皇家陵園。
  • 為什麼如今清皇陵還有守墓人?歷代的守陵人都靠什麼生活?
    既然清朝都已經不在了,還有誰去守陵呢?他們的工資又由誰來發?既然守陵人是為朝廷工作,俸祿自然是由朝廷發放,在朝廷存在的時候,守陵人完全不用擔心什麼時候發工資這個問題,清朝覆滅以後,清皇陵依然有人在守護,那他們的工資又由誰來支付呢?
  • 清朝滅亡百年,還有守陵人?祭祖時穿龍袍,百官跪拜
    曾經榮耀輝煌的姓氏在平民的普通社會並不能帶給他們特權,相反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格外的受外界關注。他們近年來的祭祖規模越加盛大,主祭人竟然身著龍袍宣讀聖旨,百官跪拜高呼萬歲引起熱議。清朝皇陵規模宏大,除北京以外在遼寧撫順還有三座陵墓,統稱為"關外三陵"。三陵裡埋葬的都是一手建立輝煌清朝的先祖,對愛新覺羅後人來說無比重要,陵墓的守陵人一般不會是外姓人,重視三陵的愛新覺羅氏當然也不會找外姓人來守陵,大家族的祠堂往往守陵人眾多,時間一長與當地通婚,人數就越加眾多。
  • 清朝亡了108年,為啥仍有人在守皇陵,誰給他們發工資?他們是誰
    自古以來,中國歷史上出現了200多位皇帝,每一位皇帝都有著極其獨特的個人風格。而在帝王心中,他們的權力並不僅要在生前擁有,死後也要牢牢地體現出他們的權力,這就形成了一種叫做皇陵的獨特文化。自西周武王姬發以來,帝王的陵墓就有著獨特的風格。他們大多由陵墓與附屬建築構成,大多都是按照帝王生前喜好建造,風景如畫,美不勝收。
  • 歷史上清朝的那些守陵人,在新中國成立後,他們去哪了
    清朝的皇陵和別的朝代的皇陵又大又不同,清朝的皇陵都是依山傍水而建,而且裝飾十分的豪華奢侈,就像一座大型的皇家園林,而且裡面的布局也是按照當時大清的等級制度來安排的。在滿族人的眼中,守陵人這份職業是神聖而高貴的,所以清朝的那些守陵人們,不光俸祿高,而且不需要參與朝政,所以就遠離了朝廷的是非曲直,而且最重要的是在皇陵裡他們將會擁有一個別院。守陵人的待遇這麼豐厚,那肯定不是一般人能當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