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決明又名鮑魚殼、真珠母、九孔螺、鰒魚甲、千裡光、真海決、海決明、海南決、關海決、九孔石決明、鮑魚皮《本草綱目大全-介部》

2021-01-19 本草綱目大全

點  ●●●  分享 |   關注  公眾號



「入藥部位」

雜色鮑(光底海決)、皺紋盤鮑(毛底海決)、羊鮑(大海決)、澳洲鮑、耳鮑或白鮑的貝殼。


「性味」

鹹,平。

《別錄》:"味鹹,平,無毒。"

《蜀本草》:"寒。"

《日華子本草》:"涼。"


「歸經」

入肝、腎經。

《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肝經。"

《本草通玄》:"入足默陰、少陰經。"


「功效」

平肝潛陽,清肝明目。


「主治」

用於頭痛眩暈,目赤翳障,視物昏花,青盲雀目,風陽上擾、頭痛、眩暈,驚搐,骨蒸勞熱,青盲內障。

平肝潛陽:用於肝陽上亢之頭痛、眩暈、手足痙攣(如高血壓病)。

清肝明目:用於視物障礙、青光眼。


「附方」

1、畏光。

用石決明、黃菊花、甘草各一錢,水煎,冷後服。


2、痘後目翳。

用石決明火煅過,研為末,加谷精草等分,共研細,可烤豬肝蘸吃。


3、肝虛目翳(氣虛、血虛、肝虛,眼睛充血,夜如雞啄,生出浮翳)。

用石決明(燒成灰)、木賊(焙),等分為末。每取二錢,與姜、棗同用水煎,連渣服下。每天服三次。


4、青盲、雀目。

用石決明一兩(燒存性)、加蒼朮三兩(去皮),共研為末。每取三錢,放入切開的豬肝中,扎定,加水煎熟,乘熱燻目,待轉溫後,食肝飲汁。


5、小便淋症。

用石決明去粗皮,研為末,水飛過。每服二錢,熟水送下。一天服二次。如淋中有軟硬物,即加朽木末五分。


6、治風毒氣攻入頭,眼昏暗及頭目不利。

石決明、羌活(去蘆頭)、草決明、菊花各一兩,甘草(炙銼)半兩。上五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水一盞,煎至六分,和滓,食後臨臥溫服。


7、治眩暈。

石決明八錢,菊花四錢,枸杞子四錢,桑葉三錢。水煎服。


8、治目生白翳。

石決明六錢,元明粉二錢,大黃一錢五分,菊花三錢,蟬蛻三錢,白蒺藜三錢。水煎服。


9、治眼生丁翳,根腳極厚,經久不差。

石決明三分(搗碎細研,水飛過),烏賊魚骨半兩,龍腦一錢,真珠末三分,琥珀三分。同研令細,每以銅箸取如大豆大,日三度點之。


10、治眼生外障。

石決明(火煅)、薄荷葉各一兩,蒺藜子(炒去刺)、荊芥穗各二兩,人參半兩(蜜炙)。上於地上出火毒,研為末。食後,砂糖冷水調服。


11、治青盲雀目。

石決明一兩(燒過存性),蒼朮三兩(去皮)。為末,每服三錢,以豬肝披開,入藥末在內扎定,砂罐煮熟,以氣燻目,待冷食肝飲汁。


12、治怕日羞明。

千裡光、海金砂、甘草、菊花等分。上細切,每服八錢,水一盅半,煎至一盅,去渣,食後溫服。


13、治小腸五淋。

石決明去粗皮,搗研細。上件藥,如有軟硬物淋,即添朽木細末,熱水調下二錢匕。


14、治鎖喉風。

石決明火燒醋炙三次,研細末,用米醋調,鵝羽蘸擦喉內,吐痰效。


15、治外傷出血。

石決明適量,煅製成疏鬆細粉,過篩。將傷口洗淨,撒上藥粉,緊緊壓迫即可。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 ~15g ,先煎;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水飛點眼。


「禁忌」

脾胃虛寒者慎服,消化不良、胃酸缺乏者禁服。

《本草經疏》:「畏旋覆花。」

《本草求原》:「反雲母。」


「性狀」

雜色鮑:呈長卵圓形,內面觀略呈耳形,長7~9cm,寬5~6cm,高約2cm。表面暗紅色,有多數不規則的螺肋和細密生長線,螺旋部小,體螺部大,從螺旋部頂處開始向右排列有20餘個疣狀突起,末端6~9個開孔,孔口與殼面平。內面光滑,具珍珠樣彩色光澤。殼較厚,質堅硬,不易破碎。無臭,味微鹹。

皺紋盤鮑:呈長橢圓形,長8~12cm,寬6~8cm,高2~3cm。表面灰棕色,有多數粗糙而不規則的皺紋,生長線明顯,常有苔蘚類或石灰蟲等附著物,末端4~5個開孔,孔口突出殼面,殼較薄。

羊鮑:近圓形,長4~8cm,寬2.5~6cm,高0.8~2cm。殼頂位於近中部而高於殼面,螺旋部與體螺部各佔1/2,從螺旋部邊緣有2行整齊的突起,尤以上部較為明顯,末端4~5個開孔,呈管狀。

澳洲鮑:呈扁平卵圓形,長13~17cm,寬11~14cm,高3.5~6cm。表面磚紅色,螺旋部約為殼面的1/2,螺肋和生長線呈波狀隆起,疣狀突起30餘個,未端7~9個開孔,孔口突出殼面。

耳鮑:狹長,略扭曲,呈耳狀,長5~8cm,寬2.5~3.5cm,高約1cm。表面光滑,具翠綠色、紫色及褐色等多種顏色形成的斑紋,螺旋部小,體螺部大,末端5~7個開孔,孔口與殼平,多為橢圓形,殼薄,質較脆。

白鮑:呈卵圓形,長11~14cm,寬8.5~11cm,高3~6.5cm。表面磚紅色,光滑,殼頂高於殼面,生長線頗為明顯,螺旋部約為殼面的1/3,疣狀突起30餘個,末端9個開孔,孔口與殼平。

光底海決,又名:耳片殼、海決明、海南決。為橢圓形貝殼,大小不一,一般長3~8釐米,寬2.5~5.5釐米。外表灰棕色,潔淨,略平滑,螺肋末端8~9孔,內外相通,孔口與殼面平。殼內表面顯珍珠樣彩色光澤。質堅硬,不易破碎。氣無,味微鹹。以個大、殼厚、外表潔淨、內表面有彩色光澤者為佳。

毛底海決,又名:關海決。形狀與前者略似,一般長5~12釐米,寬3~8釐米。外表灰棕色或灰黃色,常附有苔蘚類或石灰蟲、苔蘚蟲等雜質而呈綠色或棕色,凹凸不平,極為粗糙,肋狀紋理不顯著。螺肋末端4~5孔開口,孔口突出於殼面。餘同光底海決。


「原形態」

雜色鮑:貝殼呈卵圓形,殼質堅實,殼長80-93mm,寬58-68mm,殼頂鈍,位於殼後端,螺旋部矮小,略高於體螺層的殼面,螺層約3層,縫合淺淺,自第2螺層中上部開始至體螺層邊緣末端。殼表有30多個排成一列整齊而逐漸增大的突起和小孔,前端突起小而不顯著,不開孔的突起頂部呈下陷凹窩;有6-9個突起特大,開孔與內部相通,形成呼水孔,有呼吸及排洩作用,亦可從孔道伸出觸手。體螺層被突起和小孔隔成的螺肋區,成一寬大的傾斜面,佔殼的絕大部分;其表面還生有不甚規則的螺肋和細密的生長線,隨著貝殼的生長時期,發達的生長線逐漸形在明顯的褶襞。殼表面為綠褐色,或摻有黃、紅色形成的雜以斑。但常因附生其他生物,如苔蘚蟲、石灰蟲等,以致往往呈灰褐色。成體殼頂磨損部,顯露珍珠光澤,殼內面銀白色,珍珠樣彩色光澤強。殼口卵圓形,與體螺層大小几相等。體柔軟,頭部背面兩側各有一細長的觸角和有柄的眼各1對,在腹面有一向前伸展的吻,口縱裂於其前端,內有顎片和舌齒,足極發達,口與殼口相等,分為上足和下足兩部,下足呈盤狀,整個足部背面中央的肌肉降起呈圓柱狀,構成大型的右側殼肌,背面與貝殼相連。於右側殼肌下緣,可見一般消化腺為深褐綠色;生殖季節的生殖腺,雌性呈灰綠色,雄性呈乳黃色。無厴。

皺紋盤鮑:貝殼呈橢圓形,殼長120-125mm,寬82-85mm,扁平的殼頂位於殼的偏後方,稍高於殼面,螺層約3層,各層間縫合線淺,自第2螺層中部始,具1列由小漸大,沿右至左的螺旋排列的突起,20-30個,至體螺層的邊緣,近殼口3-5個突起,開也與外面相通,形成呼水孔,沿著呼水孔列左下側面有一條明顯的螺溝。殼面深綠褐色,有許多粗糙而不規則的皺紋,較大的貝殼上常有苔蘚蟲和龍介等形成突起的附著物,殼內面銀白色,帶珍珠樣光澤。

耳鮑:貝殼較小而扁,呈耳狀,殼長65-70mm,殼寬小於殼長的1/2,殼高約相當於殼寬的1/3。殼薄,略扭曲,從第2螺層主體螺層邊比有呼水孔列,有30個左右的突起,末端最大的4-7個開孔,以6個開孔較多見,從第2螺層至貝殼邊緣有4-5條明顯的螺肋。殼面生長線明顯,殼表頗為光滑美麗,常呈翠綠色或黃褐色,並布有紫褐色和土黃色三角形斑紋,有的還雜有多種色彩組成的不規則雲狀斑,殼內面銀白色,有淡綠色閃光及珍珠光澤。

羊鮑:貝殼短寬,較薄,呈扁平卵圓形,殼長80-88mm,最大也可達100mm以上,殼寬約為長的5/7,高級為長的1/4-1/5,殼頂位於近中部,螺旋部與體螺部約各佔一半,螺層約4層,從第3螺層至體螺層邊緣,有20餘個突起,近殼口的4-5個開口,呈管狀的呼水孔,其餘全盲閉。殼面螺肋寬大使殼面粗糙不平,有時具苔蘚蟲等形成的疣狀突,殼表灰綠色或裼色,散有橙黃色和白色花斑。殼內面銀白色,帶有青綠的珍珠光澤。

九孔鮑:體外有一堅厚的貝殼,呈橢圓形。螺旋部極小,螺層3個,縫合線淺;體螺層極寬大,幾佔貝殼全部;殼頂鈍,略高於體螺層的殼面;自第2螺層中部開始至體螺層邊緣,有30多個一列突起和小孔,前端突起小而不顯著,末端8~9個特大,且開孔和內部相通。體螺層被突起和小孔形成的螺肋區分成上下兩部,上部較寬大,成一傾斜面;下部窄小,前端與上部略呈垂直;殼面呈綠褐色,生長紋呈一條條極明顯的肋狀條紋;貝殼內面白色,有彩色光澤;殼口橢圓形,與體螺層大小几相等。體柔軟,頭部有細長的觸角和有柄的眼各1對;腹面有吻,內具顎片和舌齒。足廣闊,幾與殼口相等。足分為上、下兩部,上足覆蓋下足,邊緣生有多數小觸手,從貝殼上的小孔伸出。

盤大鮑:貝殼大型,短而寬,呈耳狀。螺肋上的突起和小孔共約30個左右,末端4~5個特大,且開孔。殼面常有石灰蟲及苔蘚蟲附生;殼口卵圓形,外唇薄,邊緣呈刃狀,內唇加厚,由殼口內面延伸形成一上端較寬、基部較窄的片狀遮緣。


「生長環境」

雜色鮑:生活於暖海低潮線附近至10m左右深的巖礁或珊瑚礁質海底,以鹽度較高、水清和藻類叢生的環境棲息較多,用寬大的腹足爬行或牢固地吸附於巖石上或潛伏於礁縫內。當攝食時將齒舌先端伸出來,於巖石表面舐食矽、紅、褐等藻類。

皺紋盤鮑:喜生活於潮流通暢、透明度高、褐藻繁茂的水域,棲息於水深3-15m處,於低潮線附近或20m以下的深水區則數量較少。幼體主食硅藻,成體多以褐、紅藻類為食,也食有孔蟲和橈足類、多毛類等小動物。

耳鮑:生活於暖海低潮線以下的巖石、珊瑚礁及藻類叢生的海底其足部肌肉特別肥厚,運動力強,足後部有一深的縱溝,常把足部翻轉上來包埋整個貝殼。肉質細嫩、鮮美,為名貴的海產品之一,唯產量遠不如雜色鮑多。

羊鮑:生活於潮下帶巖石、珊瑚礁及藻類較多的海底。

九孔鮑:生活於潮間帶及低潮線附近,以腹足吸附於巖石下或巖石縫間。


「分布地域」

雜色鮑:分布於浙江(南部)、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等地。為我國南方優良養殖種類之一。

皺紋盤鮑:分布於遼寧、山東及江蘇連雲港等地。為我國鮑屬中個體最大,產量最多的良種。現不僅適應於我國北方沿海養殖,且已南移到福建沿海人工養殖獲得成功。

耳鮑:分布於海南島和西沙、東沙群島及臺灣海峽。

羊鮑:分布於耳鮑相同,但產量不多。

九孔鮑:分布廣東、福建沿海。

盤大鮑:分布我國北部沿海一帶。

光底海決:主產廣東、福建等地。

毛底海決:主產遼寧、山東等地。


「採集收藏」

夏秋捕捉。捕得後,將肉剝除,取殼,洗淨,除去雜質,曬乾。置乾燥處。


「炮製」

石決明:洗淨晾乾,敲成碎塊。

煅石決明:取刷淨的石決明,置無煙的爐火上或坩堝內煅燒,內服的煅至灰白色,外用的煅至白色,取出放涼,碾碎。

鹽石決明:將石決明煅至微紅,取出,噴淋鹽水,碾碎。(每石決明100斤,用鹽2.5斤加適量開水化開澄清)

《雷公炮炙論》:"凡使(石決明)先去上粗皮,用鹽並東流水於大磁器中煮一伏時,漉出,拭乾,搗為末,研如粉,卻入鍋子中,再用五花皮、地榆、阿膠三件,更用東流水於磁器中,如此淘之三度,待幹,再研一萬匝,方入藥中用。"

《海藥本草》:"凡用(石決明)先以面裹熟煨,然後磨去其外黑處並粗皮,爛搗之,細羅,於乳缽中再研如面,方堪用也。"

《得配本草》:"煅,童便淬研,水飛用。"


「藥理作用」

1、有清熱、鎮靜、降血壓、擬交感神經的作用。

2、抗感染作用:九孔鮑提取液的抗菌實驗(杯碟法)表明,對金黃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的抑菌效力最強。其貝殼內層水解液經小白鼠抗四氯化碳急性中毒(肝炎模型)實驗表明,給藥組谷丙轉氨酶較對照組明顯下降。病理切片觀察對照組肝細胞有明顯壞死灶,而給藥組肝細胞幾無變性。羊鮑魚汁,於體外有抗有金黃色化膿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抗流行性感冒病毒的作用。

3、其它作用:九孔鮑酸性提取液對家兔體外,體內凝血時間的影響實驗表明,均具有顯著的抗凝作用(P<0.001)。其貝殼提取液對小白鼠常壓下缺氨實驗表明有明顯耐氧作用;還可使離體小鼠肺的灌流量增加,擴張氣管、支氣管的平滑肌(擴張率17%)。通過灌胃及腹腔兩種途徑,連續給小白鼠九孔鮑水煎醇沉澱提取液一周後,測定脾臟特異玫瑰花結數目表明,具有免疫抑制作用(P<0.001)。


「臨床應用」

生石決明,平肝潛陽,清熱明目功力較強,善治肝火上炎所致目赤腫痛,頭目眩暈;煅石決明,減寒涼之性,加強收澀之功,多能平肝斂肝,用於骨蒸勞熱,青盲內障,外傷出血在;鹽石決明;增鹹寒滋陰之力,長於補肝益腎,滋陰清熱。


「相關論述」

《別錄》:"主目障翳痛,青盲。"

《海藥本草》:"主青盲內障,肝肺風熱,骨蒸勞極。"

《綱目》:"通五淋。"

《本草從新》:"愈瘍疽。"

《本草求原》:"軟堅,滋腎,治痔漏。"

《山東中草藥手冊》:"鎮肝、明目,治眩暈。"

《本草經疏》:石決明,乃足厥陰經藥也。足厥陰開竅於目,目得血而能視,血虛有熱,則青盲亦痛障翳生焉。鹹寒入血除熱,所以能主諸目疾也。

《要藥分劑》:石決明大補肝陰,肝經不足者,斷不可少。

《醫學衷中參西錄》:石決明味微鹹,性微涼,為涼肝鎮肝之要藥。肝開竅於目,是以其性善明目。研細水飛作敷藥,能治目外障;作丸、散內服,能消目內障。為其能涼肝,兼能鎮肝,故善治腦中充血作疼作眩暈,因此證多系肝氣、肝火挾血上衝也。




- End -


本文僅普及中醫常識,不做處方

如需使用,請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對於任何形式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

均須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


 給小編留言 

 請在頁面底部【寫留言】 

順便給個【贊】唄 ▼ 

相關焦點

  • 【每日學一味中藥】石決明
    又名真珠母(《雷公炮炙論》),鰒魚甲(《本草經集注》),九孔螺(《日華子本草》),千裡光(《綱目》),真海決、海決明、關海決、鮑魚殼、九孔石決明(《藥材學》),鮑魚皮(《山東中藥手冊》),金蛤蜊皮(《山東中草藥》)。有平肝清熱,明目去翳的功效。本品為常用中藥,"名醫別錄"列為上品。今市售品分為光底海決、毛底海決和大海決三種。
  • 本草綱目 介部
    用鱉二個,加水二鬥,煮成一鬥,去鱉取汁,再加蒼耳、蒼朮、尋風藤各半斤,煎至七升,去渣,乘熱燻患處。待藥水轉溫,再將患處浸洗。肺結核。用鱉一個,柴胡、前胡、貝母、知母、杏仁各五錢,同煮熟。去骨、甲、裙煮汁和丸,如梧了大。生前了三十丸,空心服,黃芪湯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團魚丸」。介部·蝸螺作者:李時珍釋名螺螄。
  • 全球頂級鮑魚做法大全,美味盡在眼前!
    鮑魚豆腐而清代美食家,乾隆才子袁枚在其四十年美食實踐的烹飪名著《隨園食單》中就寫過關於鮑魚的烹飪方法。原文為:鰒魚炒薄片甚佳,楊中丞家削片入雞湯豆腐中,號稱「鰒魚豆腐」。上加陳糟油澆之。莊太守用大塊鰒魚煨整鴨,亦別有風趣。但其性堅,終不能齒決。火煨三日,才拆得碎。
  • 【每日一味藥】石決明
    石決明別名鮑魚殼、九孔螺、九孔石決明,為鮑科動物雜色鮑、皺紋盤鮑、羊鮑、澳洲鮑、耳鮑或白鮑的貝殼。於夏、秋二季捕捉,去肉,洗淨,乾燥備用。 【功效及應用】 1、治畏光:用石決明、黃菊花、甘草各一錢,水煎,冷後服。
  • 如何區分九孔與鮑魚?外觀相似價格卻相差數倍!
    今天來聊九孔跟鮑魚。自古以來為四大海味「鮑、參、翅、肚」,鮑之首,有海味珍品的美稱,宴請賓客的必備佳餚,但乍看九孔跟鮑魚長得很像,今天教大家分辨你吃的是九孔還是鮑魚!他們長得差不多可價格卻相差很多,大家購買的時候要小心哪!
  • 石決明
    石決明 來源:本草綱目 2006-12-10 23:56 釋名:九孔螺。殼名千裡光。
  • 饕餮中國|此「鮑魚」非彼「鮑魚」:張冠李戴的「海味之冠」
    鮑魚有一個墨綠色低扁而寬的貝殼,螺旋部只留痕跡,佔全殼的極小部分。殼表面粗糙而堅硬,殼的邊緣有七個或九個呼吸小孔,像是誰給扎的一溜耳眼,有的地方叫「七孔螺」或「九孔螺」。古人最初發現鮑魚是以腹部在海底爬行,所以把它叫做「鰒魚」。《說文解字》裡就寫道,「鰒,海魚也」。其實,腹部肌肉就是它的足,通稱「腹足」。
  • 鮑魚殼上為什麼有好多孔,它們有眼睛嗎?
    鮑魚是一種海螺鮑魚又稱腹魚,歷來在中式菜餚中佔有崇高地位。「小或如錢大如掌,半蚌應月形偏頗,殼含九孔或名螺」,古人短短幾句話就把這個奇妙物種描繪得栩栩如生。鮑魚,一種海洋貝類,腹足綱的軟體生物,它們能夠依靠腹足緩緩挪動,肥厚發達又具有彈性的腹足也是我們最熱衷食用的部位,它們被一個石灰質的外殼所包裹,作為單殼貝類,它們的殼只有半面。儘管名字裡帶有「魚」字,但實際上鮑魚是種海螺。鮑魚外殼的斜頂端有一個不起眼的小螺旋,這就是它們的螺塔。相比含蓄內斂的螺塔,最外一圈的螺層就顯得寬大粗獷。
  • 鮑魚的家常做法 鮑魚不能與這幾樣菜一起吃
    鮑魚屬於屬於單殼軟體動物,只有半邊外殼,殼堅厚、扁而寬,鮑魚是中國傳統的名貴食材。鮑魚的家常做法有哪些呢?與其它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呢?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吧,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鮑魚吧。鮑魚的家常做法鮑魚先要洗乾淨,肉和殼分開,鮑魚用水衝,殼子表面刷乾淨。蔥姜蒜準備好,有點小蔥切碎撒上也挺好。橄欖油爆炒蔥姜蒜即可,料酒、蠔油、海鮮醬油調味用,可以根據個人口味有增減。暴雨肉切花口。
  • 夏天最愛的鮑魚做法,蒸一蒸就出鍋,簡單鮮美,靈魂是醬汁
    鮑魚又叫海耳、鰒魚、九孔螺,因為深受鮑叔牙喜愛而得名,它是海中珍品,營養價格很高,也是海味之首,肉質細嫩又鮮美,胺基酸含量高達20多種。食用鮑魚,營養幾乎可以全部被人體吸收,也不會有什麼副作用,鮑魚肉中含有一種叫鮑素的成分,可以破壞癌細胞必須的代謝物質,就連鮑魚殼都是著名的中藥材-石決明,有養肝明目的作用,是不可多得的好食材。
  • 鮑魚殼藝術品,普通人眼中的垃圾,文玩人眼中的寶貝
    今天給大家說的是一種我們平常都忽略的一種寶貝,它就是鮑魚殼。看到這很多人就詫異了,難道鮑魚殼也能做成文玩,在海邊生活了這麼多年還是第一次聽說。事實上鮑魚殼也是有一定的文玩價值,估計很多人吃完鮑魚就隨手將鮑魚殼扔掉了吧。那麼鮑魚殼有哪些價值呢?今天就給大家講講。
  • 吃完鮑魚別扔殼留著還可這麼用
    中醫認為鮑魚殼具有平降肝氣的作用。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翁淑賢攝  現在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年節近,對不少家庭來說吃點山珍海味很正常。而說到海味,自然離不開鮑魚。鮑魚的做法有多種,配上經過十多道工藝烹飪而成的多種食材,便成了香飄四溢的名菜「佛跳牆」。「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說的便是這道菜。嘗一口裡面的鮑魚,滿口醇香,回味無窮。  吃完鮑魚後扔掉殼,在大家眼裡這樣做很正常。但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康復中心林國華教授提醒,鮑魚殼也是個「寶」,從中醫的角度看還有獨特的作用,不是一般的「廚餘垃圾」,其實留下來還有用。
  • 吃完鮑魚別扔殼 留著還可這麼用
    而說到海味,自然離不開鮑魚。鮑魚的做法有多種,配上經過十多道工藝烹飪而成的多種食材,便成了香飄四溢的名菜「佛跳牆」。「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說的便是這道菜。嘗一口裡面的鮑魚,滿口醇香,回味無窮。吃完鮑魚後扔掉殼,在大家眼裡這樣做很正常。
  • 凍即食鮑魚的做法 汁濃厚 味鮮 軟嫩 鮮而不膩 營養豐富 讓人垂涎
    鮑魚是名貴的海珍品之一,肉質細嫩,鮮而不膩;營養豐富,清而味濃,燒菜、調湯,妙味無窮。鮑魚肉中含有鮮靈素I和鮑靈素Ⅱ,有較強的抑制癌細胞的作用。除此之外,鮑殼也是著名的中藥材(石決明),古書上又叫它千裡光,有明目的功效,因此得名。
  • 吃鮑魚的好處 鮑魚不適合哪些人吃
    在日常生活中,鮑魚是很常見的一種滋補食品。那吃鮑魚的好處有哪些呢?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以及蛋白質等。鮑魚不適合哪些人吃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鮑魚有哪些營養價值以及注意事項有哪些吧。吃鮑魚的好處加快傷口癒合鮑魚中含有的大量蛋白質、鋅以及各種維生素,能夠促進人體細胞生成,補充創傷需要的營養,同時鮑魚殼中的石決明還具有止痛鎮痛的作用,對於手術後的病人和受傷的患者,可以食用鮑魚止痛、鎮痛並加促進傷口和創傷的癒合,加快身體恢復。
  • 鮑魚的營養價值 吃鮑魚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鮑魚是很好的滋補品。那鮑魚的營養價值有哪些呢?鮑魚含有多種營養物質,可以補充營養、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哦。鮑魚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它具有美體養顏、清肝明目等功效。那吃鮑魚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海鮮鮑魚的家常做法趕快來學習!
    鮑魚是一種原始的海洋貝類,單殼軟體動物,只有半面外殼,殼堅厚,扁而寬。鮑魚是中國傳統的名貴食材。殼表面粗糙,有黑褐色斑塊,內面呈現青、綠、紅、藍等色交相輝映的珍珠光澤。2.蒸鍋把水燒開後放入鮑魚.大火蒸八九分鐘關火.去掉姜蔥絲。要PL再加點新鮮的蔥絲擺在上面.熱油鍋.把燒熱的油澆在鮑魚上.此時可加點醬油(可調點糖和香油).千萬不要放蒜蓉啊.那個味蒸鮑魚是糟蹋東西了。
  • 五星級飯店水準的鮑魚撈飯
    鮑魚撈飯教你做高級餐廳水準的鮑魚撈飯,零基礎也能輕鬆上手市面上的鮑魚料理主要的原材料有三種:新鮮鮑魚(鮮鮑)、罐頭鮑魚、乾貨鮑魚(幹鮑)其中幹鮑相較於鮮鮑和罐頭鮑而言想對昂貴。大家買乾貨的時候還是要擦亮眼睛,以免不良商家以次充大鮑魚一次只煨一隻便可,10頭左右的一次煨兩隻,20頭的一次可以煨五六隻。一鍋鮑魚汁還可以做鮑汁海參和鮑汁鵝掌等好幾道衍生菜,屬於全身都是寶按照國際慣例,不管什麼品種的鮑魚,有糖心的鮑魚才是上品。
  • 敢情吃剩的鮑魚殼還能這樣玩?
    早前,鮑叔曾和大家探討過鮑魚殼的食用方法,拋開口感與味道,鮑魚殼更像是一方藥材,有著豐富的營養價值和食療功效。自古被稱為「石決明」的鮑魚殼在我國多部藥理典籍中均有記載。除了藥用價值外,鮑魚殼最為人所知的用法還得在裝飾上。雖說咱們看鮑魚殼平時的狀態屬實平平無奇,事實上這外層只是因寄生貝殼而顯得粗糙,要想還原出鮑魚殼珍珠層的光澤,需要先使用金剛磨頭來清理,打磨至1/3的厚度,呈現出若隱若現的視覺效果。
  • 聽說東山鮑魚很好吃啊
    眾所周知,被譽為「餐桌黃金,海珍之冠」的鮑魚是很名貴的海產品。相比其他海鮮,我們日常會比較少吃鮑魚。鮑魚為何如此名貴?當然有它的道理啦~ 吃過鮑魚的都知道,鮑魚肉質細嫩、營養豐富,此外它還有極高的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