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以頭暈為首發症狀的癌症

2020-12-23 騰訊網

本文來源:李佳容, 廖宇, 李建偉, 等. 以頭暈為首發症狀的肺癌一例報導並文獻複習[J]. 中國全科醫學, 2021, 24(5):630-632, 636.

通信作者:劉飛奇,主任醫師

單位:湖南省湘潭市中心醫院全科醫學科

頭暈是門診就診的常見未分化疾病之一,但其病因複雜多樣,診治難度高。目前以頭暈為首發症狀的小細胞肺癌患者極其少見,專科醫師易關注頭暈症狀,而忽視重要的異常實驗室檢查結果,導致無典型症狀的肺癌患者漏診。本文報導了1例2019-09-25因頭暈在湘潭市中心醫院全科醫學科住院最終確診為小細胞肺癌的患者,並對診治過程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總結出當頭暈患者出現治療效果不佳且合併異常的實驗室檢查——低鈉血症時,需警惕以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症候群為臨床表現的小細胞肺癌,以期更多的非典型肺癌患者得到早期診斷及治療,避免出現疾病的漏診及誤診,從而改善肺癌患者的預後。

病例簡介

患者, 女性, 64 歲, 主訴因「頭暈 1 月餘」 於 2019-09-25 就診於湘潭市中心醫院。 現病史: 患者 1 個月前受涼後出現持續性頭暈不適, 主要為頭部昏沉感, 改變體位時明顯,伴有噁心、 乾嘔, 無咳嗽、 咳痰、 畏寒、 發熱、 消瘦等不適,自行服用「感冒藥物」 後, 未見明顯好轉, 2019-09-03 入住本院神經內科, 完善顱腦 CT、 前庭功能檢查未見明顯異常,查電解質: 血鉀 3.48 mmol/L、 血鈉 122.1 mmol/L、 血氯 84.7mmol/L, 考慮慢性腦缺血, 予改善血液循環、 保護神經元、維持電解質平衡等治療後未見明顯好轉, 出院後前往湘潭市中醫院就診, 考慮頸椎病, 查電解質: 血鉀 3.60 mmol/L, 血鈉 123.8 mmol/L, 血氯 92.9 mmol/L, 予相關治療後仍有頭暈、乾嘔等症狀。2019-09-25 門診以「頭暈查因」 收住本科。

既往高血壓病史 10餘年, 目前服用硝苯地平緩釋片 20 mg, 2次 /d控制血壓, 未監測血壓, 有腰椎間盤突出症及梅尼埃病病史。個人史: 無吸菸及服用利尿劑藥物史。

入院查體: 體溫 36.5 ℃,心 率 88 次 /min, 呼 吸 頻 率 20 次 /min, 血 壓 127/60 mm Hg(1 mm Hg=0.133 kPa), 左側鎖骨上可觸及一腫大淋巴結,形態規則, 質軟, 活動度可, 無壓痛, 心、 肺、 腹查體未見明顯異常, 四肢肌力、 肌張力可, 病理徵陰性。2019 年 6 月曾外院體檢行胸部 X 線檢查未見明顯異常。

入院後查白細胞計數(WBC)6.27×109/L, 中性粒細胞分數 0.85, 血紅蛋白(Hb)129 g/L, 血 小 板 計 數(PLT) 161×109/L; 隨 機 血 糖 10.09mmol/L; 電解質: 血鉀 2.83 mmol/L, 血鈉 122.6 mmol/L, 血氯 84.3 mmol/L;甲狀腺功能三項:促甲狀腺激素(TSH) 6.03mU/L, 游離甲狀腺素(FT4) 18.66 pmol/L, 游離三碘甲腺原氨酸(FT3) 4.73 pmol/L; 血脂: 三醯甘油 4.31 mmol/L, 高密度脂蛋白 0.79 mmol/L; 肝腎功能、 C 反應蛋白、 凝血常規、血漿 D- 二聚體、 糖化血紅蛋白、 尿常規未見異常。 心電圖:T 波改變。

患者頭暈多次入院, 考慮「慢性腦缺血、 頸椎病」,予改善血液循環等治療後未見好轉, 住院期間完善電解質多次提示低鈉、 低氯, 但未引起重視, 從低鈉血症入手, 需考慮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症候群、 皮質功能不全、 腺垂體功能減退等可能, 進一步完善相關檢查, 皮質醇、 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節律正常;24 h 尿電解質: 尿鈉 326.8 mmol/24 h, 尿氯400.4 mmol/24 h, 尿鉀 59.75 mmol/24 h, 尿鈣 15.20 mmol/24 h,同步血電解質: 血鈉 128.3 mmol/L, 血氯 88.9 mmol/L, 血鉀 3.52mmol/L, 血鈣 2.33 mmol/L; 胸部 + 全腹部增強 CT 提示: 左下肺癌並左肺門淋巴結轉移、 縱隔淋巴結轉移可能性大, 左下肺少許炎症, 脂肪肝, 膽囊結石, 盆腔、 下腹 CT 未見明顯異常(見圖 1)。

呼吸道腫瘤標誌物: 神經元特異性烯純化酶30.89 μg/L, 胃泌素釋放前體 902.3 ng/L。 支氣管鏡: 左背支開口新生物完全阻塞。 支氣管鏡活檢: 左背支開口新生物考慮小細胞肺癌, 免疫組織化學(IHC):Ki-67(約 80%),CgA(+), CK-pan(-), LCA(-), TIF-1(弱 +), NSE(+) , Syn(+) , CK(-) , NapsinA(-) , CD56(+)(見圖 2)。

左側鎖骨上淋巴結活檢: 符合小細胞肺癌轉移,IHC:CK-pan(+) , EMA(+) , Syn(+) , CD56(+) ,CgA(+) , Ki-67( 約 70%+) , NSE(+) , LCA(+) ,CD20(-), CD3(-)(見圖 3)。

顱腦增強磁共振成像(MRI):腦白質變性, 合併多發腔隙性腦梗死; 全身骨顯像: 顱骨放射性分布呈帽狀改變, 考慮骨質疏鬆, 第 5 腰椎異常放射性分布, 考慮退行性改變可能性大。 患者老年女性, 頭暈入院,電解質提示低鈉低氯, 肺部 CT 提示左下肺癌病左肺門淋巴結轉移、 縱隔淋巴結轉移可能性大, 支氣管鏡及淋巴結活檢:小細胞肺癌。 故患者原發性支氣管肺癌、 左下肺、 中央型、T1cN3M0 Ⅲ期, 小細胞肺癌, 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症候群診斷明確, 於 2019-09-29 轉入腫瘤科, 行 EP 方案化療(依託泊苷 140 mg, d1~3+ 順泊 55 mg, d1~2)、維持電解質平衡、限水、 託伐布坦等治療, 2019-10-15 轉入放療科行根治性調強放療, 2019-10-29 行第 2 周期 EP 方案化療, 患者頭暈好轉,複查電解質正常, 2019-11-16 複查胸部增強 CT: 左下肺癌並左肺門、淋巴結轉移較前好轉(見圖 4)。

討 論

頭暈是門診就診的常見未分化疾病,涉及多個學科,患者常就診於神經內科、全科醫學科、中西醫結合科、耳鼻喉科,此病病因複雜,且發病率、復發率高[2]。頭暈患者有明顯主觀性及非特異性,這為臨床診療增加了難度。頭暈的病因分為周圍性、中樞性、精神性疾病、其他全身性疾病相關性頭暈及原因不明確性頭暈,其中以周圍性及中樞性病因最為常見[3]。該患者因頭暈先後就診於神經內科、中西醫結合科,專科由於分科精細,專注於頭暈症狀,容易忽視異常實驗室檢查——低鈉血症,從而出現漏診及誤診,導致醫療資源的浪費及診治時間的延長。

低鈉血症是臨床中最常見的電解質紊亂之一,15%~30%的住院患者有低鈉血症,且低鈉血症與高死亡率相關[4]。低鈉血症目前機制尚不明確,可由多種疾病引起,具有不同的病理生理機制,增加了診斷及治療的難度。低鈉血症臨床表現取決於血鈉水平變化的速度及程度、引起低鈉血症的病因。低鈉血症的症狀主要是神經症狀,可表現為噁心、嘔吐、頭痛、精神狀態改變、癲癇發作,甚至昏迷、呼吸驟停。該患者多次住院,住院期間多次查電解質示低鈉血症,故本科從低鈉血症入手分析患者的病因。低鈉血症分為低血容量性、正常血容量性、高血容量性,該患者為正常血容量性低鈉血症,其最常見的病因為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症候群、惡性腫瘤、肺部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藥物、糖皮質激素缺乏、腺垂體功能減退、甲狀腺功能減退等,根據患者的病史,進一步完善肺部 + 腹部增強 CT、皮質醇、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尿電解質等檢查,結合病史、臨床及實驗室檢查排除了藥物、糖皮質激素缺乏、腺垂體功能減退、甲狀腺功能減退導致的低鈉血症。根據目前經典的診斷標準[5]:基本標準:(1)有效血漿滲透壓降低 100 mOsm/H2O;(3)根據臨床表現判斷血容量正常;(4)尿鈉增加,正常鈉水攝入量時尿鈉 >30 mmol/L;(5)正常的甲狀腺、腎上腺、腦垂體以及腎臟功能;結合患者未服用利尿劑,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症候群診斷明確,基本明確低鈉血症為小細胞肺癌導致的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症候群。低鈉血症是惡性腫瘤預後不良的指標之一,會增加其死亡率、住院時間、醫療成本[6-7]。該患者反覆低鈉血症,也預示其肺癌預後不佳。

根據 2012 年全球腫瘤流行病統計,全球新增約 1 410 萬例癌症病例,癌症死亡人數達 820 萬,其中發展中國家癌症新增病例佔 56.8%,癌症死亡人數佔 64.9%,最常見及主要致死癌症為肺癌,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主要是發展中國家缺乏有效的篩查、早期診斷及治療[8]。肺癌最常見的發病年齡為55~65 歲[9],其主要的危險因素為吸菸[10],其次為二手菸、空氣汙染、環境和職業因素、遺傳易感性等[11-12]。早期肺癌多無臨床症狀,多數患者確診時已經屬於晚期肺癌,導致肺癌的 5 年生存率僅有 16% 左右[1],因此對早期肺癌的篩查、診斷是當務之急。肺癌的常見臨床表現為呼吸道症狀如咳嗽、咳痰、痰血、咯血、喘鳴、發熱、胸痛等,少見的有遠處轉移表現如頭痛、骨痛、腹痛,肺外表現如高鈣血症、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症候群、異位庫欣症候群、副腫瘤性神經症候群、血液系統、皮膚表現等。該患者無咳嗽、咳痰、胸痛等不適,以頭暈為首發症狀,住院期間電解質多次為低鈉、低氯血症,但專科醫生未予重視低鈉血症的病因,忽視重要的實驗室檢查,導致肺癌漏診、醫療資源浪費及診治時間延長。肺癌根據病理可分為鱗狀細胞癌、腺癌、腺磷癌、大細胞癌、神經內分泌癌,神經內分泌癌包括小細胞肺癌、大細胞神經內分泌癌、類癌,其中 10% 的肺癌患者伴發副腫瘤症候群,更少的患者以副腫瘤症候群為首發症狀[13]。小細胞肺癌是一種侵襲性強的神經內分泌腫瘤,具有倍增時間短、高增長率和早期易廣泛轉移的特點,早期常無典型的呼吸道症狀,可以非典型的症狀——副腫瘤症候群如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症候群為表現特徵,這需要將可能出現的早期症狀與異常的實驗室檢查聯繫起來,識別可能存在的副腫瘤症候群,早期發現無症狀的小細胞肺癌,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

綜上所述,頭暈是一種常見的未分化疾病,臨床表現複雜,且小細胞肺癌早期症狀不典型,隨著亞專科的進一步發展,專科醫師容易忽視重要的異常實驗室檢查,導致疾病的漏診及誤診。作為一名全科醫生應具備整體觀、綜合觀的診療思維,充分認識到當出現頭暈症狀不能緩解或合併異常實驗室檢查時,需排除全身性疾病如小細胞肺癌等可能,以期更多的非典型肺癌患者得到早期確診及治療,提高肺癌患者的 5 年生存率。

參考文獻:略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中國全科醫學

相關焦點

  • 以頭暈為首發症狀的肺癌一例報導
    頭暈是門診就診的常見未分化疾病之一,但其病因複雜多樣,診治難度高。目前以頭暈為首發症狀的小細胞肺癌患者極其少見,專科醫師易關注頭暈症狀,而忽視重要的異常實驗室檢查結果,導致無典型症狀的肺癌患者漏診。
  • 絕不能忽視對頭暈症狀的了解
    為您分析出現頭暈的幾種常見原因。今天晚上,我應朋友的邀請到微信群裡分析了一下有關頭暈的常見原因和知識。頭暈是一種容易出見的症狀。很多朋友都有過體會,或者見到他人有這樣的現象。頭暈不容忽視,因為可能有潛在的很多原因。一般頭暈有以下幾種原因:一,人們往往休息不好睡眠不足時,第二天就感覺時不時的頭暈。請大家對症治療,逐步提高睡眠質量就可以解決。如果是偶爾睡眠不好引起的頭暈,一般屬於已過性的,調好了就沒事了。
  • 出國看病科普:癌症與流感症狀
    出國看病專業服務機構盛諾一家稱,癌症治療可能會引起的類似流感的症狀。了解癌症治療期間可能出現的類似流感的症狀。知道何時打電話給您的醫生或尋求緊急醫療服務。出國看病專業服務機構盛諾一家稱, 流感樣症狀(也稱為流感樣症候群)是一組可能由癌症治療(例如化學療法和免疫療法)引起的相關副作用。如果出現類似流感的嚴重症狀,建議您立即就醫。
  • 腹痛、牙痛、頭暈憋氣 警惕這些症狀也是心梗!
    但心梗也有許多非典型症狀,例如有時會表現為上腹痛、噁心嘔吐;有時是突發頭暈頭痛;甚至會表現出咽痛、牙痛或頸肩痛,容易誤診漏診。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張澍教授說,心梗是冠狀動脈閉塞、血流中斷,使部分心肌因嚴重的持久性缺血而發生的局部壞死,是目前最危重的心臟急症,也是導致中老年人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 腹痛、牙痛、頭暈憋氣 警惕這些症狀也是心梗
    但心梗也有許多非典型症狀,例如有時會表現為上腹痛、噁心嘔吐;有時是突發頭暈頭痛;甚至會表現出咽痛、牙痛或頸肩痛,容易誤診漏診。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張澍教授說,心梗是冠狀動脈閉塞、血流中斷,使部分心肌因嚴重的持久性缺血而發生的局部壞死,是目前最危重的心臟急症,也是導致中老年人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 白血病是癌症嗎 當心四種症狀是白血病前兆
    我們都知道癌症是恐怖的,但對於一些疾病很多朋友並不清楚是不是癌症,如眾所周知的白血病,有人說這是一種癌症,也有人說不是,那麼白血病是癌症嗎?今天就讓我們看一看白血病是不是癌症,白血病怎麼治療以及白血病的症狀有哪些。白血病是癌症嗎白血病是一種癌症,只是稱呼不同,但疾病的本質是一樣的。
  • 「不死癌症」首發症狀是蝶形紅斑
    近半年來,溫州的付女士臉頰兩側出現了鮮紅色的斑疹,後來還出現了腹痛症狀,去醫院皮膚科、消化科治療後,病情時好時壞。最近還出現了關節痛、發熱、疲倦等,轉到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風溼免疫科就診後,接診醫師結合病史,為她做了詳細體格檢查,診斷付女士患上了系統性紅斑狼瘡。
  • 發熱咳嗽並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唯一首發症狀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1月24日發布《高度重視非呼吸系統的首發症狀——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2019-nCOV)患者的識別與防護》,提醒醫護人員及公眾,高度警惕以非呼吸系統症狀為首發症狀的新型肺炎。  權威部門日前發布的《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的通知》指出,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臨床表現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表現。
  • 年輕人不得癌症?錯!這4個癌症晚期病例,都是年輕人!
    據全國腫瘤病登記報告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新增癌症病例約337萬例,比2010年增加28萬例,這相當於每分鐘就有6個人得癌。其中大城市中,癌症主要發病體現在胃癌、肝癌和食管癌這三種情況。很多人認為癌症只在中老年人身上發生,自己反正年輕,身子硬是得很呢!
  • 女子頭暈三天,竟查出癌症!這個病例告訴你:小毛病暗示大麻煩
    跟其他癌症不同的是,子宮內膜癌是一個有點「佛」的癌症,它的發展較為緩慢,「異常子宮出血」是它的典型症狀。當然,萬事無絕對,也有些患者不會出現典型症狀,比如這位55歲的張女士。 頭暈三天,是怎麼回事?醫生懷疑是腫瘤 「醫生你好,快來看看我怎麼了?」下午,一中年女子急匆匆來到診室。
  • 癌症的早期症狀 出現這些症狀竟會發生癌症
    癌症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一種疾病,在發生的時候很多人都是比較的絕望的,其實在日常的生活中發生癌症的時候是會有很多情況的發生的,只是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沒有察覺。那麼會出現哪些症狀的發生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 頭暈是哪些症狀引起的
    頭暈,這應該是每個人都經歷過的,有的人是偶爾一兩次,有的人則長期存在這個問題。頭暈其實不能說是一種病,而是多種疾病都會導致的一種症狀。引發頭暈症狀的病因很多,血壓的波動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而已。;非特異性頭重腳輕患者常表現為頭暈昏沉、頭脹、頭部發緊的感覺。
  • 癌症腦轉移有什麼症狀
    河北讀者萬女士問:我父親一年前因肺癌做過切除手術,今年總是感覺頭痛、頭暈,他總擔心自己是癌症轉移到大腦了,請問腦轉移究竟會有什麼表現?惡性腫瘤顱內轉移的患者若能儘早發現相關症狀並及時就醫至關重要。以下症狀需要警惕:1.進行性加重的頭痛。頭痛是常見症狀,多起自良性病因,因此不需要對每次頭痛都過度緊張、進行腦掃描檢查。但若患者頭痛劇烈,且伴噁心、嘔吐或感覺、運動障礙,應立即就醫;此外,頭痛經過休息或服用止痛藥後難以消退也要到醫院就診。2.癲癇。成人出現新發性癲癇首先要除外腦腫瘤。
  • 頭暈頭暈怎麼辦 如何緩解頭昏症狀
    每個人都該好好的保養自己的身體,生活中,如果發現頭暈的情況,還是得及時的去醫院檢查的。我們的頭部的健康與否真的是非常的重要了,所以,不論時候如果頭暈的特別的厲害的話,肯定是要多檢查一下,這樣才能夠放心了,那頭暈是什麼病的徵兆嗎,頭暈吃什麼能夠及時的緩解呢,平日裡預防頭暈的方法又有哪些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癌症症狀 身體出現這種症狀竟是癌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如果不保養好自己的身體,身體上的一些疾病就會通過病痛等不同的症狀反饋給你,比如,疼痛、腫塊、流血等等的。那麼,除了這些,大家還了解哪些癌症症狀呢?生活中怎麼防癌呢?防癌吃什麼呢?今天就隨著小編一起去了解下吧。在目前的社會中,癌症仍然是醫學上很難攻克的一個難題,很多人都因患上癌症無法救治而死亡,那麼在平時應該怎麼及時發現和預防呢?
  • 癌症的早期症狀 這些症狀警惕成為癌症
    其實癌症在早起完全是可以進行預防治療的,但是有大部分的人根本沒有察覺到這些變化,有很多疾病也是可以治癒的,也是因為沒有及時的進行治療最後成為了癌症,那麼有哪些症狀會引起癌症呢?快跟小編一起去看一下吧,有這些症狀千萬要小心。
  • 癌症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這些症狀警惕癌症
    現代的醫學相較以前有很大的提高,對於癌症的治療,如果發現的早的話,及時的治療,保住生命,很好的生活下去,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好多人,在發現癌症的時候,已經是晚期了,他們的後果可想而知。這就說明了癌症早發現,早治療的重要性了。那麼怎麼才能發現癌症的蛛絲馬跡呢?癌症的早期症狀有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發熱咳嗽並非新型肺炎唯一首發症狀,要高度警惕隱形傳染源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研究組1月24日發布新冠肺炎患者識別「升級版」 ,提醒醫護人員及公眾,高度警惕以非呼吸系統症狀為首發症狀的隱形傳染源,發熱咳嗽並非新型肺炎的唯一首發症狀。權威部門發布的《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的通知》指出,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臨床表現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表現。
  • 癌症臨終三天症狀 這些你知道嗎
    癌症是每個人都不願意面對和提及的事情,但是有時候當不幸發生的時候,我們不得不選擇面對,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癌症臨終三天的症狀。以及癌症患者臨終應該平靜的面對死亡,醫患雙方應該如何做。下面一起來看一下!癌症晚期死前症狀根據癌症發生的部位以及程度的不同,症狀也是會有所差異的。像是癌症的局部表現為患者會感到疼痛難忍,會有出血的現象發生。
  • 癌症早期不痛不癢,沒有明顯症狀?讀懂這些信號,及時發現癌症
    去醫院一檢查,已經是癌症晚期,癌細胞已經開始擴散,就算醫生華佗在世,可能也沒有回天乏力之術。如果能在早期發現癌症的徵兆,及時抓住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戰勝癌症的機率就大得多。 不同類型的癌症在早期會有不同的典型症狀,比如: 膀胱癌的早期會有尿頻、尿急、尿痛、血尿這幾個典型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