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事先張揚的失敗

2020-12-25 中國青年報

2010年9月11日,山西太原婦幼保健院防控室內,家長們帶著孩子接種麻疹疫苗。(資料圖片)視覺中國供圖

只高興了十幾年,人類就不得不再次面對那個殺傷力最強的武器。

2000年,美國宣布「已經消滅麻疹」。但這個依靠近40年努力才換來的勝利,正因為一則已經被證偽的謠言,和一些「反疫苗」組織的活動,變得岌岌可危——2014年,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了644例麻疹病例,達到了2000年以來的最高值。去年,華盛頓州的州長甚至因為麻疹感染人數太多,宣布因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進入緊急狀態。

今年的形勢似乎更加嚴峻,截至2月14日,美國已在10個州確診了127例麻疹病例。在俄亥俄州,一個家庭6個年輕的女孩全都感染了麻疹病毒,她們的皮膚被斑點狀紅疹覆蓋,整日躲在黑暗的房間裡。

一名當地衛生部門的工作人員說自己從沒見過這種現象,「這是一個上世紀的場景。」

在此之前,鼠疫曾奪走中世紀三分之一歐洲人的生命,天花肆虐了3000多年、收割了眾多帝王人頭。核彈出現之前,瘟疫可能是最讓人類懼怕的武器。

後來,英國醫生愛德華·詹納發現接種牛痘可以免疫天花病毒,並把牛痘病毒命名為「疫苗」。在不同疫苗的防護下,那些噩夢般的傳染病已經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裡。

可是現在,作為「第一世界」的歐洲,不得不面對一個更嚴重的局面:僅去年上半年的麻疹病例就超過4萬人。發病人數第二多的義大利,麻疹疫苗的覆蓋率「和非洲納米比亞差不多」。

這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它是個與疫苗有關的話題,但有時也會超越疫苗本身。

我們看起來像在麻疹面前節節敗退,因為人們已經忘了這曾是多麼恐怖的一種疾病

麻疹病毒是人類已知的最具傳染性的病毒之一。假如一位麻疹患者在房間內咳嗽,數小時後,沒有接種疫苗的人就有95%的可能從屋內的空氣中感染病毒。

沒有其他病毒可以做到這一點。一名麻疹患者可以傳染12~18個沒有接種疫苗的人。相比之下,一名伊波拉病毒感染者通常會傳染兩例,SARS一般為4例。

麻疹是個古老的疾病,歷史上最早的記載出現在10世紀的波斯。到16世紀,病毒隨著歐洲人的船隊抵達美洲新大陸。在墨西哥,麻疹和天花、傷寒一起,造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七次瘟疫大流行,1700萬人因此喪生。

在不少人的印象裡,麻疹都算不上一個嚴重的疾病。它看起來更像是一種普通的皮膚病,似乎只需要等身上那些討厭的紅疹消褪,整個人就會恢復如常。

事實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在1963年麻疹疫苗問世之前,全球有260萬人因麻疹喪生。由於兒童更易感染,麻疹也是全球主要的兒童殺手之一。

麻疹的可怕之處在於它容易引起併發症。除了輕微的腹瀉,急性肺炎和腦炎也經常出現在發病的麻疹患者身上。在上世紀20年代,麻疹引起的肺炎死亡率達到30%。即使到了今天,去年上半年歐洲4.1萬例麻疹患者裡,也有37人沒能撐到秋天。

還有些人撐過了嚴重的麻疹併發症,卻最終失明、失聰,或者永久性神經障礙。

雖然已經存在上千年,人們依舊沒有研發出針對麻疹病毒的特效藥,感染者只能通過補液、退燒等常規方式治療。因此,注射疫苗成為人類對抗麻疹最有效的手段。

一般認為,群體中只有不低於95%的人接種了麻疹疫苗,這個群體才會對麻疹病毒產生「群體免疫力」,從而保護那些無法接種疫苗的人——這部分人因為醫療原因(比如免疫缺陷,或對疫苗過敏)或非醫療原因(國外通常是宗教原因)拒絕接種麻疹疫苗。

經過幾十年的疫苗普及後,大部分發達國家建立了一個嚴密的免疫網絡,讓麻疹病毒無縫可入。到2000年,美國連續12個月沒有發現任何一例地方性(相對於境外輸入)麻疹病例,宣布「消滅了麻疹」。不少歐洲國家也陸續聲稱麻疹「疫情已阻斷」。

安全的環境並沒有持續太久。一些家長對待疫苗的態度逐漸轉變,甚至出現了不少「反疫苗」組織。這導致不少地區的麻疹疫苗接種率下降,病毒當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時機。

2008年時,法國只有約89%的兩歲兒童接種了一劑MMR(麻疹、腮腺炎和風疹)疫苗。這一年法國麻疹疫情爆發。到2011年時,法國已經報告了2.2萬例麻疹病例,近5000人住院,其中10人死亡。

2015年,WHO估算,只有88%的羅馬尼亞兒童接種了麻疹疫苗。兩年後,羅馬尼亞成為歐洲麻疹病例最多的國家。

「我們看起來像在麻疹面前節節敗退,因為人們已經忘了這曾是多麼恐怖的一種疾病。」 WHO傳染病和疫苗協調組織的官員林德斯坦(Ann Lindstrand)對一些反對接種疫苗的「虛假宣傳」表示遺憾。

在美國,2014年年底,一位外國遊客帶著身上的麻疹病毒,進入加利福尼亞州的阿納海姆迪士尼樂園遊玩。一個月內,美國各地出現111起與之相關的麻疹病例。調查顯示,出現感染者的地區,接種率普遍沒有達到能夠抵抗麻疹病毒的水平。

「當我們提到傳染性疾病時,會發現這個世界真的很小。」一位美國傳染病防治和兒童免疫專家說。

20%的美國民眾投票認為,疫苗導致了自閉症

一切都是從一則謠言開始的。

1998年,英國腸胃病學家安德魯·韋克菲爾德(Andrew Wakefield)和12位共同作者在頂尖醫學期刊《柳葉刀》上發表了一篇論文,把MMR疫苗與兒童自閉症直接聯繫起來。

這篇論文記錄了12名參與實驗的患有腸胃病的兒童,其中9名達到了自閉症的診斷標準。患兒的家長報告說,自閉症都是在孩子接種了MMR疫苗後出現的。文章最後,韋克菲爾德得出結論:MMR疫苗接種會影響兒童的大腦發育,引發自閉症。

在西方公共衛生安全領域,這篇論文造成的影響就像一場爆炸。很快,英格蘭的疫苗接種率開始下降,從90%以上降至80%以下,遠低於對麻疹群體免疫力所需的水平。與此同時,麻疹病例開始上升:1998年威爾斯和英格蘭僅確診56例,到2008年超過1300例確診。

不少名人也加入了「反疫苗」陣營。因為自己的孩子患有自閉症,好萊塢明星金·凱瑞(Jim Carrey)堅信韋克菲爾德的理論,參加「反疫苗」群體的活動,公開反對兒童接種MMR疫苗。就連美國總統川普,都曾在推特上發表「反疫苗」言論。

6年後,韋克菲爾德發表這篇論文的真實目的被媒體揭露:論文真正服務的對象是一些針對疫苗生產商的律師,韋克菲爾德為他們量身打造了這把趁手的武器。緊接著,曾經的12名共同作者中,10名撤銷了有關疫苗與自閉症之間關係的解釋。此後大量流行病學研究也提供了更多證據,證明不存在這種聯繫。

2010年,英國綜合醫學委員會裁定韋克菲爾德「在進行和發表研究過程中從事過不當行為」。隨後,《柳葉刀》正式撤回了論文。同年5月,韋克菲爾德被禁止在英國執業。

風行了12年的謠言終止了,但一些團體仍然相信韋克菲爾德對MMR疫苗的指控。

2013年,根據一家專門分析政治動向的美國機構——公共政策民調基金會所做的調查,有20%的美國民眾投票認為,兒童疫苗導致了自閉症。

有人甚至在這場質疑和焦慮中捕捉到了商機。一個名叫羅伯特·西爾斯的「兒科專家」抓住了家長們猶豫不決的態度,在2007年出版了《疫苗手冊——為你的孩子作正確的決定》一書。西爾斯在書裡提出「鮑勃博士的替代時間表」:父母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為孩子接種疫苗,而不用遵循衛生部門制定好的規劃。他還為家長草擬了另一項計劃,裡面包含哪些疫苗可以不必接種。

這本書很受歡迎,截至2012年銷量超過18萬本,2016年,已經售出超過25萬本。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西爾斯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個「庸醫」:雖然他聲稱自己是疫苗專家,但他不是研究員,也從未進行過有關疫苗的科學研究。

謠言讓一些家長更加焦慮,他們最終選擇推遲甚至拒絕給孩子接種疫苗。WHO把這一現象稱作「疫苗猶豫」。在今年的一份報告裡,「疫苗猶豫」被WHO列入「全球十大健康威脅」,與登革熱、愛滋病病毒並列。

進入了一個「回音室」

事實上,這些質疑甚至反對疫苗的家長,只要進行一些簡單的科學檢索,焦慮和恐懼就會不攻自破。

比如「反疫苗」團體常指責「疫苗中的鋁(一種佐劑,用於增強機體的免疫反應)對兒童有害」,事實卻是兒童在母乳中吸收的鋁比在疫苗中吸收的更多;或者「接種過多疫苗會超出嬰兒免疫系統的承受能力」,事實卻是,雖然嬰兒的免疫系統相對幼稚,但保守估計也能同時應對數千種疫苗。

但他們沒有這樣做。

這些家長有很多都受過良好的教育。只不過,一旦選擇相信疫苗的各種「危害」,就等於進入了一個「回音室」,再也聽不到不同的聲音。

一位在大學做教授的媽媽加入了反疫苗團體,她說:「雖然我所謂的研究都來自非科學來源,但我相信它。」

「我的反疫苗朋友們已經把信息放在了我的腦袋裡,比如不信任政府網站。」在使用電腦時,她把精力都放在了那些「反疫苗」的網站上,在那裡看到了很多有關疫苗的「可怕信息」。

再往後,這位媽媽自己開始在Facebook上為反疫苗內容點讚,然後被拉進一些諸如「偉大的母親質疑疫苗」的群組。在孩子出生後的幾個月裡,她為孩子從未被「注射過任何東西」感到自豪,甚至吹噓自己在孩子6個月大之前,「從沒帶她去看過醫生」。

幸運的是,這位媽媽是個「懷疑論者」。當她逐漸改變自己的觀點後,卻發現後果開始變得「非常極端」。

「我被從Facebook的『反疫苗』群組中移除,並且失去了50多個好友。」她說,「他們說我被人洗腦,然後詛咒我的孩子會患上自閉症,還向我描述了一些可怕的症狀。」

一些離開這些「反疫苗」團體的媽媽甚至收到過死亡威脅,被騷擾到無法正常工作。

一位「逃離」後的媽媽在博客裡寫道:「作為媽媽,我們的脆弱和焦慮已經被邊緣化的反科學組織利用,並成為他們的武器。他們打造了精心設計的社交媒體團體,這些團體充滿了來自情感、自然主義謬誤和秘密知識的吸引力。這些團體通過刪除、阻止、騷擾和威脅的方式,壓制那些想指出事實的成員,從而維持整個團體固定不變的幻想。」

「我個人的經驗是,就算你明知道群裡的某個信息是錯的,僅憑一個人也幾乎無法與之對抗。」這個母親說,「他們簡直就是個邪教。」

差一點完成的目標

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的首府奧斯汀,一個名為「德克薩斯州疫苗選擇」的組織成為美國「反疫苗」活動的重要力量。

「一個致力於保護疫苗選擇權的政治行動委員會,通過確保議題始終處於政治話語的最前沿,促進現任者和候選人支持我們的價值觀,並起草立法進一步鞏固這些權利。」這個組織在簡介裡描述道。

通過他們的網站,家長可以逐漸學到如何為自己的孩子取得「疫苗接種豁免權」。

大部分家長都可以通過「宗教豁免」,讓自己的孩子避免被政府強制接種疫苗。對另外一些不幸處在那些不允許「宗教豁免」地區的家長來說,這些網站可以提供另一種方案。

在這些「反疫苗」網站上,家長往往可以找到一份醫生的名單。這些醫生利用自己的行醫資格,開具虛假的報告,證明「孩子的身體無法注射疫苗」,從而讓孩子獲得「醫療豁免」。

現在,安德魯·韋克菲爾德也住在奧斯汀,他正和「德克薩斯州疫苗選擇」一起,推廣一部「反疫苗」的紀錄片。

在一篇有關德克薩斯州麻疹與流行病學的文章裡,作者稱:「這些由偽科學和陰謀論結合而成的『反疫苗』運動,已經與美國的邊緣政治混為一談。」

今年,與奧斯汀僅相距262公裡的休斯敦爆發了麻疹,但一位共和黨眾議員卻提出了一項法案,禁止德克薩斯州追查「疫苗豁免」。巧合的是,這個議員就是與「德克薩斯州疫苗選擇」結盟的立法者中的一員。

實際上,即使到了今天,人們還是沒有找到針對性的藥物,去殺死那些古老的傳染病病毒。如果沒有疫苗,我們很可能回到中世紀,或許現代醫療技術不會再讓傳染病造成那麼多人死亡,但仍然無法阻止病毒在人群中快速傳播。

感染人數上升還會帶來病毒變異的風險,那些電影裡被病毒摧毀後,末世一樣的廢土世界,未嘗不是種啟示。

WHO曾把天花、麻疹和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痺症)列為計劃消除的3種傳染病,這個目標一度接近完成,遺憾的是,原本趨近於零的數據總會以各種原因出現反覆,比如這次。迄今為止,天花是唯一一個被人類消滅的傳染病——全靠那個叫做「疫苗」的牛痘病毒。

從世界範圍來看,中國是最接近成功消除這些傳染病的國家之一。從1964年我國研發出麻疹疫苗後,國內的麻疹發病率從1267例/10萬人,一路降到2004年的5例/10萬人。此後雖然有小幅回升,但到2017年時,已經降到0.43例/10萬人。在2004年,中國脊髓灰質炎的發病率就已經降至零。

「中國麻疹的發病率主要受疫苗有效性的影響。」北京大學免疫學系副主任王月丹告訴記者,「近幾年我們對疫苗,尤其是麻疹這種第一類疫苗的生產、儲存、運輸和流通環節管理都比較嚴格,所以麻疹的發病率就控制得比較好。」

在我國的國家免疫規劃裡,包括麻疹在內的「一類疫苗」,免費向公民提供。除了「醫療原因」外,不存在任何豁免形式,兒童必須接種,否則就會影響到未來的入學。

在國外,一些國家看似已經厭倦麻疹疫情的反覆爆發:德國議會批准了一項法律,授權衛生部可以對接種疫苗猶豫不決的父母罰款;法國把3種兒童必須接種的疫苗,提升到11種;羅馬尼亞政府則剛剛通過一項草案,要求父母在孩子上學前提供疫苗接種證明。

但在疫苗問題上的對峙還將繼續。據一個常年反對疫苗強制接種的民間組織——美國國家疫苗信息中心統計,立法者已經在全美30多個州推出了130多種與疫苗有關的法案,速度創造新紀錄。在亞利桑那州,本屆議會就引入了11項疫苗相關法案,其中一半以上是「反疫苗」團體支持的。

除了美國,義大利新一屆政府中聯合執政的民粹主義政黨「五星運動」(M5S)和法國的「國民陣線」,都提倡人們主動抵制疫苗。

在反對強制接種疫苗的人看來,這關乎自治權和自決權等自然權利。

只不過,接受疫苗注射的,是還不會說話的嬰兒。自治權和自決權離他們太遠,但他們至少擁有健康活著的權利。

相關焦點

  • 一場事先張揚的性騷擾
    他們給老李安排了一場性侵女學生的戲碼。
  • 吳昕悅|盧安達大屠殺:一場事先張揚的浩大兇殺
    信中提到的以斯帖,是希伯來聖經中的波斯王后,她向國王求情,阻止了一場對猶太人的屠殺。 這是一場事先張揚的浩大兇殺案,和加西亞·馬爾克斯小說裡的情節有著詭異的相似:所有人都知道殺戮即將發生,但沒有人警告被害者;手執兇器的殺人犯大肆張揚,要以榮譽和正義之名殺害鄰人,但直到最後一刻,他們其實自己也不確定真的會下手;從兇手到旁觀者,沒有人能夠確定被殺者是否真的有罪;但這些都不重要了,因為待最後一片雪花落下,所有人,不論男女老少,高低貴賤,都有了一重全新的身份:兇手
  • 一個精緻利己主義者、極度自我為中心的人,一場事先宣揚的謀殺
    這是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一個極度自我為中心的人,實施的一場事先宣揚的謀殺!當一個妻子離奇死去,最大的嫌疑人永遠是那位丈夫。反過來,同理。在偵探界女王阿加莎 克裡斯蒂的著作中,有好幾本描寫的是事先張揚的謀殺案。比如著名的《ABC謀殺案》,兇手事先在報上刊登將於某月某日實施犯罪;還有比如兇手曾不止一次事先在公開公眾場合宣揚將會殺害被害人,事後也殘忍地將被害人殺害,《人性記錄》正屬於後者。
  • 臺灣觀察換柱就是一場事先安排好的陰謀
    最後的講話也未見格局,只是放大失敗的憂慮到恐嚇的地步。這場換柱行動,說到底,傷最大的,還是朱立倫。洪秀柱臨陣被迫換將,某種程度,在這場必輸的選舉當中,未必不是好事,她贏得了同情票。潛龍勿用,蓄勢待發。說實在話,洪秀柱作為候選人,實在有些不足。首先她的攻擊性性格,不夠穩重,雖然口才很好,但言多必失,這裡也有媒體斷章取義,無端放大的因素。但與其表達的過於直接也不無關係。
  • 《發明家:矽谷大放血》:一場事先張揚的華麗詐騙
  • 【鳴人堂】張揚青春,我在路上
    ✎青春張揚,綻放在大學的夢工廠;青春炫彩,渲染出大學的夜斑斕;青春無價,肆意在大學的象牙塔。這期鳴人堂將與你一起走進藍天下那些奮鬥的青春鳴人的小世界。他說:「經歷的每一場比賽,不管成功與失敗,總會是最大的財富!」看來我們不僅要向他的籃球技術敬佩,還要向這位籃球鳴人的精神致敬啊!麥霸鳴人
  • 最有創意的求婚方式,浪漫又不張揚的求婚方式
    一起來看看這些創意浪漫又不張揚的求婚方式吧!創意浪漫又不張揚的求婚方式2、登峰造極如果你的女友是運動型,你可以在一天的攀巖活動之後,站在山峰的至高點向她求婚。其他可行的方法包括:跳傘時在半空中,潛水時在深海中,如此等等。
  • 【事先張揚】叱吒2016終極預測
  • 一出事先張揚的大戲 3∶0漢軍大勝金德童子軍
    荊楚網(楚天都市報)(記者徐平)昨天是武漢隊在本年度中超聯賽中的最後一個主場,面對中超倒數第二的瀋陽金德隊,武漢隊毫無懸念地以3:0輕取對手,用一場勝利在新華路體育場完成了謝幕戰。漢軍本賽季最後一場比賽將是本周六客場對陣申花。  中超昨日戰報 冷清謝幕  本報記者劉雄中超積分榜(截至10月30日)秋日,午後,暖陽。新華路體育場外,三三兩兩,有球迷走來。入口處的十餘名小販,早早擺好攤子,但從他們百無聊賴的神情,就可知曉:今天的生意,不怎麼樣!陽光撒滿看臺。稀稀拉拉,上面只有不到3000名球迷。
  • 那可能是一場事先張揚的陰謀
  • 自閉症孩子特別害怕失敗怎麼辦?
    在自閉症孩子的表現中,其中就包括他們對獲勝或失敗尤為關注。害怕失敗是他們共有的特徵。當涉及到明確的比賽或輸贏的遊戲時,如果獲勝,他們心情將很愉悅;如果輸了,會哭泣,更可能會出現過激行為,在一般情況下,自閉症孩子對遊戲的輸贏往往會較為「固執」。其他的孩子一般也會討厭輸的感覺,但通過家長疏導對於輸贏也有著不同的理解。
  • 失敗乃成功之母,沒人會一直失敗,只是多感受了一點母愛
    失敗乃成功之母,沒人會一直失敗,只是多感受了一點母愛1:那些擾亂你的 讓你崩潰的 害怕的 恐懼的事情 在你充實的生活和忙碌裡 在你一年半載後的回憶裡 真的不值一提 熬過痛苦的黑夜 天亮後就是英雄。6:生活不是一場賽跑,生活是一場旅行,要懂得好好欣賞每一段的風景。不要只因一次失敗,就放棄你原來決心想達到的目的7:誰都不傻,總是敷衍,都會漸行漸遠;誰也不笨,沒被看重,都要越來越淡8:別人給你發消息一定要回,就算不想聊也告訴他,哪怕是用表情或者標點委婉表達。
  • 《打火機與公主裙·荒草園》,張揚的李峋,背後是不可言說的家庭
    李峋的媽媽曾經是他的爸爸李成波廠子裡的員工,因為美得張揚,又打扮時髦被李成波看中。於是李成波隱瞞已經有了家室的事實,向她伸出了玫瑰枝,於是便有了李峋。但是,因為李成波十分重男輕女,在李峋未出生時聽說是女孩兒,堅持讓李峋媽媽打掉他。李峋媽媽不肯,於是出走。上一輩人的錯誤,有了李峋的存在。
  • 流沙河:現當代新詩是一場失敗的實驗 多為大白話
    新詩是一場失敗的實驗  「就是那一隻蟋蟀 在你的記憶裡唱歌 在我的記憶裡唱歌」,流沙河老先生的《就是那一隻蟋蟀》被寫進中學語文課本,打動了無數的人,也在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心裡埋下了詩歌的種子。上世紀80年代《流沙河詩話》出版時,曾引起巨大轟動,直到今天,新華書店網站上對這本書的評價還是「可做中國詩鑑賞入門,亦是寫詩者登堂入室之寶典」。
  • 制慧權體系觀點:毫無建樹的勤奮註定是一場失敗
    制慧權體系觀點:毫無建樹的勤奮註定是一場失敗1.需求就是市場。如何管理需求,才是企業首要的任務。今天與健康管理師培訓機構的洽談,應該給對方帶來更好的啟發。因培訓而培訓是傳統的方式,新型的服務方式是打破傳統壁壘,建立良好的就創服務。
  • 事先造句和解釋_事先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事先參考例句:1、至於事先不及說明,想各位弟兄能以諒察。2、做事先做人小企業做事大事業做人。3、開會要事先通知,像出安民告示一樣。5、颱風來臨前,要事先儲備糧食,以應不時之需。6、如果擔心演講時怯場,那就應事先擬好講稿。7、這次戰役之所以順利獲勝,全靠打前鋒的敢死隊事先毀滅了敵軍的主要火力。8、要出入外國國境,事先均須取得該國的籤證。
  • 一場失敗的英文原著閱讀實驗
    今天說說自己做的一場失敗的英文原著閱讀實驗。我想利用公益圖書館(由我發起的一公益項目,旨在推進英文原著閱讀,目前有圖書近300冊,均有網友捐助)的圖書開展一個英文原著閱讀的活動。於是,請高一年級部開了一個英語閱讀社的社團活動。
  • 破壞軍婚者被捕,這是一場失敗的勝利
    「法律是一種底線追求,如果愛情上升到了法律,多大的勝利可能都是失敗破壞軍婚者被捕,聽起來大快人心,但這真的只是一場失敗的勝利。法律是一種底線追求,如果愛情上升到了法律,多大的勝利可能都是失敗。我只希望許諾愛情的忠於愛情。我們應該做的,是在客觀世界尋求辦法,讓愛情有跨越距離和時間的保質期。
  • 「愛的直拳」打懵名導演:女文青大膽著文披露與導演張揚婚外情
    近日,一位女文青在公眾號上發表一篇標題為《張揚導演,我愛你》、《此生,你就是我的張揚》的文章,本以為是文藝女青年矯揉造作的勁兒又上了頭,但細看下去,文章內容之勁爆讓眾多吃瓜群眾大吃一驚。「我愛你,只有你,能讓我如此愛你,如果沒有你,我的生命不會完整」。文章開頭直白而又深情的告白瞬間就點燃了小編的八卦之魂。
  • 華麗而不張揚的新中式婚禮
    華麗而不張揚的新中式婚禮 圓環、弧度、線條的相互交合與貫穿 光在鏤空雕刻、水晶、線條間相互折射流轉 繁華燈火映照著極致的輕奢夢境 奢華而不庸俗,馥麗而不張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