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一個極度自我為中心的人,實施的一場事先宣揚的謀殺!
當一個妻子離奇死去,最大的嫌疑人永遠是那位丈夫。反過來,同理。
當一個人經常宣揚TA不想要/做某事,未必是真的;但當TA經常提到想做某事,十有八九是真的。
在偵探界女王阿加莎 克裡斯蒂的著作中,有好幾本描寫的是事先張揚的謀殺案。
比如著名的《ABC謀殺案》,兇手事先在報上刊登將於某月某日實施犯罪;還有比如兇手曾不止一次事先在公開公眾場合宣揚將會殺害被害人,事後也殘忍地將被害人殺害,《人性記錄》正屬於後者。
在阿加莎克裡斯蒂的作品中,兇手都有其動機,或為情殺,或為復仇,或為名,或為利,這些動機是否站得住腳暫且不論,兇手們至少在犯案有過悔恨和愧疚,內心仍存留著一定的道德感和社會責任感。
而只有《人性記錄》,描述的是這樣一個毫無道德感可言,也不會對自己犯下三起謀殺案心懷一絲絲愧疚的冷血之人。
《人性記錄》的主人公叫簡.威爾金森,是一位極其美貌的演員,男爵夫人。《人性記錄》從人物塑造、作案方式和破案手法上相比其他作品有其獨特之處,是會讓人眼前一亮的一部偵探長篇。
一、人物
作者用幾個小細節刻畫出了主人公簡.威爾金森那極度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特徵:
一是邀請大偵探波洛到房間面談。
當時,波洛正和黑斯廷斯在薩伏依酒店吃完飯,鄰桌就是簡.威爾金森及其友人。當黑斯廷斯給波洛介紹,那個人就是演員簡.威爾金森時,波洛憑著他那雙火眼金睛斷言:在我看來,她是那種只對自己有興趣的女人。隨即又補充道:這樣的人,一生都處在極大的危險當中。
在用餐期間,簡.威爾金森認出了波洛,猛然離開座位,來到波洛面前,邀請他到自己的房間去面談。雖然同伴表示這種做法不太合適,但簡.威爾金森仍然一意孤行,大家只好服從。
二是第二次和波洛面談。
第一次和波洛面談的時候,簡.威爾金森提出了一個請求,請波洛說服她丈夫---埃奇韋爾男爵同意離婚。
第二次面談時,波洛給她帶來了好消息,埃奇韋爾男爵同意離婚。但在這過程中,簡.威爾金森只沉浸在自己即將獲得的自由,和即將可以和默頓公爵喜結連理的喜悅之中,絲毫不關心埃奇韋爾男爵六個月前寄出的同意離婚的信件為何沒有收到、為何埃奇韋爾男爵會改變態度同意離婚等問題。
她的眼裡、心裡永遠只有她自己。
三是埃奇韋爾男爵被謀殺後和波洛的第三次會面。
聽到埃奇韋爾男爵的死訊後,演性大發的簡.威爾金森在蘇格蘭場警探面前表演了一場暈倒,隨即就是召喚律師,第二件事就是打電話訂購喪服,並且在波洛到來之時,正在容光煥發地試穿喪服。
作為一個新晉寡婦,簡.威爾金森未免太開心了。這種開心與死亡的對比實在太過明顯,從側面更加突出了主人公的冷血、冷漠和自私自利。
二、作案方式
《人性記錄》的作案方式(就本書第一起謀殺來說)是以往沒出現過的新方式:狸貓換太子。
兇手簡.威爾金森一直渴望能擺脫埃奇韋爾男爵,以便順利嫁給莫頓公爵,並且是個為了實現自己目的不折手段的人。
當簡.威爾金森發現另一位女演員卡洛塔.亞當斯能夠模仿別人(包括她本人),並且模仿得唯妙唯俏的時候,那個殺人計劃已經浮現在她腦海。
作為兇手,最重要的就是要在案發時能夠提供不在場證明。於是簡.威爾金森對卡洛塔.亞當斯提出一個打賭,如果卡洛塔.亞當斯能夠假扮她去參加一場晚宴並且不會被認出來,將給她一萬美金作為獎勵。
單純又愛錢的卡洛塔.亞當斯立刻就答應了這個提議。於是,簡.威爾金森先是在大庭廣眾下聲稱自己身體不舒服,不想參加那個晚宴,但直到最後一刻,才照原計劃,讓卡洛塔.亞當斯扮成自己去赴宴。
而與此同時,簡.威爾金森,就如她曾數次宣稱的那般:走出門,搭乘計程車,來到埃奇韋爾男爵的府邸,報上自己的大名,解決掉埃奇韋爾男爵,堂而皇之離開。
因為卡洛塔.亞當斯的角色扮演很成功,宴會上的十幾個人都深信,當晚與他們在一起的人就是簡.威爾金森,毫無疑問!
就這樣,簡.威爾金森擁有了鐵一般的不在場證明。等到波洛反應過來,有可能是卡洛塔.亞當斯曾扮演簡.威爾金森出現在宴會或者府邸其中一個地方的時候,卡洛塔.亞當斯已經被兇手殺害。
對於卡洛塔.亞當斯,在劇院觀看她表演之後,波洛曾斷言:她很聰明,有著猶太人的特質,會取得成功。但是對金錢的熱愛,會使這樣的人離開謹小慎微之路。如果把錢看得太重,就會只看重錢,其他都只是在陰影之中。
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正是那一萬美金的誘惑,讓年輕的卡洛塔.亞當斯失去寶貴生命。
三、破案方式
在波洛偵破其他的案件中,絕大部分是靠他那灰色的腦細胞直接讓他看到事情的真相。但是這個案子,卻是路人的一句無心之言,一語驚醒夢中人,讓波洛找到破解謎題的最後一塊拼圖。
在偵查這個案子時,波洛一直問自己關於本案的5個問題,其中3個他很快找到答案,另外兩個卻讓他無從下手。
直到有一天,波洛和黑斯廷斯經過一間電影院,路人無心的一句話:如果他們還有點腦子,就該馬上去問問埃利斯……
這個路人口中的埃利斯,正好與簡.威爾金森的女僕同名,而案發以來,關於案件的所有問題、涉及到的所有人,波洛都找他們談過話,唯獨沒有找埃利斯。
就這樣,波洛立刻找埃利斯旁敲側擊地收集到自己想要的信息,破解謎題的最後一塊拼圖已經到手,兇手不是別人,正是一直宣稱要解決掉自己丈夫的簡.威爾金森。
在最後的這幾章,通過路人無意中指明破案方向的方式,作者營造出一種大偵探波洛老人遲暮的意向,讓人不禁有些心酸。
《人性記錄》,記錄了自私、冷血、貪婪、壓迫和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