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晚,山西太原迎澤區半坡北巷,一留學生從英國返回,居家隔離中。因嫌社區工作人員的服務不周到,與工作人員發生爭執,並向社區工作人員潑熱水。很多鄰居非常生氣,與該留學生隔窗對罵。還有鄰居反映:該留學生在隔離期間曾外出遛狗拿快遞,導致大家非常緊張。報警後,警方已對該留學生嚴厲批評並要求他向社區工作人員道歉。
疫情以來,少數回國留學生的表現令人不敢恭維。那位在重慶機場態度蠻橫,還爆粗口罵人的口罩女,是上海市引進的高素質留學生。鬧得沸沸揚揚的澳籍跑步女梁某妍,留學澳大利亞有名的昆士蘭大學,畢業後在多所世界名企工作,年薪百萬。從美國一路撒謊回來的黎女士,是留學美國愛荷華州大學的博士。
疫情不過是聚焦了一些回國留學生的素質,讓人看得更真切。事實上,一個系裡面幾百號人爭兩三個公費出國名額的上世紀九十年代已經過去了。現在的留學潮,基本上只要有錢就能出國。近年來不少人都感覺一些出國的留學生素質不高,感覺像個沒素質的暴發戶的孩子。這些留學生們覺得一切都是理所應當。傲慢、浮誇、自以為事,超級自我,不感激人,做事特別沒責任心,老覺得別人欠他們的。連一些留學生的家長都覺得,孩子回來脾氣大了,會大手大腳花錢了,感覺說都說不得。
北大中文系退休教授錢理群說過一段話:我們的一些大學,正在培養一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道,善於表演,懂得配合,更善於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一旦掌握權力,比一般的貪官汙吏危害更大。
比起出於本能的利己主義,「精緻的利己主義」自私,但又不想承認自己自私,所以把人權、自由和利己混為一談,用「智商、鑽營、社會地位」來包裝掩蓋私心,試圖矇混過關。為了降低自己的損失,他們為「利己」加上精緻的包裝:我潑開水是你服務不周;我罵人是你態度不好;我跑步是為了獲得更好的抵抗力,這是我的自由;我瞞報是為了爭取更好的治療環境,這是我的權利……
落後自私的家庭觀念或過分寵溺地的家庭環境,是造成「精緻利己主義者」的家庭原因;「唯分數論」是造成「精緻利己主義者」的教育原因;以有錢人的圈子為榮是造成「精緻利己主義者」的社交原因;唯利是圖的社會環境是造成「精緻利己主義者」的社會原因。
電影《少年的你》中蛇蠍小美女魏萊,家庭條件優越,長相甜美,成績優秀,是老師家長眼裡的好學生;而另一方面,魏萊信奉適者生存的叢林法則,為了利益,她可以出賣一切,因為這就父母對她的期望。魏萊死後,她的父母只是在停屍房中匆匆看了一眼,就轉身離去,消失不見,與其說是來見女兒最後一面,不如說是來看一筆失敗的投資。那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們,也正在把孩子培養成自己的模樣。
中國每年出國的留學生人數在60萬左右,如此龐大的群體,我們不能用簡單的標籤概括他們,其中也很多留學生是道德水平和專業水平都較高的。對那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需要加強道德建設、法律制度建設,轉變「望子成龍」的單一性教育觀念和「唯分數論」的教學觀念,矯正孩子的攀比方向,清解「精緻利己主義者」產生的現實土壤,進而達到改造社會及自我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