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可降解餐具將普及,你的外賣會漲價嗎?

2020-12-22 英格爾集團

今年年底,推薦性國標《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通用技術要求》將正式實施。

與此同時,塑料吸管正在被各奶茶店、快餐店淘汰,由此帶來網友討論:奶茶會因此漲價嗎?

不僅僅是奶茶,隨著「限塑令」的實施,一次性塑料餐具將逐漸被可降解餐具取代,然而預計成本提升4倍,成本的增加會影響你的外賣嗎?

限塑後,漲價的可能不僅僅是奶茶

據了解,塑料吸管的成本平均一支為0.03元左右,紙吸管在0.1元左右,其他環保吸管價格更貴。價格上升是因素之一,紙吸管的使用體驗和造型都無法滿足年輕人的需求,因此商家面臨著成本升高、顧客使用體驗下降的兩難境地。

截至目前幾乎所有省市已經發出「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的政策,這讓奶茶愛好者開始擔心,是不是要迎來一波漲價潮?

不僅如此,塑料吸管全面禁止之後,一次性塑料餐具很有可能面臨同樣的監管,可降解餐具的成本是普通塑料餐盒的1倍-2倍,如果餐盒價格上漲1—2塊錢,我國龐大的外賣行業面臨選擇,是否要將上漲費用直接反映到消費者身上呢?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替代品?

改性塑料已經使用了百年,極大地便利了生活生產,但是造成的汙染也成為棘手的環境問題,目前有幾種替代品已經被廣泛使用。

紙質類餐具

紙制類餐具原材料易降解、可循環利用,以蘆葦、麥草等草本植物或木材漿為主要原料通過類似鈑加工的衝壓成型工藝進行模切黏合或模切壓制、定型等工序製成。

但是缺點也顯而易見。一是生產紙漿時會嚴重汙染環境,汙染程度甚至超過塑料。二是使用草漿產品質量差,達標困難而且代價太高,如果使用木漿必然會消耗大量木材。三是紙板塗膜型餐具為防止其滲油或滲水,要在其表面淋膜或施用化學助劑。

植物澱粉型一次性餐具

以小麥、玉米、土豆、紅薯、木薯等植物澱粉為主要原料,有緻密層、內防水層、膠網層和外防水層四部分構成。澱粉含量高,降解速度比較快,降解率可達到95%以上,但原料成本偏高。

植物纖維型一次性餐具

以稻草、稻穀殼、甘蔗渣等提取的植物纖維作為原料,但是產品的顏色和外觀不理想,尚需要進一步改善和提高;另一方面,植物纖維餐具的柔韌性較差,脆性大,容易破裂。

PLA 和 PBAT一次性塑料餐具

目前主流的可降解塑料產品是PLA 和 PBAT, 性能佳,行業發展潛力較大。PLA 透明性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用於生產日用塑料製品、薄膜,醫用產品包裝等。PBAT有較好的熱穩定性、力學性能,用於生產一次性日用品、包裝材料、農用薄膜等領域。

從各種材料的性能對比可以看出,澱粉類、紙質類的各項性能實際都比較差,市場佔比卻靠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門檻不高且價格較低。性能更好的食品接觸級PLA原材料供應非常緊張,價格更高,餐飲企業難以找到那麼多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產品,因此紙制類一次性餐具仍是主流。

一次性可降解材料餐具有哪些要求?

為治理「白色汙染」,不僅出臺各項限塑令,對消耗量極大的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檢測指標有了規定,即推薦性國標《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通用技術要求》。檢測標準包括:

1、外觀評定

2、結構評定

3、使用性能檢測項目:容積偏差、負重性能、跌落性能、蓋體對摺性能、耐熱性能(耐熱水、耐熱油)、漏水性能、含水量

4、重金屬及特定元素含量:砷、鎘、鈷、鉻、銅、鐵、汞、鎳、鉬、鉛、硒、鋅等

5、揮發性固體含量(有機成分含量)應當等於大於51%

6、降解性能檢測

7、可堆肥降解性能:生物分解率、崩解率、生態毒性

作為普通塑料餐具的替代品,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最重要的就是降解性能的測定。

標準規定降解性能要求分為兩點:

一是要求相對生物分解率應該等於或超過90%,而且材料組分等於或超過1%的有機成分的生物分解率應等於或超過60%以上;

二是如果可降解餐具是由混合物或多種材質複合組成,則組分含量小於1%的有機成分應該可以被生物分解,但是可以不提供分解能力證明。各組分加和重量應該不超過5%。

另外,在降解性能中,崩解率要求等於或超過90%,生態毒性要求植物出芽率和植物生物質量比應該超過90%以上。

隨著政策收緊餐飲減塑,環保可降解材料將加速進入生活,但是保障質量過關的同時成本升高,最終會由誰來買單?

相關焦點

  • 外賣不能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好嗎 一次性餐具有什麼問題
    對於外賣而言,一次性餐具好像成了標配。儘管為了保護環境我們一直在倡導儘量少使用一次性的東西,超市購物袋都已經要收費了。可對於一次性餐具,我們好像始終無法「割捨」。很多人覺得現在的一次性餐具不是都是可降解的嗎?怎麼會汙染環境呢?還是可以使用的吧!
  • 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新國標出臺
    普及可降解塑料製品 助力「白色汙染」治理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新國標出臺本報訊 (實習記者 解 磊)11月13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了《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通用技術要求記者對比新舊標準發現,新標準主要變化有以下三點:標準名稱由《塑料一次性餐飲具通用技術要求》改為《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通用技術質量要求》;修改了分類辦法,將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按照耐熱性進行分類;修改了降解性能要求適用範圍、檢驗方法和技術指標。降解性能是這項標準最重要的內容,新標準中對單一成分材料和單一聚合物加工而成的材料,要求的生物分解率應≥60%。
  • 上海禁一次性餐具,外賣餐具需勾選,餐飲企業將會做出什麼改變?
    在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三樓的全家便利店,澎湃新聞記者從店員處獲悉,新規定實施後,他們一次性餐具仍然會備貨,但是只有顧客要求提供的時候才會給予,並且不收費。而在盒馬鮮生堂吃過的消費者知道,在其餐飲區,有專門的桌臺,集中放著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勺子之類的餐具,供有需要的顧客自取。新規實施之後,這樣的模式算「主動提供」嗎?
  • 餐飲堂食服務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商超、外賣年底禁用不可...
    近日,市商務局印發《天津市商務領域禁止銷售限制使用塑料製品行動方案》,提出到今年年底,全市購物中心、商場、超市、便利店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全市建成區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 一次性餐具告別上海外賣 網友:不給餐具怎麼吃飯?
    還有不到一周,《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就將施行,其中有一項規定和許多喜歡點外賣的市民相關:餐飲服務提供者和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餐具,包括一次性筷子、調羹、叉子和刀。這一規定引起滬上近十萬家餐飲服務單位的高度關注,也引發網友熱議,有人認為環保應從小事做起,可以支持,也有人持觀望態度,還有人對此存疑,不給餐具了怎麼吃飯?外賣會漲價還是降價?會像限塑令一樣治標不治本嗎?且聽各方說法。「新政實施後如有違者,將由『由市場監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 到今年年底 城區星級飯店禁用一次性不可降解餐具
    到今年年底——城區星級飯店禁用一次性不可降解餐具記者近日從市文旅局獲悉,到今年年底,城市建成區旅遊星級飯店的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會議、展會等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到2022年年底,實施範圍擴大至全市各縣
  • 堂食擬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根據《徵求意見稿》,快遞塑料包裝中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等被列入禁止、限制使用的塑料製品名單。據悉,此次《徵求意見稿》是對1月19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的補充,將細化各領域塑料製品禁限生產、銷售和使用的政策界限和執行標準。
  • 淘汰一次性塑料餐盒,減少外賣垃圾!
    外賣平臺要是用可降解的環保餐盒,成本就會高了,只能漲價。」根據美團、餓了麼、百度外賣等外賣平臺數據顯示,三家平臺日訂單量2000萬左右。根據一家公益環保組織採集的100個訂單樣本測算,平均每單要消耗3.27個塑料餐盒或杯子。按照上述數據估算,外賣平臺一天消耗的塑料製品要超過6000萬個。
  • 升級版限塑令目錄徵求意見,堂食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意見》所涉禁止、限制使用的塑料製品包括不可降解塑膠袋、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等。其中,餐飲服務中禁用的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包括餐盒 (含蓋)、碗(含蓋)、杯(含蓋)、盤、碟、刀 、叉、勺等,但上述規定僅限於餐飲堂食服務,餐飲打包外賣服務除外。
  • 一次性"澱粉餐具"擺上餐桌 低碳環保有望普及
    據了解,這種餐具使用後,可直接當做生活垃圾扔掉,埋在地下只需一個月到半年的時間就可全部降解。專家表示,這種可降解餐具的出現有望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代替「髒餐具」。     一個月到半年自行降解     近日,不乾淨的消毒餐具頻頻被曝光,15日,本市又有14家餐飲用具集中消毒單位因為檢驗不合格被通報。一次性餐具的衛生問題再次引起市民的關注。
  • 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全市範圍內郵政快遞網點限制使用不可降解的快遞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編織袋。  2023年起  全市禁止銷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  全市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全市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 我省第一條一次性可降解餐具生產線建成投產
    安徽日報消息 日前,我省第一條一次性可降解餐具生產線在石臺建成投產
  • 貴州升級「限塑令」:一次性塑膠袋、餐具、快遞包裝……將...
    到2022年,禁限範圍有序擴大,一次性塑料製品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得到推廣,塑料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在塑料汙染問題突出領域和電商、快遞、外賣等新興領域,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塑料減量和綠色物流模式。
  • 外賣平臺「無需餐具」選項難落地:鄭州有商家依然「下意識」配送餐具
    河南商報記者 馬千惠/文 記者 時碩/圖你喜歡外賣商家提供的一次性餐具嗎?隨著社會的發展,外賣逐漸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訂外賣的人越來越多的同時,外賣垃圾也日益增多。有時候,我即使是看到了環保單也還是會給他按照默認數量放上餐具,點外賣都是圖方便的,萬一他自己點錯了,發現沒有餐具給我差評怎麼辦?」大學路上一茄汁麵店的收銀員張夢可告訴河南商報記者。河南商報記者隨機在美團上的一家店下單了一份炒飯,並選擇了無需餐具選項。果然,在獲得了10g螞蟻森林能量的同時,依然收到了一次性餐具。
  • 廣州明年起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全市範圍內郵政快遞網點限制使用不可降解的快遞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編織袋。  2023年起  全市禁止銷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  全市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全市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 @餐飲單位 打包外賣、剩菜 均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餐飲單位 打包外賣、剩菜 均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2020-12-22 12: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次性餐具和外賣餐食搭著賣
    原標題:一次性餐具和外賣餐食搭著賣   從5月1日起,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飯館餐廳將不得再主動提供包括筷子、勺子、刀叉等一次性餐具,外賣平臺則默認「不勾選=不需要」模式。
  • 快餐店內一次性餐具已少見,外賣訂餐平臺「無需餐具」功能待完善
    已正式施行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對於「一次性餐具」的提供也做出了限制。條例規定,餐飲服務者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包括一次性筷子、調羹、刀叉在內的一次性餐具,外賣商家也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類似條例會不會在北京實施?」未雨綢繆,已有北京市民開始嘗試「自備餐具」。
  • 做大環保市場 一次性餐具才會退場
    《條例》規定,個人不按要求投放垃圾,經勸阻拒不改正,還多次違法,將被處以罰款;生活垃圾要分類收集、運輸,嚴懲混裝混運。另外,送外賣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筷子、叉子、勺子。(12月10日 中國經濟網)對於垃圾分類投放以及裝運,輿論層面已經達成了廣泛共識。《條例》中引發關注的,是對外賣活動中一次性餐具的限制。在網絡點餐已成大眾習慣的當下,這一規定的落地註定牽動著「外賣一族」的視線。
  • 造就完美可降解餐具:低成本、高強度、疏水又耐油,2...
    一次性餐具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尤其是隨著外賣行業的發展,人們消費一次性餐具的數量激增。我國的網絡外賣平臺以某團、某餓為主,有環保組織對其消耗的一次性餐具量進行了統計,發現平均每單外賣會消耗3.27個一次性塑料餐具,那麼這些平臺每天將消耗近8000萬個,這還不包括其他平臺和傳統餐飲門店的消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