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發的大蝸牛,最後去了哪裡?
近日,很多家長在朋友圈曬出家中的「新寵」——學校發的「白玉蝸牛」。據蛙哥了解,這似乎是一項學校布置的自然課作業,讓孩子觀察蝸牛的習性。不過,蛙哥看完以後有一絲隱憂,這些蝸牛最終會如何處理呢?
▲家長朋友圈中的「白玉蝸牛」。
果然,蛙哥問了幾個熟悉的家長,紛紛表示老師只說要觀察蝸牛的習性,並沒有說觀察完了以後要如何處置這些蝸牛。那麼這些「白玉蝸牛」究竟什麼來頭,觀察結束後怎樣處理才是最合適的呢?
▲牛津上海版六年級第一學期科學課本上的蝸牛觀察實驗內容。
所謂的「白玉蝸牛」其實是褐雲瑪瑙螺(Achatina fulica)的一個變異品種,因其肉體部分雪白而得名。「白玉蝸牛」最初作為食用品種被培育出來,但因顏值較高而在寵物市場上頗受歡迎。野生型褐雲瑪瑙螺肉體部分顏色較深,體型甚大,是世界上最大的蝸牛之一,原產於非洲,因此俗稱「非洲大蝸牛」。
▲褐雲瑪瑙螺是世界上最大的蝸牛之一,來感受一下它的尺寸。
▲經過人工改良的褐雲瑪瑙螺——白玉蝸牛
顏值果然提升了幾個檔次
褐雲瑪瑙螺是作為一種食用蝸牛進入平常人們的視野中的,由於繁殖能力強、生長速度快、肉質鮮美等特點而成為法國菜中經典的「焗蝸牛」的原料[地道的法式蝸牛是用歐洲當地的勃艮第蝸牛(Helix pomatia)、散大蝸牛(Helix aspersa)等為原料的,但這些蝸牛無法滿足全世界吃貨的需求,於是人們將目光轉向了褐雲瑪瑙螺等大型蝸牛]。但是,這種蝸牛對環境的適應性極強,從養殖場中逃逸和夾雜在貨物裡的褐雲瑪瑙螺很快便佔據了各種生境,它們所向披靡,無所不吃,已經在包括亞洲、澳洲、美洲在內的熱帶地區形成入侵之勢。我國的南方地區也早已被褐雲瑪瑙螺攻陷,在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臺灣、海南等地都能見到這種大蝸牛的身影,褐雲瑪瑙螺也被列為我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
▲勃艮第蝸牛是法國菜中的經典材料。
褐雲瑪瑙螺之所以有這麼強的入侵能力,得益於它們包羅萬象的食性和極強的耐受力。在野外,褐雲瑪瑙螺主要食用真菌和植物的葉片、花朵、果實等結構,但在它們的食譜中也可以包含動物屍體、人類的殘羹剩飯、蛋殼甚至橡膠、水泥、塑料等人工製品,真是沒有它們吃不了的東西啊!講一個蛙哥親身經歷的故事:我曾經從西雙版納抓到兩隻褐雲瑪瑙螺,稀裡糊塗地放在辦公室抽屜裡就將它們淡忘了,直到有一天我打開抽屜想找一份文件,卻驚訝地發現抽屜裡空空如也,厚厚的一沓文件被啃得丁點不剩,只留下一大堆糞便和粘液作為「回報」…
▲褐雲瑪瑙螺食性廣泛,胃口驚人
當然從飼養的角度來說,也確實是好養的寵物。
除了驚人的胃口,褐雲瑪瑙螺的適應性也堪稱頑強。儘管動作遲緩,成年褐雲瑪瑙螺堅硬的外殼其實在自然界,尤其是入侵地難逢敵手,成為一座移動的堡壘。不僅如此,褐雲瑪瑙螺的自然棲息地具有季節性乾旱,因而它們發展出了「夏眠」的習性,在乾旱季節縮入殼中並用粘液封住殼口以度過不利的氣候環境。這就使得即便在相對乾旱的環境,褐雲瑪瑙螺也能輕鬆應對。褐雲瑪瑙螺的繁殖能力也十分驚人,與大部分蝸牛一樣,褐雲瑪瑙螺也是雌雄同體,也就是說任意兩隻褐雲瑪瑙螺相遇就能互相交換遺傳物質,雙方各自能產下100~400枚卵。如此強大的適應能力,就是想要消滅它們也力不從心啊。
大蝸牛雖然可愛,但飼養起來可未必那麼有趣,許多孩子養了一段時間就失去了興趣,等學校的任務一完成,就急於「甩手」。讓我們看看有哪些方法可供選擇。
把大蝸牛「放歸野外」顯然是最省事的做法,但既然褐雲瑪瑙螺的入侵能力那麼厲害,小夥伴們肯定能想到放生是最差的選項。目前來說,褐雲瑪瑙螺還不具備在上海越冬的能力,但不排除一些適應性較強的個體在短時間內發展出適應低溫的能力,千萬不要低估入侵物種的進化潛力,防患於未然。
吃貨們讀到這兒肯定早已按捺不住了,既然褐雲瑪瑙螺最初是作為食用蝸牛引進的,既然不能放生到野外,那放到自己肚子裡可行嗎?原則上是可以的,作為寵物的「白玉蝸牛」是人工繁育的品種,也是經常作為食物的品種,可以食用。至於是清炒、醬爆、鹽焗還是燒烤,那就各位吃貨見仁見智啦。吃剩的螺殼還能作為裝飾,可謂一舉兩得。但請注意,野生的褐雲瑪瑙螺不要吃,甚至儘可能不要接觸,因為野生蝸牛會攜帶大量寄生蟲和致病菌,可能傳播疾病!
▲廣州管圓線蟲(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的中間宿主之一是蝸牛,能引起腦膜炎等神經性疾病。
從哪兒來的回哪兒去,既然老師沒有告訴大家如何處置,那還給老師也不失為一個理想的方案,說不定哪天學校的食堂就多了一盤菜呢。但是還給老師的同時可別忘了轉發這篇文章給他/她看哦,老師一定會為你的專業和環保精神點讚。另外,城荒建議不要用褐雲瑪瑙螺等外來蝸牛給孩子觀察,完全可以讓孩子們在野外尋找本土蝸牛進行飼養、觀察,最後再將它們放歸自然,不僅能完成教學目標,對環境也沒有破壞,並且能讓孩子們更好地了解上海的本土生態。
▲上海最常見的灰尖巴蝸牛(Acusta ravida)也是極好的觀察材料。
【投票】
如果你有更好的建議,可以留言告訴我們哦!
回復以下關鍵詞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 寒假出發 | 暑假出發 | 野性上海 | 荒野觀鳥 |
| 野性婆羅洲 | 蘇拉威西 | 西巴布亞 | 峇里島 |
| 天目山 | 大盤山 | 十萬大山 | 尖峰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