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科技
新氧董事長兼CEO金星
新浪科技訊 11月18日晚間消息,在今日的亞布力年會青年論壇上,新氧董事長兼CEO金星發表演講。
他表示,2013年創立新氧時,醫美在中國還是很小眾的市場,一年規模只有200多億,而今年至少達到1500億。「這還是合規市場,中國醫美市場有一個很大的灰色的、非合規市場,規模一般認為是合規市場的2-3倍,如果加非合規市場,可能整個市場規模已經是三四千億的規模。」
金星將美業分為三類:一是家庭美容,護膚品,化妝品,美容儀等;二是生活美容,美容院,SPA等;三是醫美。
他認為,醫美相比家庭美容和生活美容實代表先進生產力的,是把醫療科技用在美容上面。比如聲光電、超聲、雷射、射頻,還是玻尿酸、肉毒素,甚至是幹細胞,這些醫療的手段都屬於醫美。醫療科技是非常嚴謹的,一款針劑從研發,到做三期臨床,到審批上市,中間至少五六年、七八年,甚至是十年非常漫長的時間;其次,它能深入到皮下,效果是立竿見影的。
相比之下,他認為護膚品、化妝品大部分是生物或者化學成分,一瓶幾千塊甚至上萬塊錢的化妝品中,真正有效的核心成分只佔總成本的2%,也就是花一千塊錢買了,真正有效的成分也就值20塊錢。「就連它那瓶都比有效的成分要值錢,那個瓶可能都50塊錢,大量的錢花在營銷費用,花在物流費用,層層的這種分銷。」他說,此外皮膚有很強的屏障作用,化妝品滲透到皮下並被皮膚吸收產生作用,可能又要大打折扣。
在他看來,生活美容中的美容院的項目,做一次一兩個小時也要幾百上千,原理跟護膚品、保養品也沒有特別大的差異,從變美的角度來講作用也是微乎其微的。「如果從科技的角度來看,未來醫美的市場可能是生美+家美市場的總和可能還要大很多倍。」
金星表示,幾年前醫美還是一個很負面的詞彙,而現在很多消費者的觀念已經發生改變。「在今天,特別是一線城市,醫美很多詞彙已經成為年輕女性口中的一個高頻詞,也是一些時尚、主流的生活方式。以前整形整容可能跟虛榮,跟膚淺,跟不勞而獲打勾,但是現在它代表了女性自由,女性有自己的權力,大家可以自由選擇。」
不過他也強調,新氧也在做逆向營銷,不過度美化醫美,提示消費者醫美的風險。一是醫療本身會有風險,二是有大量的黑醫美,包括針劑、醫生都有非常多的灰色地帶,提醒消費者謹慎消費。
金星認為,醫美行業在中國還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與網際網路行業非常不一樣。網際網路講究快,講究流量,講究規模大,而做醫療行業反而要有敬畏之心,要做慢公司。(張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