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容,正在流行_三聯生活周刊

2020-12-13 三聯生活

整容,正在流行

2006-03-13 14:53 作者:於萍 陳賽 劉宇

到2005年,來自中國整容醫師協會的消息說,中國整形美容人數突破了100萬人,並以每年200%速度增長,市場消費額超過了1億元人民幣。這樣算來,在中國每1000人中就有1個整過容,還有兩個打算整……

一天早晨,她從不安的睡夢中醒來,發現自己躺在床上變成了一個美女。她仰臥著,感覺那柔韌的假體緊貼著鼻梁,她稍稍抬頭,便看見自己的胸部穹頂似地化成了兩個弧,被子幾乎蓋不住,都滑下來了。比起以往肥厚的身體,她的腰肢與大腿細得讓人欣喜,都在她眼前婀娜多姿地展露著……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的周孝麟主任在專著《神奇的整形美容術》裡講了個小故事:20世紀90年代初期,一位河北某縣的婦女在整形醫院做了隆鼻手術。在北京的社會環境中,她的美容要求顯得非常正常。但等她回到縣城,卻受到全家人譴責,兒女也為此抬不起頭來。巨大的社會壓力又迫使她回到手術臺,她深有感觸地說:「現代化生活的春風,不知何時才能吹遍神州大地……」到2005年,來自中國整容醫師協會的消息說,中國整形美容人數突破了100萬人,並以每年200%速度增長,市場消費額超過了1億元人民幣。這樣算來,在中國每1000人中就有1個整過容,還有兩個打算整,這股現代化生活春風真吹起來了。

中國整形外科醫院有16年從醫經驗的劉元波醫生將中國整形美容的流變分為三個階段:1985~1990年,主要以治病為主,感染、燒傷、畸形等的修復重建。1990~1995年,醫學美容興起,求美者多是明星或中年婦女。1995年後,以2000年為轉折點,整形美容成風,求美者趨向普羅大眾,更有低齡、高齡的勢頭(劉醫生接手的年齡最小15歲,年齡最大75歲),男女比率約為2∶8。整容熱的原因無非「倉廩實而知禮節」的又一種,明星示範效應,以及韓風漸盛。放到個人身上,卻是最玄虛的原因:對美的追求。

在號稱「京城第一刀」的王磊整形美容診所,記者見到一位年輕秀麗的求美者,她認為左右臉不對稱,要求做面部輪廓整形。王磊醫生查看後斷定,她墊過鼻子,整過下巴,去除過面部假脂墊。多次整形,不適宜再整。醫生建議她改變咀嚼習慣,並將臉小一邊的缺牙補齊,但求美的姑娘執意要求手術。這種求美者被整形醫生稱為「整形上癮」。這是心理疾病還是正常對美的追求,在醫學上依然沒有科學界定。美國《整形時代》(Cosmetic Surgery Times)認為這種人並不能被歸入癮君子之列,用一位整形醫生的話說:「這與工作狂沒什麼分別。工作可以得到快樂,感受樂趣,獲取收益,享受滿足,多次整形也可達到以上效果。」畢竟人不能吃喝玩樂8小時,卻可工作8小時,這種比喻不十分妥帖。但對不美的認識往往令人絕望,《童年·少年·青年》三部曲裡,託爾斯泰寫道:「我常常不知不覺陷入絕望,感到這個世界是不會給這樣一個醜陋的人以幸福的:鼻子這麼寬,嘴唇這麼厚,眼睛小小的,還是灰顏色。還有什麼比一個人的外貌更能影響他的前程的?沒有什麼比一個人的外表更能決定一個人是可愛還是可厭的了。」如果受點皮肉之苦,付出一定金錢,獲益顯然高於這區區代價。

美國美學整形外科學會(ASAPS)2006年2月針對70位整形後的女性發起調查,結果顯示,95%在整形美容後感到心理滿足,81%承認性生活質量得到提高。中國的求美者整形後生活有何變化並沒有量化統計,但王磊醫生介紹,許多人整形美容的目的十分明確:他經手的1/3為普通女性,求職在即或解決個人問題的佔大多數。但這種把求職失敗、婚姻破裂、戀愛受挫與外貌相聯繫的做法也被偏激的社會學者詬病。周孝麟教授就認為這是「一種社會浮躁心理的表現」。「整容就是現代裹小腳。它們的本質是一樣的,都是在殘害身體。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這個社會還是一個男權社會,由男人們製造出一種美,女人們就莫名其妙地被裹挾進去了。」

但拋開性別與社會地位,美麗的確令人賞心悅目。可以將美與好分離,但也不能把美與壞聯繫在一起,沒有什麼事物天生是好的或是壞的。正如女權主義者所說:「允許女人展現自己的美或許是個人解放中最艱難的一個方面。」

美容外科界有個「十不整」原則:帶照片求醫者,受命求醫者,不重儀表者,對醫生缺乏信心者,過分挑剔者,固執己見者,無禮貌者,對手術期望過高者,手術前拒絕拍照者,隱瞞親友者。但在實際操作中,許多原則已不再奉行。在王磊醫生的診所,拿李嘉欣照片的最多,陳慧琳的眼睛,章子儀的臉型,周迅的下巴也頗為流行。

巨大的需求量造就了整形美容業的商機。《2005~2006年中國整形美容市場分析及投資諮詢報告》對比了中韓兩國的美容院數量,認為醫療美容在中國無疑有著潛在的巨大的空間市場。「加快美容業發展,促進中國美容業更快地與世界潮流接軌,即而迅速創立中國品牌」,這儼然是整形美容業的崛起宣言。但魚龍混雜必不可免,「中國在整形美容興起的近10年間,每年因美容不成功而毀容的投訴案件有兩萬起。10年間,已有20萬張臉被毀掉」。這樣的新聞也讓人十分心驚。劉元波醫生對求美者提出告誡:應該選擇具有國家合法資質的醫療機構,而非美容院;選擇具有執業醫師資格證書和行醫證書的整形醫生。

整形美容手術相比於其他外科手術,標準更高一籌:要美。「不美」比較扎眼,便於總結。王磊醫生就說:「不是拿個假體塞進去就行,反例有蔡明整過的鼻子和眼睛;周彥宏的鼻子;侯躍文寬、大、假的眼睛。」但美的標準就十分莫測,「和諧的就是美的」,這是採訪中聽到最多的一句。「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這是春秋時期的和諧之美,但「眉毛像是蠶蛾的觸角」,放到如今,顯然不和諧。自身條件成為「和諧」的基礎。中國整形外科醫院流行一句話:醫生的作用有兩個,一是錦上添花,二是雪中送炭。這兩種效果的決定因素就是求美者的底子。劉元波醫生打了個比喻:「求美者就像個毛坯房,醫生拿到手裡就開始裝修了,經濟適用房和高檔公寓的裝修效果必然不一樣。」因此,在某些情況下,還是牢記心靈美才是真的美這句古訓比較實際。

要多美麗就多美麗?

一個韓國整容醫生眼中的中國式整容

黃寅守是韓國SK愛康醫院整形科主任醫生。他師從韓國整容大師白世民,從事整形二十餘年。

中國人整容有一種很奇怪的心態,仿佛「錢」能解決一切問題。錢能買一張金喜善的臉,一個宋慧喬的嘴唇,一雙李英愛的眼睛……就在上個月,一個中國女人拿了一張奧黛麗·赫本的照片來找我,說想要一個和赫本一樣挺直俏麗的鼻子。我不得不告訴她,一個東方女孩非要整成西方人的鼻子,不僅不好看,從技術上也不可能實現。我即使能幫她做一個一模一樣的鼻子,又怎麼可能把她的頭形改成赫本的頭形呢?要知道,錢是變不出赫本的。

一個整形醫生,每天要面對的人情冷暖,並不比那些救死扶傷的醫生少。我常常會遇到一些女孩子,對整容的期待值高到令人不安。她們來到這裡,對自己的臉和形體完全沒有審美的概念,卻一心一意相信,改變了容貌之後,變心的男友就會回到自己身邊,或者就可以在職場上重拾自信。她們那麼深刻地相信,整容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這樣的人,我不得不拒絕給他們做手術。因為,整形只是手術,並不是魔術。我可以將80分的容貌整成90分,卻不可能將50分的容貌整成90分。況且,命運這個詞太沉重了,不是一個手術所能夠承擔的。

整容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除了金錢之外,還要忍受痛苦,付出很長的時間讓受傷的身體恢復。我知道,網上流傳著很多韓國明星整容前的照片,這些照片讓很多人對韓國整容師生出許多不切實際的幻想,仿佛單靠整容就能將一個醜女變成一個天仙。他們沒有想過化妝、年齡甚至攝影本身所具有的欺騙性,這些都是造就一個「美女」不可忽視的因素。有時候,單單化妝術,就可以有鬼斧神工的效果。

在韓國時候,我沒想到韓流在中國有這樣大的影響力。來到我們醫院的人,十之八九是拿著韓國明星的照片來的,像金喜善、李英愛、宋慧喬、蔡琳。也有要整成中國女明星的樣子的,比如範冰冰。《大長今》之後,突然很多人都要求整成李英愛的樣子。可能這邊引進的韓劇時間還是比較滯後,所以,不少明星在韓國其實已經走下坡路了,在這邊卻還有許多人喜歡。

有人像逛超級市場一樣,「我要李英愛的眼睛、宋慧喬的嘴唇、李貞賢的鼻子、金喜善的臉形」,仿佛這樣就能變成一個完美的韓式美人。其實,我們嘗試過把這些美人最得意的部位合在一起,但最後的效果很可怕的,因為根本就不協調。一張臉為什麼好看,最主要是因為比例的協調和均衡,在均衡中表現個性,而不是執著於某個具體部位。韓國很有名的歌手Rain在一次採訪中說自己曾經很想做雙眼皮手術,但醫生勸他,他的單眼皮是與他的整個臉形恰好協調,如果割成雙眼皮,反而會變得很奇怪。他只好打消了整雙眼皮的念頭。

世上沒有一個女子的外形是完美的,但美人卻是有標準的。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在韓國女明星中,中國人最喜愛的是金喜善和李英愛。後來我研究了一下,發現她們兩人的臉形輪廓明顯,嘴唇很平,這種外形其實不像韓國人,反而與中國人最相近,從而也更有親近感。在韓國,女孩子都喜歡整成金泰姬的樣子(《愛在哈佛》的女主角),她是韓國女孩子整容的最佳範本,因為她的臉細長,唇部突出,這符合韓國人的審美喜好。至於日本人,他們喜歡全智賢和宋允兒,她的鼻底與人中之間的角度很小,輪廓突出,更接近日本人的外形特徵。可見,即使同是東方國家,對于美人,還是有自己的傾向的。

整容醫生第一眼看人,首先看到的不是一個感性意義上的「美」,而是迅速轉化為比例和尺寸。比如三平五眼,即垂直三等分,水平五等分,是臉部的黃金比例,但這種比例並非一成不變。如今李英愛的臉垂直三等分就不是1∶1∶1的經典比例,而是1∶1∶0.8的孩子臉,這是一種Baby face,下頜較短,顯得兩頰有些嬰兒肥,很少女,稚氣,清純。

整容還有一個原則,要變動的部位必須是已經生長的差不多的,至少90%長成。如果年齡太小,這些部位尚未完全生長,是不可以做手術的,比如眼睛必須到13歲才能做,鼻子是16歲開始可以做,隆胸和吸脂必須到18歲,削骨則要等到20歲,這些都有嚴格要求。而且不管什麼手術,超過3次,都會有危險。韓國有一種說法叫「整容中毒」,有人一年之中做了23次整容,結果變成一張風扇臉!人間變美的欲望這麼強烈,卻也是可怕的事情。

也有一些男人來整容,不過比較少,在我們醫院大概也就5%的比例。他們最多拿來的照片是劉德華,尤其是劉德華的鼻子,這曾經讓我很困惑。因為這種鷹鉤鼻在我看來是不符合審美的,但很多中國男人希望像他那樣,把鼻尖的準頭往下垂,像水滴一樣(據說鼻翼豐滿,準頭往下是金龜婿的面相)。

以前,在韓國人看來,身體髮膚取自父母,隨便改變自己的容貌,是一件很罪惡的事情,但現在在韓國,整容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即使當了Miss Korea,也得繼續整容。整容醫生給自己的太太做手術是很正常的,整形科醫生之間也相互整容。

隆胸術

林志玲從馬背上摔下,是被踩破了胸內假體嗎?問了兩位美容外科醫生,甲醫生回答:「我又沒剝開她的衣服看過,不好說。」乙醫生說:「如果真裝了矽膠假體,是不可能被馬踩破的。假體十分耐重,卡車都不能壓破。」以上說明了隆胸術的兩個特點:一、這是部位最隱秘的美容術之一;二、假體隆胸還挺安全。

隆胸法目前可行的一種是「自體脂肪顆粒注射法」,即將吸脂減肥時抽取的局部脂肪注射到胸內。這種方法必須注射多次,且有50%會被人體吸收,效果不夠立竿見影,適合基礎比較好的胸。另一種流行的是「乳房假體植入法」,假體由無氣氣球樣的矽膠薄膜囊包括水狀矽膠假體或生理鹽水製成。假體耐壓,無毒,不易引發併發症,效果明顯,且可取出並恢復原樣。但10~15年後,由於假體老化,必須取出或更換。在中國整形外科醫院,可以見到20來歲的姑娘拍在桌子上兩萬塊錢,乾脆地說:「隆胸,假體的。」對醫生關於10~15年的提醒還有反駁:「我就漂亮這10年,到時候取出來扔了,誰還看我?」

但胸部的尺寸到底多大為好?從生物學上,大小與奶水的質量無關。但人類學家將進化後的胸部稱為:「製造假象的標誌。」豐滿的胸可使女性看上去能夠給下一代提供良好營養。雖然男性不怎麼想得起它們的哺乳作用,但他們認為,大很性感。決定胸部尺寸問題的並不是迎合大眾審美,而是取悅數目有限的男性。

雖然整形美容還設有縮胸術,但隆者居多,以C和D罩杯最流行和可行。但假體隆胸是最易識破的整形手術之一:摸上去手感微硬;平躺時直立高聳,術語稱「流動性差」。英國一家雜誌曾發表了一封精神受到折磨的丈夫的信:「我有極強的欲望想廢掉我的妻子……令我深感驚異的是她渾身上下全是假的。」

隆鼻術

據說麥可·傑克遜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把小三角鼻子摘下來泡在營養液裡,第二天早上再戴上。由此,我們對隆鼻術有了一個最直觀的了解:危險。

實際上隆鼻術在整形美容手術中被認為最安全。手術半個小時,三天消腫,七天拆線,不影響生活。如果回頭不喜歡了,被人看穿了,盡可把填充物取出來修,更換,或乾脆不要,還本來面目。由於簡易,隆鼻術最經常遭遇反悔。中國整形美容術專家周孝麟教授舉過兩個例子。一位外傷導致鼻畸形的女患者,做完手術後效果不錯,但她兒子不認識了,死活不肯叫媽,而稱阿姨。只好取出矽膠恢復原樣。還有一生意人,隆鼻後一年回到醫院,要把「那玩意兒」拿出來,因為被一位「面相大師」指點,說假鼻子擋財。

有個哲學家說:「如果埃及豔后的鼻子再低點,世界將為此改變。」由於鼻子處於臉部的中心位置,並向外突出,所以最容易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重瞼術

古代的人們說起眼睛常常是些「明眸善睞」、「目流橫波」之類的形容,而今天的人們談起眼睛的時候最常說的往往是「電眼美女」,而一雙電眼,首先的要求就是雙眼皮。美容醫生們介紹說,去醫院做美容的1/3的人都是做雙眼皮手術的。在我國僅有的幾十年的美容史上,雙眼皮手術也可謂是做了美容業的開路先鋒和美容知識的普及模範。

當雙眼皮美女遍地開放,美容前衛人士自然會開始追求更為漂亮的眼睛,於是,手術方法就是極為普通的切開縫合、手術費用也只要500塊錢的開眼角手術吸引了更多的大眼美女,她們都希望自己的眼睛比趙薇、範冰冰的還要大。還有不少人直接同歐美接軌,要求做一副歐式眼。但美容醫生們都認為,歐式眼的魅力得益於歐洲人較高的眉弓和較深的眼窩,而東方人的面部結構則相對平緩,再漂亮的歐式眼也並不適合大多數中國人的臉型。

另外一種有大量擁躉的眼部手術是去眼袋,只不過它的受眾不是前面那些年輕的愛美女性,而往往是中老年男女。據美容醫生介紹,中老年男性美容最多的就是做去眼袋和植髮,而中老年女性也是更熱衷於去眼袋、去皺、抽脂。

面部輪廓整形術

在關於超級模特凱特·莫斯是否漂亮這個問題上,似乎一直有些爭議。前段時間,這個問題有了答案,研究人員在專門對凱特·莫斯的面部進行研究後從科學上肯定了她的美貌,因為凱特·莫斯和其他很多明星、名模一樣,擁有臉部五官之間的完美關係。原來,擁有美貌的人面部五官的相互位置關係也有一定的規律,例如,左右鬢角之間與兩眼外眼角之間的距離、兩瞳孔與兩嘴角之間、兩嘴角與鼻底寬度之間的距離,它們的比例都是1.4∶1,而凱特·莫斯的臉完全符合這個規律。研究人員認為,這條規律是放之四海明星皆為準的,正是因為這個規律,這些明星們看起來才全都很漂亮,只是他們似乎忘了,這些名模明星們還都是清一色的小臉和瘦臉。

有越來越多的女性奔往美容醫院要求做瘦臉美容手術。雖然美容醫生們一般會根據美容者的自身狀況對其進行瘦臉建議,但是能下定決心徹底改變自己的女性們往往都想一下子來個徹底,直接變成小小的瓜子臉——中國人眾多臉型中最美的臉型。

磨骨是最適合那些下頜相對較寬的美容者的,醫用的鋸或銼可將骨骼磨出自己希望的角度。而去頰脂墊則適合那些臉型不錯但臉部較胖的美容者,將臉內部這個大小如雞蛋黃般的脂肪組織去除自然也就達到了瘦臉的目的。而最簡單的瘦臉手術則是注射肉毒素,但此種手術只適用於咬肌比較肥大的美容者。最初應用於面部痙攣治療的肉毒素,在逐漸被發現其直接打在肌肉上具有使肌肉萎縮的功能後,就開始越來越多地應用在瘦臉美容上了,只是難免會令人想到,肌肉是完全萎縮了,臉也看著小了,但若是日後脂肪越來越多,臉部會不會變得更大更胖?

吸脂術

關於女性的形體美,阿拉伯人有一種說法叫做「旋轉的天堂」,其實也就是我們現在整天掛在嘴邊的「S」型曲線。構成S曲線的三大要素就是女性身體的胸、腰、臀,但是S曲線的標準是什麼呢?國際審美委員會發布的現代女性體形美的標準中將胸圍90釐米、腰圍60釐米和臀圍90釐米定為S曲線的基本標準。這個典型以西方女性為參照定下的標準到中國後可以打上一些折扣,但每天仍有無數女性為著這個標準努力減肥塑身。全世界的女人似乎都在為減肥、塑身、S曲線而瘋狂。

而當我們這邊的女性在為纖腰努力吸脂的時候,大洋彼岸的歐美女性則開始了美臀。也許是受到了近年走紅的詹妮弗·洛佩茲和凱莉·米洛的影響,美國女性接受美臀手術的人數一年內比原來增加了5倍,而英國女性也開始對花費幾千英鎊的美臀手術趨之若鶩。如同其他注射類美容手術一樣,美臀手術就是把矽膠或自體脂肪注入到臀部上方,使得臀部看起來更加圓潤上翹,而最終目的當然是那條令人瘋狂的S曲線。

閱讀更多更全周刊內容請微信掃描二維碼成為中讀VIP,閱讀期期精彩內容!

版權聲明:凡註明「三聯生活周刊」、「燃Ran」、「愛樂」或「原創」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未經三聯生活周刊或愛樂雜誌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 、連結、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刊、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三聯生活周刊」或「來源:愛樂」。違反上述聲明的,本刊、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兼容Kindle_三聯生活周刊
    三聯生活周刊:iRiver以前產品主要集中於MP3隨身聽,同iRiver近似的紐曼、愛國者都在嘗試電子書,包括中國最大的電子書製造商漢王,以前只是專注於手寫板領域。是否可以說在戴爾和惠普等電腦巨頭,與諾基亞和三星等手機製造商之間,電子書為眾多多媒體設備製造者提供了一次轉型的機會?
  • 與才智無關_三聯生活周刊
    慢慢地,身邊的服飾色彩越來越斑斕,選擇越來越多樣,ESPRIT曾有過的獨樹一幟也終未倖免,被流行大浪逐漸吞沒。於是,不知不覺中消失了曾有過的熱烈嚮往。
  • 三聯生活周刊電子版
    三聯生活周刊 社區 生活者www.lifeweeker.com 分享生活趣味:讀書、旅行、美食、戀物、音樂等,找到和您有共同趣味的朋友。書架及照片牆:推薦優質圖書,收藏打造自己的「書架」。照片牆匯聚您生活的精彩點滴.
  • 關於我們 三聯生活周刊
    :CN11-3221/C 郵發代號:82-20 定價:15元/期 《三聯生活周刊》由中國出版集團下屬的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主辦,是一份具有良好的聲譽,在主流人群中有著廣泛影響力的綜合性新聞和文化類周刊
  • <三聯生活周刊>朱偉
    悠久的傳統和極具個性的定位 《三聯生活周刊》前身為鄒韜奮先生在20年代創辦的《生活周刊》,韜奮先生的創刊目的是:「每星期乘讀者在星期日上午的閒暇,代邀幾位好友聚攏來談談,沒有拘束,避免呆板,力求輕鬆生動簡練雅潔而饒有趣味」,以「供應特殊時代的特殊需要的精神食糧」。
  • 三聯生活周刊十年【精裝】
    三聯生活周刊十年【精裝】 《生活》周刊1925年10月11日在上海創辦,1926年起由鄒韜奮任主編,發行量達到15萬份,是極有影響的刊物。
  • 三聯生活周刊歷史
    《三聯生活周刊》前身為鄒韜奮在20年代創辦的《生活周刊》,韜奮先生創刊目的是:「每星期乘讀者在星期日上午的閒暇,代邀幾位好友聚攏來談談,沒有拘束,避免呆板,力求輕鬆生動簡練雅潔而饒有趣味」,以「供應特殊時代的特殊需要的精神食糧」。
  • 三聯生活周刊
    蟹 2014-09-28 21:26 作者:梁實秋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4年第40期
  • 《三聯生活周刊》天貓旗艦店 精彩你的十二月
    一大波「年終總結」、「年終考核」、「公司年會」正在前僕後繼地襲來。本想安靜的做個寶寶,為什麼要在十二月承受這麼多?雖然這些工作讓多數人的十二月過得焦頭爛額,但這又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總結和回顧一年的得與失,才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為來年的目(jiǎng)標(jīn)而奮鬥!今年5月,三聯生活周刊天貓旗艦店上線開業。
  • 反諷 - 反諷_三聯生活周刊
    反諷 2012-07-17 11:00 作者:苗煒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 紙媒的黃昏:《新周刊》和《三聯生活周刊》主編卸任
    兩位重量級的掌門人幾乎同時告老還鄉,讓人不由得對國內周刊的生存環境心生憂慮起來。1952年出生在上海的朱偉,1995年接任《三聯生活周刊》主編。《三聯生活周刊》的文化新聞風格逐漸形成。這或許跟朱偉個人的經歷有關。1968年,他到黑龍江建設兵團上山下鄉,並開始小說寫作。1978~1983年,他在《中國青年》雜誌當記者、文藝部編輯。
  • 三聯生活周刊 讀者投稿說明
    三聯生活周刊 讀者投稿說明 2011-04-07 17:23 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 媒體丨三聯生活周刊、中國新聞周刊(北京)
    *招聘人數:1人新媒體主編所屬部門:三聯生活實驗室崗位職責:「松果生活」公號發展規劃、選題內容、用戶運營的整體統籌與日常管理;協同三聯生活實驗自主內容與項目計劃;提升松果生活公號商業價值。職務要求:1、擁有較強追隨熱點和發現選題的能力;敏銳,能持續發現有趣的選題;責任心和抗壓能力強,有快速完成稿件的能力;2、文字能力出色,能駕馭各種文風;3、長期關注松果生活,了解並認同松果生活的風格和理念;4、擅於搜索;了解國內外審美及流行趨勢;5、有2年以上文化類新媒體運營經驗;或者
  • 語言戰爭_三聯生活周刊
    語言戰爭 2012-06-14 14:30 作者:薛巍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2年第24期
  • 招聘信息 三聯生活周刊
    協助維護三聯生活周刊官方網站(www.lifeweek.com.cn)3.協助維護三聯生活周刊官方微博及微信任職要求:1、對《三聯生活周刊》有一定了解為佳,有較強的文學功底,知識面廣;2、有良好的信息收集、歸納、整理、表達能力;3、能承受工作壓力,獨立工作能力強,具備團隊合作精神;工作地點:北京工作時間:全職/兼職薪資水平:面議有意者請將簡歷及作品發送至郵箱:zhaopin#lifeweeker.com
  • 種桑吾廬西_三聯生活周刊
    種桑吾廬西 2013-05-22 14:58 作者:芳芳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3年第7期
  • 關於結婚這件事_三聯生活周刊
    在《新結婚時代》的寫作過程中,有人打電話給她,讓她去看一部正在流行的網絡婚戀小說《雙面膠》,也是寫一對出身背景不同的小夫妻如何在文化背景差異下一步步走向破裂的過程。這部小說後來被改編成了話劇。但是王海鴒覺得《雙面膠》和她寫的小說之間沒有雷同之處,因為《雙面膠》寫的是婆媳關係,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悲劇主要是婆媳關係造成的。
  • 開餐館_三聯生活周刊
    開餐館 2015-04-21 10:01 作者:梅文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 熱酒好過冬_三聯生活周刊
    熱酒好過冬 2011-11-16 12:41 作者:殳俏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 聊天實錄:《三聯生活周刊》主編朱偉做客搜狐
    三聯會變成一本新聞周刊嗎?  主持人劉峻說:三聯生活周刊的老讀者都有印象,早年的三聯的定位有點像《讀書》、《讀者》、《新周刊》等幾本雜誌的混合體,但是近幾年《三聯生活周刊》時政量的新聞大大加強了,除了出版節奏加快的因素外,主要是什麼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