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知道了這個真實故事的一部分內容,數學老師大海的自閉症兒子七次被學校退學後,媽媽麗麗終於崩潰,帶兒子小雨去尋短見,被大海救回,麗麗隨後又離家出走,大海無奈之處辭職帶兒子回到了鄉下母親家。
聽說兒子要帶孫子小雨回來,奶奶開心做了一桌好菜。結果得知兒媳「因為忙」沒有回來,便知事情不像兒子所說的那麼簡單。同時在飯桌上,孫子因為奶奶給夾了青菜而尖叫不止。
大海趕緊把青菜從兒子碗裡夾出去,止住了兒子的尖叫行為。並告訴母親,兒子不愛吃青菜。
換作是普通的孩子,不愛吃青菜可以表達出來,或自己夾走表示不要。但小雨是通過尖叫的行為來表達自己的抗拒,反應比較強烈。
這讓大海回想起往日的一幕幕兒子在生活中尖叫的情節。一般都是恐懼、抗拒、不滿。在需要表達不要的時候,就會通過尖叫來表示。直到外界對他的影響符合自己的意願才能止住尖叫。
或許,在自閉症孩子的眼裡和心裡,這種不適感真的要比普通孩子強烈很多倍,以至於他們會用自己極大的力量去表達抗意。
在平時,周圍不理解的人都會覺得是家長沒有管好孩子,孩子沒教養。這讓自閉症的父母非常難過,不過,也有一些家長有比較強的保護欲,覺得寧可讓旁人誤會自己沒有教好孩子,也不願意去解釋自己有這方面的障礙。
通過對往事的回憶,大海也更加理解了小雨,也理解了麗麗的無助和苦楚。
奶奶了解了小雨的情況,依然無條件接納孩子的不同,給他完全的愛。允許只要小雨喜歡的,可以讓鴨子進屋,由著孫子按自己的意願隨心所欲的作畫,這樣畫出來的畫真的特別令人欣喜。欣賞孫子,不吝讚美。
奶奶告訴兒子大海不要在意人們的眼光,生命有不同,尊重他本來的樣子,不必去盯著這點不同,就像水裡遊來遊去魚,有一條背鰭上缺了一塊,但又怎麼樣呢?魚兒照樣自由自在的遊來遊去……
大海從母親對待小雨的方式和態度上學到了很多,開始釋然,放心下心包袱,全心全意的去陪伴和引導孩子。帶著小雨去感受大自然,通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去引導,這段時間時光裡,小雨的慢慢的進步著,自己也收穫很多成長。
大海也時不時的會把給小雨拍的鄉下生活照片和視頻發給麗麗,手機的另一端,麗麗的心也是牽掛的厲害。
她不是不愛大海和小雨了,而是無法接受一而再再而三的打擊,才選擇了逃避。
看到丈夫發來的照片和視頻,麗麗也慢慢地被感動。
奶奶、大海和小雨在鄉下平靜的生活著,然而有一天,當大海和小雨在河塘邊玩時,下起了雨,他們便匆匆往家趕,到家裡卻看到了讓他終生難忘又痛徹心扉的一幕……
發生了什麼事情呢?明天繼續分享故事的結尾。感謝關心他們的讀者,耐心等待。同時,也可以觀看公益微電影《大海小雨》看完整影片。再次感謝大家。
歡迎關注
作者:揚媽 倆寶媽
愛孩子愛生活,享受親子時光;喜歡文字,喜歡分享,收藏愛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