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學習最大特點之一就是邏輯性和系統性非常強,這也是數學難學的地方之一。很多人誤以為邏輯是哲學的事,其實不然,數學處處都體現邏輯性。
那麼高考作為選拔人才的考試,會如何考查數學這一特點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
邏輯聯結詞與集合的關係
「或、且、非」三個邏輯聯結詞,對應著集合運算中的「並、交、補」,因此,常常藉助集合的「並、交、補」的意義來解答由「或、且、非」三個聯結詞構成的命題問題.
正確區別命題的否定與否命題
「否命題」是對原命題「若p,則q」的條件和結論分別加以否定而得到的命題,它既否定其條件,又否定其結論;「命題的否定」即「非p」,只是否定命題p的結論.命題的否定與原命題的真假總是對立的,即兩者中有且只有一個為真,而原命題與否命題的真假無必然聯繫.
典型例題1:
已知p:方程x2+mx+1=0有兩個不等的負根;q:方程4x2+4(m-2)x+1=0無實根.若p或q為真,p且q為假,求m的取值範圍.
簡單的邏輯聯結詞
1、用聯結詞「且」聯結命題p和命題q,記作p∧q,讀作「p且q」.
2、用聯結詞「或」聯結命題p和命題q,記作p∨q,讀作「p或q」.
3、對一個命題p全盤否定,就得到一個新命題,記作綈p,讀作「非p」或「p的否定」.
4、命題p∧q,p∨q,綈p的真假判斷:
p∧q中p、q有一假為假,p∨q有一真為真,p與非p必定是一真一假.
典型例題2:
已知命題p:x0∈R,使tanx0=1,命題q:x2-3x+2<0的解集是{x|1<x<2},給出下列結論:
①命題「p∧q」是真命題;②命題「p∧(綈q)」是假命題;③命題「(綈p)∨q」是真命題;④命題「(綈p)∨(綈q)」是假命題.其中正確的是( )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命題p:x0∈R,使tanx0=1是真命題,命題q:x2-3x+2<0的解集是{x|1<x<2}也是真命題,故①命題「p∧q」是真命題;
②命題「p∧(綈q)」是假命題;
③命題「(綈p)∨q」是真命題;
④命題「(綈p)∨(綈q)」是假命題.
[答案] D
全稱量詞與存在量詞
1、全稱量詞與全稱命題
(1)短語「所有的」「任意一個」在邏輯中通常叫做全稱量詞,並用符號「」表示.
(2)含有全稱量詞的命題,叫做全稱命題.
(3)全稱命題「對M中任意一個x,有p(x)成立」可用符號簡記為x∈M,p(x),讀作「對任意x屬於M,有p(x)成立」.
2、存在量詞與特稱命題
(1)短語「存在一個」「至少有一個」在邏輯中通常叫做存在量詞,並用符號「」表示.
(2)含有存在量詞的命題,叫做特稱命題.
(3)特稱命題「存在M中的一個x0,使p(x0)成立」可用符號簡記為x0∈M,P(x0),讀作「存在M中的元素x0,使p(x0)成立」.
典型例題3:
已知命題p:方程2x2+ax-a2=0在[-1,1]上有解;命題q:只有一個實數x0滿足不等式x02+2ax0+2a≤0,若命題「p∨q」是假命題,求a的取值範圍.
1、「p∧q」「p∨q」「綈p」形式命題的真假判斷步驟
(1)準確判斷簡單命題p、q的真假;
(2)判斷「p∧q」「p∨q」「綈p」命題的真假.
2、含有邏輯聯結詞的命題的真假判斷規律
(1)p∨q:p、q中有一個為真,則p∨q為真,即一真全真;
(2)p∧q:p、q中有一個為假,則p∧q為假,即一假即假;
(3)綈p:與p的真假相反,即一真一假,真假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