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人類的起源和發展學案
學習目標:
1、概述人類起源於森林古猿,人類是在與自然環境的鬥爭中逐漸進化來的。
2、對比觀察四種現代類人猿和人類起源與發展過程的示意圖,概述人類在起源和發展過程中自身形態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變化。
3、認同人類起源與發展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人類應當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以及科學是不斷發展的觀點。
學習的過程:
一、人類的起源:
【自主學習】閱讀課本第2頁回答問題
19世紀著名的進化論建立者___________,在比較了和___________的相似處之後,提出了它們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___,猛烈地衝擊了當時流行於世的人是___________觀點。
【閱讀思考】
請閱讀課本3頁內容後,獨立思考以下問題。
1.現代類人猿生活在___________中,適於_________生活.
2.現代類人猿和人類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在距今1200多萬年前,森林古猿曾廣泛分布於___、____、____地區,尤其是_____的熱帶叢林中,過著以_____為主的生活?
3.類人猿在形態結構上確實與人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在哪些方面與人類有根本的區別?
4.人類數量的不斷增加,類人猿的數量卻日益減少,為什麼會這樣?
【銜接生活】
曹植有首詩,批評哥哥曹丕對他的迫害:「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人猿同袓,人類應當怎樣對待珍稀、瀕危的現存猿類呢?
二、人類的發展
【閱讀思考】
請認真閱讀課本4-5頁內容後,思考以下問題。
1.古人類學家在_____________發現了許多早期人類化石.
2.就「露西」少女的骨胳來看,她的上肢和下肢骨在形態上已經發生了變化,下肢骨_____,根據四肢和骨盆的形態,想像一下她的運動方式是_______________
3.古人類用圖4-3中所示的石塊做什麼?
從石塊的形狀來推測,當時的古人類已經具有了什麼能力?
4.森林古猿是如何發展成為現代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
閱讀教材第5頁內容,結合人類起源與發展圖,試總結人類起源的大致過程。
【拓展延伸】
經過漫長的歲月,人類從自然界的弱者逐漸變成了強者。人類現在已經強大到能夠改變生物圈的面貌。那麼,人類是否應當更加理智地發展和運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呢?
【當堂檢測】
1.直立行走使古人類能夠( )
A 從樹上摘取果實 B 將前肢解放出來,使用工具
C 擴大行動範圍 D 保護環境
2、在哺乳動物中,與人類親緣關係最近的可能是( )
A 長臂猿 B 獼猴 C 黑猩猩 D 狒狒
3.在人類起源和發展的漫長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
A 由於其他動物入侵 B 由於地形和氣候的變化
C 為了擴大領地 D 為了躲避敵害
4.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
A 猩猩 B 長臂猿 C 類人猿 D 森林古猿
5.在森林古猿進化成人的過程中,下列哪一項是人類的主要標誌( )
A 能直立行走 B 使用工具 C 產生了語言 D 腦量增加
6.下列關於現代類人猿與人類的根本區別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祖先不同 B 運動方式不同
C 製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D 腦發育程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