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導認為他沒有科研能力,被三次踢出師門,如今斬獲科學探索獎。
山東一個叫費縣的小縣城沸騰了,因為有一個叫王鑽開的費縣子弟獲得了2020年的科學探索獎。斬獲這個獎項難度之大、含金量之高,業內人士都非常清楚。小縣城中有人能獲獎,自然會引發轟動,成為費縣人的驕傲了。
「科學探索獎」是由馬化騰聯合楊振寧、施一公、潘建偉等科學家共同發起,旨在鼓勵青年學者研究基礎科學及前沿技術。今年,有13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得主和100多位發達國家的院士參與提名,更有800多名「兩院院士」參與評審。上千名候選人中,僅有50人獲得最終榮譽及300萬獎金。來自費縣的王鑽開就是獲獎者之一。
王鑽開2000年畢業於吉林大學,獲機械工程學士學位;2003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獲微電子學碩士學位;2008年在倫斯勒理工大學獲得機械工程博士學位;2008-2009年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進行博士後研究。
如今的王鑽開是香港城市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工學院副院長,教育部「國家人才計劃」講座教授,香港青年科學院創始成員;主要研究方向為仿生機械系統和微觀傳遞現象等;2016年2018年入選香港青年科學院院士,2019年入選國際仿生學會Fellow。
在眾多耀眼光環下,誰能想到這位科學明星曾經有過一段人生最為黑暗的時期——讀博期間被開除了三次,被導師認為沒有科學研究能力,博士頭銜差點與他無緣。
王鑽開在美國讀博期間,前後換了三個導師。他跟第一個導師學習沒有多少時日,某天就被導師叫到辦公室直截了當和他說——你還是轉學到一個更適合你的地方去吧。就這樣王鑽開在毫無思想準備的情況下,被第一個博導給開了。
王鑽開這下慌了,想到自己千辛萬苦來讀博,剛剛起步就遭受一悶棍,這如何是好?幸好學校來了一位剛入職的年輕女博導,王鑽開沒有選擇地成了這位女博導的第一個博士生。但是女博導的專業王鑽開並不喜歡,投到女博導門下本是無可奈何的選擇,於是王鑽開脫離女博導的課題,自己搗鼓研究,最終結局可想而知。女博導給了他一個D的成績,將他開除了。
因為王鑽開有一個D的成績,第三個博導對他很是冷淡,根本不把他當回事。一段時間後,第三個博導對王鑽開說——我覺得你不太適合讀博士,如果你沒通過資格考試,半年後轉碩士走人;如果通過,我也未必留你。王鑽開就這樣第三次被導師開除了。
王鑽開非常痛苦失望,但沒有絕望。按照導師要求積極備戰資格考試,竟然很順利地通過了;但導師要求他寫出一篇Nature!王鑽開全力撲在研究上,工作進展快速,2007年春天,研究正式在Nano letters上發表。同年,他拿到全美材料研究生銀獎,以及教育部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的「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留學生獎」。2008年,他順利博士畢業。
後來的研究之路,王鑽開算是走得比較順利;但是他永遠忘不了那一段最為黑暗的歲月。那段經歷反覆提醒他,無論潰敗到怎樣的程度都不能放棄,只要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性也要抓住,希望永遠在絕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