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騰訊公司成立20周年之際,砸10億元成立「科學探索獎」,不求商業回報,只為激勵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投入到科學探索之中,如今「科學探索獎」也迎來了首批獲獎者。
11月2日,2019年「科學探索獎」頒獎盛典在京舉行,這是繼9月20日獲獎名單發布後的首屆頒獎典禮。
大會上,50位來自高校、科研機構及企業的獲獎青年科學家與眾多國內外科學家代表在此匯聚一堂。
這50位獲獎者涉及領域包含了數學物理、生命科學、天文地理、化學新材料、信息電子、能源環保、先進位造、交通建築、前沿交叉九個領域,其中男性和女性獲獎者的比例為9:1。
公開資料顯示,「科學探索獎」由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騰訊基金會發起人馬化騰,與北京大學教授饒毅,攜手楊振寧、毛淑德、何華武、鄔賀銓、李培根、陳十一、張益唐、施一公、高文、謝克昌、程泰寧、謝曉亮、潘建偉等知名科學家共同發起。
據悉,「科學探索獎」的評選標準與以往眾多對已有科技成果進行獎勵的獎項大有不同,此次科學探索獎獎勵的是青年科技工作者正在從事的基礎科學和前沿核心技術的未來可能,更多看重的是個人潛力作出的排名。
獎項採用「相同條件下,年紀更輕者勝出」的機制,在50名獲獎人中,35歲一下獲獎者有9位,比例達20%。獎項還支持了在中國大陸全職工作的、45周歲及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據官方表示,每位獲獎者將連續5年,獲得總計300萬元的資金,且獎項啟動資金由騰訊基金會資助。
騰訊高級副總裁、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理事長郭凱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和多數科研獎項獎勵課題為主不同,此次科學探索獎獎勵的是科學家本人,「青年科學家給國家做的技術貢獻不可限量,應該給予他們支持,我們的獎勵不限制為的就是給他們更多、更自由的發揮空間。」
以下是幾位獲獎者的感言:
1.科學探索獎生命科學領域獲獎者、北京大學劉穎
「基礎科學的研究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科學發現是無法計劃的。老師對我的肯定雖然給了我壓力但更多的是激勵和動力,讓我更加堅定信心在今後的科學探索路上靜下來,專心於研究自己感興趣的生命科學問題。」
2.科學探索獎天文和地學領域獲獎者、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付巧妹
「委會沒有限制獎金的用處,這一點我覺得非常好。」這筆獎金不僅能為她在科研工作中解決難題,也能給予家庭更大的經濟支持。
3.科學探索獎信息電子領域獲獎者、清華大學吳華強
他表示,想用這筆獎金在曾經就讀的中學設立一個獎學金,鼓勵更多的年輕學子學習、探索。
附:2019年「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截圖來自「科學探索獎」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