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常有家長抱怨孩子太嬌氣,不能批評,一寫作業就吭哧,膽小怕事,不敢嘗試新事物,內心脆弱……這些孩子,可能正經歷大人看不見的痛苦。
為什麼現在「玻璃心」的孩子那麼多?
清華大學學生心理發展指導中心副主任劉丹老師建議父母,用手機錄一個小時的語音,看看在這一個小時的時間裡,你給孩子下了多少條指令。「這個字寫歪了」、「快點去刷牙」、「怎麼還不喝牛奶」、「到洗澡時間了」、「頭髮沒幹別躺枕頭上」、「去拿書,我們開始閱讀」……
僅僅在臨睡前1個小時,孩子就有可能接收到7-8條語言指令,這些語言指令裡,可能還夾雜著大人批評、不耐煩、焦躁的語氣。
2、我們的孩子就是這樣,每天被不同的指令包圍著。你知道嗎?孩子的大腦每加工一條語言指令都非常辛苦,這些語言刺激會讓他們特別焦躁,內心充滿挫敗感;同時也會讓孩子特別「易碎」,一點小事就情緒不穩定、哭泣發火。年齡越小,父母越應該給他們儘量多的身體刺激,少用語言。
你想要讓孩子吃飯,把筷子拿給他,或者敲一下碗就可以;你想要孩子刷牙,可以試著寫在紙上給他看;你想要孩子看書,拿來書故意放他手上,書落到他懷裡,閱讀就開始……
語言減少了,孩子的語言中樞的過度刺激概率才會降低,這種調整,會讓孩子更容易接受執行,卻不帶給孩子挫敗感。
3、我們的孩子時常會從父母、祖父母、老師那裡收到太多的壓力,而且這些壓力是透明的,大人看不見的。
很多父母說當時我從山溝考到大學多不容易,父母的不容易只相當於爬到了珠穆朗瑪峰大本營,而孩子所面臨的壓力是要從珠穆朗瑪峰大本營登上山頂!到達了一定高度再往上爬,壓力是難以承載的,而且越往高處,空氣越稀薄。
4、我們很難想像,在今天做一個優秀的孩子,承載著多大的壓力,在這種壓力之下,孩子的脆弱是很自然的。所以,別再給孩子加壓了,他們真的會崩潰。好好保護我們的孩子,好好愛我們的孩子,越是「玻璃心」的孩子,越需要父母給他們更多的愛、更多的時間、更多的耐心,用正確的方式愛他們,他們會越來越自信,越來越棒!
以上就是今天捷哥說的全部內容了,明天早上六點半我們一起捷哥說我們聽!
也歡迎大家文末留言互動交流,共同成長。
識別二維碼,關注捷哥說
每天早上六點半,陪你一起成長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有收穫,點個讚吧!或者點個「在看」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