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麼平衡工作和家庭?這幾乎是一個偽命題,很少有人能真正得到答案。但我最近看到一個詞很有意思,叫「育兒合伙人」。老婆(老公)是你的合伙人,而孩子就是你們倆最大的客戶。養育孩子,就和工作一樣,也需要關注用戶需求,定期團建,及時復盤。
一次訪談中,郭晶晶透露了丈夫霍啟剛一條超讚的「育兒法則」,不管工作多忙,霍啟剛都會抽空回家陪陪孩子。
2、除了霍啟剛這樣的好爸爸外,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在兩個女兒上幼兒園的時候,也嚴格要求自己每周要抽出兩天時間送孩子們上學。合格的父母,從來都不嫌陪孩子的時間少,而是更懂得把日常裡零碎的時間拼湊起來,見縫插針地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這就是《忙碌爸爸也能做好爸爸》的作者羅賓森說的「黃金時間」。「給予孩子潤物細無聲的關心與呵護,陪伴孩子一起成長,這才是真正的黃金時間。」該怎麼做呢?在這裡,分享三個比較好的做法:
第一,把「陪伴」安排到自己的日程表裡
調整自己的心態,別過分內疚自責,擺好家庭和工作的位置,把家庭事務儘可能規劃到自己的計劃裡。讓孩子知道,即便父母很忙碌,但也願意抽空陪他出去玩、旅遊或者吃飯。特別是孩子的生日、家長會、演出、考試比賽和節日等,這些對孩子而言是很重要的時刻,父母儘可能提前規劃時間,把它空出來,就算做不到,也要提前說明原因。
第二,陪伴時高度專注
哪怕陪伴孩子的時間不多,也不要邊陪孩子邊做其他事情,這會讓孩子感覺自己不重要。父母計劃陪孩子前,先安排好工作,分清楚兩者的時間,也能讓孩子感到被尊重。就算只有幾十分鐘,放下手機和其他雜事,單純跟孩子一起,暢聊或享受難得的美好時光,才能培養彼此的感情,讓關係變得親密無間。
第三,早起或睡前問候、關心孩子的生活
不管是開啟新的一天,還是說晚安的時間,請好好利用這短短的相處。如果可以,請在早晨上班前跟孩子互動、對話,彼此一覺醒來都比較放鬆,溝通有利於情感的促進,不行的話,就在晚上睡前安排一段親子時光,聊聊當天的生活和感受,既放鬆了心情,也傳遞出愛。
其實我們的孩子,要的並不多,在他的世界裡,父母就是自己的全部。父母的洞察、積極回應和高質量的陪伴,是孩子幸福感的重要來源。唯有做到這三點,孩子的童年生活才會有溫暖、美好的回憶。
以上就是今天捷哥說的全部內容,明天早上六點半我們一起捷哥說我們聽!
也歡迎大家文末留言互動交流,共同成長。
識別二維碼,關注捷哥說
每天早上六點半,陪你一起成長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有收穫,點個讚吧!或者點個「在看」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