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段時間有個家長找我諮詢。她兒子從小就是學霸,一路重點學校,一直年級前三,最後保送進了名牌大學。可是大學畢業一年,他失業三次。前兩次是沒過試用期,第三次是自己估計通不過,主動打包走人了。然後他就拒絕再找工作,現在已經在家悶了快半年,整天打遊戲到深夜,無節制地吃垃圾食品。
這位媽媽急得起火,偷偷打電話給兒子的前領導。對方也很坦誠,說:你兒子對工作不上心,好幾次安排他工作,他根本就不幹,還沒有任何理由,批評他一次,第二天人家就不上班了。而且他還不太懂事,開會老嗆領導,走廊裡見了老總從來不打招呼,跟同事相處也不好……
2、這些話讓她很吃驚。她承認兒子確實有點自我,但沒料到問題如此嚴重。她說,「我一個那麼優秀的兒子,以前一直是我的驕傲,我也覺得自己是挺成功的母親,但怎麼一下子就變成這樣了呢?」我倒覺得,事情肯定不是「一下子」變糟糕的。這男孩子身上,肯定一向有些糟糕的特質,比如不善與人交往、不懂尊重他人、心理脆弱、責任心差……只是在大學畢業前,這些統統都被成績掩蓋了。
3、很多家長都有一個錯誤思維——孩子嘛,健康快樂成績好就一切OK。他可能如你所願考上了名校,拿了很高的學位,甚至還多才多藝。但是,他自私、冷漠、脆弱、沒擔當、不懂事……完全不適應社會。在社會這片海,他剛一下水,就出現巨大的排異反應。別人的毛毛雨,都是他的狂風暴雨,別人的小浪花,就是他的驚濤駭浪。友誼的小船就翻了,工作的大船就沉了,人生的巨輪也漏了。他頭破血流,你不知所措。
4、永遠拿第一名的孩子,未必真優秀。把孩子送進名校的父母,也未必真成功。成績很重要,但絕不是唯一。社會才是檢驗一個人和一對父母的最終標準。而這個標準,是綜合性的。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其實每個父母也都知道,孩子終歸要離開我們,走上社會,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創造自己的人生。
5、我們可以在他年幼時提供舒適的生活,極致的呵護,但不可能陪他一輩子。總有一天,他要獨自面對這世界,自己解難題,自己擔風雨,自己殺條血路。
所以,如果你真的愛他,就該在他離開你之前,教會他和世界相處的能力,這是你對他的最大幫助和保護。為人父母的終極使命,其實是培養出適應社會的孩子。孩子能在社會上活得開心、順暢、如魚得水、遊刃有餘,才是做為父母的最大成功和最高榮譽。
以上就是今天捷哥說的全部內容,明天早上六點半我們一起捷哥說我們聽!
也歡迎大家文末留言互動交流,共同成長。
識別二維碼,關注捷哥說
每天早上六點半,陪你一起成長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有收穫,點個讚吧!或者點個「在看」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