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皇帝在位48年 一生只出過一次紫禁城 在自己陵墓中宴請群臣

2020-12-19 育兒的小老師

明朝是一個大一統的強盛王朝,也是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封建王朝。事實上,明朝雖然足夠強大,但是明朝的皇帝基本是是昏君暴君扎堆出現。

明朝的歷史一共是276年,而在此期間皇帝完全不上朝的時間就佔了將近一半,有121年。基本上每位皇帝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而這些興趣愛好,大多難登大雅之堂,對國家沒有什麼幫助。

比如說明朝第一個比較荒誕的皇帝,明武宗。現如今有一出京劇《遊龍戲鳳》說得就是正德皇帝在宮裡呆膩了,於是出宮,也就是鬼混,本質上就是調戲良家婦女。

他在位十年,最愛幹的事就是出去廝混。皇帝出門當然是要帶著警衛的,可是他卻不愛帶守衛,經常裝扮一番離宮。

他愛出去找美女,據說還曾經被人抓住送到縣衙。最終他也是死在這個愛好上面:和美女嬉戲落水,被救上來之後就開始生病,最終才30多歲就去世了。

另一方面,明武宗還愛玩打仗,並不是愛打仗,而是愛「玩」打仗。他經常帶領一隊鐵甲兵,出去砍幾個蒙古人,之後就是打了大勝仗的名頭。可實際上他殺的真是蒙古兵嗎?其實大部分都是牧民。

他還還將自己的名字改為朱壽,封朱壽為鎮國公威武大將軍,也就是自己給自己封官。皇帝是君,將軍是臣,君臣怎麼能混為一談呢?著實破壞綱常倫理。

滿朝文武苦不堪言,這實在是鬧得太不像話了,於是就規勸他。他振振有詞:朕能在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

於是校場上一千多的明軍,中間圍著一個被俘的蒙古人,被綁著,於是武宗一揮刀砍下,這就叫圓了他的說法。其一,這位「上將」也是被捆著的;其二,原來所謂百萬軍中的軍也是己方人馬。簡直荒誕到可笑。

明武宗荒淫無道,年輕輕的就死了,連繼承人也沒有,於是他的堂弟就繼承皇位。這位堂弟就更厲害了,他就是嘉靖皇帝。

這位明世宗不是個全職皇帝,反而像個職業道士,他15歲繼位,是明朝在位時長排第二的皇帝。他在位45年,其間就有30多年沒有上過朝。

他在忙著煉丹,僅他一年煉丹所花費的燃料錢就有20多萬兩白銀。面見大臣的時候他身穿道袍,叫他皇帝陛下他反而不會高興;但若叫他真人,他卻很樂意聽。

而且這位皇帝基本不理朝政,偶爾理了朝政吧,寫出來的聖旨卻沒有一個人能看懂的。

為什麼呢?皇帝可是真人,這位「真人」寫出的「天書」極其簡短,一般人還真的難以看懂。一旦有人能看懂他寫的話,那就是心靈和真人比較契合,就能得到重用。

當時能夠掌權的大奸臣嚴嵩,就是因為能夠猜懂皇帝的話。

世宗之後,他的兒子繼位,也就是穆宗。穆宗相對來說還算好點,是明朝少有的好皇帝。可惜天不假年,這位隆慶皇帝在位不過六、七年就去世。

之後萬曆皇帝繼位。萬曆皇帝十歲登基,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明朝的滅亡,就是滅在萬曆皇帝的身上。

他在位的48年間也有30多年沒上過早朝,據說他一輩子就出過一次紫禁城,也就是到昌平去看了看自己的墓地。

一般來說,皇帝沒死的時候,他的陵寢是不能完工的。結果萬曆皇帝的定陵卻早早完工了,他還親自去查看了一番,竟然還覺得不錯,並在地宮裡開宴會大宴文武,這皇帝心也是夠大的。

之後的光宗僅僅在位29天;熙宗,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木匠,據說手藝還很好,可就是顧不上管國家大事……

總之明朝的這些皇帝,堪稱奇葩匯聚,愛好頗多、個性非凡,可就是沒幾個真正做職業皇帝的。

最後的崇禎皇帝在位十七年也是真不容易,宵衣旰食、嘔心瀝血,但是大廈將傾,一木難支,他最終自盡怎能甘心?非亡國之君卻當了亡國之運,著實令人嘆息。

相關焦點

  • 《末代皇帝》中的蟈蟈的一生又何嘗不是溥儀的一生!
    自秦王嬴政稱「皇帝」以來,到1912年溥儀退位,中國經歷了83個王朝,2132年。 從秦始皇算起,皇帝共有408位。加上未在位、死後被追尊帝者73人,共計494位皇帝。在溥儀之前的皇上,或文功武治,或暴虐成性都或多或少的被史官記上一筆,有功績極其突出者則成為後世楷模。
  • 萬曆皇帝不足20歲修陵墓,有何訴求在其中?
    萬曆皇帝陵寢1584年,萬曆皇帝的陵墓破土動工了,皇帝的陵墓修建可是大工程,負責此項目修建的也是一些重要人物,尚書三人、司禮監太監和高級軍官數人組成了修陵小組,還有首輔申時行與定國公徐文璧開弓沒有回頭箭,萬曆皇帝的陵墓建設是大事件,從未因為任何原因而停止過,即便是旱災之年有官員建議先暫停陵墓修建,拿出更多資金救災也未能引起任何的響應。
  • 皇帝宴請群臣聊家常,宰相惶惶不安,對兒子們說:國家要忘了
    皇帝宴請群臣聊家常而在我國的古代的時候,除了少數的對國家比較盡心盡責的皇帝以外,其他的整天花天酒地,留戀于美人之中而不務政事的皇帝也是不在少數的。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看看因為一個皇帝而毀了一個國家的故事,皇帝宴請群臣閒聊家常,宰相惶惶不安,對兒子們說:國家要亡了。
  • 明光宗朱常洛在位僅一個月就去世了,那他的陵墓是怎麼修的呢?
    萬曆四十八年七月,明神宗萬曆皇帝走完了他的一生,他那個最不喜歡的長子朱常洛終於轉正,成為了皇帝。朱常洛自從出生就不被自己的皇帝父親喜歡,甚至被立為皇太子之後還差點被廢掉,甚至是丟掉性命。最終在大臣們的擁護下,他還是坐穩看了皇位,在他的父親死後,繼位成了明朝的第十四位皇帝。
  • 皇帝老來得子宴請群臣,大臣:無功不受祿,皇帝:這事你要啥功?
    皇帝老來得子宴請群臣,大臣:無功不受祿,皇帝:這事你要啥功?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大家都不喜歡通過史書典籍來具體的了解人物的具體性格特徵或者其他的處事風格,因為對大多數人來說,一是過於枯燥,二是不能夠理解,所以通過一些比較良心的歷史劇或者紀錄片,往往能給人比較深刻、形象的認識,再者影視劇也比較大眾,容易讓人接受。
  • 皇帝在修自己的陵墓時,最怕碰到一樣東西,一旦遇到,陵墓就廢了
    一般來說,帝王會提前數十年啟動修建陵墓之事。而秦始皇則是我國歷史上最早開始大規模修建陵墓的皇帝。工程啟動於公元前248年,直到公元前208年才完工,足足耗費了39年!這期間不知道累死了多少無辜百姓,花費了多少土木錢財。幸運的是,秦始皇陵的修建過程中並沒有發現「石母」,為什麼這麼說呢?
  • 為了一塊木頭此皇帝挖了前朝皇帝的陵墓,結果卻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為了一塊木頭此皇帝挖了前朝皇帝的陵墓,結果卻發生了這樣的事情自從天下霸唱的《鬼吹燈》大火之後,很多人都開始喜歡看盜墓小說,說起來,盜墓這一現象自古就從沒停止過,尤其是很多帝王的陵墓,更是頻頻遭殃,誰讓他們生前地位尊貴,死後也要帶著各種稀世珍寶陪葬呢
  • ...盜墓的皇帝,挖掘明十三陵,死後自己陵墓也被盜,屍骨扔在臭水溝
    但是,你見過盜墓的當朝皇帝麼?下面這位大清最有福氣的皇帝,生前喜歡盜墓,不為金銀,只為一稀有之物。自己死後陵墓也被盜,屍體被扔在臭水溝之中。這位皇帝就是號稱大清最英明神武,創造所謂的康乾盛世的皇帝乾隆,而且也是大清最有福氣的皇帝呢?這主要是因為,乾隆一登基接手的是父親雍正皇帝留下來的強盛,並且蒸蒸日上的大清王朝,當時的國庫是滿的,而且不用怎麼努力就創造了所謂的乾隆盛世。
  • 「紫禁城上元之夜」聊故宮
    如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群臣上諫,阻止皇帝朱厚照到江南選美女,結果130多人受廷杖,有11人當場被打死。  ·故宮三大殿·  故宮「太和毆」、「中和殿」、「保和殿」,俗稱三大殿,是北京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築,也是紫禁城中最高大的建築。
  • 樂於豹房,亡於豹房,大明「頭號玩家」正德皇帝另類的遊戲人生
    這就是正德皇帝只聞其名、不見其事的民間簡單的快樂嗎?劉瑾等人見皇帝逐漸舒服,自然極力的迎合,二者勉強也算的上是「相得益彰、彼此成就。」所謂一家歡喜一家愁,內閣閣老以及群臣百官也驚呆了,咱大明朝出過的么蛾子也不少,但是像小祖宗您這麼鬧的,還是頭一回!於是以內閣三巨頭謝遷、劉健、李東陽為首的朝廷百官,紛紛進諫上書要求嚴懲以劉瑾為首的八虎奸宦。
  • 明朝有十六位皇帝,為何北京只有十三座陵墓?還有三位葬在何處?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宣告著大明朝正式建立。到公元1644年,明朝最後一位皇帝明思宗朱由檢(崇禎皇帝)去世宣告結束。在這期間,大明朝一共經歷了十六代皇帝,享國276年。當然了,現在也有一些史學家認為明朝的歷史應該要算到明安宗時期,也就是到公元1683年。
  • 紫禁城年夜飯咋吃?菜單看一下
    節目中還展示了手抄的正月膳檔,上面詳細記載了乾隆團圓宴上菜品的名稱。東北菜可是清朝宮宴的C位。作為東北菜靈魂的酸菜,更是紫禁城宮宴上必不可少的元素。燉雞大炒肉燉酸菜熱鍋一品,翠花,上酸菜!很多菜名都非常有趣,例如「拉拉一品」指的是黃米飯,「野意熱鍋」指的是野味。但這還算通俗的,節目中提到,皇帝給太后祝壽時的菜名更是文雅得玄妙,例如「上青玉版」指的是大白菜,「天廚玉粒」指的是白米飯。
  • 大明第十帝朱厚照,讓群臣無可奈何的帝王,被宦官毀掉的天才兒童
    自打朱元璋於1368年正月初四在應天府登基稱帝建立了大明,緊接著他又攻佔大都繼而統一天下之後,整個大明王朝的統治在我國歷史上由此開始便一直延續了276年之久。而縱觀大明朝這276年歷史中先後執政的16位帝王,其中確實是有很多與眾不同的奇葩人才。
  • 明成祖朱棣與紫禁城
    故宮由來明清兩朝皇帝的居所——故宮,已經建成了600多年。明清時期,故宮一直充滿的神秘色彩,它是皇權的象徵,威嚴而神聖。1402年,朱棣經過艱苦的戰鬥,終於取得勝利,從侄子朱允炆手裡拿下大明江山,成為明朝的第三位皇帝。當時明朝的皇城在今天的南京,朱允炆一把火,把皇宮燒了個大半,從此銷聲匿跡。
  • 民間傳說神奇「天子地」出了二十四位皇帝!
    漢高帝劉邦祖父「天葬」於此山的故事在劉氏族譜中有明確的文字記載:「73世祖.諱榮公,字仁號(一作仁浩)生於周郝王二十年丙寅(公元前295年)八月十五日子時,(一說八月十日),卒於秦始皇嬴政十五年已巳(公元前232年)十月二十日未時,享壽六十四歲,妣趙氏、梁氏。生子:瑞(名昻、字顯初)。此祖系源明公七十三世孫,累公五十六世孫也。歷世修家,富有百萬,積善布施。有恩與人,後來家財施盡。
  • 元代歷代皇帝為什麼都沒有陵墓?
    每個封建王朝的皇帝死後都有陵墓,唯獨元朝皇帝沒有留下一座陵墓,這是一個千古歷史之謎。明朝葉子奇《草木子》中記載:元朝皇帝駕山崩,「用囉木兩片,鑿空其中,類人形大小合為棺,置遺體其中……加髹漆,畢,則以黃金為圈,三圈定(箍兩頭、中間)」。然後,掘深溝一道埋葬,「以萬馬蹂之使平。殺駱駝於其上,以千騎守之。來歲草既生,則移帳散去,彌望平衍,人莫知也」。
  • 紫禁城第一個登基的皇帝,在位僅300多天,卻被奉為聖人,名字耳熟
    幾千年來,中國的皇室更迭,有的都城在繁華的金陵城內,煙雨樓臺,美人畫船,;有的都城在莊嚴肅穆的洛陽,古寺鐘鳴,才子書卷。而在北京城內,坐落著中國的最後兩個封建王朝的政治中心:紫禁城。
  • 玩味歷史<76>|光緒皇帝的婚禮究竟有多奢華?
    保定易縣永寧山下,清朝最後一處帝王陵墓群——清西陵,靜穆而立。那裡是雍正、嘉慶、道光、光緒四位皇帝及后妃的安息之所。其地,乾坤聚秀,藏風納氣;其陵,或宏大或精巧,彰顯王者氣象。走進清西陵,每一處,都訴說著生存與死亡的關聯,親情與權位的糾纏。陵墓群的恢宏,更能窺見皇宮裡各類慶典有多氣派。
  • 專家打開純妃陵墓,卻找到那拉皇后的遺體,原來乾隆皇帝如此絕情
    專家打開純妃陵墓,卻找到那拉皇后的遺體,原來乾隆皇帝如此絕情。在上個世紀,我國的考古工作人員對於乾隆皇帝的陵墓進行發掘的時候,曾經發現過這樣一位奇怪的現象。當時,這些工作人員進入的是純惠皇貴妃的陵墓,這個女人可不簡單,她在皇帝還沒有正式繼承大統之前,就已經是王府裡面的側福晉。
  • 朱常洛當了一個月皇帝就病逝了,最後還是用了明代宗朱祁鈺的陵墓
    在古代大多數皇帝即位之後會為自己修建陵墓,因為古人講究事死如事生,特別是皇家的陵墓,一定要有規格,氣派以此來彰顯皇家氣派。皇帝的陵墓那就不用說了,一般是即位以後就開始為自己修建陵墓,雖然一些皇帝想長生不老,但是他們一邊煉丹吃藥一邊為自己修建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