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樂於豹房,亡於豹房,大明「頭號玩家」正德皇帝另類的遊戲人生
文/唐晉
盜用警告/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前言:明朝十六帝當中,正德皇帝朱厚照堪當其中一枝獨秀,數十年消極怠政的嘉靖、萬曆與之相較也略遜一籌。
(正德皇帝古像)
作為歷史上典型的明君賢主弘治皇帝嫡長子,正德皇帝的頑劣與荒唐,叫人直呼頭疼。任奸宦、築「豹房」、不坐朝班、肆意出巡等諸多鬧事,使得弘治皇帝維持近二十餘年的中興與安寧,徹底付諸東流。
更難堪的是,嬉戲胡鬧的正德絕嗣無後,年僅三十一歲便過早去世了,縱觀其人一生所作所為,就像是來到這個世間胡鬧戲耍一番的孩子,可正德皇帝為什麼要做出這樣荒唐無異的舉動呢?
(朱厚照畫像)
01思路偏奇的朱厚照
正德皇帝朱厚照天生便具備與常人殊異的稟賦——好武。
大明朝經過成祖皇帝朱棣、洪熙皇帝朱高熾、宣德皇帝朱瞻基三代君主經營圖強,國力日漸鼎盛不說,外患矛盾也消除泰半。
除卻其後「主動」御駕親徵的正統皇帝朱祁鎮兵敗喪師之外,延續到正德皇帝朱厚照這一代,國家基本上沒有嚴重的邊患威脅,也使得坐鎮皇城的明代皇帝逐漸不再追求祖宗飲馬漠北的榮譽,安安心心的勵精圖治、延續國祚。
(正統帝朱祁鎮畫像)
弘治皇帝便是這樣的一個典型,以仁君為美名的弘治帝在位期間克己儉禮、明辨忠奸、復興國事,嚴格做到了古代明君要求中的幾項規定。
這一切都被年幼的正德皇帝看在了眼裡,年輕的朱厚照不能理解父親這麼做的目的在於什麼?難道坐在萬人景仰的寶座上,意味著卻是受到朝廷群臣、天下黎民的束縛嗎?那這個皇帝做的還有什麼意思?
(弘治帝朱佑樘畫像)
這心埋藏在心底的疑問,朱厚照不敢出言相問,秉持禮教約束的父親弘治皇帝雖然寵愛獨子,卻將克己治國的理念強加在自己身上。
成長之路順風順水的朱厚照以嫡長子的身份入主東宮,也無兄弟親長奪位謀害,弘治一朝的政局也是格外的清明,如此養尊處優下的朱厚照如何能夠對於弘治皇帝早年的曲折不幸生活有所理解?
(正德皇帝朱厚照的影視劇照)
父子二人理念上的分歧,一直深埋在朱厚照心底。登基之後,成為大明朝的正德皇帝的朱厚照,才將一直被父親弘治帝壓抑的心猿意馬釋放開來。
被史家譽為「天性聰穎、擅長騎射」的正德皇帝在繼位之後第一年,便聽聞韃靼部的胡虜小王子進犯宣府(明代九邊鎮之一),興致衝衝的正德皇帝明白,自己擅長的戎馬騎射在不久的將來,必定會派上用場。
果然在正德十二年(1517年),小王子再度進犯宣府,朱厚照便自封威武大將軍迎戰來犯之敵,身先士卒在戰爭中衝殺,還特意囑咐軍法官給自己記錄斬首一級的軍功,凱旋之後以皇帝的名義加封自己為太師,也算是過了一把軍伍戰爭的癮。
可現下正德皇帝亟需解決眼前的瑣事,是來自於內閣朝臣的掣肘。
(正德帝影視劇形象)
02解開束縛,走向自由
一十五歲繼位的正德朱厚照環顧內閣朝臣上下,心境無疑是悵然的,這些人沒有一個是自己的人!全是父親留下來輔佐襄助自己的政治老手,讓朝臣處理國政還好,若是向他們表露心事,無疑是愚蠢的,不僅得不到支持,換來的一定是閒言碎語下的規勸。這些話正德皇帝聽了十幾年了,年輕氣盛的他將目光放在了環侍身邊的八人。
時人譽為「八虎」,分別是劉瑾、張永、谷大用、馬永成、丘聚、羅祥、魏彬、高鳳八人組成的迎合上意的「惡勢力組織」。此八人原本是正德皇帝做太子時期的東宮宦官,現如今太子登基成了皇帝,八人勢位自然水漲船高。而皇帝的寵信就的宦官宮人的立身之本,以劉瑾為首的「八虎」無所不用其極的建言獻策,為正德皇帝的喜好尋求新鮮。
登基之處,正德皇帝實在是受不了皇宮中的沉悶與壓抑,為了增添皇帝生活的樂趣,劉瑾等人專門為正德策劃了一場「劇本殺」遊戲。以皇宮中的亭臺樓閣為民間的街道環境,諸多太監、宮人飾演百姓群眾,正德皇帝則是從外地進京尋樂的豪富之賈,意圖在民間尋求純樸、別樣的快樂。並且為了增添生動寫實性,還讓宮女作為青樓藝妓,獻才獻人。
(耽於享樂的朱厚照影視劇形象)
這倒是讓囚困在皇宮中的正德皇帝眼前一亮,這簡直也太好玩了!當皇帝還不如民間一普通富商來的快活,自由自在、揮灑萬金,好似神仙一般的體驗感。這就是正德皇帝只聞其名、不見其事的民間簡單的快樂嗎?劉瑾等人見皇帝逐漸舒服,自然極力的迎合,二者勉強也算的上是「相得益彰、彼此成就。」
所謂一家歡喜一家愁,內閣閣老以及群臣百官也驚呆了,咱大明朝出過的么蛾子也不少,但是像小祖宗您這麼鬧的,還是頭一回!於是以內閣三巨頭謝遷、劉健、李東陽為首的朝廷百官,紛紛進諫上書要求嚴懲以劉瑾為首的八虎奸宦。正德皇帝蒙了,這也太不講道理了,這些人別的本事沒有,但起碼把我給侍候好了,怎麼說殺就殺呢?可群情鼎沸之下,初繼位的正德也不敢於全體官員直面衝突,欲就此妥協。
(因為正德帝的荒誕歷史,導致以其為題材的影視作品層出不窮)
這可急壞了劉瑾等人,在此生死攸關的時刻爆發出了極強的求生欲望,磕頭禱告正德皇帝自己一片的赤膽忠心,八人之中想必也有表演分工,幾人專門負責請罪、幾人負責哭訴舊情、幾人請求皇帝開恩、幾人毅然選擇為皇帝赴死。正德皇帝這下又蒙了,不願將陪伴多年的「好夥伴」輕易斬殺,朝廷與皇宮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不依不饒的謝遷、劉健以請辭相脅,要求斬殺八虎。正德皇帝順水推舟還真就同意了二人的請求,倒是留著李東陽主持內閣政務。結果八虎活下來了,群情鼎沸的朝臣被打回了原形,難以形成勢力。最大的掣肘閣老已經無法再掣肘自己,正德皇帝率領著自己的御下的「八虎」徹底的放飛自我,展開了一段夢寐以求的人生追求。
從此,大明「頭號玩家」正式上線。
(正德皇帝於豹房中尋歡作樂)
03放縱一生,迴避一生
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歷來以正德皇帝最粗壯的狗腿子自居的劉瑾,營建了正德朱厚照一生流連忘返的居所——豹房,名義上的豢養各種走獸奇珍,實則遴選大量民間女子充盈其室,成為了正德皇帝釋放天性所在。
可光待在豹房豈非宅男所為?不甘寂寞的正德皇帝開始只身前往民間尋花問柳,最開始還只在京城一帶活動,後玩樂的範圍逐步擴大,漸向南方江淮地區轉移。
(大明「頭號玩家」正德帝朱厚照)
從繼位初期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到在位末期正德十五年(1520年)。正德皇帝朱厚照基本上不是在去玩的路上,就是在享樂遊玩的過程中恣意歡暢。
群臣百官也緊隨其後,生怕其人出了半點意外。無奈的是,群臣只有進諫上奏的權力,卻無制衡掣肘皇帝的權力。只好默許正德皇帝的胡作非為,然後出面及時止損、補救。
像是頑劣的孩童盡情釋放自己的情緒、為所欲為,群臣則是保姆奶媽一般的苦口婆心,殊不知正德皇帝的一生好似都在迴避著皇城苑牆的束縛。
(電視劇《正德演義》海報)
根據史載,正德皇帝朱厚照在位十六年期間,除了還未改元的弘治十八年,及正德元年之外,從第二年開始正德皇帝便開始修建豹房,不過問朝政大事,一直流連於皇宮禁苑之外。
至死都薨逝於豹房當中,而不是在紫禁城中。或許只是巧合罷了,可若是其人有意不願回到皇宮之中,也並非沒有這種可能,且刻意迴避的機率也很大。
有哪一位皇帝對於皇權不是視若生命?正德也不例外,否則以他種種的荒唐行為,置身何處可以容忍此等行徑?同時,正德皇帝對於皇權也是畏懼的,一生都在刻意迴避至尊皇位對於自己的枷鎖。
(豹房的影視劇情景再現)
父親弘治在位期間日夜不息的處理政事,不正是深困於皇宮紫禁城中嗎?皇帝無上的權力更像是牢牢拴住在位皇帝的一根無形束縛,讓人不得自由,無法掙脫。
最好的辦法就是遠遁離開,在有限的人生光景當中,尋求極致的自我。正德皇帝朱厚照做到了,用一生的叛逆驗證了與父親弘治迥然不同的執政方式,消極躲避就是了,反正那些在職的官員會將政務都處理好的,那本來就是他們分內的職司。
我大明正德皇帝,尋求的是只屬於我自己的人生!
(玩樂於此地,亡故於此地)
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三月,身體狀況本有所好轉的正德皇帝突然下詔,讓皇太后與內閣共同議定後繼國事。
結果次日其人便薨逝於豹房,結束了僅有十六年的「快意人生」,在彌留之際終將沉重累累的冠冕皇權卸下,得到釋然。
作者說:有人彪炳史冊、功垂萬年;有人寂寂無名、黔首縮衣;有人為惡多端,遺臭萬年。在浩瀚如煙、閎中肆外的史籍中上演著精彩紛呈的世事百態。愚秉不才之誠,於學海之中瞭然歷史之一貌,頓生慨然欣懷之意,涉足於史既為興趣,也為述求真見。望與諸君共有讀史知智之心,愚陳述一己之見,與眾共商國史之交。
更多【不易君子】精彩內容請參見:
老師不會告訴你:鑿壁偷光的匡衡在長大之後都幹了些什麼壞事
從男生到男人再到男神,看有「精神潔癖」的範仲淹演繹傳奇人生
譙郡虎痴連衛三代曹魏人主,功成名就背後的大智慧
攖其四合之兵鋒,攘關東六國群起蜂盜,大秦最後的將星:少府章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