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道兩千萬天價聖旨被發現,揭示出正德皇帝被後世嚴重抹黑!

2021-01-09 網易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歷史從未間斷,所以,流傳下來了很多寶物,比如皇帝的聖旨,現在都是價值連城的寶物。這不,明朝隨便一份聖旨就拍賣出了2000萬的天價。

  有一位美國華裔,他在一間私人收藏店發現一道聖旨。之後經專家判定,這份聖旨是真品,而且確實是明朝正德皇帝的聖旨。聖旨是用凌綢做成的,上面還有皇帝專屬的龍紋樣式。

  

  隨後委託世界著名的佳士得拍賣行進行拍賣,最後拍賣出了2000萬的天價。為什麼能夠拍賣出這麼高的價格,有兩個原因:

  一是稀有。雖然明朝皇帝的聖旨很多,但正德皇帝的聖旨並不多見,而他本人親自寫的聖旨就更是幾乎難尋。但這份聖旨證實出自正德皇帝之手,所以說很少。

  

  而且這道聖旨落款時間是:「正德三年五月初三日」,根據《明史》的記載,正德三年簡直每個月都會發作許多大事,史料都有記載,可是就五月沒有,這道聖旨恰好彌補了五月份的空白,學術研究價值很大。

  當然,學術價值更大的是聖旨的內容。這是我們要說的第二個原因,那就是聖旨的內容,足以顛覆我們的認知。

  那麼,這道聖旨到底寫了什麼呢?

  

  這道聖旨長185釐米,寬30.5釐米,製造的質料是用黃色綾綢布,而其間全文內容共有313個字,字記保留的也十分明晰,是用古隸書字體而寫的,其主要內容為:

  身為官員要恪盡職守,時刻以百姓為先,不能因為一己之私,就危害百姓的利益。不管做什麼決定,都要從百姓的利益,和江山社稷的發展角度出發。身為皇族宗室,每個人也應該堅守自己的職責,對人要寬厚,多多學習並讚揚有功績的人。遇到德行有失的人,不要向他學習,還應該批評教育。

  

  從聖旨的內容來看,有專家推測應該是正德皇帝對於大臣、宗室的訓誡。最主要的是這道聖旨是他親自寫的。

  在明朝,聖旨一般不是皇帝自己來寫,而是由內閣大學士代寫,內閣大學士看完呈上來的奏摺後給予意見。皇帝其實只需要將大學士的處理意見用紅筆照抄一遍即可,這叫批紅或者硃批。不過後來皇帝越來越懶,結果這個抄一遍的工作就交給了秉筆太監。這也是為什麼明朝中後期太監能夠權勢燻天的原因。

  

  所以說,明朝的聖旨一般不是皇帝自己寫的,如果是皇帝親筆起詔,那麼,一般代表皇帝很重視,或是出於皇帝的真心話。而這道聖旨是皇帝自己寫的,無疑代表了正德皇帝的真實內心世界。

  如果這是正德皇帝真實的內心世界,那麼,正德皇帝是個十分正面的君王,他既然親筆寫下詔書,就是希望能夠訓誡各位,可見所說的都是他心裡話。這就跟我們所看到的正德皇帝完全是兩種形象。

  

  眾所周知,《明史》中記載的正德皇帝朱厚照完全是一副昏君的模樣,一個頑童,荒淫無度,貪戀美色,痴迷仙道之人,在位16年,從不睬朝政,專心貪玩,結果31歲就死了。

  正德皇帝朱厚照是明孝宗與張皇后的嫡長子。明孝宗和張皇后是典型的一夫一妻制,二人就只有朱厚照一個寶貝兒子活下來,所以,對他特別溺愛。結果養成了一種頑劣的性格。而這種頑劣的性格在當皇帝後越加明顯。

  

  正德皇帝整天和豺狼虎豹為伍,跟它們玩耍,為此還專門修建了豹房。當然,豹房除了這些豺狼虎豹外,還是正德皇帝集娛樂、辦公、休閒和生活一體的地方。

  據說他常年待在自己的豹房不出來,還在各地搜羅美女,讓她們來豹房,跟他玩耍。而全國大部分的收入都要納入到豹房歸他個人所有。總之,正德皇帝的豹房裡整天歌舞不斷,充斥著皇帝、宦官、美女的笑聲,以及奇珍異獸的叫聲。

  如此荒唐,不想給人留下印象都不行。

  

  而能親近正德皇帝除了這些豺狼虎豹和搜羅來的美女外,就是宦官了。所以,他的大部分旨意實際上都是這些太監發出去的,結果這些太監權勢燻天。

  《明史》中記載:「(正德皇帝)耽樂嬉遊,暱近群小,至自署官號,冠履之分蕩然矣。」

  我們熟悉的就有錢寧和劉瑾,這兩個人都是歷史上響噹噹的大太監,尤其是劉瑾,據說貪汙了數不清的錢,當然,他之所以能夠如此無法無天,都要拜正德皇帝所賜。

  

  後來正德皇帝玩膩了豹房,決定出京玩耍。為此他特意封自己為威武大將軍,還取個名字叫朱壽。甚至瞞著大臣去了居庸關,指揮跟蒙古小王子大戰,最後居然還贏了。

  我們能說啥呢?

  這就是我們「認知」中的正德皇帝,跟這道聖旨所呈現出來的形象可以說完全不一樣。但聖旨是確切的文物歷史,可信度極高。所以說,正德皇帝可能不是我們固有印象中的那個頑主,正德皇帝極有可能是被後世抹黑了。

  

  試想一下,如果正德皇帝真的那麼昏庸無能,為何後來卻誅殺了劉瑾,而且是凌遲處死,處以極刑呢?誅殺錢寧也是毫無猶豫的。

  而且正德皇帝還打的蒙古小王子打得落荒而逃,甚至多年再也不敢侵犯大明邊境,這恐怕也不是一個昏君能做到的吧。

  

  如果這些還不能說明問題,那麼,還有一個事實可以佐證正德皇帝真的沒那麼昏庸。那就是縱觀正德一朝,當朝執掌行政大權和擔任地方高級官員的人裡面,頗有幾位著名的賢臣,比如大學士楊廷和及其周圍的一群同事,地方官中譬如王陽明等等。

  如果正德是個昏庸的皇帝為什麼還會有這麼多賢臣呢?

  因此,從這道聖旨和一切的事實,我們都可以看出正德皇帝並非如《明史》中記載的那樣,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昏君。

  

  實際上,明朝大多皇帝,都並非像《明史》,或是其他野史中說的那樣昏庸。首先如果他們真的如此,那麼明朝怎麼可能統治276年,比清朝還多將近10年呢?更重要的是《明史》是清朝人修的,只修了100年左右,其中不乏有貶低明朝皇帝的事實存在。

  所以說,正德皇帝是一位嚴重被抹黑的皇帝,他不是昏君,只是貪玩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明朝一道2000萬天價聖旨被發現,揭示出正德皇帝被後世嚴重抹黑!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歷史從未間斷,所以,流傳下來了很多寶物,比如皇帝的聖旨,現在都是價值連城的寶物。這不,明朝隨便一份聖旨就拍賣出了2000萬的天價。有一位美國華裔,他在一間私人收藏店發現一道聖旨。之後經專家判定,這份聖旨是真品,而且確實是明朝正德皇帝的聖旨。聖旨是用凌綢做成的,上面還有皇帝專屬的龍紋樣式。
  • 一道明朝聖旨價值兩千萬,專家:彌補了歷史缺憾,為正德皇帝正名
    近年來,一道明朝聖旨以兩千萬的拍賣價成交,這一消息震驚了眾人,如此天價成交,讓人們不禁有所疑問,這道聖旨究竟有何特殊之處呢?事實上,這一道聖旨還真有不同之處,據專家所言,這道聖旨由正德皇帝親手書寫,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研究意義,而且聖旨所記載的內容不僅彌補了歷史缺憾,還為正德皇帝正了名。
  • 明朝最有爭議的皇帝——正德皇帝
    正德皇帝正德皇帝就是明武宗朱厚照,正德皇帝在歷史上的評價呢,有人說他不好 荒淫無道;當然也有人說他幹的不錯,只是熱愛自由。總而言之,他的評價非常兩極分化。正德皇帝作為弘治皇帝唯一活著的兒子,所以他就是天生的皇位繼承人,弘治18年桃老爹死了以後,他就當上了皇帝,當年只有15歲。明武宗跟大臣們的關係不好,可能這也是他在歷史上名聲不好的原因,畢竟史書是文官們寫的。說他不好的原因,第一個,他不住在皇宮大內,要住在豹房。第二個,寵幸宦官,比如八虎。
  • 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是否是一個被史書所抹黑的皇帝?
    正德皇帝朱厚照的確是一位被黑得比較慘的皇帝!在我們的普遍認知中,正德皇帝是著名的「頑童」皇帝。而後世史書對他的評價,也幾乎是清一色的差評,貪圖享樂、荒淫無恥、沉迷酒色、荒廢朝政......總之就是一副玩世不恭,甚至是地痞流氓的形象。
  • 朱棣死前的一道聖旨,大明足足霸氣了200多年,網友:這才是硬漢
    而在清朝之前,存在一個朝代稱之為「明朝」,這是中國歷史上漢人所建立的最後一個朝代,而他的創立者大家都是耳熟能詳的朱元璋。不過由於滿人入關結束了明朝,因此明朝的名聲其實並不是特別好,似乎清朝有意的在「抹黑」著明朝,因此我們對於朱元璋以及他的子孫後代們都有著不太好的印象,就比如殘忍嗜殺、大殺功臣之類的。
  • 美國發現明朝聖旨,看完內容後,專家一臉懵,直呼不可能
    前幾年就有過這樣一篇報導,美國民間的一位華裔收藏家手上曾經有過一道來歷為明朝正德皇帝手書的聖旨,價值連城。此事引起了美國以及中國的文物考古專家的高度重視。經過兩國專家的共同研究,可以確定這道聖旨確實屬於明正德皇帝手書真跡,是貨真價實、名副其實的中國國寶。
  • 萬曆皇帝給日本丞相下了一道聖旨,鬧出笑話,現存於大阪博物館
    提及歷史上有名的不上朝的皇帝,大家自然而然就會想到明朝的萬曆皇帝。這位皇帝在張居正死後,無人監督的情況下,開始荒廢政事,不理朝政。國家在無人管理的情況之下,出現了許多的漏洞,到最後明朝只能逐漸走向滅亡。
  • 聖旨驚現美國,民眾對聖旨內容不解,專家卻苦笑不言語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裡,皇帝一直都是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皇帝說的話沒有人敢不聽,而皇帝用品一直都是皇權的象徵,如果你現在有一件皇室的用品,那麼你肯定發財了。但是隨著王朝的沒落,古代中西方的交流,有一些皇室用品淪落到海外,成為國人之殤。
  • 楊廷和的陰謀——文官集團竟聯合謀害抹黑正德皇帝朱厚照
    明朝自打土木之變之後,軍權就不再由皇帝隨意支配了,而且隨著在土木之變中舊有的武將勳貴勢力遭到了很大的削弱,一些傳襲幾代的武將世家的很多家主都命喪黃泉。以于謙為首的文官集團因此憑藉北京保衛戰的勝利,將整個軍權實際上控制在了自己人的手上。
  • 明朝中期規模最大的起義,波及8省,正德皇帝調邊軍平亂!
    文/晚風暮雨提到明朝時期的起義,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明末李自成和張獻忠起義,前者甚至攻入北京城,推翻了明朝,但鮮為人知的,在他們之前,明朝也爆發過一次聲勢浩大的起義,義軍轉戰八省,給明朝造成沉重打擊, 這就是正德年間的「劉六、劉七起義」。
  • 8旬教授出書講述明朝正德皇帝荒淫史(圖)
    近日,在韋老80壽辰之際,他的第一部歷史小說《正德風雲———蕩子皇帝朱厚照別傳》出版。  戲說歷史讓專家憂心  2005年以來國內出版界湧現一股「明史熱」。不過,韋老推出這部80萬字的明朝著作並非為了「趕時髦」。
  • 明朝祖傳的「大白話」聖旨,恁每懂嗎?
    奏疏的形式要改良,這聖旨詔令的形式當然也要改良,朱元璋給明朝開創了一種白話文聖旨的範式,這種聖旨,繼承了元朝聖旨大白話的特點,變得更加通俗易懂,用朱元璋自己的話來說,他這麼頒聖旨就是為了讓老百姓「大的小的都要知道,賢的愚的都要省得」,哪怕文化程度低一些的普通人,也能聽懂、理解。
  • 民間傳說令人啼笑皆非,明朝最荒唐的皇帝正德,山西「獵豔」記
    拋開民族主義偏見來平心而論,相對於明朝的皇帝而言,清朝的皇帝確實都是比較勤政的。明朝皇帝除了開國那兩個好一些,剩下的沒幾個正常的。他們要麼比較殘暴、要麼比較昏庸、要麼就非常的奇葩,。正德皇帝就是這麼一個非常奇葩的皇帝。
  • 明武宗是不是被黑得最慘的明朝皇帝?為何正德心思全放在軍事上?
    明朝自朱元璋之後有作為的皇帝都被黑得夠嗆,朱棣、朱瞻基、朱厚照等等,明朝文官集團太強大了,朱厚燳要是在位時間長,像朱元璋那樣把不為公的文官集團都殺光,那樣絕對不會有什麼後顧之憂。所有朝代明朝的文臣是最壞的一個朝代,特別是中晚期!正德皇帝也是被黑最慘的一個皇帝,一個從小生活在優越環境中的人,又崇尚武力怎麼可能暴斃?
  • 正德皇帝朱厚照,你真是個好樣的
    其實朱厚照也不想做這個皇帝。其實朱厚照最想做的,是天下兵馬大元帥,是威武大將軍,朱厚照覺得大明朝得有這麼個人,而這個人應該就是他。朱厚照這個名字實在是太著名了,全天下人都知道,北京有座紫禁城,城裡有當今的大明天子,正德皇帝,朱厚照。
  • 明朝太監馮保,陪伴了萬曆皇帝整個童年,最後因為貪汙被萬曆抄家
    明朝第十位皇帝正德是一位個性很強的皇帝,在他的統治期間,他經常離開京都幾個月甚至一年,以前的朝代都有早期朝代,但正德皇帝開了開夜宵的先例,正德皇帝在位僅16年,死時31歲,沒有留下繼承人。經大臣與太皇太后商議,由後代,萬曆皇帝的祖父繼承大一統,他就是嘉靖皇帝,嘉靖皇帝在位45年,僅次於明朝萬曆皇帝,嘉靖在位的前二十年,盡職盡責,但當他到了中年,他把精力轉向鍊金術和追求長生不老。萬曆的祖父嘉靖死後,父親繼承了他的王位,他就是隆慶皇帝,在位五年半,明朝期間,國家恢復了繁榮,隆慶也被稱為繁榮之王。
  • 正德皇帝沒鑄過錢?那「正德通寶」是哪來的?
    看到正德通寶銅錢上的「正德」二字,相信很多朋友的第一反應是明朝有個正德皇帝,那鑄造的時間應該是明朝中期。但實際上據文瀚樂拍所知,真品的正德通寶最初鑄造於明末清初時期,後來民國年間也有鑄造,為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那就要從正德皇帝的人品談起。
  • 明朝最昏聵的皇帝不是崇禎,不是正德,而是明英宗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建立的封建王朝,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明朝是一個強大的帝國,但是在明中後期的時候,這個王朝又是昏暗腐朽的。 在明朝晚期的時候,人民漸漸受不了這個昏庸的王朝了,有不少的起義不斷爆發,明朝也隨之滅亡了。
  • 福建翰林恃才傲物,正德皇帝巧計折服對方
    明代正德年間,戊辰年科舉考試,福建翰林林吉士,喜歡寫古字,比如把秋寫成秌之類。正德皇帝責怪他,問他這些字的出處在哪裡?林就說來自哪部古書,正德皇帝就寫了「咊」讓林辨認,林說不認識。正德皇帝說:「秋」可以寫作「秌」,「和」為什麼不能寫作「咊」?
  • 山東一仁兄發現皇帝聖旨,內容竟和史書對上了,專家:這是真品!
    在影視劇中,一太監拿著聖旨喊出「聖旨駕到」四個大字,隨後所有人不論官位大小全部都要跪下,接著,太監開始宣讀聖旨內容:「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宣讀完畢,受命人雙手接取聖旨,說道:「臣遵旨!」最後,兩人再寒暄一番,這儀式就算是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