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軍武接受記者採訪
水母網2月16日訊(記者 李波)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面對當前越來越突出的食品安全問題,人們看待食品的心態也發生著微妙的變化,保衛「舌尖上的安全」成為很多人的奮鬥目標,姜軍武便是其中一員。這次兩會,他又帶來了關於加強學校食堂建設管理問題和對於食品安全的建議。
提案:孩子的食品安全問題是重中之重
2月16日早晨,在煙臺市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正式開幕前,記者採訪到了煙臺市政協委員、煙臺欣和企業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姜軍武,雖然剛從國外出差回來看起來有些疲憊,但面對記者關於食品安全方面的話題,他很快打開了話匣子。
「孩子是未來的希望,他們的食品安全問題不僅關乎到個人健康,也是整個社會未來發展的基礎。」姜軍武告訴記者,他今年帶來了加強學校食堂建設管理問題的提案,學生的一日三餐基本上都在食堂獲得,經過幾年的調研,他發現學校食堂的建設管理問題確實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
「欣和是一個做食品的企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在調味品領域也取得了一點點的成績,所以特別關注食品安全方面的一些課題,我們平時會做一些為貧困學校捐款的公益活動,但更應該從本職的角度出發,如何讓孩子們吃的健康,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姜軍武表示,現在很多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存在較大隱患,食堂相關人員食品安全意識淡薄,大多數食品從業人員缺乏食品安全知識,未按規定配備專職食品安全管理員。另外,為了追求經濟利益,食堂的原料採購渠道也存在著很大的隱患。
鑑於上述情況,姜軍武認為如何讓孩子吃的安心,吃的健康,吃的科學存在著相當大的挑戰。隨著物質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人們可支配的收入也在增加,整個教育系統是非常龐大的平臺,要想驅動學校食堂的改變是需要社會各方面共同去努力才能實現的目標。
在姜軍武看來,關注孩子的食品安全是全社會下的一盤大棋,並不是僅僅依靠欣和的力量,而是需要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令他感到欣慰的是,目前,他的提案已經得到了市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門的積極響應,各方也在非常務實的談論如何真正的去改善這個問題。
分享:堅持參與食安活動的出發點
「民者,國之根也,誠宜重其食,愛其命。」從古至今,「民以食為天」是我們永恆的話題,食品安全大於天,食品安全重於山。採訪中,記者了解到,欣和多年來一直積極參與食品安全的活動,並且在國內食品企業中走在前列。
對此,姜軍武表示,中國改革開放的30年來,經濟建設飛速發展,老百姓也從「吃不飽」逐漸轉變為可以「吃得起」、「吃得好」、「吃得放心」。這就更得讓整個食飲行業處於監管中,確保吃上放心食品。
「食品安全事件不僅刺痛著我們脆弱的神經,更拷問著生產企業的道德底線以及監管部門的法治力量。一個優秀的食品企業所追求的終極目標,不應該只是利潤,在追求利潤的同時,還應該有社會責任感,讓大眾去信任我們的產品是安心的安全的,這是欣和想成為百年企業的一個基礎。」姜軍武坦言,實際上食品安全並不是輕易就可以做到的,安全就要有一個全產業鏈的管理包括對供應商和生產團隊的影響。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欣和企業構建了專業、科學的食品安全保障體系,不但擁有業內首家通過CNAS認可的實驗室,更實現了對「從農場到餐桌」TQM(全面質量管理)的現代食品安全化管理。
據悉,每年的國家食安周活動,欣和是山東省唯一獲邀的食品企業,連續三年在山東省食安周活動中,作為標杆企業分享交流經驗。在姜軍武看來,這不僅是對欣和的一種榮譽和認可,更重要的是一種督促,相信欣和未來在食品安全方面能夠給消費者一個很好的產品和承諾。
行動:推動食安中國 欣和在路上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已經正式實施,新《食品安全法》明確了監管責任劃分並提高了處罰力度,對違法的食品生產者和經營者會通過多渠道的媒體向全社會進行公開的通報,被稱為「史上最嚴」食品安全法。
姜軍武說,一些不正規的、違法操作的食品企業將會在新《食品安全法》監管下逐漸倒閉並退出這個行業,但是作為經營正規的、食品質量安全把關嚴格的食品企業如何能夠和消費者一起推動食安向前發展還是一件任重道遠的事情。
欣和立志從更廣泛的飲食生態入手,改善食物從源頭到餐桌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包括食物的來源、生產加工的方式,以及所有與飲食相關的體驗。正如姜軍武表示,欣和要想成為百姓信賴的品牌,從基礎抓起,從一點一滴的做好每件事情,推動食安中國,欣和一直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