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老母親的「中國吼」絕對是精神病的一種

2020-09-25 菁kids北京

文|陶太 圖|upsplash、網絡

天下老母「一聲吼」!

為什麼?

因為誰在第一線誰暴躁。

如果要說哪個群體需要心理療愈,愛吼作業的中年老母個個都需要心理輔導。

「吼作業」是當今中國一大特色,可簡稱為「中國吼」。朋友說,自她搬家去美國後,她就一直沒「吼作業」。只是前不久,女兒課表換了,去上了一個難度比較高的課程,她開始陪女兒刷題,才忍不住又發了一次脾氣。據說,在美國 「吼作業」的,也大都是亞裔家庭。

「中國吼」的普及程度,可謂是海內存知己,家家若比鄰。人到中年,還能聽到鄰家聲嘶力竭,一般不是吼老公,肯定是在吼孩子。四十不惑後,知道需要吼的老公都是榆木疙瘩,再也開不了竅。中年老母時間精力寶貴,才不會浪費「中國吼」的子彈。

吼娃的原因有千百種,比如患上「假期拖延症」的,一定要趕作業到最後一秒鐘;比如玩手機遊戲廢寢忘食的;比如笨,一道算術題也想半小時的。吼到最後,老母們都只有一句總結陳詞:你看人家誰誰誰的孩子?

吼娃的副產品也有千百種。有朋友吼著撕了娃的作業本,有朋友下定決心不打娃,忍得實在辛苦,拍桌子竟然把自己的手拍腫了。

「中國吼」就像是一座橋梁,把全中國的中年老母親聯合起來。

朋友前不久去修車,修車店老闆是一個媽媽,孩子上高一。兩個此前完全陌路的中年老母一見如故,竟然慷慨激昂地圍繞著「吼孩子」聊了大半個時辰。

在當今社會,只有「中國吼」才不分階層,不論出身。

「中國吼」常常與經濟的發達程度正相關,比如北上廣深,城市生活越不易,「中國吼」的頻率和分貝就越高。

「中國吼」也與教育資源搶奪的激烈程度正相關。比如住在海澱區的老母親,基本上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吼了。

不是海澱老母親變態,而是光應付個「小升初」,母與子就得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坑班之外還有「坑外坑」班。何況比拼的都是「狼孩」。朋友說,海澱的有些學霸娃,學業簡直是妖孽,非人類娃娃的水平。

「中國吼」絕對是精神病的一種。有誘因,無規律,瞬間爆發,殃及全家。急火上來,不僅動口,還動手。那種怒,真的是急火攻心,猶如颶風,不僅心理不健康,連生理都不健康了。常見的症狀是血壓飆升、心悸胸悶。最重要的是,它還毀容!如果那時突然想起來攬鏡自照,一定是面目猙獰、青筋直爆,妥妥的一幅魔鬼嘴臉。

心理諮詢專業人士分析說,中年老母之所以跟娃暴怒,是因為我們不敢面對我們自身的弱小。對於紛亂複雜的世界,我們早已認慫投降。但是,在弱小的孩子面前,我們的自戀會被激發出來,想控制他們。一旦孩子「不爭氣」,讓我們感覺無能為力之時,我們就難免會受傷,從而導致暴怒。

沒錯,孩子的學業就是一面「照妖鏡」。我們自己的生命狀態不平衡,盤踞在中年老母親內心的掌控欲、焦慮、恐懼、驕傲、挫敗、不接納,就像是「潘多拉的盒子」被打開了,統統借著「中國吼」釋放出來。雖然孩子轉眼就變小天使了,但是老母親從心梗到心碎,需要最少一個晚上,甚至一周來修復。

老母吼一吼,孩子抖三抖。「中國吼」不僅傷身,還嚴重傷害親子關係。有段時間,我女兒表示,早上要搭鄰居家的車上學,因為別人的媽媽不吼不叨叨。而我,會因為她早上出門時再找根皮筋而大發雷霆,從晚五分鐘、路況大不一樣入手,到借題發揮,痛斥她不珍惜時間,不能夠抓緊時間背背背,最後疾言厲色、大聲呵斥:「你看,五分鐘,你的人生就大不一樣,你還是直接去撿垃圾吧!」

其實,一邊罵娃,我一邊暗罵自己有病,晚五分鐘怎麼了?地球照轉,天沒塌,城市不需要人撿垃圾嗎?憑什麼你的娃就不能撿垃圾?事實證明,晚五分鐘,啥都沒耽誤,除了我們母女倆都臉色鐵青,不歡而散。

老母親天天不想吼,天天都要吼,吼過以後,又心痛到極點,覺得不該那麼對待祖國未來的主人翁。中年老母天天都掙扎在「中國吼」的渾水中,一身泥,一臉汗。不僅孩子嫌棄,老公也嫌棄。有一天,老公拍案而起,問我何時才能不對著孩子咆哮那些車軲轆話?

「中國吼」是病,得治。

我們先追溯一下「中國吼」的源頭,之所以吼,無外乎是因為孩子學業太多、時間太少。得幫助孩子學習時間管理。可惜,這個重大任務我自己都從來沒完成過,你行你試試。

還有一種「中國吼」無非是期望太高,失望太甚。我們恐懼自己、自己的孩子、孩子的孩子,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我們自己就沒能當上成功人士,想讓孩子圓了這個夢。其實,與其「吼作業」著急上火,還不如老母亡羊補牢,人到中年再出發。有幫娃爬藤使出的狠勁,自己爬藤也差不多了。

此外,真的不能只拿娃和自己當年比。我當年考不上大學就沒有活路,娃考不上,還有我和孩子爸兜著呢。時代變了,考試成績的度量衡也要升級換代了。

當然,「中國吼」的症狀還是有差異的,需要根據家情不同,對症下藥。有些要去火,有些要去寒。一個朋友告誡我說,想大吼時一定要考慮到娃是親生的;而另一個朋友的妙方是,千萬不要想著娃是親生的,只當充話費送的,而且合同籤到18歲,話費就花完了

如果實在屬於易怒體質,又想徹底遠離「中國吼」,那就大撒把。大學閨蜜眼不見為淨,孩子平時的作業託付給阿姨,周末的作業則託付給老公,她只負責惆悵一下生活的無奈即可。也有朋友說,看看名下的存款,就算老公不仁、兒子不義也能養活自己,就不吼了!

只是,對於大部分中年老母親來說,怒吼肯定是不對的,但是完全不吼也違反了人性,需要控制「中國吼」的度和節點:少量、高質。這是一門「吼叫」的藝術,你我都在摸著石頭前進。

今年9月,在孩子開學典禮上,校方送了中年老母們一句話「少說話,多做飯」,我越品越覺得妙不可言。這的確是緩解「中國吼」症候群的奇方。

作為一位中年老母,我有一個夢想,希望有一天,當我回顧起我與女兒的關係,我能說:「我沒吼過她,她沒恨過我。」


相關焦點

  • 一位中年二胎老母親,總結的年終十大關鍵詞!看看你中了幾個?
    正如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研究員雷頤所說:「語言是思維最敏捷的一種表現,沒有語言就沒有思維表現出來,所以說一種文化的變遷,思想的變遷也是跟新的詞語緊密相連。」當然,對於老母親來說,娃們的「教育」一直是心頭緊繃的弦。回頭看看2019,結合國家大事、社會熱點和娃的教育大事,一位中年二胎老母親的年終十大關鍵詞也橫空出世。
  • 中年老母親的最恨:詐屍式育兒
    上班做的都是熟練活兒,服務對象絕大多數也都通情達理,按流程辦事,一切盡在掌握中。值夜班也不可怕呀,5到8天一次,累死也不過一宿。有值班費拿著,有空調吹著,有免費水喝著,有食堂飯吃著,沒事的時候還在床上躺一躺。和輔導孩子功課相比,這完全不值得一提。單位是天堂,家庭是戰場,如果有的挑,我另可在單位義務加班,也不願意回家和孩子待在一起。
  • 中年老母親的崩潰:孩子作業教不會,老師家長群點名,老公說你怎麼帶孩子的
    聽閨蜜講完,我差點也崩潰大哭,原來大家都是這樣,陪讀的委屈只有老母親能懂。 曾經看到一句話:「中年婦女的崩潰:兒子不肯睡,老師說的不會,丈夫說這一切是你教的不對。」 這是孩子還沒上小學的,孩子上了小學的應該是這樣: 中年老母親的崩潰:孩子寫作業怎麼教都不會,老師家長群點名,老公說你怎麼帶孩子的。陪娃寫作業最怕怎麼教都不會有句話說,每一個陪孩子寫作業的爹媽,都是下凡來渡劫的上仙。 從開始陪孩子寫作業那一刻起,就意味著崩潰離你不遠了。
  • 中年老母親的年度帳單,千萬別看
    千萬不要被一個外表看起來樸實無華且枯燥的中年老母親給騙了。別看她們逛街背帆布袋,護膚大寶day day see;可她們的娃天天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個個都是低調且奢華,手機收件箱裡那些報名成功的確認簡訊更是抵得上一個家庭大半年的收入。她們不曬自己的年度支付帳單,不是因為不花錢。實在是因為自己都不忍直視。
  • 中年老母親の快樂源泉:給自家娃狂報興趣班
    都說現在很多中年媽媽最大的興趣,只剩下了報班而已。此刻,我信了。而至於興趣班的存在,對於不同的老母親,自然有不同的涵義。中年男人走在路上,發傳單的走過來,會說:哥,您健身嗎?中年女人走在路上,發傳單的走過來,卻問:姐,您報班嗎?
  • 殷桃帶老母親醫院看病,因這件小事,她情緒失控對母親大吼大叫
    11月11日上午,殷桃帶老母親去醫院看病畫面被攝影師曝光!攝影師日前在北京一家醫院偶遇了殷桃,她本人帶母親來到醫院,助理貼心幫忙給掛號,隨後殷桃和母親坐在診室外面等待叫號。
  • 精神病康復者展現藝術天賦 專家贊"中國畢卡索"
    精神病康復者展現藝術天賦 專家贊"中國畢卡索" 2008年12月16日 09:09 來源:華西都市報   有人曾說,藝術家和精神病有時只有一線之隔。展廳一隅展出了由精神病康復者創作的四個系列作品,密碼系列、人像系列、中國獅系列及中國結裝飾畫系列,其中的成語密碼系列引發了最高駐足率,然而,誰也料不到該系列竟是由為康復者輸送自信與藝術細胞的實驗課程演變而來,更有專家指出,在這次展覽當中發掘出了中國的女畢卡索。
  • 「中年老母親」一朝撞入大蜜,一個月腰圍變細10cm
    最關鍵的一點,家有兩個正在讀小學的男寶,加上本職工作挺忙碌,雞飛狗跳的日子大家可想而知,哪有時間和精力給自己再加一碼,純粹找虐~ 我經常自嘲是中年老母親,每天面對忙碌的工作,面對倆男寶隨時可能帶來的各種挑戰,能夠完整堅強又生機勃勃的活下來已經是很有成就的事情了。 事實也確實如此。
  • 中年媽媽的三種境界,你中了哪個?
    我們老母親的一天可比這充實多了:冥思苦想一日三餐+扮演老司機送娃去學校+扮演都市麗人Vivian+扮演陪讀人員+扮演運動教練+扮演救生員+扮演勤奮好學的中年媽媽給娃做表率……好不容易回了家,也根本別想安安靜靜坐一會兒。兒子不是一個猴兒躥從身後圈住我的脖子,就是用各種槍突突得我抱頭鼠竄。
  • 哈哈哈哈,一個疲憊老母親暑假的扎心總結,笑出眼淚
    疲憊的老母親臉上終於露出一絲輕鬆,暑假生活過的好不好,別問,問就是有苦說不出!01吶喊,只會遲到,永遠不會缺席如果一個當媽的突然不吼了,那一定是因為她的孩子放暑假了。孩子睡覺前的精力之旺盛,絕對可以列入人類未解之謎。
  • 獨自帶娃一個月,中年老父親都經歷了啥?
    這時候咳嗽意味著啥,老母親回來絕對會撕了我。趕緊上網搜索快速止咳的法子,眼花繚亂,不知道哪個才靠譜。機靈的大娃又來指導工作,說看見老母親用棉布裹著一棵用火燒過的蔥給弟弟圍過脖子,止咳效果立竿見影。聽起來難度蠻大,但也提醒了我,二娃絕對早上受了涼,把脖子捂上準沒錯,嘿嘿!剛把老母親的絲巾給圍上,大娃一副你不想活了的眼神飄過來,我趕緊給扯下來,一通翻找之後,總算解決了,於是,二娃的形象成了這樣。
  • 中年老母親最崩潰的事:看過無數雞湯,一陪娃寫作業全白搭
    好歹老母親我也是學習過的人啊!兒子委屈的說:「每次寫作文你都吼我,你越吼我越不會寫。」我突然發現,同樣的事,換一種角度,換一種方法,會有不同的結果。養孩子是場修行,好在這場修行有家學保駕護航,還有那麼多學姐學妹一起修煉,老母親我底氣足、腰杆直、信心滿滿!
  • 開學在即,中年老母親寫給初一新生女兒的一封信
    看著身量快要跟我齊高的你,老母親我還真是心裡湧出無限感慨。 想跟你說的話很多,前路有風景也有險阻,好想提醒你、叮囑你、祝福你,;又好像什麼也不必說,你已長大,長成了亭亭少年,相信你已作好充分的準備去迎接無論是風和日麗還是狂風暴雨,我只須默默守護,目送你奮力向前奔跑的背影……不知道你這時能不能理解中年老母親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恨不得你一夜長大,胸羅萬象,足以指點江山,揮斥方遒;一方面又多麼希望你還是天真爛漫的小姑娘,永遠也不必承擔長大的煩惱
  • 《爸媽學前班》:父母吼一聲,孩子毀一生!
    《爸媽學前班》定位是中國首檔父母成長觀察實驗節目。節目旨在通過父母的學習和測驗,以及英國皇家育兒專家的指導,教會大家學習如何為人父母,怎樣成為更好的父母,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三對父母都表示,很多時候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就會吼出來,但事後會跟孩子賠禮道歉,而有時候對孩子大吼,是因為孩子遇到危險的情況,當父母的心裡著急。可是,即使道歉,即使內疚,大吼過後,孩子心中作何感想呢?閨蜜,不久前深夜裡打電話給我,開口就是一聲哭腔,說自己對不起女兒,這段時間還對女兒發火,真的對孩子心生愧疚。
  • 我得了一種病是神經症,但不是精神病
    對於神經症問題,每個人的想法會不一樣,有些人會覺得這是一種精神疾病,有些人會覺得平時都好好地,怎麼有了神經症呢。其實神經症是一種精神障礙,主要表現出的是持久的心理衝突,並且這種衝突會讓來訪者感受到痛苦並且社會功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在醫院檢查是沒有器質性疾病。
  • 你是答案丨沒有人能打敗一個鋼鐵老母親,除非……
    看到這裡,我卻哭了:如果媽媽是一種職業,工資不工資的咱先不說,工傷絕對是妥妥的啊!今天吼得失聲了,明天不小心骨折了,大後天預約了去醫院縫針,人世間的種種苦難都仿佛海嘯一般向我奔湧而來。有個詞,叫做「鋼鐵老母親」。要我說哪有什麼天生刀槍不入,不過只因我們經歷過孩子的千錘百鍊,所以才比一般人稍微優秀了那麼一點點。
  • 把《少年的你》刷成教育片 家中有娃的中年老母親從中學到了什麼
    不是矯情,《少你的你》刷爆了票房,也刷痛了中年焦慮老母親的心。周冬雨,易烊千璽炸裂的演技讓貢獻了10億票房的觀眾集體點讚。超過40萬網友在豆瓣給出了8.4分的高分,評分好於94%的愛情片,且好於87%的劇情片。
  • 那些有精神病的天才們,個個天賦異稟,他們的成就讓後世難以超越
    說起精神病,現代人對這個詞非常熟悉。隨著社會的發展精神類的疾病越來越多,不過治療的手段也越來越發達。不過雖然這樣,社會上對這種人還是有歧視的,始終覺得精神病人危險,有的沒有勞動能力。其實真實的狀況並不是這樣,大部分的精神病人都是有正常生活能力的,有的還非常有其他天賦。
  • 經常吼孩子,對孩子傷害太大,這些後遺症你絕對想不到!
    現在娃生了後,對娃也是超級沒有耐心,動不動就吼孩子,弄得孩子總說「爸爸是壞人,老是打他」。經常吼孩子,對孩子傷害太大,這些後遺症你絕對想不到這樣動不動就發脾氣的老公,相信沒有哪一個女人能夠承受得了吧,更何況孩子呢?
  • 中國大案紀實:為殺人滅口丈夫聲稱妻子有精神病
    此後五年,人們只知道一名中年婦女當晚失蹤了,而她己被埋在了郊外雜草叢生的荒灘下。知情者保守著驚天秘密,她把秘密當作防衛的武器,卻引火燒身,對方想要殺人滅口。2014年2月6日,農曆正月初七,湖北省潛江市浩口鎮,上午九點左右一名中年男子來到浩口鎮派出所接警室,問民警有沒有見到他妻子潘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