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康復者展現藝術天賦 專家贊"中國畢卡索"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精神病康復者展現藝術天賦 專家贊"中國畢卡索"


2008年12月16日 09:09 來源:華西都市報

發表評論

藝術工作室的作品參加藝博會

  精神病康復者畫作驚豔第13屆廣州國際藝博會

  有人曾說,藝術家和精神病有時只有一線之隔。這話在剛剛落幕的第13屆廣州國際藝博會上有了有趣的印證。展廳一隅展出了由精神病康復者創作的四個系列作品,密碼系列、人像系列、中國獅系列及中國結裝飾畫系列,其中的成語密碼系列引發了最高駐足率,然而,誰也料不到該系列竟是由為康復者輸送自信與藝術細胞的實驗課程演變而來,更有專家指出,在這次展覽當中發掘出了中國的女畢卡索。

  「密碼」為康復者注入自信與藝術細胞

  金黃,玫瑰紅,中國紅,森林綠,濃烈色彩加抽象圖案用以表現筆畫鏗鏘的中國成語,偌大的展廳裡,這一組成語密碼系列的裝飾畫,引發了極高的駐足率。到底畫的是什麼成語呢?答案是:人壽年豐,年年有餘,心想事成等。精神病康復者為何選擇成語作為自己的創作對象呢?原來當中有段故事。

  今年初,廣州市殘疾人職業培訓中心創辦了為精神病康復者提供藝術康複課程的藝術工作室,100多名精神病康復者報名參加。經過一系列的藝術遊戲,指導老師發現,學員們沒有藝術根基不是最大難題,沒有自信不敢表達自己才是學習美術的最大掣肘。

  於是,指導老師設計出啟發學員用圖案繪畫自己名字的趣味課程。其後,這批作業經過老師的指導和修改成為今年5月中國法蘭克福殘疾人藝術交流展「心的交匯」的入圍作品,取名為密碼系列,展覽在廣東美術館展廳的最顯眼位置。當時,中心曾組織學員前往參觀,「他們當場看到參觀者驚喜的表情,聽到藝術家的表揚,有人興奮得落淚,有人不停地為自己鼓掌。」指導老師黃金成認為正是這一個密碼系列為學員們注入了自信心和藝術細胞。

  在參加這次藝博會前,指導老師和學員們商量如何改造密碼系列,有人提議不如畫成語,於是,中心為學員買來一批成語詞典,讓他們挑選自己喜歡的成語進行創作,「我們很明顯看出,有的學員心態特別悲觀,專挑一些悲觀晦氣的成語來畫。」黃金成透露。而最終展出這一系列作品,學員們都選擇了喜慶吉祥的成語和鮮豔搶眼的色彩,這是反覆引導和心理撫慰的結果。

  模特畫像啟發出中國女畢卡索

  此次展出的人像系列也給人們極大的驚喜。「有畫家評價,這批人像畫的作者堪稱中國梵谷,中國畢卡索。」黃金成透露,人像系列的作者是一個極度自我封閉的中年女子,雖然平時鮮言少語,安靜得你完全察覺不到她的存在,但是只要你交給她畫筆和色板,她絕對給你萬分驚喜,雖然沒有任何的繪畫基礎,但是她的畫作往往構圖飽滿,下筆大膽,線條奔放,色彩搭配誇張而有爆發力。

  據介紹,這位中國女畢卡索的人像畫創作過程也十分有趣。平時,指導老師為了給學員們更多的藝術啟發和感受,會搜集一些藝術感強的模特畫像供學員們觀摩,而這位中國女畢卡索看完畫像後,會根據自己的觀感和理解進行再創作,最終畫出一幅幅個性迭出的人像作品。

  「我的原意是讓他們學習別人怎樣畫人像,結果他們給了我更多驚喜,似乎也揭示了精神病康復者不同尋常的藝術理解力。」黃金成說,即使他要求學員嚴格按照示範人像臨摹,他們還是會畫出你意想不到的另一個人像,學員們似乎全然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期望來進行創作。而女畢卡索就是當中的佼佼者,她的描摹作品雖然總是嚴重走樣,但又恰恰表現出她文弱內向的外表之下有著一顆甚為豐富甚至複雜的內心。

  《廣州日報》文/圖

編輯:張中江】

相關焦點

  • 油畫大師畢卡索,「壞學生」的天賦,帶給我們震撼教育啟示
    巴勃羅·魯伊斯·畢卡索(1881-1973),畢卡索,西班牙畫家、雕塑家。畢卡索是西方現代最具創造力和影響最為深遠的藝術家,他被視為現代藝術開創者,一生畫法和風格迭變。他對20世紀的藝術史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人們稱他為「人類藝術史上罕見的天才」。代表作品有《格爾尼卡》《亞威農少女》《夢》《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卡思維勒像》等。
  • 為了妓女他割掉耳朵 生前只賣出過一幅畫 一個有精神病的藝術超人
    法國著名作家普魯斯特說過:「所有傑作都出自精神病患者之手。」牛津大學實驗心理學系的戈登.克拉裡奇教授說:「許多文獻資料表明,天才與瘋狂二者間存在關聯。極富創造力的人往往具有與眾不同的思維方式,與精神病患者的認知方式類似。」達利曾說:「從瘋子到天才僅一步之遙。」
  • 朵拉·瑪爾與畢卡索:藝術與女人
    ·瑪爾曾經被描述為「一個捕捉圖像的黑髮女獵手」,她身上的標籤多不勝數,畢卡索的情人,甚至藝術靈感的來源「繆斯」,從那些畢卡索為其所畫的肖像便可見一斑。我其實並不關心諸如她的攝影、迷幻與創造力,遠超與畢卡索的關係,對於畢卡索而言,朵拉不過是這個散發著藝術頹唐氣息的老男人,用給女人畫像誘惑的女人之一。畢卡索的《坐在扶手椅上的女人》被佳士得拍賣出2000萬英鎊的高價,這算是朵拉最傑出的肖像之一。趙麗華說詩歌對女人完全不同,類似朵拉的那些肖像,乳房,小腹,恥骨,都是寂寞的。
  • 天才等同於精神病患者?
    把具有獨特創造能力的人物與精神疾病聯繫到一起的觀點由來已久,不僅誤導了缺乏分辨能力的普通公眾,還讓不少科研人員、專家學者也身陷其中,對之大加鼓吹。坊間流傳的一些出版物,為了搶眼球擴大銷量,乾脆直接說天才就是瘋子。
  • 現代主義繪畫家畢卡索:20世紀最具爭議的藝術大師
    」我的每一幅畫中都裝有我的血,這就是我的畫的含義」,這是畢卡索對自己繪畫作品的描述。在現代主義興起的20世紀中,畢卡索算得上是雖具有爭議,同時也是對繪畫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大師。其實,畢卡索是一個繪畫天賦極高的藝術家。畢卡索的父親是藝術老師,所以從小就受到了藝術的薰陶,對繪畫特別感興趣。20世紀是屬於畢卡索的世紀,因為現代主義興起,只有這樣的一片」大池塘「才能夠容納畢卡索這條」七彩的魚「,他的作品《亞威農少女》《格爾尼卡》等作品在繪畫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 4歲兒童畫作打敗冷軍,藝術造詣超過畢卡索?是炒作還是真實力?
    甚至還有人聲稱她才4歲,創作出來的作品就已經打敗了中國的超現實畫家冷軍,而且作品的藝術造詣有望過超大師畢卡索。真的是這樣子嗎?阿埃莉塔的實際實力到底有這麼強嗎?她的作品藝術性究竟如何?是真實力還是炒作呢?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先來看看她的一系列藝術作品,從作品之中來看看她的藝術實力有多強。
  • 天才藝術家用「海鮮」調出動人乳白色,讓畢卡索研究仨小時無果
    這裡有畢卡索、夏加爾、莫迪裡阿尼等享譽世界的畫家。其中有一位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他就是上世紀20年代,巴黎最著名的日裔畫家藤田嗣治。畫筆給了他一種表達的渠道,在藝術世界他才能得到靈魂的釋放。而他也的確很有繪畫天賦,他在中學時創作的一幅水彩,就入選了巴黎萬國博覽會,這似乎註定了他未來與巴黎的緣分。
  • 畢卡索: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天才之一
    畢卡索的父親也是一位畫家,專攻自然素描鳥類等動物,一生擔任工藝學校的藝術教授和當地美術館館長。 畢卡索很小的時候就展現了對繪畫的熱情與能力。根據畢卡索母親的說法,畢卡索第一個學會說的話是「皮茲、皮茲」,是西班牙語「鉛筆(lápiz)」的簡短發音。七歲時,畢卡索的父親開始正式的訓練他學習人物素描和油畫。
  • 傳記|畢卡索是真正的安達盧西亞人,每位模特都是他的情人
    對應「畢卡索」,諸如張煒使用的「不可思議」「強悍茁壯」「偉大狂放」這類大詞,經常被人們不吝惜地堆疊其上。畢卡索的傳記數量很多,中國作家如唐林、楊斌、何華,都將他塑造成德藝雙馨的學習榜樣。外國作家卻往往對其頗有微詞。阿蓮娜·S.哈芬頓的《畢卡索傳——創造者與毀滅者》,把畢卡索的作品與人格分離開來,還原了一個人性化的畢卡索,但這部傳記聚焦於畢卡索的私生活,對藝術的賞析能力不夠。
  • 法國作家達恩弗蘭克講座:當代藝術探索者畢卡索
    值中法語言年之2011畢卡索大展之際,法國著名作家、評論家達恩弗蘭克即將於12月19日起開啟來華之旅!
  • 藝術大師畢卡索、米羅、達利、塔比艾斯作品展
    讓我市觀眾不出國門就可以欣賞到國外藝術大師的作品,為濟南市的藝術愛好者和藝術院校的學生提供一次非常難得的學習和觀摩機會。 展覽還將同時展出中國著名畫家方召麐、崔如琢等人的精品力作。畢卡索等大師們都在不同時期深受中國藝術的啟發,也影響著中國現當代藝術。通過本次展覽將實現東西方文化藝術家們的對話,為我市的對外文化交流活動搭建一個更高藝術水準的平臺。。
  • 探索菱形藝術,vivo S5攜手中央美術學院展現科技藝術的融合
    近年來,科技與藝術逐漸融合,也出現了許多帶有濃厚美學韻味的科技產品。作為科技界的美學先鋒,vivo S系列率先打造科技藝術浪潮,推出了極具藝術氣息的vivo S5,採用經典菱形作為後置攝像頭的設計風格,彰顯了別樣的藝術美感。
  • 莫迪裡阿尼的肖像藝術叱吒拍場 與畢卡索平分秋色
    莫迪裡阿尼,20世紀初期巴黎藝術圈的核心參與者,畢卡索一生的勁敵與朋友。他筆下那憂鬱的神情、細長的身體與模式化的面孔,投影出義大利古典藝術、非洲雕塑、後印象派與立體主義的側影,卻最終獨一無二,使肖像與人體這一藝術史上經久不衰的主題變得更為現代。【義大利古典藝術的滋養】莫迪裡阿尼的第一位繪畫教師,是崇尚義大利色塊畫派的古列莫·米凱利。
  • 通訊:香港鐵窗裡的藝術救贖
    中新社香港4月10日電 題:香港鐵窗裡的藝術救贖  中新社記者 賈思玉  高度設防的香港赤柱監獄,被判處長期或終身監禁乃至死刑的甲級囚犯收容於此。  影視作品中的監獄和囚犯,往往與黑暗、兇惡、沉悶這類概念相連,仿佛入獄意味著人生陷入萬劫不復之地。一場在囚人士呈現的話劇和音樂匯演,讓香港中學生摘下有色眼鏡。
  • 中國畫家和畢卡索之間差了多少張英語四級證書?
    堂堂名家陳丹青首次在清華「收徒」,卻由於四級證書作梗,而面臨沒有生源的窘境,氣得他撰文在報上大罵中國教育制度。小編緣何想起這樁陳年舊事?一是因為最新一次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剛剛落幕,二是近期在月星環球港觀摩了「動感101-傳奇·畢卡索藝術大展」,因此不由得聯想:中國何時能出一個畢卡索那樣銳不可當破除陳規,開宗立派,為世人提供視覺欣賞全新維度的大師?
  • 價值1.8億名畫被撕,畢卡索的畫為什麼難看還那麼貴?
    畢卡索的畫看起來也不怎麼地,感覺我兒子也能畫,但為什麼就值這麼多錢呢?O1/為什麼我們難以欣賞畢卡索 為什麼畢卡索的畫值錢,當然因為他是20世紀最負盛名的藝術家。但我們很多人不僅很難理解他的畫,也很難理解現代藝術。
  • 如何發掘孩子的藝術天賦?找到真正的興趣
    畢卡索15歲vs80歲的作品在3-4歲的時候,孩子進入了色彩與音樂的敏感期,開始有意識地使用工具,對簡單而重複的節奏表現出明顯的興趣,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對自己製造出聲音的敏感度和興趣度,遠遠高於家長讓他們學固定樂器的敏感度。
  • 關於精神康復者中途宿舍,你了解多少?
    原來,黃姨的兒子阿明是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康復者,經過一段時間的住院治療後,病情已好轉並回到家中。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但是黃姨發現兒子回來後,生活自理能力比較差,平時沉默寡言,也很少出去與外界接觸。黃姨擔心兒子長期這樣下去,會與社會脫節,難以適應將來的生活。
  • 精神病患者難以適應社會 廣州擬建康復農場訓練
    信息時報消息,這是全國首個規模較大的專為精神病康復者而設的康復農場,建好後預計能安排100名精神病康復者。這裡將針對精神病康復者以後不同的生活、工作環境,康復農場將努力為他們提供一個「模擬社會生活區」,以方便他們更好更快地融入社會。據悉,康復農場的工作人員主要是由社工以及掌握一定生產技能和一些相關醫學知識的導師組成,醫療醫護人員只是輔助人員。
  • 朵拉·瑪爾:她是畢卡索的愛人,也是才華橫溢的藝術家
    曼·雷,自拍照,1931年, 銀鹽照片,7.9 x 5.7釐米瑪爾從30年代開始與超現實主義者接觸,她的朋友包括作家,攝影師和電影製片人,在他們的影響下,瑪爾走上超現實主義風格的道路,不僅因為其意識形態,更因為其藝術創新。對於瑪爾藝術生涯影響最大的男人當屬那時頗具影響力的全能藝術家曼·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