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工作室的作品參加藝博會
精神病康復者展現藝術天賦 專家贊"中國畢卡索"
2008年12月16日 09:09 來源:華西都市報
發表評論藝術工作室的作品參加藝博會
精神病康復者畫作驚豔第13屆廣州國際藝博會
有人曾說,藝術家和精神病有時只有一線之隔。這話在剛剛落幕的第13屆廣州國際藝博會上有了有趣的印證。展廳一隅展出了由精神病康復者創作的四個系列作品,密碼系列、人像系列、中國獅系列及中國結裝飾畫系列,其中的成語密碼系列引發了最高駐足率,然而,誰也料不到該系列竟是由為康復者輸送自信與藝術細胞的實驗課程演變而來,更有專家指出,在這次展覽當中發掘出了中國的女畢卡索。
「密碼」為康復者注入自信與藝術細胞
金黃,玫瑰紅,中國紅,森林綠,濃烈色彩加抽象圖案用以表現筆畫鏗鏘的中國成語,偌大的展廳裡,這一組成語密碼系列的裝飾畫,引發了極高的駐足率。到底畫的是什麼成語呢?答案是:人壽年豐,年年有餘,心想事成等。精神病康復者為何選擇成語作為自己的創作對象呢?原來當中有段故事。
今年初,廣州市殘疾人職業培訓中心創辦了為精神病康復者提供藝術康複課程的藝術工作室,100多名精神病康復者報名參加。經過一系列的藝術遊戲,指導老師發現,學員們沒有藝術根基不是最大難題,沒有自信不敢表達自己才是學習美術的最大掣肘。
於是,指導老師設計出啟發學員用圖案繪畫自己名字的趣味課程。其後,這批作業經過老師的指導和修改成為今年5月中國法蘭克福殘疾人藝術交流展「心的交匯」的入圍作品,取名為密碼系列,展覽在廣東美術館展廳的最顯眼位置。當時,中心曾組織學員前往參觀,「他們當場看到參觀者驚喜的表情,聽到藝術家的表揚,有人興奮得落淚,有人不停地為自己鼓掌。」指導老師黃金成認為正是這一個密碼系列為學員們注入了自信心和藝術細胞。
在參加這次藝博會前,指導老師和學員們商量如何改造密碼系列,有人提議不如畫成語,於是,中心為學員買來一批成語詞典,讓他們挑選自己喜歡的成語進行創作,「我們很明顯看出,有的學員心態特別悲觀,專挑一些悲觀晦氣的成語來畫。」黃金成透露。而最終展出這一系列作品,學員們都選擇了喜慶吉祥的成語和鮮豔搶眼的色彩,這是反覆引導和心理撫慰的結果。
模特畫像啟發出中國女畢卡索
此次展出的人像系列也給人們極大的驚喜。「有畫家評價,這批人像畫的作者堪稱中國梵谷,中國畢卡索。」黃金成透露,人像系列的作者是一個極度自我封閉的中年女子,雖然平時鮮言少語,安靜得你完全察覺不到她的存在,但是只要你交給她畫筆和色板,她絕對給你萬分驚喜,雖然沒有任何的繪畫基礎,但是她的畫作往往構圖飽滿,下筆大膽,線條奔放,色彩搭配誇張而有爆發力。
據介紹,這位中國女畢卡索的人像畫創作過程也十分有趣。平時,指導老師為了給學員們更多的藝術啟發和感受,會搜集一些藝術感強的模特畫像供學員們觀摩,而這位中國女畢卡索看完畫像後,會根據自己的觀感和理解進行再創作,最終畫出一幅幅個性迭出的人像作品。
「我的原意是讓他們學習別人怎樣畫人像,結果他們給了我更多驚喜,似乎也揭示了精神病康復者不同尋常的藝術理解力。」黃金成說,即使他要求學員嚴格按照示範人像臨摹,他們還是會畫出你意想不到的另一個人像,學員們似乎全然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期望來進行創作。而女畢卡索就是當中的佼佼者,她的描摹作品雖然總是嚴重走樣,但又恰恰表現出她文弱內向的外表之下有著一顆甚為豐富甚至複雜的內心。
《廣州日報》文/圖
【編輯:張中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