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巴黎的蒙帕納斯,是藝術家們的天堂。
這裡有畢卡索、夏加爾、莫迪裡阿尼等享譽世界的畫家。
其中有一位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他就是上世紀20年代,巴黎最著名的日裔畫家藤田嗣治。
他調配的乳白色顏料,驚豔了整個巴黎,也震驚了西方藝術界。
藤田嗣治出生於日本京都,他的父親是陸軍軍醫官,哥哥後來成為法學家和大學教授。
藤田4歲時母親離世,他一直寄宿在親戚家中。這種母愛的缺失,成為他女性畫中,表達的一個重要方面。
藤田嗣治從小就與眾不同。父親、哥哥都是很有地位的人物,而藤田的理想卻是做一名畫家。畫筆給了他一種表達的渠道,在藝術世界他才能得到靈魂的釋放。
而他也的確很有繪畫天賦,他在中學時創作的一幅水彩,就入選了巴黎萬國博覽會,這似乎註定了他未來與巴黎的緣分。
一開始,父親是反對兒子畫畫的。面對嚴肅的父親,藤田無法開口說出心中所想。他在14歲時郵寄給父親一封信,信上說:「我想成為一名畫家,請讓我做我喜歡的事,我一定會成功給您看!」
沒想到,父親默許了他的決定,並給了他50元作為學習金。
後來,他被父親的朋友舉薦,來到東京美術學校學習,畢業三年後便來到嚮往的巴黎闖蕩。
此時的巴黎大咖雲集,瀰漫著藝術的自由氣氛。
藤田嗣治來這裡不久,就結識了畢卡索、莫迪裡阿尼等人。他們的非凡才思,給了他巨大衝擊,也為他帶來了靈感。
他將東方繪畫技巧,融入西方藝術風格,獨創了自己的藝術特色。
然而,初來乍到的他,因為沒什麼人脈,畫作一度銷路堪憂。在最窘迫的時候,他甚至交不起房租,一連三天吃不上一頓飯,只能燒賣不出的畫來取暖。
但藤田嗣治卻沒打退堂鼓,他已認定了藝術之路,就要一直堅持走下去。
他一直保持創作熱情:每天至少畫14個小時的畫。
而之外的時間,他竭盡所能參與社交,各種酒會、沙龍等等,都有他活躍的身影。
在人們眼裡,他是個另類的亞洲人:梳著圓圓的西瓜頭,戴著圓圓的眼鏡,留著一塊小鬍子。
穿著也是十分另類:他經常自己縫製衣服,甚至穿著希臘式服裝,扣著一個燈罩來參加社交活動。
很快,人們便熟知了這個怪人,還給他起了個暱稱叫FouFou,在法語裡有善於迎合他人之意。
看來,藤田不僅在藝術方面有天賦,在推銷自我方面也是個天才。
不久,他的畫作就被巴黎藝術界所注意。他東西方結合的藝術風格,讓西方人大開眼界。
尤其讓人稱奇的是,他發明了一種獨特顏料,能畫出肖像的乳白色肌膚。因此,他筆下女性的色調,都散發著一種牛奶般的溫潤柔和,讓人心醉。
藤田嗣治的《躺臥的吉吉》,正是用了這種顏料。畫面上的吉吉,慵懶地臥在床上,如百合花一般皎潔動人。
就連畢卡索也為這幅畫著迷。據說,他對著這幅畫一連觀察了3個小時,一邊欣賞著美妙的線條,一邊研究這乳白色顏料,到底藏著什麼樣的奧秘。
《躺臥的吉吉》在1922年的畫展中一鳴驚人,賣出了八千法郎的高價,藤田嗣治因此聲名鵲起,成為巴黎身價最高的畫家之一,被稱為「巴黎的寵兒」。
那麼,藤田嗣治的秘密顏料,到底有些什麼成分呢?
2000年左右,巴黎國際大學,對他的一些畫作,進行了精心修復。
研究者們發現,在他乳白色的顏料中,含有硫酸鋇的基礎成分,而顏料中還含有鉛白和石灰石。
當然,藤田嗣治本人,並不是顏料研製專家。他曾在生前透露,為了獲得乳白色的柔和質感,他在顏料中加入了磨碎的牡蠣殼。這些天然的成分,讓顏料色調看起來既柔和又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