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3所知名外國語大學,翻譯人才培養基地

2020-12-13 騰訊網

01

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簡稱北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位列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國家首批「211工程」,入選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2011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為財政部6所「小規模試點高校「之一,國際大學翻譯學院聯合會成員,是京港大學聯盟、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高校,設有研究生院,是中國外國語類高等院校中歷史悠久、教授語種最多、辦學層次齊全的全國重點大學。

中歷史悠久、教授語種最多、辦學層次齊全的全國重點大學。 [3]

北京外國語大學前身是1941年成立於延安的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三分校俄文大隊,後發展為延安外國語學校,建校是隸屬於中國共產黨領導。新中國成立後,學校歸外交部領導。1954年,更名為北京外國語學院;1959年,與北京俄語學院合併組建新的北京外國語學院。1980年後直屬國家教育部領導。1994年,正式更名為北京外國語大學。

截至2020年8月,北京外國語大學在北京市海澱區三環路兩側分設東、西兩個校區,學校圖書館館藏紙質中外文圖書145萬餘冊,中外文電子圖書222萬餘冊;轄33個教學系部,學校開設專業121個,有1個外國語言文學博士後流動站,有18個博士學位授權點,6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國家重點學科(含培育學科);學校現有在職在編教職工1255人,來自44個國家和地區的外籍教師172人,學校普通本科在校生5600人,研究生3100人,學歷留學生1600人。

02

天津外國語大學

天津外國語大學(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TFSU)簡稱「天津外大」、「天外」,坐落在中國天津市,是天津市一所主要外語語種齊全,文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工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天津市屬重點院校,為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

1921年,學校前身之一的天津工商大學在馬場道建校。1964年,學校主體前身——秦皇島外語專科學校成立,後更名為天津外語專科學校。1974年,由原天津外國語專科學校、原天津外國語學校、原天津師範學院日語專業、原河北大學外語和中文專業的學術力量和教師等重組為天津外國語學院。1981年被批准為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10年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天津外國語大學。

學校有五大道和濱海兩個校區,總佔地面積1040.06畝,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總值18869.17萬元;設有15個教學單位,有57個本科專業,1個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7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29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涵蓋20個授權方向);教職工近千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萬餘人。

03

上海外國語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簡稱「上外」,是新中國成立後興辦的第一所高等外語學府,是新中國外語教育的發祥地之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進入國家「「211工程」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全國重點大學;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首批教育融媒體建設試點單位,是亞非研究國際聯盟、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聯盟、中俄綜合性大學聯盟、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創始成員,是聯合國合作備忘錄籤約高校和國際高校翻譯學院聯合會(CIUTI)亞太工作組所在地,獲國際會議口譯員協會(AIIC)全球最高評級,是中國唯一位列世界15強的專業會議口譯辦學機構,英漢語對全球排名第一。

其前身為華東人民革命大學附設上海俄文學校,創建於1949年12月,後歷經華東人民革命大學附設外文專修學校、上海俄文專(修)科學校、上海外國語學院等傳承變革,於1994年正式更名為上海外國語大學。

學校有虹口與松江兩座校區,總佔地面積74.7公頃;設有22個教學院系(部),50個本科專業,授課語種46種;擁有1個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3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含1個培育學科);有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7個一級學科碩士點,7個專業學位碩士點;有本科生6798人、研究生3645人(含國際學生);有國際學生4571人(含語言進修生)。

相關焦點

  • 天津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 培養高端翻譯人才
    高級翻譯學院涉及11個外語語種,目前設立翻譯和同聲傳譯兩個專業,主動為天津經濟社會發展培養碩士以上高端翻譯人才。  天津外國語大學翻譯學科實力突出,早在1979年就開始了翻譯碩士的培養。早期學科帶頭人金隄教授的《論翻譯》等學術專著在國內外產生了重要的學術影響。
  • 全國翻譯專業資格考試基地落戶吉林外國語大學
    日前,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基地籤約儀式在國際交流中心二樓會議室舉行,確定吉林外國語大學為「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基地」。這是考試基地首次落戶吉林高校。
  • 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基地落戶吉林外國語大學
    來源:吉網日前,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基地籤約儀式在國際交流中心二樓會議室舉行,確定吉林外國語大學為「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基地」。這是考試基地首次落戶吉林高校。吉林外國語大學校翻譯專業是吉林省「十三五」特色高水平專業,擁有本科和研究生學位授予權,其中,翻譯碩士有9個語種方向,義大利語口譯專業填補了國內空白,在同聲傳譯、交替傳譯等翻譯人才和國際組織人才培養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 全國高端應用型翻譯人才培養基地項目協作座談會
    現在各種各樣的基地已經很多了,我們現在又辦了一個高端翻譯人才培訓基地,對它的定位,很多人會提一個問題,它是不是在大學之外並行的這樣一個體系?是不是覺得大學培養的人不夠,我們再另外培養?實際上這個定位應該很清楚,在大學、在現有的高等院校體系下,嚴格意義的高端人才不一定能夠培養出來。它不應該是並行的,它應該是對高等院校之後畢業的學生,包括研究生、翻譯專業的畢業生再加把火。
  • 川外南方翻譯學院牽手北京外國語大學共同培養國際化人才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6月18日5時56分訊(王靜)近日,四川外國語大學重慶南方翻譯學院與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測評中心ETIC國際人才項目共建合作籤約暨揭牌儀式在學術報告廳舉行。
  • 全國高校首家翻譯研究院在上海外國語大學成立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任朝霞 通訊員 錢俊妮)日前,全國高校首家翻譯研究院在上海外國語大學揭牌成立,圍繞翻譯研究院建設展開的學術高峰論壇同日舉行,中國譯學界諸多著名專家、學者參加研討
  • 江戶日語與四川外國語大學南方翻譯學院完成人才培養合作籤約儀式
    10月16日,四川外國語大學南方翻譯學院奚正新副校長、吳興華書記、楊洪鑑院長一行代表學校親自到重慶江戶日語大坪校區為雙方即將達成校企人才培養基地的合作開展實地考察。交流期間,江戶日語餘校長給各位領導詳細介紹了學校的辦學理念以及發展情況,表達了隨著學校快速發展在師資方面對專業人才的渴求,希望與四川外國語大學南方翻譯學院建立長遠的合作關係。經過實地考察和多方面交流了解,奚校長表示,他們非常願意與既務實又專業的像江戶日語這樣的優秀的民辦教育機構合作。
  • 日本聯合7所外國語大學為東京奧運會培養翻譯志願者
    人民網東京2月9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著眼於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以及帕運會,日本國內7所外國語大學達成合作共識,為奧運會培養翻譯志願者。 該7所大學分別為,神田外國語大學(千葉市)、關西外國語大學(大阪府枚方市)、京都外國語大學、神戶市外國語大學、東京外國語大學(東京都府中市)、長崎外國語大學、名古屋外國語大學(愛知縣日進市),共27個語種。 該 7所大學於去年6月份籤署了《全國外國語大學聯合憲章》,在共同培養全球化人才方面達成一致。
  • 今晚報社與天津外國語大學合作共建翻譯基地
    25日下午,天津外國語大學與今晚報社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今晚報社社長賈長華、總編輯鮑國之、天津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李虹、校長修剛、今晚報社副總編輯劉鳳山、外國語大學黨委副書記劉振琍、副校長陳法春等領導出席,並為基地揭牌。今晚報社要聞部、海外交流部等部門負責同志以及外國語大學相關部門負責人、相關學院師生代表共同見證籤約和揭牌儀式。
  • 天津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
    天津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 http://kaoyan.eol.cn    中國教育在線  2014-08-13  大 中 小   天津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成立於2012年6月。
  • 春華秋實 星火璀璨 | 校級復語翻譯人才實驗班人才培養紀實
    校級復語翻譯人才實驗班校級復語翻譯人才實驗班,是根據我校《「十二五」期間本科人才培養發展規劃》的安排,對優秀學生進行重點培養的一項教學改革。全校符合轉專業規定的優秀學生通過選拔考試之後,大二進入實驗班學習。
  • 遍地盛開格桑花—河北外國語學院人才培養新模式碩果豐
    近年來,河北外國語學院與世界6大洲375所知名大學開展了學士、碩士、博士層次合作,是河北省外國專家局批准成立的「河北省外國院士工作站」,現有7名長期合作院士在校工作,院士數量在全國民辦高校中居第一位。畢業生遍布世界各地,為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冬奧會籌備及其他重要國際交流活動貢獻著力量。
  • 中國十大外國語大學排名 中國十大最好的外國語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緊密結合國家發展需要,成為培養外交、翻譯、經貿、新聞、法律、金融等涉外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基地。   2、上海外國語大學 所大學之一、全國國際經濟與貿易學科的創始單位之一、國際大學翻譯學院聯合會成員,是華南地區國際化人才培養和外國語言文化、對外經濟貿易、國際戰略研究的廣東省屬重點大學。
  • 「翻譯巨星」 雲集 全國首屆外事外交翻譯研討會在鄭州大學啟動
    研討會現場  大河網訊(記者莫韶華 實習生周穎瑩)雲集國內翻譯界"大咖",講好中國故事,幫助全球認識中國,塑造中國對外美好形象。12月16日,全國首屆外交話語及外事外交翻譯研討會在鄭州大學舉行。
  • 山東大學,外國語學院:培養融匯中西、通專結合的新型現代外語人才
    培養理念與目標外國語學院堅持知識教育體系與人格培育體系相結合,以本為本、致力於培養最優秀的本科生。學院依託綜合性大學的優質資源和獨特優勢,對接國家和社會需要,因材施教,分類培養,厚基強能,培養「德才兼備、融匯中西、通專結合、國際視野」的新型現代外語人才。
  • 寧波大學:在實踐育人中培養飽含中國情的翻譯人才
    該基地由寧波大學外國語學院、國際交流學院與寧波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三方共建,可為學生提供實踐平臺,有助於學生發揮好專業優勢,更好對接社會需求,標誌著學校在翻譯實踐育人上又添新平臺。多年來,寧波大學外國語學院堅持「口譯與筆譯並重,理論與實踐兼善」的人才培養理念,在課程育人等常規方式之外,立足中國大地、擴展全球視野,著力寫好實踐育人這篇文章,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開展生動實踐,培養了大批飽含中國情的優秀翻譯人才。
  • 北京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舉行成立40周年慶典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焦以璇)10月19日,北京外國語大學聯合國員訓練班(部)/高級翻譯學院成立40周年慶典在京舉行。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楊丹教授、中國外文局副局長高岸明、北京外國語大學聯合國譯訓班創始主任張載梁、北京外國語大學高翻學院第一任院長莊繹傳,以及來自中國外文局、中國翻譯協會、聯合國紐約總部、聯合國維也納分部、上海外國語大學等中外機構及高等學校的嘉賓和學者,翻譯行業國內外知名人士、校友代表及北外高級翻譯學院師生參加了該慶典。
  •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小而美」的翻譯人才搖籃
    經過50多年的發展,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日語專業師資隊伍更是不斷壯大。張鋒老師告訴記者,目前日語學院共有在職教師34名,其中包括7名教授、17名副教授、7名講師,這其中還包括了2名日籍專任教師,另外還有3名外聘日籍專家。「我們是北京市唯一一所擁有在編日籍教師的高校,同時還外聘了3名日籍專家。這5名日籍教師擔任了大一到大四的多門課程。」張鋒老師說。
  • 全國共有39所醫科大學,全部是本科高校,醫學人才培養基地
    全國39所醫科大學名單:01、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北京市「一帶一路」國家人才培養基地,京港大學聯盟、北京卓越醫學人才培養高校聯盟創始成員。、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和教育部三方共建,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是河北省重點骨幹大學,北京卓越醫學人才培養高校聯盟牽頭單位;現已成為集教學、科研、醫療為一體的綜合性醫科大學。
  • 專訪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院長李渝鳳:著力培養符合海南自貿港建設需要的國際化應用型外語人才
    李渝鳳:海外院已經持續多年和國內知名大學合作專升本再升碩項目,帶動師生共享校外優質合作辦學資源,提升辦學綜合水平。近年來,海外院與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合作辦學。5年來先後有650餘名學生通過「2+2」卓越班項目報讀廣外提升學。學院堅持走國際化辦學道路,持續加強國際合作,積極助力「海南國際教育創新島」建設,全面提升對外開放合作辦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