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39所醫科大學名單:
01首都醫科大學
首都醫科大學(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簡稱首醫大,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教育部共建院校,是北京市重點高等院校、入選國家「2011計劃」牽頭高校,國家首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北京市「一帶一路」國家人才培養基地,京港大學聯盟、北京卓越醫學人才培養高校聯盟創始成員。
2001年2月12日,北京聯合大學中醫藥學院、北京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和北京職工醫學院併入學校。
學校校本部設有10個學院、1個學部、1所附屬衛生學校,有21所臨床醫學院(其中19所為附屬醫院);開辦24個本科專業、14個專科專業;有全日制在校生12422人,其中研究生4648人,本科生5309人,高專高職生1765人,留學生700人;有成教生3121人;學校和附屬醫院有教職員工和醫務人員42791人(校本部1470人,附屬醫院41321人);有9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02河北醫科大學
河北醫科大學(Hebei Medical University),簡稱「河北醫大」,位於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由河北省人民政府、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和教育部三方共建,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是河北省重點骨幹大學,北京卓越醫學人才培養高校聯盟牽頭單位;現已成為集教學、科研、醫療為一體的綜合性醫科大學。
學校初名北洋醫學堂,1894年由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於天津創辦,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官辦西醫院校。辛亥革命後,1913年北洋醫學堂更名直隸公立醫學專門學校,並開始招收本科學生。1915年學校遷至保定。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學校被迫停辦。1946年1月復校招生。1949年4月更名為河北醫學院。1958年學校由保定遷至石家莊。1995年,原河北醫學院、河北中醫學院、石家莊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三校合併,改稱河北醫科大學。2013年河北中醫學院恢復獨立建制。
學校佔地面積22.3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6.12萬平方米;全校系統共有教職工15000餘人(含直屬附屬醫院);學校有兩個校區、五所直屬附屬醫院,下設18個二級學院,25個本科專業;全日制在校生15790人,其中博士生、碩士生3709人,留學生427人。神經科學與行為科學、藥理學與毒理學、臨床醫學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03南方醫科大學
南方醫科大學(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創建於1951年,1979年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2004年8月整體移交廣東省,更名南方醫科大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中唯一的醫學院校,全國首批、廣東唯一一所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與廣東省共建高校,首批開設八年制本碩博連讀臨床醫學專業的8所高校之一,首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唯一開設八年制醫學教育的獨立醫科院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入選國家「111計劃「、「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廣東省「211工程」、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
學科覆蓋醫、理、工、文、管理、法、經濟等7大學科門類。醫學類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數居廣東省首位,全國醫科院校中排名第二。博士招生規模位列全國獨立醫學院校第二,廣東所有高校中排名第三。有效發明專利數量位居全國獨立醫科院校首位。
學校設有17個學院;本科專業31個,其中7個國家特色專業,10個廣東省特色專業,6個廣東省名牌專業;全日制本科生13150人,研究生4898人,留學生1037人;專任教師2030人,其中院士3人、雙聘院士3人,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國家教學名師4人,長江學者9人,國家傑青13人;10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6個博士後流動站;5個國家重點及培育學科;7個ESI全球前1%學科;直屬附屬醫院11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