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炮」聲聲震全城,臺灣人火力全開愛炸「寒單爺」

2020-12-22 北寒旅行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佳節,如今全國各地都張燈結彩上演著豐富的民俗活動。

在寶島臺灣,每年的元宵節也是當地民眾最為期待的狂歡節,除了傳統的元宵燈會,最有特色的莫過於臺北的「放天燈」、臺南的「燃蜂炮」、臺東的「炸寒單爺」,以及在寺廟裡舉行的「乞龜」活動。記得2013年元宵佳節期間,北寒有幸到臺灣訪問,親眼目睹了各地的元宵盛會。雖然這些慶祝活動並不為大陸群眾所熟知,但它們與福建等省份的元宵節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是民俗味道極濃的娛樂大戲。

元宵節燈會,萬人空巷

在臺灣民眾眼裡,元宵節是與春節、清明、端午、中秋同樣重要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會與許多華人地區一樣舉辦盛大的元宵燈會。

早年間臺灣各地便有「迎鼓仔燈」的習俗。臺灣花燈,俗稱鼓仔燈,因早期製作時多形似鑼鼓而得名,流行的種類有走馬燈、骰子燈、圓燈、關刀燈等。由於閩南語「燈」與「丁」同音,故一般將提燈、鬧燈視為人丁旺盛的佳兆。在臺灣習俗中,婦女會在元宵節時穿梭於燈下,祈求來年得子、添丁。過去臺灣燈會是一種非常民間的活動,人們在當地信仰中心的大廟前舉辦燈籠盛會。時至今日,由於廟宇已不再是人民生活的重心,又為了年節應景起見,現在的臺灣燈會多由官方主導,且規模日趨擴大。

當年,臺灣燈會首次移至新竹市,盛大的燈會吸引了眾多觀眾,僅元宵節前日的試燈就吸引了約20萬人前往觀賞。

北「天燈」朵朵紅花飄,南「蜂炮」聲聲震全城

在元宵節時來到臺北,人們不禁會被這裡漫天飄舞的紅燈籠所震撼。

這朵朵天燈又稱孔明燈,相傳是由諸葛亮發明,大約於清道光年間,由福建省惠安、安溪等地的百姓傳入臺灣。新北市平溪區地處偏遠山區,據傳早年入山開拓者常遭殺害搶劫,為便於通信,則以天燈為信號互報平安,後來逐漸演變成向上天祈福許願的民俗活動。人們在天燈上寫下心願、繪上圖案,以求「天燈放得越高,事業做得越旺」。近年來,臺北元宵節放天燈的活動愈發多彩,那朵朵天燈飄散在空中,猶如一場壯麗的祈福儀式,放「天燈」因此成了臺北元宵夜的一項觀光活動。

在臺灣南部,正月十五可用「瘋元宵」來形容。臺南鹽水鎮的元宵活動,無疑是全臺最瘋狂的,因為這裡會舉行盛大的「燃蜂炮」活動。據傳清光緒年間,當地瘟疫流行,民眾向關聖帝君祈求平安,並依佔卜結果在元宵節晚上請出神明,一路燃放爆竹,此舉後來演變為當地的傳統風俗。

「蜂炮」是由數萬支燃芯互相連接的衝天炮製成,只要點燃其中一隻,霎時間萬炮齊發,有如蜂群傾巢而出,震耳欲聾。每年,人們會想出不同的花樣來燃放「蜂炮」。比如,用木條做成高度不同的支架,再將成千上萬支衝天炮在木架上排滿組成炮城(或稱炮臺),炮臺的表面再粘貼色紙,裝飾成各式造型,花樣繁多。

夜色降臨時,便是燃放「蜂炮」的時間。小小的鹽水城萬人空巷,人們一般會穿上厚厚的衣服,頭戴摩託車頭盔,以防炸傷。有膽大者甚至會衝到炮城前,讓四處飛舞的「蜂炮」直接在身上炸開。為何要這般冒險?原來在當地人看來,「蜂炮」在身上炸響可以除盡一年的黴運。筆者也試著衝進人群,讓「蜂炮」炸了幾下,說實話炸在身上還是蠻疼的。

「炸寒單爺」考驗勇氣,寺廟「乞龜」有乞有還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寒單爺出巡」是臺東民間的重要習俗,這一活動十分考驗勇氣和耐力。

「寒單爺」相傳是封神榜中管天庫、善聚財的武財神趙公明。因其生性怕冷,在他出巡的時候,人們常會向他身上扔鞭炮等為他驅寒。「炸寒單爺」的習俗在福建廈門也有流傳,如今廈門青礁村的萬應廟裡仍供奉著有1000多年歷史的「寒單爺」神像。

資料圖

舉行巡境活動時,「寒單爺」通常由一位扎頭巾、畫花臉、打赤膊、手執榕樹葉護體的小夥子扮演,他站在由4個全副武裝的小夥子抬著的寬木擔架上沿街遊走。所經之地,市民會將點燃的爆竹直接扔在「寒單爺」的身上。要想扮演「寒單爺」要有十足的勇氣,因為一不小心就會被炸得皮開肉綻。

元宵節當天,臺灣的許多寺廟還會舉行「乞龜」活動。「乞龜」,是廟方將用糯米或麵粉製成的烏龜擺在廟前,讓信徒在元宵節當天擲筊乞回。200多年前,「乞龜」習俗從福建泉州傳到臺灣,並發揚光大,成為臺灣最具特色的元宵民俗活動之一。

在臺灣,有「摸龜頭蓋大樓,摸龜嘴大富貴,摸龜身大翻身,摸龜腳吃不幹,摸龜尾吃到有頭有尾」的說法。乞得面龜的人家,第二年元宵節必須還給廟方一個更大的面龜。於是,每年的面龜會越做越大,有的甚至重達數百公斤。不過,要知道有乞就有還,要是不按照規則進行,廟方就會用「龜爬上壁」的辦法懲戒,將未還願人家的姓名公布在寺廟的牆壁上。文圖/北寒

相關焦點

  • 臺灣春節民俗:炮炸寒單爺 鹽水蜂炮(圖)
    專題:圖片頻道    臺灣春節民俗:炮炸寒單爺    臺東的炮炸寒單爺,是臺灣元宵節慶中相當具特色的活動。寒單爺的的傳說有數種版本,有人認為寒單爺是武財神趙公明、也有認為是玄壇元帥、更有認為是地方惡霸、是溫神,發展出來的炮炸寒單爺民俗,有除瘟作用及意味著炸走貧窮和孤寒,地方民眾相信鞭炮炸得愈多,來年運勢也會愈旺。因此才有元宵炸寒單習俗。 炮炸寒單爺早期在臺灣許多城鎮都有,但以臺東炸寒單最知名,每年元宵節當天下午起,僅穿著紅色短褲、手持樹枝的肉身寒單爺,由八名裸露上半身(也有全副武裝者)抬轎?
  • 世界三大慶典, 臺灣「鹽水蜂炮」,敢來嗎?
    苗慄客家人的習俗認為把龍炸的越爛越好,這樣明年就可以旺整年。  炸寒單是臺東元宵節近五十年來特有的習俗,寒單爺本稱為邯鄲爺、也稱玄壇元帥、玄壇爺。  寒單爺的祭祀大多在晚上舉行,寒單爺出巡時,一般是將寒單爺的神像綁在竹椅子之上,然後椅腳綁上兩根充滿彈性長竹竿,並由四名轎夫赤膊上身抬著寒單爺的神轎。
  • 臺灣鬧元宵:北天燈、南蜂炮、東寒單、西乞龜
    中新社雲林2月11日電 (記者 陳小願 陳林)11日是中華民族傳統的元宵節,臺灣各地鬧元宵:中南部大型「臺灣燈會」外,北天燈、南蜂炮、東寒單、西乞龜也各具特色。  臺灣燈會:主燈「鳳凰來儀」璀璨奪目  已有28年歷史的臺灣燈會規模最大,今年在雲林縣舉辦。
  • [兩岸春節]到臺灣,這些臺式民俗活動不容錯過
    臺東「炮炸寒單爺」  臺東的炮炸寒單爺,是臺灣元宵節慶中相當具特色的活動。寒單爺的的傳說有數種版本,有人認為寒單爺是武財神趙公明、也有認為是玄壇元帥,發展出來的炮炸寒單爺民俗,有除瘟作用及意味著炸走貧窮和孤寒,鞭炮炸得愈多,來年運勢也會愈旺。
  • 臺灣的元宵節特色習俗
    臺灣燈會創辦於1990年。每年的臺灣燈會主燈造型皆以該年生肖為主題,輔以副燈、祈福燈區、歡樂燈區等多元花燈藝術,開閉幕當天更有來自島內外著名的表演團體參與演出。    臺南蜂炮  北天燈、南蜂炮,已經成為元宵節的重頭戲。據說,被蜂炮炸過可以去掉黴運,所以每年鹽水蜂炮總是吸引民眾熱情參與。
  • 元霄節來去臺東 炸寒單圖
    炮火四射,寒單爺戴上眼罩,手舉招財榕樹抵擋炮竹烈火。為何炸、怎麼炸、有多刺激?到現場親「炙」體會便知道! 元宵節在臺灣有3大民俗活動,向來由「北天燈、南蜂炮、東寒單」並列。臺東元宵炮轟寒單爺迄今有50多年歷史,今年活動從3月3日起,7日晚上達到高潮,還有海濱煙花秀表演,喜歡看熱鬧求好運的民眾,不要錯過。
  • 2014鹽水蜂炮登場 40萬支蜂炮盛況空前
    精彩蜂炮。(圖片來源:今日新聞網)    華夏經緯網2月1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一年一度的鹽水蜂炮將在14晚登場,2014年蜂炮盛況將更勝以往,不僅有200多座炮城,主辦單位武廟還特別打造12尺高、寬6公尺,象徵龍馬精神的「關公騎赤兔馬」的主炮城,總共要炸40萬支蜂炮,準備越炸越發。主炮城預計晚上9點開炸,而在晚上6點多先開炸了太子爺炮城。
  • [尋「味」臺灣]臺灣民俗裡的年味
    臺灣是一個充滿宗教信仰的社會,無論平時或過節,佛道教的廟宇未曾打烊。除夕夜開始,臺灣人吃過團圓飯、領(發)過紅包後,「越夜越美麗」的民眾會啟程前往家裡附近的大型宮廟上香祈福。    除了搶頭香,篤信命理的臺灣人更會照自己的生肖,初一在廟宇點太歲燈。    在臺灣的信仰中,凡是坐太歲或衝太歲者,不是大好就是大壞。長輩通常會告知:「行事低調小心,出門注意安全」。
  • 臺灣各地歡度元宵 火樹銀花慶佳節
    臺南鹽水的蜂炮  中國臺灣網3月5日消息 綜合臺媒報導,昨天是元宵節,臺灣各地也是熱鬧非凡,從北到南,全都沉浸在一片火樹銀花、光彩奪目的節日氣氛中。  在中臺灣,從2月26日就正式點燈的燈會昨晚在臺中市文心森林公園舉辦元宵節晚會,吸引了大批人潮湧入參觀;當晚8時上演的「小豬皮傑」主燈秀,搭配雷射水舞及五彩煙火,燈會現場繽紛燦爛、光彩耀眼奪目,一時鎂光燈及驚嘆聲不停。據臺中市府估計,中臺灣燈會從點燈至今已超過100萬參觀人次,其中不乏許多苗慄、臺中縣、彰化縣等鄰近縣市的民眾遠道來欣賞花燈。
  • 炮轟寒單爺 - 中國臺灣網
    寒單(丹)爺又稱玄壇爺,是臺東地區漢人的民間信仰中相當獨特的一支,每年上元節時(正月十五),寒爺出巡,一連兩天,伴隨著各路神明繞境,更成為地方盛事。一說寒單爺本是商代武將趙公明,周伐商時在陣前殉職,死後在天界專司財庫,與生前四位部屬合稱「五路財神」,因此迎寒單爺其實就是迎財神;由於寒單爺怕冷,因此人們便以鞭炮為之取暖。
  • 臺灣年度催淚大作《寒單》:活在社會邊緣人的自我救贖
    今年年初,黃朝亮導演的電影《寒單》以5000萬臺幣票房殺出重圍,成為2019年臺灣春節檔華語票房冠軍。先從臺灣的炸寒單說起。炸寒單是臺東民間的一種祭祀儀式,流傳至今。臺東地區每年在元宵節時由男丁充當寒單爺肉身,出巡接受炮炸。
  • 臺東縣今年元宵節重頭戲炸寒單 4天上演19場
    今年元宵,臺東炸寒單表演場次排定,臺東縣政府、臺東市公所歡迎遊客前來臺東體驗。東南網2月18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東一年一度鬧元宵「神明繞境祈福、炸寒單」,今年提前從本月22日起開炸,重頭戲仍在24日、25日兩天,共有19場官辦、民辦炸寒單活動,歡迎遊客親臨鞭炮轟炸刺激,體驗全市歡騰氣氛,為新的一年添財運。
  • 60萬鹽水蜂炮傾巢而出,場面震撼如地球毀滅
    這裡不只有名列「全球三大民俗慶典」的元宵活動-鹽水蜂炮,可以體驗每年元宵時萬炮齊發,有如蜂群傾巢而出的熱鬧盛況,還有結合藝術和傳統的臺南月津港燈節,點亮了整個臺南鹽水,但是到底怎麼玩才能玩得最深度、最安全,馬上來瞧瞧吧!(ps:鹽水蜂炮是臺灣元宵節時著名的地方民俗活動,指許多衝天炮組成的大型發炮臺,點燃時萬炮齊發,有如蜂群傾巢而出,故稱「蜂炮」。
  • 臺灣各地鬧元宵 重慶銅梁火龍助陣南投燈會
    臺灣各地鬧元宵 重慶銅梁火龍助陣南投燈會 2018-03-02 2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史建磊     3月2日,來自重慶銅梁的火龍亮相臺灣南投燈會
  • 廣西賓陽炮龍與臺灣鹽水蜂炮在臺南「雙響炮」
    賈國榮 攝       2月14日的臺灣臺南鹽水古鎮,適逢元宵與情人雙節之夜,來自廣西南寧的賓陽民間炮龍與著名的鹽水蜂炮聯袂齊發。兩岸雙炮在武廟彩龍塑像上空轟鳴,共慶佳節。賈國榮 攝     中新社臺南2月15日電 題:廣西賓陽炮龍與臺灣鹽水蜂炮在臺南「雙響炮」  中新社記者 黃少華  14日晚,鹽水本地蜂炮和來自廣西南寧的賓陽炮龍的炮仗閃光,以不同的方式呈現,一起映亮臺南小鎮鹽水的夜空,在中華民族傳統的元宵佳節,為專程趕來的約20萬臺灣民眾,
  • 臺灣這樣「鬧元宵」:辦燈會放飛孔明燈 北京文化廟會添京味
    這中間,臺灣燈會、平溪天燈、鹽水蜂炮、炸寒單爺最是聞名遐邇,引得人們紛至沓來。而從去年開始,臺灣的元宵佳節又多了些北京味道,因為北京人把地壇廟會搬到了臺北,今年又將廠甸廟會、北京燈會搬到了臺北,臺灣人在家門口就能品味不一樣的元宵佳節。
  • 石家莊月星家居商場內部升級及商戶裝修火力全開
    商戶裝修 火力全開公裝如火如荼進行的同時,商戶朋友們也在全力進場裝修。一入商場,耳邊便是是電鑽聲敲打聲、機械聲聲聲入耳……,到處是忙碌的身影部分商戶展位裝修已經初具效果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 林有有舔許幻山冰淇淋劇迷炸了 林有有火力全開的綠茶操作簡直絕了
    林有有舔許幻山冰淇淋劇迷炸了 林有有火力全開的綠茶操作簡直絕了時間:2020-07-23 11:27   來源:中華管理在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林有有舔許幻山冰淇淋劇迷炸了 林有有火力全開的綠茶操作簡直絕了 三十而已林有有這綠茶段位也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