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再談有社恐,多年前舊毛病至今還沒好?性格嚴厲兒子都害怕

2020-12-13 頁菇涼

12月10日,郭德綱的一段採訪視頻曝光。在視頻中,郭德綱再次談起了自己的社交恐懼症,和朋友吃飯的時候都容不下有外人在場,若是有外人自己渾身不自在。調侃道每次有人叫自己出去吃飯都不敢去,看起來社恐依然很嚴重。

實際上,在此之前郭德綱就曾經在節目中爆料過自己的社交恐懼症,在《金星秀》上和金星聊天的時候調侃過自己臺上張牙舞爪,臺下卻活得很孤單。甚至說道這一輩子都活得很無味,什麼朋友都沒有。

在其它的一些節目中,郭德綱也常常說過自己性格很內向,雖然在臺上說相聲的時候談笑風生,牙尖嘴利好像很活潑的樣子。但其實這都是因為對相聲的熱愛和提前排練過,所以才能在臺上收放自如。

就連相聲皇后于謙都曾吐槽過,按照常規每次去某地商演結束後,都會和當地領導聚會喝酒。但只有德雲社會提前籤好合同,最後聚會不要來外人,就只有德雲社的眾弟子參加,免得到時候郭德綱尷尬。

社交恐懼是多年前的老毛病,至今依然未能改掉。

郭德綱的社交恐懼在幾年前就曝光出來了,而最近這些年德雲社又發展得十分迅速,不僅是在原來的相聲事業上,連電影、綜藝都開始有一定的影響力。

不少網友覺得這其中必然少不了應酬,作為班主肯定要經常接觸外人,想必郭德綱的社恐經過長期鍛鍊後會好轉不少。

沒想到直到現在郭德綱的社恐依然沒有半點好轉,依然對外人戒備很重,內向的性格也沒有改過來,想必德雲社對外應酬的時候郭德綱很少參加。

和德雲社弟子的交流也不多,性格嚴厲連兒子都害怕。

其實不光是外人,就來德雲社內部,許多人和郭德綱都沒有那麼親近。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郭德綱性格上非常嚴厲。在看相聲的時候,往往覺得郭德綱看上去像個小老頭和藹可親,嘻嘻哈哈似乎親和力很高。

而實際上,連兒子郭麒麟面對父親的時候都感到有些害怕,曾經在給師父于謙寫信的時候說過。自己和父親很少交流,害怕父親的威嚴,反而和于謙關係非常好,無話不說更像是父子一樣。

這其實和郭德綱年輕時的經歷有很大關係,當年郭德綱還未崛起的時候只不過是個草根。許多網友也都知道,當年郭德綱被老一輩的相聲演員打壓,連基本的生活都成問題。沒有太多時間仔細教育兒子,只能嚴格要求。

受郭德綱恩惠最多的嶽雲鵬談起師父的時候都表示,他身上有種奇怪的特質,讓人感到很害怕,這恐怕也是弟子們不敢和師父多溝通交流的原因。只不過郭德綱在臺上表演的時候很少露出這種特質,所以觀眾們才會只覺得他和藹。

或許也正因為這樣,郭德綱才能靜下心來鑽研相聲,讀萬卷書創作更優秀的劇本。正是因為做相聲的心思純粹,才會有如今的德雲社。

相關焦點

  • 郭德綱:「我把兒子罵夠了,出去就沒人罵了!」疼孩子就要對他狠
    當時郭麒麟正在舞臺上演話劇,直到演員上臺謝幕的時候,郭德綱突然的出現讓郭麒麟大吃一驚,並且郭德綱一句「演得比我好」當場讓郭麒麟掉淚。要知道,郭麒麟眼中的爸爸歷來都是極具威嚴的,用他的話說:「爸爸等我一眼,對我就像是一萬點暴擊」。而郭德綱也曾在節目中形容,郭麒麟的童年可以用悲慘形容。
  • 德雲社郭德綱的「兩面派」,嶽雲鵬無話不說,他卻害怕不敢溝通
    曾經很多人選擇放棄相聲,郭德綱卻堅持了下來,同時在相聲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對於一個草根藝人來說,這一點難能可貴。俗話說:「一個成功人的背後,都有一段難以啟齒的歷史」。作為大師的郭德綱,自然也不例外。不過這一點,對郭德綱來說沒啥。
  • 害怕說話、逃避社交,根本不是性格內向,四招教你克服社恐
    害怕說話、逃避社交,根本不是性格內向,四招教你克服社恐害怕說話、逃避社交,根本不是性格內向,四招教你克服社恐並逐步克服自己在公共場所出現的恐懼感,以下是一些方法的參考:打破消極思維的僵局(1) 不隨意猜測他人的心理:總認為他們像自己一樣看不起自己,也不需要生搬硬套的往自己身上貼標籤,亂給自己下結論;(2) 不隨意預測事情的發展:在事情尚未開始之前,就已經開始擔心最糟的情況的發生,還沒出事
  • 郭德綱暗諷周立波反應慢 再談打人:我以德服人
    談打人事件:我們都是以德服人  看完《以德服人》的宣傳片,身穿綠色T恤潮範十足的郭德綱不停地感嘆:「我一直以為是神秘的微笑,沒想到這麼猥瑣,早知道我表現得高大帥一些。」  對於新節目的名字,郭德綱露出「狡黠」得微笑說:「我一直都是以德服人,可能有人說我們打人了,但我們真沒打,我們是心平氣和地講道理,從道德的角度讓對方信服。」一旁的主持人則附和道:「對方本來就禿頭,還說我們揪頭髮。」郭德綱則立馬打斷,一臉「壞笑」回應:「你說你要多少錢吧!」(註:狗仔隊以賣圖賺錢)  有了可以發布自己觀點的脫口秀平臺,未來與媒體再發生衝突怎麼辦?
  • 「社恐患者」郭德綱:我這人唯一的毛病—就是挺討厭的!
    2018年1月19日,晚上八點,《歡樂喜劇人》的錄製現場,郭德綱的化妝間裡擠滿了人,熱熱鬧鬧。郭德綱裹著黑色羽絨服,彎著腰,坐在黑色長沙發的中間。等待錄製的時間裡,郭德綱一分鐘也沒閒著,接受採訪、談工作、應人們的要求合影。晚餐是火鍋,外賣已經送到,工作人員開始擺放食材,郭德綱算了一下,自己大約有五分鐘的吃飯時間。
  • 郭德綱曝郭麒麟還未買蟒,嶽雲鵬雷佳音等卻湊錢,給他買舊衣裳!
    12月17日,郭德綱和于謙接受了某媒體採訪,郭德綱自己爆料郭麒麟至今未給他買蟒袍,反倒是嶽雲鵬雷佳音等給送來了很多舊衣裳。接受採訪時,郭德綱和于謙兩人狀態不錯,相互交流仿佛就是平常嘮家常。談到郭麒麟送蟒袍一事,郭德綱滿臉得意的調侃"全中國能做這個東西的也沒幾家,也幾乎都在我的控制之下。"另外郭德綱還提到,前段時間嶽雲鵬、郭京飛和雷佳音幾個人湊錢給他買了一百來件民國時期二手的舊衣裳,郭德綱透露"把我樂壞了。"隨後跟身旁的于謙調侃道"還是得收徒弟",臉上則笑開了花。
  • 那些沒錢沒對象還社恐的人,都在幹嘛?
    「社恐,讓人有了偽裝堅強外表的機會」最近一段時間,我開始意識到自己有了明顯的變化,不喜歡太過親密的關係,也不主動維繫已有的人際關係。表面說「改天一起吃飯吧」實則是「不會再聚」。其實自己明明有很多心事想要訴說,可話到嘴邊又成了「我沒事」不喜歡交流,害怕社交,從而習慣性的裝出雲淡風輕的模樣。有時候明明脆弱的想要大哭一場,卻只能獨自一個人躲起來,不想被別人笑話,更害怕別人問候,從而獨自吞咽所有委屈和淚水。
  • 內向與社恐,不要讓它們再互相背鍋了
    社恐是指人多的時候害怕面對人群,不知所措,總想要逃避。02內向並不是缺點 其實無論是內向型還是外向型,都只是一種性格,兩種性格都各有所長。周杰倫性格就十分內向,小時候也不合群,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學習鋼琴上,直到成名後,他還是無法掩飾內向的性格,演唱會上,他寧可多唱歌也不願意多說話。
  • 你有沒有發現,郭德綱桀驁不馴的性格和睚眥必報的心態都沒了?
    傳統相聲也在德雲社的帶領下開創了「萬人聽相聲」的商演形式,相聲也是第一次以賣票的形式走出了國外,不得不說德雲社和郭德綱的野心很大,但德雲社也成功了。我們都知道郭德綱和德雲社一路走來非常不易,不說是步步血淚,那也是步步坎坷,一步一個坑,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環境造就了郭德綱他桀驁不馴的性格,和其睚眥必報的心態。
  • 郭德綱沒兒子玩,德雲社龍字科招生發布會,雲鶴九霄各有代表!
    大家好,我是蠻吉。不是電影《魁拔》裡的蠻吉,而是一隻卑微的蟲子,用自己的努力,用行動去祈求吉祥如意!今天,我們來說說德雲社龍字科招生。熟悉郭德綱的都知道,郭德綱收徒字科為「雲鶴九霄,龍騰四海」。如今,雲字科已經出師,已經開始收徒。
  • 社恐的人,每天有100個想死的瞬間。|百家故事
    圖片來源:《朋友請聽好》他還說了另一個苦兮兮的故事。每逢春節,自己會收到成百上千條祝福簡訊。出於禮貌,他肯定要回復人家。這時候如果換做別人,可能會來個群發,打個馬虎眼也就過去了。可何炅,偏偏又是個不愛糊弄的人。所有簡訊都要親自編輯,然後再回復。
  • 害怕與人接觸?社恐到底是何物
    社交焦慮在表現形式上和內向性格很像,都可能會在公開場合產生焦慮、緊張的情緒,因此,很多人會將社交焦慮和內向混淆2.社交焦慮者往往具有外向的性格特質「社恐的人都是內向的。」——這是對內向和社交焦慮最大的混淆和誤解。
  • 可以不喜歡社交,但請不要害怕——社恐就要成為「透明人」嗎?
    其實說白了,社恐就是在社交之前預設了太多內心戲,害怕會被看不起,害怕影響自己在別人心中的形象,害怕空氣充滿尷尬。最近大火的《脫口秀大會第三季》,其中有一期主題賽的主題是保持距離保持聯繫。內向和社恐有什麼關係對於社恐的一大誤解,就是以為社恐等於內向,其實不是的,內向是一種中性的性格特點,可能大多數內向的人,他的社交需求比較少,但是當他社交的時候,他是不害怕的。
  • 郭德綱稱兒子是影帝命,狂言引爭議!3點分析他的話未必沒道理
    郭麒麟因為在《慶餘年》中的飾演範思轍一角大火,他爸都「狂」了,直言我兒是做影帝的命。1月11日,某媒體放出一則郭德綱和于謙接受採訪的視頻,視頻中記者問到對兒子郭麒麟在《慶餘年》中演出的看法,郭德綱表示:「還挺好的,他很愛表演,不像我,我不愛這個,演戲我是能糊弄就糊弄,每次一到現場就是什麼時候收工,我要去吃飯。
  • 社交是自我實現的渠道:掙脫社恐的三種方法
    我不願意接受採訪,因為平時我就不知道該說什麼,大家談得來還行,要是感覺不對,我一句話也說不出,我覺得我有社交恐懼症」 。—— 範偉當今社會,人們總是不可避免的要進行社交,但是對一些人來說,社交簡直就是一場災難,如果要在公共場合講話,他們就會緊張、發抖、心悸,嚴重的甚至會過度緊張而休克。
  • 二十年不鬧矛盾,聲稱是親兄弟,郭德綱與于謙的關係為何這麼好
    一、偶然的相遇,促成一對黃金搭檔要說二人如何相識,那時間要倒退二十多年前,那時郭德綱還籍籍無名,德雲社也沒成立,那時說相聲,都是為了謀生,混口飯吃。日子過得有多辛苦呢?二、郭德綱與于謙的關係為何這麼好在于謙之前,郭德綱有好幾個搭檔,例如李菁、王文林,關係都挺不錯,但沒到知己的程度,也僅僅是合作關係,李菁後來還離開了。
  • 「我兒十八,幾句叮囑」,郭德綱給兒子952字的家書中,「規矩」是一...
    這是郭德綱給兒子郭麒麟的成人禮,在最新一期《見字如面》上,這封只有952字的家書裡,寫滿了他的經歷、苦楚和傲氣,但一字一句裡都沒有愛的缺席。他家財萬貫或該給兒子財富萬千,但是只有家書一封,父愛如山本該讓兒子愉悅地成長,他寥寥數語,看似溫潤如玉,字裡行間卻全是:江湖險惡,人心更險。都說「生子當如郭麒麟」,這不是一句玩笑話。
  • 社恐的真實寫照:拒絕一切的開始,因為你害怕被拒絕
    身為當代年輕人,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社恐,都不喜歡去社交,不喜歡出現在大眾面前,不喜歡成為眾人的焦點,不知道怎麼跟陌生人相處。這其實是一種人類群體文化基因。隨著網絡發展,很多人的社恐正在不斷升級——他們只喜歡在網絡上跟人保持聯繫,不願意與人面對面交流,甚至連打電話都很排斥。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思考過為什麼我們不喜歡社交呢?
  • 郭德綱談兒子輟學從藝:他完成九年義務教育不違法
    」,眾人本以為這只是郭德綱盼子承父業心切的一句玩笑話,沒想到成了真的。他說:「郭德綱的兒子初中未畢業而輟學,涉嫌違反《義務教育法》,非但不值得讚美,還應對監護人問責。」針對這篇文章,外界眾說不一,有人認為「應跟著孩子的興趣走」「現在初中生輟學十分普遍,不值得對郭德綱兒子輟學大驚小怪」「《義務教育法》在本質上不是一部強制法,而是一部保障法」「郭德綱是個話題人物,他的一舉一動,很容易引起爭議」。
  • 郭德綱挫折教育,郭麒麟被打擊到自卑,如今關係反轉老郭不再強勢
    雖然說人不可貌相,但當時,沒人會把這個小胖子跟現在的當紅明星畫上等號,基本上沒人會作出這個斷言 ,除非是瘋了。當年的郭麒麟跟現在的郭麒麟差距太大了,甚至有一種脫胎換骨的感覺。郭麒麟之所以胖,是因為小時候太愛吃了,喜歡吃肉,不喜歡吃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