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郭德綱與于謙舉辦合作二十周年慶典,為表明心意,互相發出了優美的文案。
郭德綱說:20周年,小半輩子都搭在你身上了。
于謙說:20周年,與有榮焉,你我當如此。
不少網友看到後,紛紛表示,德雲社文案太會了!
有觀眾開玩笑說,他倆是國民老cp,這個cp咱不敢瞎湊,但二人的關係,絕非是普通的交情,而是堪稱革命友誼,在圈內很難再找到,像他們這樣的「知己」。
人們在祝福兩人合作二十周年的同時,也好奇他們為什麼能堅持這麼久,期間真的沒有鬧過矛盾嗎?有沒有發生一些不為人知的往事?
一、偶然的相遇,促成一對黃金搭檔
要說二人如何相識,那時間要倒退二十多年前,那時郭德綱還籍籍無名,德雲社也沒成立,那時說相聲,都是為了謀生,混口飯吃。
日子過得有多辛苦呢?大冬天的早上六點起床,一天三場演出,片刻不能耽誤,演出的地方也非常簡陋,有時候連舞臺都沒有,就站在拖拉機上說。溫度太低太冷,就在大褂裡面穿件大軍衣。
郭德綱曾經為了應聘主持人,被節目組「刁難」,讓他在玻璃櫥窗裡度過48個小時,吃飯喝水睡覺,都被路人看著,還要表演節目,一般人誰願意做。
與郭德綱的心酸相比,于謙似乎就好很多了,地道的北京人,早早的考進相聲班學藝,期間又結識了不少位知名的相聲演員,後拜師石富寬先生。
不過,當時相聲已經不火了,小品更受歡迎,為了能發展起來,于謙也是費了不少心思的。他一邊說相聲,一邊在各部影視劇跑龍套,又去電視臺當主持人當編導。
活是幹了不少,就是一直沒起色。
但不管怎麼說,于謙有份「鐵飯碗」的工作,是北京曲藝團的演員,錢雖然掙得不多,但好歹有份穩定的工資。
不過那時曲藝團發展得不怎樣,不少演員都選擇離開,為了能維持下去,團裡開始到外面到處找演員,機緣巧合下,郭德綱加入了。
就這樣,兩個看似沒交集的人,竟有緣的相遇了,並在領導的撮合下,成為一對搭檔,開始合作,那時剛好是2000年。
二、郭德綱與于謙的關係為何這麼好
在于謙之前,郭德綱有好幾個搭檔,例如李菁、王文林,關係都挺不錯,但沒到知己的程度,也僅僅是合作關係,李菁後來還離開了。
要說關係好點的,就是張文順了,兩人合作起相聲,包袱連連,互相有默契,也別有一番風味,只是年齡相差的有點大,到2009年,張文順老先生因病去世,想長期合作也不能啊。
在與于謙搭檔過程中,就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雖然之前互相不認識,但相聲把彼此關係拉近,並非常有默契。
郭德綱就曾說過,我和很多人合作過,但于謙是讓我最滿意的,挑不出任何毛病,勁頭、火候把握得剛剛好,我說一句話,他都知道我下一句要說什麼了。
二人是在2000年就一起合作,但直到04年,于謙才正式加入德雲社,原因是之前德雲社陷入發展困境,一大堆麻煩等著解決。
郭德綱認為這是自家事,不能麻煩別人,所以就等事情解決了,德雲社發展有所好轉,才正式邀請于謙加入。
經過郭德綱與徒弟的努力,再加上于謙的相助,德雲社的名氣越來越大,進行得風生水起,但隨之到來的,又是各種麻煩,例如郭德綱代言減肥廣告出問題,徒弟打人,李菁等元老級人物離開,幾乎都是在那幾年發生的,這讓郭德綱一時站在風口浪尖,備受爭議,德雲社的發展出現波動,真是多事之秋啊。
即便這樣,于謙還是原來的于謙,他從未動過離開的心思,一直堅持與郭德綱合作,他可能幫不上什麼忙,但絕對不會添麻煩,在背後默默支持著郭德綱。
關于于謙為何不離開郭德綱,一直是外界好奇的話題。
先看看那些離開郭德綱的人,他們之所以會離開,似乎都逃不過一個「利」字,最明顯的就是曹金,他與郭德綱的那段往事,曾一度是熱議的話題。
曹金原本是郭德綱的愛徒,一手栽培上來的,卻在師傅困難之時,選擇離開,而且當時還並非「和平分手」,事後曹金髮文說師傅的各種不是,引得郭德綱大怒,對此表示他這是欺師滅祖,無中生有,非常痛心。
說來說去,其實還是繞不開「利益」二字,當然曹金當時可能對自己很自信,認為就算離開師傅單飛,也能發展起來。
而在郭德綱與于謙這裡,似乎就不存在名利這一說。于謙在德雲社這些年,做出的貢獻也很大,但據說于謙在德雲社,是沒有股份的,也就沒分紅,僅拿一份工資而已。
于謙曾在採訪中透露,兩人合作這麼二十年,沒吵過架,沒鬧過矛盾。
至於身份,在于謙看來,郭德綱是領導,我是演員。
在這簡單的回答中,就能看出兩人關係是真的好,而且于謙清楚自己的定位,保持初心,從不抬高自己,把自己當普通演員看待。
另外,于謙對錢對名利,要求沒那麼高,他本身境況就很不錯,日常活動都是養鳥養馬,過得好不悠閒啊。
在性格上,很少見他生氣,是那種慢條斯理,謙虛溫和的性格,這可能與小時候有關,他是被奶奶,和五個姨媽帶大,這幾位長輩對他要求嚴格,犯了一點錯就要挨罵。
正是這種環境,才培養出于謙溫和的性子,這正好與郭德綱相反,一個隨和,一個激烈,雖然不同,但相處好了,往往就能互補。
面對這樣一位好搭檔,郭德綱也格外珍惜,在談及兩人相處時,于謙說的最多的就是包容。一次德雲社有場上千人的大演出,其他人都在謹慎準備著,于謙卻在當天跑去喝酒,還喝醉了。
但演出要進行啊,徒弟們把于謙從酒桌前拉上車,再送到演出現場。
雖然有徒弟可以救場,但畢竟年輕,經驗不足,哪裡能撐得住場面,何況郭德綱與于謙的表演,是當晚的重頭戲,無論如何都要上臺。
就這樣,兩人上臺了,一個是找話說的逗哏,一個是沒醒酒的捧哏,辛辛苦苦把相聲說完,雖說是車禍現場,卻收到不少意外的好評。
事後,郭德綱並未怪罪于謙,毫無怨言,這難道還不算包容嗎?另外在平時的表演中,郭德綱也從未說他這裡不好那裡不對,兩人都是互相尊重的。
所以,于謙有屬於自己的產業,積累了不少財富,不需要與人爭高低,沒了錢的束縛,自然就能相安無事,郭德綱對他又包容尊重。
另外合作默契,生活上聊得來,自然會成為一對好友。
三、結語
郭德綱曾在微博上發文,聲稱與于謙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能成為一對好友不容易,成為好兄弟成為知己,更是難得。
人說知己難尋,我一遇就遇了大半輩子
人說入對難成,我一搭就搭了往後餘生
郭德綱與于謙這對患難與共的搭檔,歷經歲月洗禮,友誼依舊堅如磐石,對於他們說,能相識,就是人生難得緣分,能互相扶持互相成就,便是人生一大幸事,願這樣的友誼能堅持一輩子,天長地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