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暗藏的5個人生大忌,有一個人就廢了

2020-12-27 洞見

有求皆苦,無欲則剛。

作者:洞見·不雨亦瀟瀟

說不盡的人生百態,讀不完的《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之所以經久不衰,正是因為它蘊藏著無窮無盡的處世秘訣。

其中這5個人生大忌,更令人深思。

第一忌:爭

在人才稀缺的蜀漢後期,楊儀魏延一文一武,稱得上是諸葛亮的左膀右臂,可惜的是,二人始終爭鬥不休。

魏延是諸葛亮帳下頭號猛將,在北伐期間立下了不少功勞,但卻性情孤傲,全軍上下除了諸葛亮外,他都不放在眼裡。

大家都知道他的性格,所以對他格外容讓,唯獨長史楊儀與之分庭抗禮。

這一來二去,兩人就結下了梁子,成了死對頭,常常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拔刀相向。

一個磨刀霍霍,一個邊哭邊罵,礙著諸葛亮的威嚴,兩人還不敢撕破臉。

但在諸葛亮死後,兩人就再也沒了顧忌。

諸葛亮臨死前,將退軍部署交給楊儀去執行,並點名讓魏延來斷後。

當命令傳到魏延軍中時就出事了!

魏延接到軍令後,大怒道:「我魏延是何等人,怎能受那楊儀調遣,做一個小小的斷後之將呢?」

為了搶奪全軍的指揮權,魏延搶在楊儀之前率軍南歸,所過之處燒絕閣道。

與此同時,楊儀也沒閒著,他一面統帥大軍追趕魏延,一面上書朝廷指控魏延謀反。最後在馬岱的協助下,成功擊殺魏延。

除掉魏延後,楊儀居功自傲,他不服氣蔣琬做諸葛亮的接班人,便與之爭權。

結果因口無遮攔被廢為平民,落了個自殺身亡的下場。

是你的,你不爭也會得到,不是你的,你爭了也得不到。

有些事,爭來爭去到頭一場空,吵來吵去終留一道傷。

有的人,爭了一輩子,爭得越多,丟得越多,爭得越兇,輸得越快。

《道德經》有言:「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唯有放下執念,學會取捨,才是破局之道。

第二忌:傲

但凡讀過《三國演義》的人,必然知道「關羽大意失荊州」的梗。

實際上,「大意」這個詞,用的並不準確。

因為,關羽丟荊州的原因不是大意,而是——驕傲過了頭

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

這一項項輝煌戰績,漸漸讓關羽「飄了」起來。

在他看來,北定中原,指日可待,江東群臣,不過鼠輩。

赤壁戰後,出於對大局的考慮,孫權派出使者,替自己的兒子向關羽之女求婚。

不料,一番熱情卻換來了關羽的一聲不屑:「虎女豈能配犬子?」

誠然,關羽是有驕傲的資本,但驕傲是把雙刃劍,它既能成就你,也能毀滅你。

關羽的傲慢讓孫權大為惱怒,從此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為了使關羽放鬆警惕,以便奪回荊州,東吳派名不見經傳的陸遜出任大都督。

陸遜對關羽性格的弱點了如指掌,所以他一上任,便立刻修書,派遣使者將一堆禮物和書信送到了關羽府上。

並在信中大大地恭維了關羽一番,最後還表示自己絕不敢與之為敵。

陸遜的忽悠讓關羽放鬆了警惕,做出了極為致命的錯斷,把後方用來提防東吳的軍隊全部調往前線攻打曹軍。

最終,給了東吳軍隊可乘之機,荊州失守,關羽敗亡,一代虎臣,就此殞命。

劉慈欣在《三體》中寫過這樣一句話:「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謙者眾善之基,傲者從惡之魁。

我們可以有高傲的姿態,但不可有高傲的心態。

無論你身處何種境地,都要保持謙遜。

第三忌:貪

提及三國中的「人品惡劣者」,身為「三姓家奴」的呂布自然是榜上有名。

他不僅反覆無常,而且貪婪成性,從某種意義上講,呂布最後的失敗,就在於「貪」。

他本是并州刺史丁原手下的得力幹將,後來丁原與董卓在席間發生爭執,呂布持戟而立,威風凜凜,使董卓望而生畏。

後來在謀士李儒的設計下,董卓決定收買呂布為己所用。

他先是許諾呂布高官厚祿,接著又將赤兔寶馬慷慨贈送,呂布貪慕權貴,便將丁原斬殺,帶著故主的首級投靠了董卓。

心頭大患已除,自己又得了一員猛將,董卓一高興便提拔呂布為騎都尉,並與之「誓為父子」。

但好景不長,這對「臨時父子」最終還是因為一個貂蟬,走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司徒王允為除掉董卓,便以貂蟬為誘餌,設下「美人計」,呂布貪圖貂蟬美色,便在董卓冊封當日反水,當場誅殺了董卓。

縱觀呂布一生,贏得了寶馬美人,卻輸掉了人品操守。他的每一次選擇,都無關乎道義,只是拿道義做籌碼,待價而沽。

也正是因為他的唯利是圖,才讓自己落得一個孤家寡人的下場,以致於在被曹操生擒後,一個為他求情的人都沒有。

《菜根譚》有言:「人只一念私貪,便銷剛為柔、塞智為昏、變恩為慘、染潔為汙,壞了一生人品。」

人之所欲,本性使然,是福是禍,全在於一個「度」。

有時,懂一點索取之道,或許人生會更圓滿;過度貪婪,只會讓你的人生之路越走越窄。

第四忌:躁

《三國演義》第八十一回回目寫道:「急兄仇張飛遇害,雪弟恨先主興兵。」

這句話一語道破了張飛失敗的原因。

陶謙三讓徐州後,劉備成了徐州之主,這讓垂涎徐州已久的袁術十分不爽,於是便帶兵來搶地盤。

為了抗擊袁術,劉備和關羽二人親自外出迎敵,張飛則負責留守工作。

當時的徐州正值內憂外患之際,外有袁術虎視眈眈,內有呂布伺機而動,一不小心就會城破人亡。

劉備擔心張飛魯莽生事,臨行前多次囑咐他不要急躁誤事,只可惜張飛還是讓他失望了。

一次,張飛在醉酒後犯了老毛病,鞭打了呂布的嶽父曹豹。

曹豹怨恨張飛,便與呂布裡應外合奪下了徐州,劉關張兄弟三人只好再次過上了顛沛流離的生活。

即便如此,張飛卻依舊不知悔改。

關羽死後,張飛報仇心切,便下令軍中:三日之內造十萬白旗白甲,全軍掛孝伐吳,不得有誤!

這根本不可能完成的軍令,讓部將範疆、張達犯了愁,兩人沒辦法,只好請求張飛寬限些時日。

結果張飛的暴脾氣又上來了,二話不說舉起鞭子就打,二人被打了一頓不說,還被責令完成不了,提頭來見!

在張飛的逼迫下,範疆、張達二人走投無路,只好鋌而走險。

他們趁張飛醉酒之機,成功摸進帥帳,刺殺張飛後,連夜逃往東吳。

誰又能想到,當年「獨退曹軍百萬」的英雄,竟會死得如此窩囊?

《箴言集》有言:「憤怒以愚蠢開始,以懊悔告終。」

一個人只有收得住脾氣,才能留得住福氣。

第五忌:偽

培根曾說:「沒有一種罪行比虛偽和背義更可恥。」

這句話用在袁術身上再合適不過了。

當時,袁紹和韓馥商量,想要立漢室宗親劉虞為帝,以此間接廢掉董卓手中的漢獻帝。

於是袁紹便給袁術寫了封信告知詳情,希望弟弟能夠支持自己。

結果袁術回信,把袁紹大罵一頓:

咱們袁家四世三公都是吃皇糧的,拿著老劉家的俸祿,就要給人老劉家解決問題。哥哥你怎麼能幹出廢帝另立這種大逆不道的事呢?真是給我們老袁家丟臉。

袁術這番話表面上說得大義凜然,其實卻虛偽至極。

他之所以反對袁紹立劉虞為帝,根本就和忠義不忠義沒關係,而是他想自己當皇帝罷了。

公元197年,袁術不顧天下人的反對,在壽春僭越稱帝。

當初怒斥袁紹的正人君子,如今卻做出了「代漢自立」的大逆不道之事,可見其虛偽本性,就連呂布都說他「喜為大言,以誣天下」。

稱帝後的袁術很快成為眾矢之的,不到兩年時間,就被逼得走投無路、嘔血而死。

雨果說:「真實的暗疾是渺小,偉大的暗疾則是虛偽。」

世間最愚蠢的事,莫過於「當面一套,背後一套」。

那些用虛偽賺得的利益,永遠彌補不了本性顯露後的損失。

人生之路,道阻且長。

讀懂《三國演義》,你就會明白:哪些東西是我們應該保持的,哪些東西是應該摒棄的。

人生不易,牢記五忌。

有所為有所止,有所盼有所忌,如此人生,方得圓滿。

相關焦點

  • 洞見|《三國演義》暗藏的5個人生大忌,有一個人就廢了
    洞見|《三國演義》暗藏的5個人生大忌,有一個人就廢了作者:洞見·不雨亦瀟瀟有求皆苦,無欲則剛。說不盡的人生百態,讀不完的《三國演義》。《三國演義》之所以經久不衰,正是因為它蘊藏著無窮無盡的處世秘訣。其中這5個人生大忌,更令人深思。
  • 《三國演義》暗藏的5個人生大忌
    原創 洞見 洞見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作者:洞見·不雨亦瀟瀟有求皆苦,無欲則剛。說不盡的人生百態,讀不完的《三國演義》。《三國演義》之所以經久不衰,正是因為它蘊藏著無窮無盡的處世秘訣。其中這5個人生大忌,更令人深思。
  • 《三國演義》揭示的6個人生大忌,有一個就廢了
    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作者:洞見Neo♬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洞見主播楚翹朗讀音頻金庸曾經說過:「《三國演義》的社會影響,遠遠超過了它的文學價值。」一部《三國演義》放眼望去都是家國大事,但是歸根結底說的還是世道人心。
  • 《三國演義》人生啟示錄
    《三國演義》是人生的啟示錄。金庸曾經說過:「《三國演義》的社會影響,遠遠超過了它的文學價值。」《三國演義》告訴我們這3個人生大忌,值得引以為戒。驕兵必敗,謙虛才能掌控大局中國人有句古話叫「驕兵必敗」。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不僅在書畫有頗高的造詣,他的謙虛為人更是受人們的尊崇。當時有個叫呂子敬的畫家,因擅長畫梅花,在當地小有名氣。京城有個官吏聞名來拜訪鄭板橋,請他為自己畫梅花圖,鄭板橋便推薦了呂子敬。
  • 為什麼羅貫中寫《三國演義》得心應手,看看他的人生經歷就知道了
    因為一部《三國演義》,羅貫中可以說是圈粉無數。今天,我們就來仔細研究一下:為什麼羅貫中寫《三國演義》那麼得心應手?《三國演義》所寫的時代和羅貫中所處的時代都是一個群雄逐鹿的時代,所以羅貫中對三國這段歷史有著比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更深的體會,他對關於三國的歷史記載也有著更深刻的理解,這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所無法擁有的能力,這就像90後、00後無法理解五、六十年代的人的生活狀況。
  • 用心不專是一個人做事的大忌,一事無成是用心不專產生的惡果
    用心不專是大忌一個人在打牌時,也需要集中精神全力以赴,如果他東瞅瞅西望望,心思不在牌上,那麼即使牌再好,也可能會輸掉。其實生活中很多事情之所以失敗,並不是因為我們沒有能力去做好它們,而是我們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不專心、不認真,所以最終的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 《三國演義》揭示的人生六大禁忌,有一條你就輸了
    有一個回答是:喜歡主角們的縱橫捭闔,馳騁沙場,也喜歡配角們彗星襲夜的光芒一閃,最喜歡他的真實,每一個細節都經得起推敲,越深入研究,越覺得反映人性。《三國演義》中反映的人性,是一面鏡子,赤裸裸地照出了我們自己。其中揭示的人生六大忌,值得每一個人警醒。
  • 有個積極的人生態度不好嗎?網絡熱詞「積極廢人」諷刺的就是你
    這不,「隱形貧困人口」熱潮未消,「積極廢人」立馬迎頭趕上再掀熱浪。關於這個詞,其混搭模式成為網絡「熱詞」最基本的一種構造方式,由兩個特別不搭調的詞彙強行苟合在一起,然後苟且偷生出一種別樣的意思和概念,對這種詞語的價值判斷存在著某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更難以準確定義的困難。
  • 做人大忌(感悟很深)
    ——暴食說話之大忌——吹牛做人修養1、不要自視清高天外有天,人上有人,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種下行動就會收穫習慣;種下習慣便會收穫性格;種下性格便會收穫命運——習慣造就一個人。3、不要輕易求人把自己當別人——減少痛苦、平淡狂喜,把別人當自己——同情不幸,理解需要,把別人當別人——尊重獨立性,不侵犯他人,把自己當自己——珍惜自己,快樂生活。
  • 三國演義中「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曹操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寫出「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的曹操是個什麼樣的人呢?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當時以漢天子的名義徵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
  • 《三國演義》中10句經典名言,句句拔高你的人生境界
    《三國演義》全名《三國志通俗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羅貫中,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三國演義》中10句經典名言,句句拔高你的人生境界。1. 既生瑜,何生亮。《三國演義》上記載,周瑜臨死對天長嘆:「既生瑜,何生亮。」意謂老天既生了我周瑜,為何又生下諸葛亮。後泛指怨天不該生了自己的強勁對手。2. 招賢納士,屈己待人。出自《三國演義·第八回》。招攬賢才之人,一定要放下架子,謙遜的對待。3. 初生牛犢不怕虎。
  • 當《三國演義》遇上歇後語
    《三國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是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創作的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該作品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
  • 東吳周郎,三國演義與歷史真實的差距有多大?
    或許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很多人將周瑜與「心胸狹窄」、「嫉賢妒能」聯繫在一起,但歷史的真實卻與之相反,周瑜不僅相貌英俊、溫文儒雅、飽讀詩書、精通兵法、深諳音律,而且器量廣大,年紀輕輕便有雄才大略,因此才被劉備稱為「萬人之英」。
  • 【名著精讀】5.《三國演義》羅貫中
    今天和你分享的這本書是《三國演義》。《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它取材自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的歷史,這段歷史在初中語文教科書中也很有分量。像孫權勸學、誡子書,出師表、觀滄海,龜雖壽等課文都跟三國有關。《三國演義》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羅貫中,他生於商人之家,他的父親以販賣絲綢為生。
  • 「三國演義」藏著每個人必須要懂的生存格局,是一本人生教科書
    人的一生,早晚要讀一次《三國演義》。《三國演義》對現實社會的影響,遠遠超過了它的文學價值,書中上百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略,有小權謀,也有大智慧,它即是史書、兵書、商書,更是一部人生之書。當大家研讀這套善品堂出品的《三國演義》之後,相信對我們未來人生大有益處,這就是一部人生啟示錄。
  • 年關七大忌,千萬不要犯!【一定要看!】
    一個人的自由,是由自己來定義的,一個人的命,也是由自己來決定的,你與這個世界有關的,其實就是你的態度。做人之大忌 —— 貶人子女之大忌 —— 啃老夫妻之大忌 —— 輕視家庭之大忌 —— 缺規父母之大忌 —— 溺愛教師之大忌 —— 敷衍學生之大忌 —— 網癮官吏之大忌 —— 弄權法官之大忌 —— 偏袒警察之大忌 —— 兇狠商人之大忌 —— 售假
  • 大忌造句和解釋_大忌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大忌(dà jì)。近義詞有:禁忌。 而朗誦的節奏,更無有不是呆板機械的,這是大忌。」] 大忌參考例句: 1、健身鍛鍊貴在堅持,虎頭蛇尾健康大忌。 2、飲酒是開車的大忌,車禍是家庭的悲劇。 3、敵人不顧首尾,孤軍深入,犯了用兵大忌。
  • 《三國演義》中此人隨口吟出一句古詩,卻道出了人生的最高境界
    比如《三國演義》中此人隨口吟出一句古詩,便道出了人生的最高境界。這個人既不是臥龍也不是鳳雛,更不是充滿神秘色彩的水鏡先生司馬徽。此人一生都未曾踏入紛爭,不曾參與到任何一方勢力,而且在《三國演義》書中,似乎也只出現了這麼一次。如果不是因為他是諸葛亮的朋友,恐怕世人都不會知道他的姓名。
  • 年關七大忌,千萬不要犯!(一定要看!!)
    做事之大忌 —— 輕浮錯誤之大忌 —— 固執學習之大忌 —— 粗心待人之大忌——傲慢吃飯之大忌 —— 暴食種下行動就會收穫習慣,種下習慣便會收穫性格,種下性格便會收穫命運,習慣造就一個人。老而取幼不管老人只在意小孩子家之不祥現在全世界都不強調孝道老人很可憐都在養老院然後小孩子越來越囂張變小皇帝皇太后了而且一個家沒有孝道承傳這個家鐵定要敗掉所以家不吉祥而很可貴我們中國通過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強調子女要盡孝道這在全世界沒有這樣立法的從這些徵兆可以看得出來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只要不強調孝道全人類沒有前途為什麼因為孝是愛的原點人都不懂得愛人的話他怎麼可能人生會幸福人類怎麼可能會有未來可是愛的原點又是孝孝是根德行的根本百善孝為先沒有孝道這個家就要敗喪下來了我們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德行之一就是敬老愛老尊老從夏商周這個傳統一直傳了幾千年但是現在這一點做得不好我們要了解老人對家庭對社會奉獻了一生不尊重老人叫忘恩負義沒有老人哪有子孫沒有老人的努力哪有現代的成就再來老人有非常豐富的人生智慧跟經驗所以尊重老人的人就能承傳這些寶貴的智慧跟經驗而且人老是修來的福報他能修得長壽就值得我們尊重所以人的福田分三種都可以教給我們的孩子恩田敬田悲田我們感恩老人奉獻一生念他的恩我們尊重老人再承傳他的智慧經驗一個人交的朋友都比他大很多歲甚至大一倍兩倍這樣的人一定比同年齡的人成熟大家可以仔細去觀察所以恭敬心得大福報傲慢輕慢老人折福非常大我們常說一個家庭就是一棵大樹爺爺奶奶是大樹的根父母是枝葉孩子是果實果農都是在根上施肥在果子上打藥只有在根上施肥果子才能有足夠的營養在果子上打藥才能防止果子長蟲子我們對老人要多關愛對子女要多教育一個人在孝養父母之時自己的兒女也看在眼裡父母以身作則孝敬尊長就是孩子成長最好的榜樣孩子是通過父母的行動懂得孝的一個家庭裡如果父母孝順老人那麼孩子就會孝順父母一家人就能和和美美中國人常講百善孝為先孝是善良的第一步一個人對父母保持感恩學會去愛他們在此基礎上才能更進一步去愛別人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親人都不愛那這個人也絕對不會對別人善良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是所有中國人修養品德的第一步學會善良的第一步孝是善的原點是德行的根本沒有孝這個家庭就離敗落不遠了網上有個段子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注重養生了他們左手拿著保溫杯右手舉著高腳杯啤酒加枸杞可樂配黨參敷最貴的面膜熬最長的夜其實這也是現實的寫照因為確實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購買保健品抗衰護膚產品泡腳粉養生茶然而大家都在關注外部養生卻忽略了情感養生方式找一個讓你舒服的人勝過一切保健品和舒服的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養生相處舒服是最好的朋友關係你一定有過這樣的體驗與有的朋友在一起的時候你會覺得舒服又隨意時間總是在不知不覺間流逝哪怕心頭多麼烏雲密布也仿佛瞬間被驅散即使默默不語感覺也愜意但與一些人見面時渾身感覺不自在不得不戴上虛假的面具說著違心的話語要麼就是耐住性子聽喋喋不休的抱怨結果搞得自己本來的好心情也被負能量取代有些人你相處起來費勁有些事你看不慣看不懂別勉強自己何必為了不值得的人生氣何必為了擠不進的圈子著急進不去的圈子不適合你費力不討好的朋友不值得你珍惜莊子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淡淡相交淺淺歡喜聊得來說得開不掩飾不累心這是交友時最舒服的狀態很多事實證明舒服才是和朋友最好的相處模式這樣的友誼也不會輕易消散和相處舒服的人在一起彼此之間不會因為三觀不合而矛盾重重不會因為彼此不懂而衝突不斷更不會因為情緒總是不一致而內心涼涼周國平說與人相處如果你感到格外的輕鬆在輕鬆中又感到真實的教益我敢斷定你一定遇到了你的同類哪怕你們從事著截然不同的職業生活已經很累了不要再勉強自己遠離那些讓你感覺不舒服的人結交那些相處舒服讓你更好的朋友相處舒服是婚姻的保鮮劑交朋友是如此的婚姻也是如此關於婚姻的美好樣子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答案但都逃不開一點就是要過得舒服夫妻是這個世界上雖然沒有血緣關係卻要相伴最久的人因此相處舒服就顯得至關重要一段婚姻最好的結局不是兩個人突破萬難走在一起只有在一起後相處舒服才是感情的圓滿楊絳和錢鍾書是出了名的文壇伉儷兩人相知相守恩愛數十載楊絳生女兒住院期間回不了家錢鍾書一個人在家裡第一天他到醫院去看妻子他說對不起我把墨水滴到桌布上了換成一般的人恐怕要跳起來了墨水多難洗啊可是楊絳沒有她只是會心的一笑安慰丈夫沒關係我會洗第二天錢鍾書來到醫院又說對不起我把檯燈砸壞了楊絳依舊是笑著說沒關係我會修在他學會劃第一根火柴為妻子生爐火的時候楊絳問他你會用火柴啦錢鍾書舉著那一根火柴用驕傲的口氣說沒錯你看我會劃火柴了兩個人就這樣樂在其中舒舒服服的生活在一起他們相知相惜平淡如水卻又生死相依和舒服的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養生有這樣一句話婚姻如同穿鞋舒服不舒服只有腳知道表面的風光是給別人看的日子過得舒不舒服自己才清楚讓彼此都感覺舒服讓彼此都成為更好的人這就是好的婚姻相處舒服是最好的養生攝生之道大忌嗔怒中醫認為一切病先是神病然後是氣病再到血病最後才到形病黃帝內經也有言怒傷肝喜傷心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疾病和情緒有關所以壞情緒是萬病之源而情緒是會傳染的你的身體健康取決於你的情緒而你的情緒好壞往往取決於能否跟身邊的人相處舒服跟相處舒服的人相處清淨自在內心安寧他們的微笑讓人安心舉止令人溫暖感覺沒有過不去的坎沒有渡不過的劫不用吃任何補品就能得到最好的養生而和不舒服的人在一起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委曲求全一不小心就雞飛狗跳家煩宅亂無異於互相投毒慢性自殺無論交友還是生活能和舒服的人在一起為自己打造一個舒心的交際圈打造一個健康的交友環境才是最好的養生但前提是我們也要成為這樣的人懂得善待別人懂得尊重謙和懂得把握分寸懂得真誠包容朋友不在多少真誠就好家人不必富有團結就好愛人也不需要多浪漫疼你就好餘生不長遠離那些讓我們不舒服的人有事此心不亂無事此心不空大事心不畏小事心不慢人生的悲歡離合酸甜苦辣皆繫於心心若安然又有什麼是真正過不去的呢心如蓮花不著水又如日月不住空身在紅塵之中事來則應事過則無有所為或有所不為心態都平和靜定如蓮花一般潔淨淡雅不為誰開不為誰落如日月一般自在光明平等無礙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靜心用豁達釋放糾結的過去用坦然迎接不可知的未來讓心靜下來你才能讀懂自己隨緣安然靜心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修煉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生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不要強求那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學會適時的放棄生活中一個好的心態可以使你樂觀豁達可以使你戰勝面臨的苦難可以使你淡泊名利過上寧靜快樂的生活人往往把自己看得過重才會患得患失覺得別人必須理解自己其實人要看輕自己少一些自我多一些換位才能心生快樂所謂心有多大快樂就有多少包容越多得到越多別人的嘴我們無法去控制但我們可以抱一顆淡然的心去看一切紛擾心靜才能聽到萬物的聲音心清才能看到萬物的本質沉澱自己的心靜觀事態變遷與人相處需要講究方式方法有些事需忍勿怒有些人需讓勿究生活不是戰場無需一較高下生活正是道場歷境修心人與人之間多一份理解就會少一些誤會心與心不要徵服對方這是夫妻最重要的問題徵服是夫妻之間經常發生的事情談論誰是對的追究誰是錯的討論誰傷害了誰誰過分了這些都是大忌好夫妻永遠都在相互裝傻就是護短能夠護短的才是真愛愛啊別為難對方別挑剔對方別指責對方傻傻地一路相伴傻是因為已經決定了認定了就沒有什麼需要再了解再知道再改進再完善的有進步接受沒有也接受愛就在那裡一輩子能夠有一個人好好相愛多美啊別去破壞多大的事情都不值得你去破壞不要在相愛的人身上動小聰明動你的精明要就動你的心永遠不對愛人說假話永遠不去做破壞氣氛和心情的事男人有脾氣正常但男人的脾氣可以對天發對地發卻不可以對老婆發因為不管你心情好壞別人都可以轉身離開卻只有愛人要陪著你陪你度過心灰意冷度過意氣風發這一生你會得到很多失去很多而陪你到最後的人卻只有一個天大地大都不如身邊的女人大每個人只能慢慢領悟去學習因為沒有多少人可以做好所以別做只會說不會做的人夫妻同心黃土變金家事無對錯只有和不和家和才能萬事興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講理的地方是法庭家是有根和有魂的根和魂是由女人掌控兩個人在一起久了難免會吵嘴女人在氣頭上往往說出的話句句似刀而那個肯留下來和你吵架也不想離開你半步的才是真正愛你的男人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是愛最強有力的武器是感動吵不離罵不散打不走才是愛真正的愛當你嫌棄身邊的女人不夠漂亮有沒有想過有很多男人都羨慕她對你這份死心塌地的感情當一個女人把什麼都給你了你該知足她看上的不是你有多帥多有錢而是她已經做好了和你同甘共苦的準備當你嫌棄身邊的男人不夠優秀有沒有想過他沒天沒夜的努力就是為了讓身邊心愛的你有更優越的生活條件當一個男人兩手空空肯為你去打拼你該知足他看上的不是你有多美多性感而是他不想苦了跟他的女人在一起久了慢慢變成依賴愛情慢慢變成親情就算兩個人在一起沒有當初的激情那請別忘了還有感情當你想要放手的時候有沒有想過當初為什麼陪她
  • 朱維錚 | 在中世紀晚期的《三國演義》
    作者也雖熟悉歷史,比如《三國演義》的作者,便顯示他對漢晉之際的那段政權分合史,不僅材料熟,而且有見解,但也正因如此,便更易熔鑄剪裁,推演粉飾,寫得似歷史而實為小說。人們常以為講史小說和歷史著作,主要是雅俗有別。是這樣嗎?不然。史書本來就有雅俗之分,通俗的就是歷史普及讀物。既稱歷史,則無論雅俗,第一大忌就是陳述存在主觀虛構,即使細節也要力求符合歷史真實。而這一大忌,恰好是小說家不能拘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