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監督的基本含義

2020-12-13 檢察日報

    從憲法和法律的有關規定看,「法律監督」的基本含義是:

    1.法律監督是對法律實施中嚴重違反法律的情況所進行的監督。法律監督不包括對立法活動的監督,而只是對法律實施情況的監督,並且是以監督嚴重違反法律的情況為主。從法律的有關規定看,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在內容上受到嚴格的限制,即對法律執行情況的監督只限於對國家工作人員職務活動中構成犯罪的行為進行立案、偵查和公訴,對法律遵守情況的監督只限於對嚴重違反法律以致構成犯罪的行為進行追訴,對法律適用情況的監督只限於對三大訴訟活動中確有錯誤的判決、裁定以及違反法定程序的情況進行監督。

    2.法律監督是一種專門性的監督。法律監督的專門性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法律監督權作為國家權力的一部分,由人民檢察院專門行使,法律監督是檢察機關的專門職責。檢察機關如果放棄對嚴重違反法律的行為進行監督,就是失職。因而它不同於其他一切社會活動主體都能進行的一般性監督。二是法律監督的手段是專門的。按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檢察機關進行法律監督的手段是由法律特別規定的。如對職務犯罪立案偵查、對刑事犯罪提起公訴,以及對訴訟過程中違反法律的情況進行監督等。

    3.法律監督是一種程序性的監督。法律對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規定了一定的程序規則,這些程序規則可能因監督的對象不同而有所不同。程序性的另一層含義是法律監督的效果在於啟動追訴程序或者救濟程序。對於嚴重違法構成犯罪的,法律監督的功能是啟動追訴程序,提請有權審判的法院進行審判;對於構成違法的,法律監督的功能是提請對行為人有管轄權的主體追究責任;對於違反法律的判決、裁定或決定,法律監督的功能是提請作出決定的機關啟動救濟程序以糾正已經出現的錯誤。

    4.法律監督是一種事後性的監督。只有當法律規定的屬於法律監督的情形出現以後,檢察機關才能啟動法律監督程序,實施監督行為。並且,司法活動、行政活動、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各種違法行為,在程度上是不同的,只有在違法行為達到一定程度之後,檢察機關才能啟動法律監督程序實施監督。

相關焦點

  • 權力監督與制約的基本原理 法學中國
    [3]筆者認為,這種觀點不妥。監督不僅與權利相聯繫,而且也與權力相聯繫。如在檢察權的監督中,人大監督、上級檢察院的監督都是權力監督,而且權利監督要真正發揮作用,往往要依賴於權力監督或以權力監督為後盾的。 3.監督的含義 關於「監督」的含義?目前學界認為頗不一致,大體上可以分為廣義說和狹義說。
  • 「將綠色原則確立為民法的基本原則」,怎樣理解其法律含義?
    其法律含義是什麼?怎樣適用、貫徹呢?「綠色原則」被確立為民法基本原則是生態文明建設法治保障的重要內容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越來越突出,資源緊張、環境汙染等問題日益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阻礙因素。
  • 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體系初探
    新時代法律監督的觀念體系應以人民為中心、以辦案為重心、以改革為動力,以雙贏多贏共贏為目標,推進「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和檢察權是一體的,檢察機關行使檢察權是實行法律監督的具體表現形式,法律監督則是檢察權的本質屬性。法律監督的運行體系應以辦案為核心,以檢察辦案的質量和效率為目標。
  • 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的理念、原則與職能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檢察機關具體職能作出調整的背景下,堅持檢察機關的憲法定位,不僅彰顯了對憲法精神的貫徹,對既往法律規定的延續,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體制、司法體制的鮮明特徵。「法律監督既是我國檢察制度最基本的內涵,也是我國檢察制度持續發展的基本方向」。
  • 完善統一法律適用機制 加強審判權力制約監督
    各級人民法院在具體落實中,需要重點把握好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準確把握統一法律適用的框架思路,二是充分發揮專業法官會議的重要作用,三是充分發揮當事人和訴訟參與人的外部監督作用。近日召開的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推進會,把完善統一法律適用機製作為健全完善執法司法權力運行制約監督機制的重要內容。
  • 【統戰知識】(十九)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民主監督的含義與主要...
    問: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民主監督,含義是什麼?答 01 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民主監督是指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通過提出意見、批評、建議的方式對中國共產党進行的政治監督。問: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民主監督主要有哪些形式?
  • 奇案博弈,知名律師申請法律監督
    知名刑辯律師張金武,在面對一起案件代理過程中,出現法律意義上的奇案博弈,兩級檢察院堅持違法抗訴無效一審判決。檢察院能否在刑事案件二審已經生效的情況下,對一審判決提起抗訴?張金武律師感到驚訝,因此,向人大和政法部門呼籲,上級部門儘快制止這種違反基本法律邏輯的做法,尋求人大進行監督,並請求政法委對有明顯錯誤傾向且影響法律正確實施的,有幹預權。
  • 普通用詞的法律含義——「Bar」
    工作的實際需要從眾多普通英語詞彙中分離出來,這些詞語在普通英語中具有某種含義,而在法律英語中則具有另一種含義。
  • 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的理念、原則與職能(上)
    列寧通過俄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繼承並發展了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主權思想和民主監督理論,進一步就如何實現民主監督,如何把鬆散、自發的民主監督轉化為有組織、制度化、法制化的權力對權力的監督,提出了法律監督思想。列寧認為,要實現民主監督,必須嚴格執行法律,而要保證法令的執行,必須加強法律監督,憲法和法律是民主監督的基本保證。
  • 論中國古代法律監督制度
    一、中國古代法律監督產生的背景  法律監督不是從來就有的,是社會歷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官吏不能自覺嚴格依法辦案是法律監督產生的土壤,維護統治階級的秩序是法律監督產生的初衷,樹立「慎刑愛民」的形象是統治者的需要。
  • 「參照」的法律含義/牛 悅
    基本法在有關特首選舉/普選的規定中,兩次提到了「廣泛代表性」,一次是基本法45條的提名委員會,另一次是附件一第一條的選舉委員會。這說明二者有共通之處。2007年決定如此規定,提名委員會可參照選舉委員會組成,就解決了可能圍繞在「廣泛代表性」上的爭議,因為在一部法律裡出現的同樣的詞語要給以相同的理解。   第二,「現行規定」應做如何理解呢?
  • "學校負責、招辦監督"的含義是什麼
    問:"學校負責、招辦監督"的含義是什麼?  答: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實行"學校負責、招辦監督"的錄取體制,即:對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參加體檢、統考成績達到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並符合學校調檔要求的考生,是否錄取以及所錄取的專業由高等學校自行確定,高等學校負責對未錄取考生的解釋以及其他遺留問題的處理。
  • 普通用詞的法律含義——Share
    有些法律英語詞彙根據立法和司法工作的實際需要從眾多普通英語詞彙中分離出來,這些詞語在普通英語中具有某種含義,而在法律英語中則具有另一種含義。本系列推送將向大家介紹一些大家所熟悉的單詞或詞組,然而在法律英語中他們卻具有特殊的法律意義。
  • "學校負責、招辦監督"的含義是什麼?
    2011年高考志願填報常識200問答 67問:"學校負責、招辦監督"的含義是什麼?   答: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實行"學校負責、招辦監督"的錄取體制,即:對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參加體檢、統考成績達到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並符合學校調檔要求的考生,是否錄取以及所錄取的專業由高等學校自行確定,高等學校負責對未錄取考生的解釋以及其他遺留問題的處理。
  • 普通用詞的法律含義——「Cap」
    工作的實際需要從眾多普通英語詞彙中分離出來,這些詞語在普通英語中具有某種含義,而在法律英語中則具有另一種含義。
  • 嘉興市檢察院發布法律監督十大典型案(事)例和法律監督系列白皮書
    8月13日上午,嘉興市人民檢察院召開貫徹省委《意見》一周年新聞發布會,通報省委《意見》實施以來全市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情況,發布全市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十大典型案(事)例和法律監督系列白皮書。嘉興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陶深明通報省委《意見》實施以來全市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情況。省委《意見》發布以來,嘉興檢察著力建立健全法律監督工作制度,推動市委出臺《進一步加強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實施意見》,與市監委、市委政法委、市中級法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分別聯合制定的具體實施方案為配套的「1+5」落實省委《意見》制度體系。
  • 冤假錯案看到希望,執行與法律監督工作平臺來了
    比如,有些案件已經被擱置了很多年,一些有力的線索和證據基本都已模糊不清,甚至已經消失。對案件的重審帶來了極大的困難。也就是說沒有一個執行與法律監督的工作平臺,對這些信息並不能做到完全統計和監督,導致所有執法人員並不能擰成一股繩。這樣的話公檢法各部門的每個工作人員的自我監督和自我執行的能力就得不到提高,所以,才導致冤假錯案平反速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快!為此,最高人民法院與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出臺了《關於建立全國執行與法律監督工作平臺進一步完善協作配合工作機制的意見》。
  • 最高法印發《實施意見》:完善統一法律適用機制 加強審判權力制約監督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的《關於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的實施意見》,就有效解決審判組織內部、不同審判組織以及院庭長與審判組織之間的法律適用分歧,避免類案不同判現象提出了具體改革任務。各級人民法院在具體落實中,需要重點把握好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準確把握統一法律適用的框架思路,二是充分發揮專業法官會議的重要作用,三是充分發揮當事人和訴訟參與人的外部監督作用。
  • 建立全國執行與法律監督工作平臺
    為貫徹落實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關於加強綜合治理從源頭切實解決執行難問題的意見》(中法委發〔2019〕1號)關於「探索建立全國執行與監督信息法檢共享平臺」的工作要求,進一步加強和規範人民檢察院對執行工作的法律監督,不斷提升執行規範化水平。
  • 陝西白河縣以人民為中心 助推法律監督提質增效
    近年來,白河縣人大常委會圍繞「依法實施監督、促進司法公正」這一目標,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常態化開展年度綜合執法質量檢查,著力推動解決影響司法效能的突出問題,努力克服單部法律執法檢查的局限性,有效促進了政法單位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為法治白河建設貢獻了人大作為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