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圖、讀圖、畫圖、作圖——幾何入門教學建議(福州市初一崗培)

2021-03-04 初中數學延伸課堂


(點擊「初中數學延伸課堂」關注)

很榮幸受福州市教育學院數學科邀請為市直初一年級數學老師做一場「識圖、讀圖、畫圖、作圖——幾何入門教學建議」講座。


       教學30年來,我經常聽中下學生說「我上課時聽的懂,但課後要麼寫不來,要麼不懂得如何思考」,也常聽好生說「我最怕寫壓軸題(或難題)的解題過程,有時覺得比寫一篇作文還難、還麻煩」,也常聽很多老師和家長說「好多孩子會做不會寫,遇到難題總要花很多時間,有時就是差那麼一點就是無法想到」,尤其是幾何動態題,常常遇到:如果你幫忙畫了圖形,孩子就會豁然開朗了。對此,我覺得最大的原因是:幾何沒入好門,尤其是在「圖」的問題上沒有掌握好,進而影響幾何中「三種語言」掌握,影響學習思維能力的發展,造成一系列的惡性循環。因此我覺得在七年級一開始,上好入門課,尤其是上好「識圖、讀圖、畫圖、作圖」課至關重要,同時要貫穿始終。每一次數學中考前夜,我都會重新將我的下面這個「圖」展示給學生,並重點強調其中的一些注意細節.

       記得,一個數學前輩給我說過:「幾何頭,代數尾」,意思是:幾何入門難,而代數是難在後面.現在我覺得這句話確實很有道理:幾何入門教學時,首先遇到的「圖」,其次遇到的是「三種語言」,再次是「推理和空間想像」,相當於我們數學老師「既要當好數學老師,也要當好美術老師,更要當好『三種語言的老師』」,學生上幾何課相當於好幾門課的同時進行學習,不難才怪呢。好在我們每一個數學老師都早有具備這種能力,只是如何將它合理安排好就成了關鍵,注意好的那些問題就成了重中之重了。為此,在幾何入門教學時,我的建議是:儘量少擔當「數學老師」的角色,當好「其他各種老師」的角色!

       上面是講座的開場白,下面是講座的部分內容。

       幾何是研究圖形的形狀、位置和大小(度量)的關係,因此必須掌握讀圖、識圖、畫圖和作圖的能力,不僅要學會讀、識、畫、作簡單圖形,而且還要善於將複雜圖形分解為簡單圖形. 對於已經給出圖形的問題,要會讀圖、識圖,藉助圖形分析解決問題;而對於沒有給出圖形的問題,則要會畫圖、作圖,然後再藉助圖

形分析解決問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教學生讀、識圖,還要教會學生畫、作圖. 畫、作圖包括用尺規做標準圖形或根據題意畫、作出相應比例的直觀圖形.  同時要不失時機地滲透「動態」的思想意識,顯然這種「動態」的思想意識不僅有利於正確解決和探究幾何問題,而且還能訓練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長期有意識地堅持這方面的滲透,就會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當然要想學好幾何,還需重點掌握好文字語言、幾何符號語言、圖形這三種語言之間的熟練轉換.因此在幾何入門教學過程中需要培養學生不但要培養讀、識、畫、作圖的能力,同時還要訓練學生文字語言、幾何符號語言、圖形這三種語言之間的轉換能力.

       本講座結合本人的30多年的教學實踐全部以實例的形式跟大家交流在幾何入門教學中的一些想法,講的不好不對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包涵,並能坦誠提出寶貴建議.

一、利用「幾何圖形」培養學生興趣和感受「識圖、讀圖、畫圖、作圖」和「動」的過程.

二、利用「基本圖形」訓練學生的「識圖、讀圖、畫圖」能力和「圖形語言與文字語言」表述能力.

三、利用「基本作圖」規範學生的「作圖」習慣和強化學生的「三種語言」的「轉化」能力.

四、通過動態變式,強化和規範「線段、角及相關概念和計算」,提高學生的「識圖、讀圖、畫(作)圖」及「三種語言」的表述能力.

五、利用「線段(角)的和差倍分計算」,強化提高學生的「識圖、讀圖、畫圖和推理」能力.

    說明:本講座畫板演示,只是為實例講解節約時間。實際教學中,更多的相關操作儘量讓學生動手獨立操作來完成,教師可以用畫板或道具、視頻、PPT等演示節約時間。

       幾何畫板顯然用幾何入門教學中是最適合的工具了,現朋友中最多的疑問是:用了幾何畫板會不會影響學生的思維和空間想像能力,會不會影響老師的解題能力,況且考試時沒有幾何畫板?等等。我想說的是:用過會用幾何畫板的老師都非常明白,只會提高教學效率和解題能力,更會讓你去鑽研試題、探究試題,之前也同樣有這樣的顧慮。幾何畫板在課堂教學中,最大的優點是: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動手動腦操作和思考,老師可有時間面對面的引導,然後就可以用極短時間展示效果。我們知道一個簡單的動作,若用言語表達再簡練也要花時間,而用畫板就可以做到:毫秒或微秒殺,動態直觀永遠是幾何畫板的優點,效果顯然。因此建議大家可以學些幾何畫板,爭取學到會用、夠用,同時你在學習畫板過程中,你更可以學到解題的技巧和思路,因為幾何畫板的作圖原理其實就是尺規作圖和解題根據。

(以上是本次講座的內容)

儘管這是我的第一次崗培講座(與之前的幾何畫板培訓講座性質不同),但近200多位教師的現場,氣氛非常安靜,老師們認真聽講,讓我深受感動.

感謝教育學院數學科,感謝唐羊老師和李霞老師,讓我有機會在這樣的平臺,與大家交流我的教學體會;感謝現場所有的老師,謝謝您們的配合,讓我能順利完成我今天的講座!謝謝!

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分享本公眾號:zzdyunke(初中數學延伸課堂). 添加關注後,進入公眾號,輸入數字「1」可進入《幾何畫板》使用實例視頻教程(622分鐘).本公眾號對應的QQ群:178733124(課件製作學習交流群),530471110(魔方數學答疑群).

如果您想學習幾何畫板,請細讀文章末尾的說明.

(點讚和分享是一種美德,也是對作者的堅持給予鼓勵!讚賞是一種認可,也是對作者的艱苦勞動給予肯定!可惜系統最低只能設置1元,無法設置1元以下甚至0.01元!但點讚和分享只需」舉指之勞「!)

相關焦點

  • 識·擺·畫 ——培養低年級學生作圖能力「三部曲」
    [摘 要]作圖是解決問題時常採用的策略之一,具備作圖能力是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要求。大部分學生在解決問題時, 基本上是靠直觀判斷,很少藉助作圖來理解,與其說學生沒有養成作圖習慣,倒不如說是沒有作圖意識。作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 響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應通過識別基本、擺畫結合、指導應用,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作圖能力。
  • 《機械製圖》教學大綱
    (2)繪圖工具及使用 (3)幾何作圖 (4)平面圖形的尺寸分析及畫圖步驟要求 重點: (1)國家標準《技術製圖》和《機械製圖》的一般規定 (2)平面圖形的尺寸分析及畫圖步驟
  • 【作者分享】幾何作圖的教學功能分析
    作者簡介:章飛,北師大版初中數學教材副主編,主要聚焦課程、教材與教學改革研究,近年來側重學案設計、微課設計、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等,發表論文80餘篇,合著或獨著書籍8部,代表性成果有《義務教育階段概率有關知識的內容定位與教材實施》《數學活動經驗的教科書實施》《數學解題中變式的意義與現代發展》《將數學知識系統的建構納為學習對象》《數學單元教學的核心思想與基本路徑》《指向認知地圖形成的初中數學學案設計》、《初中數學課題學習的實踐與探索》《初中數學學案設計與案例賞析》《初中數學研究與教學指引》等。
  • 中考數學專題複習:第26講 尺規作圖
    真題精選例題精講類型一 利用尺規作直線、角和三角形【解後感悟】解決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熟悉基本幾何圖形的性質,結合幾何圖形的基本性質把複雜作圖拆解成基本作圖,逐步操作.類型三 利用幾何作圖的計算和判斷【解後感悟】這類問題往往是根據幾種基本作圖法作出圖形,再利用作好的圖形解決問題,需要同學們能準確地作出圖形,並能明確作圖過程中所用的知識,這樣才有利於我們解決以下的證明或計算問題.
  • 聚焦識圖 株洲市七中開展生物學科活動
    紅網時刻株洲12月8日訊(通訊員 彭袁緣)為培養學生識圖意識,聚焦考試過程中讀圖難、畫圖難的問題,提升生物學識圖讀圖畫圖題能力,12月7日下午,株洲市七中開展生物學科活動。眾所周知,新課標生物教材圖文並茂,簡明直觀,每一冊書都有大量的插圖,這是生物學科的特點。
  • 平面幾何同步輔導:對三角形章節複習的一些想法和建議
    三角形是幾何中最重要的一個內容,而初中三角形的學習又是學好高中三角形的一個鋪墊,因此作為教師必須要重視對三角形的教學,一來為學生升入高中奠定一個好基礎,二來通過對三角形的認識理解幾何中的思想。在此,對初中三角形章節作一個總體的複習思路和想法以及一些建議,以作拋磚引玉之用。
  • MATLAB作圖從入門到熟練
    本期推文,喵姐會介紹一下matlab作圖,儘量讓各位同學通過一篇推文學會matlab作圖從入門到熟練。如果你對matlab已經有所了解,可以跳過下面的入門部分。為什麼我們要用MATLAB作圖,而不是用python作圖?這個是工具選擇問題,人與人之間各有偏好。那麼作圖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清晰地表達數據結果。在數學建模競賽這方面,數據結果表達與論文排版的好壞對論文得分的影響往往很大。
  • 八年級數學,學好平面圖形的重點沒別的就是作圖和識圖能力,備考
    一、利用好直尺和圓規;今天我們就講講怎麼在這個階段系統性的提升自己的平面幾何學習的能力。首先我們要掌握一套最基礎的數學學習工具,就是圓規和直尺。這兩樣工具,如果大家有可能再準備一個小學生的田字格的本子,這個很好用,不用專門買什麼坐標本或者專門的幾何本,咱們就好好地把幾何圖形,利用直尺會圓規把圖形一次次地標準的畫再田字格中,這可以更好地幫助咱們獲得圖感;二、現在網絡上的資源很好也很多,但是單純地找到所謂的題庫,然後就束之高閣的事情太多。
  • 手執規矩,品數學之美 ——和平街一中奧運村校區數學組線上輔導之尺規作圖
    「尺規作圖」是起源於古希臘的數學課題,兩千多年來,「尺規作圖」問題引起了無數數學家與數學愛好者的濃厚興趣。在數學中,我們常限定用無刻度的直尺和圓規作圖,這就是尺規作圖。尺規作圖過程中,作圖工具的限制對學生而言是有一定挑戰性的,比如說直尺的作用和平時不同,尺規作圖中的直尺只能作直線,不能用直尺的刻度進行測量,這一個限制會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發展學生的邏輯推理,幾何直觀等核心素養。奧運村初一數學組的賈海榮、李雪松、張卓玉三位老師,利用區裡下發的拓展資源,開展了一次有趣的數學活動。
  • 初一數學——平移(概念、作圖、性質、應用)
    圖1二、作圖1、作圖先描點,後連線。圖22、識圖通常是給出方格紙上平移前後的圖形,問平移的方向和距離。圖3如圖3,△ABC移動到△PB'C'位置,可以先向右再向下,也可以先向下再向右。圖3向下平移5格而不是2格,向右平移4格,而不是1格。三、性質1、對應線段:平行(或共線)且相等。
  • 初二預習,全等三角形尺規作圖合集,掌握最重要的四個畫圖步驟
    尺規作圖的定義:尺規作圖是指用沒有刻度的直尺和圓規作圖。最基本,最常用的尺規作圖,通常稱基本作圖。一些複雜的尺規作圖都是由基本作圖組成的。四種基本作圖:1、作一個角等於已知角;2、過一點作已知直線的垂線;3、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線;4、作已知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 教學研討|1.2.1 中心投影與平行投影
    研討素材一一、教材分析三視圖是立體幾何的基礎之一,畫出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並能將三視圖還原為直觀圖,是建立空間觀念的基礎和訓練學生幾何直觀能力的有效手段。本節課是普通高中新課程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第二節第一課時的內容 ,是在學習空間幾何體的結構特徵之後,直觀圖之前,尚未學習點、直線、平面位置關係的情況下教學的。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已經初步接觸了正方體、長方體的幾何特徵以及簡單幾何體的表面積、體積的計算,會從不同的方向看物體得到不同的視圖的方法。
  • 初中數學幾何的相關知識點匯總(1)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數學幾何的相關知識點匯總(1),希望對同學們複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點擊查看 4 初中數學知識點:圖形的認識 點擊查看 5 初一數學上冊知識點:幾何圖形初步 點擊查看
  • 小學數學1-6年級看圖、畫圖、作圖綜合練習
    在數學學習中,有很多題都需要我們去藉助畫圖或實物圖把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還原本來的面目,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從圖中一下子就可以找到答案,而且通過畫圖也能很快找到自己的錯誤。下面老師整理了小學數學1—6年級常見的看圖、畫圖、作圖題,假期可以給孩子列印出來練習,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哦~
  • 幾何畫板基礎——函數作圖
    幾何畫板基礎——函數作圖作為高中數學的基礎工具,幾何畫板位居第一,絕無出其右者。
  • 作圖工具有哪些好用的?簡單方便的畫圖軟體有哪些?
    作圖工具有哪些好用的?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中,我們經常會利用思維導圖或者流程圖,來幫助自己管理時間或者事情,以便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務。平時看本書做筆記也會用畫思維導圖記筆記。那麼簡單方便的畫圖軟體有哪些呢?很多小白對於思維導圖還不是很熟悉,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好用的迅捷思維導圖軟體。
  • 機械製圖與識圖國家標準
    國家標準對標題欄的基本要求、內容、尺寸與格式都作了明確的規定,標題欄中文字的書寫方向即為讀圖的方向。標題欄的線型、字體(籤字除外)等填寫格式應符合標準。以上內容節選自《機械製圖與識圖從入門到精通》,篇幅所限,內容有所刪減,欲了解詳細信息,請閱讀原文。
  • 無刻度直尺作圖類型及突破方法
    無刻度直尺作圖類型及突破方法類型一、以三角形為背景畫圖不一定注意以下性質應用1.以三角形為背景畫圖應注意以下性質的應用角形三條中線交於一點、三條高線交於一點三條角平分線交於一點,因此可通過兩條中線確定第三條中線通過兩邊中點找到第三邊中點通過兩條高線可確定第三條高線或通過兩條角平分線可確定第三條角平分線
  • 中考複習尺規作圖九種基本作圖
    尺規作圖1:作一條線段等於已知線段.尺規作圖2:作線段的垂直平分線.尺規作圖3:作角的平分線.尺規作圖4:作一個角等於已知角.尺規作圖5:經過直線上一點作已知直線的垂線.尺規作圖6:經過直線外一點作已知直線的垂線.尺規作圖7:已知三邊作三角形.
  • 初中數學課題研究,幾何畫板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同時,學習「幾何畫板」的教程,觀看應用幾何畫板教學的優秀課例,制定課題研究的實施計劃,鼓勵課題組成員也積極利用幾何畫板用於教學。另外,對「幾何畫板」這一軟體在全校師生中的應用情況及應用效果進行了問卷調查,研究「幾何畫板」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時的優勢及存在的問題,並積極探討「幾何畫板」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從目前看,「幾何畫板」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方面還不是很廣泛,有點進一步深入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