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工作主要進展
根據課題組的研究計劃,課題組全體成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課題組成員利用課餘時間認真學習「幾何畫板」在新課標下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理念,如何將這一科技軟體與現代教學結合,有效的輔助教育教學,服務於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數學課堂,從而實現科學信息技術與教學改革有機結合,構建高效課堂。學習「幾何畫板」的功能,並達到熟悉掌握。課題組對各種版本的「幾何畫板」做了一一對比,優中選優下載了易操作、功能全的「幾何畫板」軟體。積極和年輕的同事交流「幾何畫板」的操作使用技巧。同時,學習「幾何畫板」的教程,觀看應用幾何畫板教學的優秀課例,制定課題研究的實施計劃,鼓勵課題組成員也積極利用幾何畫板用於教學。另外,對「幾何畫板」這一軟體在全校師生中的應用情況及應用效果進行了問卷調查,研究「幾何畫板」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時的優勢及存在的問題,並積極探討「幾何畫板」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從目前看,「幾何畫板」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方面還不是很廣泛,有點進一步深入探索和研究。
(一)研究目標:
1.通過幾何畫板在初中數學教學備課中的應用研究,初步總結並形成幾何畫板與中學數學課程整合的教學過程實踐經驗;
2.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幾何畫板生動直觀的演示操作的研究,形成一套適合於學生主體參與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初步建立現代課堂教學的新模式;
3.應用幾何畫板為學生創設模擬實驗環境的研究,努力提高學生數學理解、探究、想像能力和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能力等方面的數學素質。
(二)研究方法:
1. 綜合調查法:
深入學校,對學校採用《教師調查問卷》、《學生調查問卷》的形式。準確了解學校當前數學教學中對幾何畫板使用現狀,掌握課題研究的第一手資料。
2.文獻研究法:
採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廣泛收集和查閱國內外有關教學研究方面的文獻資料,使課題研究參與者的研究目標明確,使課題研究具有科學性與實際性。
3.實踐檢驗法:
將所了解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問題中並及時發現問題,通過反思、研討、及時調整,逐步完善。
4.實驗總結法:
總結研究實驗過程,把實踐的經驗寫成論文、形成報告,使研究成果具有科學性、真實性和實效性。
(三)研究計劃:
1.準備階段(2019年5月)
確定課題,組織人員,制訂方案,申請立項
2.實施階段(2019年6月-2020年4月)
2019.06—2019.12完成對相關文獻資料的查閱搜集,對要選擇研究的本校7個班級有關情況進行調查,制定研究具體實施措施;
2019.07—2020.04 進行實驗研究,整合一部分教學同步資源;推出新課程理論下的有關教學案例;完善課題研究的的相關數據,對研究的數據進行整合,各類資料進行歸納和討論。
3.總結階段(2020年5月)
歸納總結並撰寫論文和研究報告,結題論證並報專家組給予鑑定。
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多種多樣,針對我們課題的特點,我們課題小組準備以論文,調查問卷和課例等形式呈現。
教師有效的教學方式和策略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充分考慮數學本身的特點,體現數學的實質;在呈現作為知識與技能的數學結果的同時,重視學生已有的經驗,使學生體驗從實際背景中抽象出數學問題、建構數學模型、尋求結果、解決問題的過程。
二、階段性成果
1.對「幾何畫板」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調查分析。
通過分析得出,老師們很是願意接受新的教學手段,在使用幾何畫板的每一節課上得到的反響很好。老師講的輕鬆又明白,學生聽得清楚又好理解。這也使得課題組成員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對「幾何畫板」更加充滿信心。
2.研究了「幾何畫板」在初中數學教學應用中的優勢。
(1) 數形結合,通俗易懂。
(2) 方便標記,更加直觀。
(3) 作圖快捷,標準完美。
(4) 動畫展示,分散難點。
(5) 隨意加頁,便於保存。
(6) 可以回放,方便複習。
3.分析了「幾何畫板」在初中數學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1)功能不全或太複雜,不利於快速的生成問題。
(2)老師用學生看,學生不能親自動手操作。
(3)注重科技畫圖,弱化學生動手畫圖。
三、主要創新點
打破了傳統教學的靜態方式,利用「幾何畫板」的功能,拖拽、標記、記錄、拼接、畫圖、測量、以及動畫演示等等,打造高效優質的課堂。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慾,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新力,從而使學生愉快的學習,翻轉了我們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推動了教學改革的步伐。
四、存在問題
我們課題組成員應用「幾何畫板」的積極性很高,也了解到大部分老師的使用情況 ,我們對「幾何畫板」的操作層面還很淺,只是學會了簡單的功能,像書寫,畫圖,複製、粘貼、建新頁、音頻、視頻的插入、文字圖像的插入等,還有好多功能有待挖掘。最重要的是缺乏技術性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