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東北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東北師大」)陳才同志治喪委員會獲悉,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著名經濟地理學家、地理教育家,中國區域經濟地理學科和研究事業的奠基人,東北師範大學榮譽教授、博士生導師陳才同志,於2020年9月27日23時45分在長春逝世,享年90歲。
公開資料顯示,陳才1931年3月4日出生於黑龍江省慶安縣,1948年12月10日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年畢業於東北師大地理系並留校任教。1955年赴蘇聯列寧格勒大學經濟地理學專業學習,1960年畢業並獲副博士學位。1983年任東北師大地理系教授,1985年10月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評定為博士生導師。2000年7月起任東北師大榮譽教授。曾先後擔任東北師大地理系主任、東北亞地理研究所所長、東北亞研究中心主任等職。
陳才先後兼任中國地理學會世界地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全國高校世界經濟地理教學研究會理事長等職,分別於1985年、1992年被聘為第二、三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991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009年10月,在中國地理學會成立百年慶典上,陳才被授予第二屆「中國地理科學終身成就獎」。
據東北師大介紹,陳才在經濟地理,尤其是區域經濟地理科研領域成果豐碩。他是我國區域經濟地理學學科體系的開創者,在國內首次開設了區域經濟地理學理論課,並通過長期理論和實證研究,構建了以經濟地域與經濟地域系統為研究對象,以勞動地域分工理論和經濟地域運動論為主線,以經濟地域系統的形成發展條件和機制、區域產業部門結構和空間結構、經濟地域系統結構與類型為主要研究內容的區域經濟地理學學科理論體系。
1962年,陳才在《地理學報》上發表的文章中,提出了經濟地理學研究三個側面的學術觀點,在學界產生廣泛共鳴,極大地解決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國內經濟地理學界關於學科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的爭論。
此外,陳才是中國東北地區參與東北亞區域合作和圖們江地區國際合作開發研究的先行者,在推動中國恢復經圖們江通日本海航行權利、圖們江地區國際合作等方面,做出了歷史性貢獻。由他主持的「圖們江通海航行與吉林東部區域開發模式」項目於1992年獲吉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主持的「東北亞經濟合作與圖們江地區開發」項目於1995年獲第一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陳才也是一名中國東北地區發展及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研究的資深和權威專家,他在中國東北地區經濟地域系統的演變機制和地域發展模式、東北區域經濟一體化、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等方面建樹頗豐:由他撰寫的諮詢報告《關於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振興的幾點戰略思考》和《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離不開內蒙東四盟市》,獲得中央和地方有關部門採納,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實施做出了重要貢獻。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