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引】陳建新頂著「閱卷組長」的名頭各處授課,解讀高考作文打分規則,這種「既當教練又當裁判」的做法,僅從倫理規範來說,到底合不合適?「背後那點事兒」相信網友掰掰腳趾都明白了!此外,這種出書、講「規則」賺得啥錢,有無不當取利之嫌,陳建新心裡沒一點數嗎?對於參與編著高考作文輔導書一事,陳建新本人稱「不清楚」則有矇混過關之嫌,這就更不對了。
出得啥書?講得啥「規則」啊?
咋能既當教練員又當裁判員?
8月9日,有網友曬出陳建新主編的《高考作文實戰實訓》一書正在銷售,弔詭的是,陳建新竟然還在各處講課輔導高考作文,忙的不亦樂乎。以至於引發網友紛紛質疑:既當閱卷組長,又出書授課「一條龍」,這種「既當教練員又當裁判員」恐有不妥,甚至涉嫌不當取利。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所引發的爭議已從最初對文風文字的討論,演變成了「如此充滿爭議的滿分作文如何出爐」的追問。伴隨著對陳建新高考前後行為的曝光,使得當初力排眾議給出滿分的浙江高考作文閱卷組長陳建新,站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
「在這本上架銷售的高考作文書中,網友還發現《生活在樹上》與去年的一篇滿分例文與文風接近、語氣類似、引用名人的路數也非常相似」,白紙黑字最怕對照,套路、文風只看路徑!作為副教授的陳建新能夠「既當教練員又當裁判員」,並且還能夠持續這麼多年,如今不但因「滿分作文」引起巨大爭議,特別是涉嫌不當取利,恐怕不止需要「說說清楚」了。
別急於指責質疑跑偏!
「眼下這事無疑攪起了一場風波。質疑閱卷組組長違規操作、跟考生有利益輸送,也契合很多人的想像。但不得不說,這裡面的很多質疑跑偏了……」有意思的是,在陳建新縮頭無語時,有貌似代言,甚至欲蓋彌彰者站出來向眾多質疑者掄了一棍子。
「只不過,基於實事求是原則,顯然有必要對很多似是而非的問題加以廓清——包括質疑陳建新既閱卷又出書違規,質疑作文『撞臉』背後必有貓膩,就是對閱卷老師職責與閱卷流程的誤解,也有些想當然了」多的不說,「既閱卷又出書」與「作文撞臉」就足夠說說清楚,乃至查查清楚了,咋就「跑偏」與「想當然」啦。怎麼感覺這代言人水平要麼不怎麼夠,要麼就是玩無間道的……
順便就與「滿分」相關的「掐尖」分享一個信息,今年開始,廣西南寧教育局出臺了新的招生政策,開始對民辦學校掐尖「動刀」,實行「公、民同招」。總結下來就是:①不允許跨市招生;②嚴禁以各類考試、競賽成績、證書作為招生依據;③報考人數超過招生人數實行搖號;④公辦、民辦不能兼報。
劃重點:不管是公辦,還是民營,本該都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需要謹防一些民營機構「不走尋常路」,比如利用公共資源搞民辦教育——涉嫌更大的利益輸送,再比如「圍獵」相關官員、人員走捷徑、賺快錢,類似「滿分作文」與各種相關的講座近似。
保障教育公平,主動深入調查
古話道:「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高考作文閱卷組組長作為諸多裁判中的「裁判長」,不但掌握著對作文題目的解析權、評分標準制定權以及滿分作文的審判權,也是高考蛋糕利益鏈條中被圍繞,乃至「圍獵」的重要角色。當陳建新「力排眾議」時,更加凸顯這一角色的重要,將其堪比一線明星也絕非誇張。
陳建新頂著「閱卷組長」的名頭各處授課,解讀高考作文打分規則,這種「既當教練又當裁判」的做法,僅從倫理規範來說,到底合不合適?「背後那點事兒」相信網友掰掰腳趾都明白了!此外,這種出書、講「規則」賺得啥錢,有無不當取利之嫌,陳建新心裡沒一點數嗎?對於參與編著高考作文輔導書一事,陳建新本人稱「不清楚」則有矇混過關之嫌,這就更不對了。
「教育公平是社會穩定的壓艙石;而比起客觀性較強的其他科目來說,作文又是保證高考閱卷公平公正的『壓艙石』」故陳建新個人應該主動先站出來,回應輿論質疑。當地相關部門,特別是紀檢監察部門也應該主動出來,回應質疑,乃至進行深入的調查。
【關於】孫雨果,社會學者、專欄作家、人文行者。迄今在國內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各級媒體,以及海外華文媒體發表作品愈千篇。自大二與小夥伴單車6000裡,完成河北、山西、陝西、河南、山東五省的社會調查後,堅定開啟走遍中國、記錄世界的不懈之旅。對於社會、財經、文化的思考、探索從未停歇……